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被引量:3
1
作者 侯坤鹏 赵泉来 +3 位作者 吴天亮 肖良 刘晨 徐宏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5362-5368,共7页
背景: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对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也越来越多。目的:总结近年来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为临床上应用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提供参考。方... 背景: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对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也越来越多。目的:总结近年来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为临床上应用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在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等分别以“斜外侧腰椎融合术,侧前方腰椎融合术,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腰椎融合术”及“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Finite element analysis,Biomechanics,Lumbar interbody fusion”为中英文关键词,根据条件进行筛选,最终纳入45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现在对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少,主要包括与其他入路腰椎融合术的对比、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比较、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不同类型融合器等研究;②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生物力学稳定性与侧方入路腰椎融合无显著区别,优于其他入路腰椎融合;③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联合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具有最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建议临床医生把该术式作为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的首选术式;④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与前入路腰椎手术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还很不足,临床结果比较也较少,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斜外侧腰椎融合 内固定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综述
下载PDF
马尾冗余症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仲宣 肖良 +4 位作者 赵泉来 刘晨 孙竑洲 耿寅 江雨剑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9期890-895,共6页
目的:探究马尾冗余症(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在腰椎管狭窄患者中的诊疗意义,并筛选与RNRs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196例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究马尾冗余症(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在腰椎管狭窄患者中的诊疗意义,并筛选与RNRs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196例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RNRs将所有患者分为RNRs阳性组和RNRs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参数、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指标差异性,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RNRs高度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RNRs阳性组59例,RNRs阴性组137例。19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RNRs发生率为30.10%(59/196)。两组患者VAS、OD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Rs阳性组患者临床症状较RNRs阴性组重。年龄、狭窄节段数、腰椎硬膜囊面积平均值、最狭窄节段及最狭窄节段硬膜囊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狭窄节段数、椎管正中矢状径平均值及腰椎椎间隙硬膜囊面积平均值与RNRs产生与否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狭窄节段数回归系数为-1.115,椎管正中矢状径回归系数为-1.707,腰椎椎间隙硬膜囊面积平均值回归系数为7.556。结论:伴有RNRs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症状较不伴者明显严重。狭窄节段数、椎管正中矢状径、腰椎椎间隙硬膜囊面积是RNRs发生的高危因素,其中腰椎椎间隙硬膜囊面积相关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神经冗余症 椎管狭窄症 危险因素 椎间隙硬膜囊面积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基础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侯坤鹏 吴天亮 +3 位作者 赵泉来 肖良 刘晨 徐宏光 《解剖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国人左侧第2腰椎至第1骶椎(L2~S1)水平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手术通道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对成人标本的左侧腹膜后间隙进行逐层解剖,探查进入L2~S1水平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手术通道的解剖学特点,... 目的:探讨国人左侧第2腰椎至第1骶椎(L2~S1)水平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手术通道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对成人标本的左侧腹膜后间隙进行逐层解剖,探查进入L2~S1水平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手术通道的解剖学特点,测量其通道直径并记录相关数据,对通道及其毗邻结构拍照记录和定量描述。结果:自然状态下L2~L3、L3~L4、L4~L5水平的通道直径分别为(12.07±7.74)mm、(15.34±5.70)mm、(13.49±4.9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5~S1横径和纵径分别为(14.86±8.30)mm、(20.48±7.17)mm,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牵拉腰大肌状态下L2~L3、L3~L4、L4~L5水平的通道直径分别为(15.26±8.18)mm、(20.13±5.18)mm、(18.75±5.8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L2~L3、L3~L4、L4~L5水平,自然和牵拉腰大肌2种状态下的通道直径大小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横向牵拉腰大肌将显著扩大各个椎体水平手术通道,L2~L3、L3~L4、L4~L5水平通道扩张度分别为25.10%、25.81%、28.47%。在L2~L5水平上,最常见的是交感干,生殖股神经在L3水平穿过腰大肌前筋膜向下延伸,在腹膜后脂肪中能观察到输尿管。结论:左侧腰大肌与血管之间的通道直径大小可以满足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手术的需要,适度牵拉腰大肌可扩大手术通道直径,进一步了解手术通道周围的解剖结构,对手术安全性的提高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手术入路 腰大肌 解剖学
下载PDF
经椎板间与椎间孔入路全内窥镜脊柱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对比
4
作者 吴仲宣 徐宏光 +3 位作者 赵泉来 肖良 刘晨 侯坤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428-432,共5页
目的比较经椎板间和椎间孔两种不同入路全内窥镜脊柱手术治疗L5-S1水平椎间盘突出的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接受全内窥镜脊柱手术治疗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椎... 目的比较经椎板间和椎间孔两种不同入路全内窥镜脊柱手术治疗L5-S1水平椎间盘突出的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接受全内窥镜脊柱手术治疗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椎间孔入路组(TF-FESS组,28例)和椎板间入路组(IL-FESS组,33例)两组。采用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术后两种术式的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年龄、BMI、住院时间、术中出血、L5-S1椎间盘突出方向和是否有慢性疾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性别和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VAS评分、ODI指数术后6周,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组内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VAS评分、ODI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L-FESS组,1例患者出现部分马尾神经损伤导致的排便障碍的症状,经激素、营养神经和止痛药物联合治疗后症状在术后1周改善,恢复自主排尿。TF-FESS组1例术后出现髓核残留症状,进行了第二次IL-FESS手术,术后恢复较好。结论与TF-FESS相比,IL-FESS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但两种手术入路均是治疗LDH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IL-FESS治疗男性LDH患者有着较好的术后疗效和较简单的术中操作。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LDH椎间盘突出位置或其他生理结构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手术医生应熟练掌握两种手术入路的解剖以及适应证,根据自身情况和患者条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腰椎间盘突出症 全内窥镜脊柱手术
下载PDF
腰椎退行性病单独腰椎斜外侧椎体间融合术的并发症 被引量:11
5
作者 葛鑫 徐宏光 +6 位作者 刘晨 张玙 赵泉来 肖良 孙秀民 杨必敬 徐子昂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单独腰椎斜外侧入路椎体间融合术(单独OLIF)的早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7年8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应用单独O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96例患者,男44例,女52例;年龄33岁-86岁。记录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疼... [目的]探究单独腰椎斜外侧入路椎体间融合术(单独OLIF)的早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7年8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应用单独O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96例患者,男44例,女52例;年龄33岁-86岁。记录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内置物位置、终板损伤和对侧神经根等情况。[结果]96例患者共进行了137个节段的单独OLIF手术,手术时间平均(94.10±25.9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8.41±9.97)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6.01±2.51)d。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中共发生血管损伤2例,终板损伤3例,腹膜损伤1例,术中及时处理,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后果;30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其中4例患者出现了两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包括交感神经损伤2例,对侧神经根损伤2例,股四头肌无力3例,髂腰肌无力1例,大腿前外侧疼痛3例,融合器下沉15例,融合器移位1例,融合节段椎体骨折2例,腹壁皮下积气1例。经相应处理,以上并发症均未导致严重不良后果。术后所有患者腰腿疼痛明显减轻,下肢功能明显好转。末次随访时,96例患者的腰痛、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OLIF技术仍在发展的早期,手术并发症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但短期随访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病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孙秀民 徐宏光 +4 位作者 肖良 刘晨 杨晓明 赵泉来 聂文磊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7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手术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以及与其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采用OLIF(Stand-Alone)手术治疗的6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手术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以及与其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采用OLIF(Stand-Alone)手术治疗的6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例,女39例;年龄33~79(62.72±10.23)岁。评估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及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根据PI-LL的差值判断PI与LL是否匹配并将患者进行分组,PI-LL数值位于-9°~9°之间设为匹配组,数值<-9°或>9°设为失匹配组。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OLIF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比较其变化与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20(14.20±3.68)个月。65例患者手术时间(91.54±25.97)min,术中出血量(48.15±10.14)ml,住院时间6~19(9.28±2.50)d。手术节段共计84个,单节段46例,双节段19例。VAS评分和ODI分别由术前的(4.88±0.99)分、(67.60±13.73)%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2.85±1.30)分、(30.57±6.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矢状位参数LL、PT、SS、PI、PI-LL及手术节段DH分别由术前的(42.80±16.35)°、(23.22±10.91)°、(26.95±13.30)°、(50.22±14.51)°、(7.53±16.13)°、(0.91±0.29)cm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49.95±12.82)°、(17.94±9.24)°、(33.71±12.66)°、(51.65±10.26)°、(1.68±17.00)°、(1.20±0.40)cm,术前与末次随访时LL、PT、SS、PI-LL、D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PI-LL匹配组LL为(48.76±11.09)°,PI-LL失匹配组LL为(38.00±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S、ODI、PT、SS、PI、DH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椎间盘退行性变 骨盆 脊柱
下载PDF
静电纺丝技术在纤维环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晨 张玙 +2 位作者 肖良 赵泉来 徐宏光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03-206,共4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组织工程支架具有高表面积比和高孔隙率,因此近年来广泛用于纤维环组织工程的研究。聚己内酯等多种材料已被成功用于制备成各种纤维环组织工程支架,在纤维环缺损修复中取得良好效果,而静电纺丝技术则为纤维环组...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组织工程支架具有高表面积比和高孔隙率,因此近年来广泛用于纤维环组织工程的研究。聚己内酯等多种材料已被成功用于制备成各种纤维环组织工程支架,在纤维环缺损修复中取得良好效果,而静电纺丝技术则为纤维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途径。随着该技术的日益完善,其在纤维环组织工程支架制备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该文就近年静电纺丝技术在纤维环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纤维环组织工程 支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