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功能锻炼计划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行走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玮 费琦 高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6年第6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锻炼计划 术后患者 功能恢复 术前 早期 行走功能 围手术期 全膝置换术 关节炎患者
下载PDF
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方满 翟健 +3 位作者 刘含秋 潘先文 徐祝军 袁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 通过对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的影像学表现的分析 ,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 4例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 ,回顾分析其X线平片、CT、MRI表现。结果  3例位于胸椎 ,1例位于腰椎。X线平片显示单个椎体破坏、变形 ;CT显示椎... 目的 通过对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的影像学表现的分析 ,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 4例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 ,回顾分析其X线平片、CT、MRI表现。结果  3例位于胸椎 ,1例位于腰椎。X线平片显示单个椎体破坏、变形 ;CT显示椎体呈膨胀性破坏 ,病变侵犯一侧附件 ,并在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及压迫硬脊膜囊 ;MRI显示病变椎体呈不均匀信号 ,相邻椎间隙信号不变。 4例尿本 周氏蛋白均为阴性。结论 脊柱SPM依赖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可作基本定位 ;CT可显示椎体破坏程度及侵犯范围 ;MRI反映病变椎体信号变化、椎间盘结构和椎间隙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 影像学诊断 X线平片 CT MRI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 被引量:10
3
作者 宣治月 《临床护理杂志》 2004年第1期30-31,共2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进走路能力等方面有其优越性,已成为骨科解决某些髋关节疾患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1~2].随着对髋关节生物力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假体设计和工艺不断改善,手术技术不断完善,人工...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进走路能力等方面有其优越性,已成为骨科解决某些髋关节疾患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1~2].随着对髋关节生物力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假体设计和工艺不断改善,手术技术不断完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3].其术后护理及康复日益受到重视.从2001~2003年,我科对40例THA病人进行系统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心理护理 生命体征观察 康复训练 出院指导
下载PDF
退变性脊柱侧弯自然史与治疗 被引量:7
4
作者 夏良政 徐宏光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59-161,共3页
退变性脊柱侧弯表现为脊柱三维畸形,多为脊柱非对称性退变的结果,临床特点为广泛的椎间盘退变、小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和脊柱失稳。退变性脊柱侧弯的自然史相差很大,是一个缓慢的病变过程。随着社会老年人群的快速增长,退变性脊柱侧弯... 退变性脊柱侧弯表现为脊柱三维畸形,多为脊柱非对称性退变的结果,临床特点为广泛的椎间盘退变、小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和脊柱失稳。退变性脊柱侧弯的自然史相差很大,是一个缓慢的病变过程。随着社会老年人群的快速增长,退变性脊柱侧弯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同时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值大大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病人选择了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减压、矫形、融合和稳定脊柱,防止和控制畸形进一步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对退变性脊柱侧弯自然史的研究,可对其发展趋势作一客观评价,并指导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 脊柱侧弯 自然史 治疗
下载PDF
浸泡时间与关节软骨冷冻保存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赵其纯 周建生 胡汝麒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寻求更佳的关节软骨冷冻保存方法。方法 设计两步冷冻法中的不同浸泡时间 ,对新西兰兔的关节软骨进行冷冻保存。软骨取材后 ,随机分成五组 , 组为新鲜对照组 , ~ 组为冷冻组 ,冷冻前先在4℃ 10 % DMSO中浸泡 30分钟 ( 组 )、1... 目的 寻求更佳的关节软骨冷冻保存方法。方法 设计两步冷冻法中的不同浸泡时间 ,对新西兰兔的关节软骨进行冷冻保存。软骨取材后 ,随机分成五组 , 组为新鲜对照组 , ~ 组为冷冻组 ,冷冻前先在4℃ 10 % DMSO中浸泡 30分钟 ( 组 )、1小时 ( 组 )、2小时 ( 组 )及 4小时 ( 组 ) ,然后均置超低温冰箱中以- 1℃ / min的速度降温至 - 6 0℃ ,维持 1小时后 ,投入液氮中保存 1周。复温后行透射电镜检查、台盼蓝染色、软骨细胞培养 3H- Td R掺入率测定。结果  1软骨组织冷冻后 ,软骨细胞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组活细胞率96 % ,3H- Td R掺入率为 (4 95 3.13± 5 83.2 7) % , ~ 组与之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组超微结构完全正常 ,而 ~ 组均显示细胞器损伤。 2 组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最佳 ,电镜检查仅见轻度细胞器损伤 ,活细胞率为 5 6 % ,3H- Td R掺入率 (1139.88± 146 .39) % ; 、 、 组与之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关节软骨在冷冻之前 ,先浸泡 4℃ 10 % DMSO中 2小时 ,可提高软骨细胞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保存 关节软骨 细胞培养 浸泡时间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自体腘绳肌腱移植单束重建:患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1年随访 被引量:9
6
作者 陈辉海 王弘 +3 位作者 郭哲 权良忠 童立 王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6-251,共6页
背景:目前,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残与非保残重建的优劣以及保残重建对本体感觉的影响尚无明确定论。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自体腘绳肌腱移植保残重建与非保残重建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1年随访。方法:回顾分析关节镜下前交叉韧... 背景:目前,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残与非保残重建的优劣以及保残重建对本体感觉的影响尚无明确定论。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自体腘绳肌腱移植保残重建与非保残重建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1年随访。方法:回顾分析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75例,其中非保残重建37例,保残重建38例,均使用自体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进行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KT2000检测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并采用被动角度重复试验进行本体感觉测试。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患膝关节活动度均已基本恢复正常,患膝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KT2000检测较治疗前均获改善(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6个月及1年保残组健侧和患侧本体感觉偏差小于非保残组(P<0.05)。治疗后摄片检查发现两组各有2例患者胫骨骨道偏离理想位置,未见独眼畸形发生。结果表明,前交叉韧带自体腘绳肌腱移植保残重建有利于患者修复术后本体感觉的恢复,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前交叉韧带 残端 本体感觉 关节镜 自体腘绳肌 移植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弘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了解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适应证、动力型和静力型固定的原则 ,以及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8年到 2 0 0 3年间带锁髓内钉治疗的 2 1例股骨干骨折。其中稳定型 7例 ,不稳定型 14例 ,开放性骨折 5例 ... 目的 了解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适应证、动力型和静力型固定的原则 ,以及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8年到 2 0 0 3年间带锁髓内钉治疗的 2 1例股骨干骨折。其中稳定型 7例 ,不稳定型 14例 ,开放性骨折 5例 ,闭合性骨折 16例。结果 发生断钉 2例 ,远端锁钉安置失败 1例 ,余皆恢复良好。结论 带锁髓内钉扩展了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适用范围。术后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 ,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适应证 并发症 功能锻炼 牵引 手术时机
下载PDF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与关节镜下表现的初步对比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董利军 王凌挺 +1 位作者 刘平 谢加兵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12-213,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病变的MRI表现和关节镜所见,明确MRI对膝关节病变的价值和关节镜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76例膝关节的MRI表现与关节镜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MRI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敏感度90.5%,特异度97.2%,准确度... 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病变的MRI表现和关节镜所见,明确MRI对膝关节病变的价值和关节镜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76例膝关节的MRI表现与关节镜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MRI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敏感度90.5%,特异度97.2%,准确度95.4%。半月板MRI图像上连续层面上出现Ⅲ级信号是诊断半月板撕裂较可靠的指征。结论: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有极高的价值,是膝关节镜术前重要的无创检查,对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膝关节损伤 磁共振成像 关节镜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症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朝顶 杨六中 +3 位作者 沈金虎 王喜安 惠正广 杨惠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79-98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骨水泥外渗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PKP治疗的58例(97个椎体)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骨水泥外渗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PKP治疗的58例(97个椎体)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发生球囊破裂、神经以及脊髓损伤,均对手术完全耐受。对58例患者进行6~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5±5.5)个月。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椎体前缘及Cobb角高度均明显改善(均有P<0.00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水泥注入量多(OR=7.235,P<0.001)、有椎体周壁破坏(OR=21.165,P<0.001)是导致骨水泥渗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骨水泥注入量过多、有椎体周壁破坏是影响PKP手术发生骨水泥渗漏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当提高手术技术以预防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原文传递
两种常用胸腰椎骨折分类系统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夏良政 徐宏光 +2 位作者 姜宗圆 王姚斐 谢加兵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9期702-704,共3页
目的探讨Denis和Gertzbein分类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急性胸腰椎骨折的X线片和CT提供给10位骨科医生,用Denis和Gertzbein两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3个月后再分类。用Kappa(k)指数评价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可信度。结... 目的探讨Denis和Gertzbein分类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急性胸腰椎骨折的X线片和CT提供给10位骨科医生,用Denis和Gertzbein两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3个月后再分类。用Kappa(k)指数评价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可信度。结果Denis四类型观察者间的平均Kappa(k)指数为0·588,16亚型为0·342;Gertzbein三类型为0·603,9亚型为0·420。Denis四类型观察者内的平均Kappa(k)指数为0·706,16个亚型为0·432;Gertzbein三类型为0·746,9亚型为0·511。结论Denis和Gertzbein分类系统都只呈中等程度的相符性和可重复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和腰椎骨折 分类系统 观察者信度
下载PDF
腓骨固定在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国正 姜宗圆 刘平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腓骨固定在严重胫腓骨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8年1月-2003年1月治疗80例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男54例,女26例;年龄12~76岁,平均34.5岁。42例仅固定胫骨,38例同时固定胫腓骨。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并... 目的:探讨腓骨固定在严重胫腓骨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8年1月-2003年1月治疗80例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男54例,女26例;年龄12~76岁,平均34.5岁。42例仅固定胫骨,38例同时固定胫腓骨。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肢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随访2年以上,42例仅固定胫骨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7.3个月,发生并发症16例,患肢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78.6%和71.4%;38例固定胫腓骨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8个月,发生并发症2例,患肢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5.9%和9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固定胫腓骨可简化手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减少畸形愈合,降低并发症和获得更好的患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腓骨固定 作用
下载PDF
肘部和前臂段桡神经解剖特征及损伤修复 被引量:4
12
作者 姜宗圆 王涛 +1 位作者 丁国正 徐宏光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肘部和前臂段桡神经的解剖学特征及损伤修复的方法。方法36侧成人上肢标本,于肘外侧做“S”形切口,从肱肌和肱桡肌间隙内解剖出桡神经肘段,沿桡神经干向远端追踪,找出桡神经深支出旋后肌的各个分支,测量深支各肌支的发出... 目的观察肘部和前臂段桡神经的解剖学特征及损伤修复的方法。方法36侧成人上肢标本,于肘外侧做“S”形切口,从肱肌和肱桡肌间隙内解剖出桡神经肘段,沿桡神经干向远端追踪,找出桡神经深支出旋后肌的各个分支,测量深支各肌支的发出点、入肌点距肱骨髁上水平的距离和长度。逆行分离各分支,观察各分支的神经纤维在桡神经干内的分布定位特征。对12例肘部桡神经损伤的患者,采用桡神经定位缝合和不定位缝合的方法进行修复。结果12例获得平均2.4年的随访。根据桡神经深支支配的运动区肌腱肌力恢复情况,神经定位缝合6例,术后有效率为83.3%。非定位缝合6例,有效率为50.0%。桡神经定位缝合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不定位缝合组。结论前臂背侧距肱骨外上髁10—15cm范围内的锐器伤,伸拇困难者应考虑有骨间背神经肌支的损伤。运动支的神经纤维在桡神经干的内侧,对肘部桡神经断裂伤修复时重点应缝合内侧部分。显微定位缝合技术修复肘部和前臂段桡神经损伤是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 神经解剖学 前臂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脊柱胸腰段骨折截瘫合并胸外伤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祝军 费琦 龚荣福 《颈腰痛杂志》 2004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总结胸腰段骨折截瘫合并严重胸外伤治疗经验。方法回顾自1989年7月-2002年7月,共收治22例胸腰段骨折伴截瘫并发严重胸外伤患者。胸外科处理情况包括胸腔闭式引流21例,气管切开7例,呼吸机辅助呼吸6例,开胸探查止血肺、膈肌修补6例,... 目的总结胸腰段骨折截瘫合并严重胸外伤治疗经验。方法回顾自1989年7月-2002年7月,共收治22例胸腰段骨折伴截瘫并发严重胸外伤患者。胸外科处理情况包括胸腔闭式引流21例,气管切开7例,呼吸机辅助呼吸6例,开胸探查止血肺、膈肌修补6例,不稳定型骨折椎管狭窄硬膜囊受压并行后路椎管减压加经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12例,保守治疗10例。结果胸外伤治愈21例,死亡1例;截瘫治疗情况为痊愈4例,好转4例,无变化13例。结论正确处理胸腰段骨折和严重胸外伤两者的关系,及时后路手术解决截瘫和脊柱骨折,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胸外伤 截瘫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颈髓损伤患者康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先敏 王颖 +1 位作者 王秀珍 鲍娟 《医学信息》 2011年第8期2239-2241,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颈髓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7例患者分成常规护理组(未心理干预组A)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心理干预组B),入院时和1个月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结果 1个月后,两组S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颈髓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7例患者分成常规护理组(未心理干预组A)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心理干预组B),入院时和1个月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结果 1个月后,两组S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B组SAS评分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常规护理可使脊髓损伤患者的焦虑症状减轻,结合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作用更加明显。认为护理人员应重视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分析,更好地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以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损伤 心理 护理
下载PDF
钛植入材料表面生物化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加兵 徐祝军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2年第1期52-54,共3页
钛植入材料表面生化成分影响植入后生物反应。旨在促进骨整合,对钛植入材料表面进行生物化修饰改性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该文就参与钛植入材料表面生化改性的天然有机分子种类及其修饰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钛植入物 骨替代材料 生物化改性 天然有机分子 生物分子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的异位骨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姝娟 徐宏光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335-338,共4页
异位骨化常发生于不同形式的创伤以后,系骨骼系统以外的异位骨沉积,是一种病理性骨形成,脑及脊髓损伤、烧伤、肢体关节和软组织的局部创伤以及医源性手术创伤等均可引起异位性骨化。髋关节的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 异位骨化常发生于不同形式的创伤以后,系骨骼系统以外的异位骨沉积,是一种病理性骨形成,脑及脊髓损伤、烧伤、肢体关节和软组织的局部创伤以及医源性手术创伤等均可引起异位性骨化。髋关节的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最常并发异位骨形成,可导致术后髋活动受限,且有时伴有严重的疼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导致全髋关节置换的失败,文献报告THA术后严重的异位骨化可高达7%,本文就THA术后异位骨化的有关问题作一综述。1 THA术后异位骨化的原因及危险因素髋关节疾病行THA术后易发生异位骨的形成,文献报告如果将稍大的异位骨化亦包括在内,其发病率可高达1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后 关节周围 异位骨化
下载PDF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检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桂海枝 王莉 +2 位作者 高成钢 常保磊 汪正宇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726-730,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马鞍山十七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68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下肢DVT的56例患者作为DVT组,根据DVT组患者1:2的性别比例采用倾向评分匹...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马鞍山十七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68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下肢DVT的56例患者作为DVT组,根据DVT组患者1:2的性别比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将112例术后未发生DV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术中出血量多、术后D-二聚体(D-D)水平偏高、术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偏高、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均是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偏高是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形成的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241.145 ml、术后D-D水平≥495.370μg/L、术后FIB水平≥4.580 g/L、术后卧床时间≥3.175 d、术后血红蛋白水平≤135.495 g/L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DVT形成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高血压、术中出血量多、术后D-D水平偏高、术后FIB水平偏高、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均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形成密切相关,完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危险因素的筛查,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DVT的形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内翻患者胫骨髓外定位方法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吕 陈心星 +2 位作者 马济民 吴程鹏 王强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7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最接近踝关节中心点的体表解剖标志,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胫骨髓外定位中胫骨冠状位力线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且符合筛选... 目的探讨最接近踝关节中心点的体表解剖标志,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胫骨髓外定位中胫骨冠状位力线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且符合筛选标准(患者膝内翻角度在6°~15°范围内)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48~72岁,平均(63.66±4.24)岁;身高1.50~1.78 m,平均(1.62±0.08)m;体重50~85 kg,平均(65.63±10.56)kg;身体质量指数22.22~26.83 kg/m^(2),平均(25.01±0.98)kg/m^(2)。在皮肤表面将胫骨前嵴、胫前肌腱外侧缘、足背动脉、第2跖骨干轴线等体表标志标记,利用显影技术,用X线机拍摄标准前后位图像,并在电脑上测量各标志线的投影与距骨顶的交点,分别到距骨中点的偏离值,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得到相对最理想的踝关节中心的体表解剖标志。结果各个体表标志在距骨上的投影点到距骨顶中心的平均偏离值:胫骨前嵴投影点A点(5.03±3.11)mm,胫前肌肌腱外侧缘投影点B点(7.38±4.30)mm,足背动脉投影点C点(-4.30±2.78)mm,第2跖骨干轴线投影点D点(6.07±3.53)mm。足背动脉及胫骨前嵴距离踝关节中心较近,且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足背动脉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髓外定位中的体表定位标志,是以上四种体表解剖标志中相对最接近理论踝关节中心的;(2)可以在手术消毒前提前透视并标记踝关节中心,理论上最精确,方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体表标志 踝关节中心 X线
下载PDF
两种不同护理措施对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宣治月 鲍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栓塞 护理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恶性肿瘤或侵袭性骨肿瘤10例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平 张瑞麟 姜宗元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探讨微波天线高温原位灭活治疗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保肢体技术在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微波天线诱导高温原位灭活肢体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 10例 ,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随访 3年 ,恶性骨肿瘤 8例 ,2例行截肢术。肢体骨巨细胞瘤 ... 目的 探讨微波天线高温原位灭活治疗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保肢体技术在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微波天线诱导高温原位灭活肢体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 10例 ,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随访 3年 ,恶性骨肿瘤 8例 ,2例行截肢术。肢体骨巨细胞瘤 2例 ,1例皮肤坏死。 10例均存活。结论 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是一种创新的、安全的保肢术 ,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治疗机 高温原位灭活法 恶性肿瘤 侵袭性骨肿瘤 天线阵列 辅助化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