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视教育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吕建萍 范晓莉 +3 位作者 许崇武 匡霞 周志庆 叶美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0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 :探索可视教育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通过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得出的前几位高危情景和因素,录制成教育视频并绘制成宣传教育画册及墙报,应用于院内... 目的 :探索可视教育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通过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得出的前几位高危情景和因素,录制成教育视频并绘制成宣传教育画册及墙报,应用于院内5个患者跌倒坠床高危试点病区,落实跌倒坠床情景和视频教育再辅以常规的跌倒坠床分级预防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患者构成及跌倒坠床发生率。并抽样调查患者住院前后对跌倒坠床预防措施的认知、行为及对医院防跌倒坠床措施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后,试点病区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低、中、高危患者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干预后较干预前环比明显降低(28.26%-46.34%),具有临床意义。干预后患者对预防跌倒坠床认知及行为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P〈0.01)。患者对医院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满意度达91.67%。无1例患者因发生跌倒坠床而投诉及索赔。结论 :中、高危跌倒坠床风险患者是发生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主要人群,可视教育并执行跌倒坠床分级护理,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对预防跌倒坠床的认知度及满意度,有效降低潜在的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教育 预防 跌倒坠床
下载PDF
细胞结合相关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建军 马慧敏 +4 位作者 李志 程龙 张鹏 李小宁 冯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2-168,共7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 B淋巴细胞与免疫球蛋白(IgG和IgM)、补体活化裂解片段C4d复合物水平,分析细胞结合免疫复合物间的相关性及在SLE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病例对照的方式进行横断面研究,随机留取142例SLE患者...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 B淋巴细胞与免疫球蛋白(IgG和IgM)、补体活化裂解片段C4d复合物水平,分析细胞结合免疫复合物间的相关性及在SLE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病例对照的方式进行横断面研究,随机留取142例SLE患者、 144例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100例体检健康者外周血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 B淋巴细胞表面结合的C4d和免疫球蛋白(T-C4d、 B-C4d、 T-Ig和B-Ig)的水平,体外结合实验分析SLE来源血浆去除Ig前后T-C4d、 B-C4d、 T-Ig和B-Ig的水平;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 Western blot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抗Smith (Sm)抗体等血清学指标,采用非参数方法、偏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T-C4d、 B-C4d、 T-Ig和B-Ig在SLE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 T-C4d与T-Ig(r=0.587)、 B-C4d与B-Ig(r=0.734)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SLE患者纯化Ig组T-C4d、 B-C4d、 T-Ig和B-Ig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去除Ig后检测组; T-C4d、 B-C4d、 T-Ig和B-Ig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3、 0.834、 0.707和0.825,四个指标联合诊断敏感性为85.2%,优于抗dsDNA抗体的38.7%。结论 T-C4d、 B-C4d、 T-Ig和B-Ig在SLE人群中水平升高, T-C4d、 B-C4d的形成与血细胞自身抗体的存在高度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SLE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补体活化产物 自身抗体 实验室诊断 C4D
下载PDF
系统性风湿性疾病CAR-T免疫疗法临床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志 张梦莹 +2 位作者 朱传苗 毛丽 彭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7-946,共10页
系统性风湿性疾病是以自身免疫细胞功能紊乱继而产生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传统免疫抑制剂在系统性风湿性疾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临床中仍有相当数量的难治性系统性风湿性疾病对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不佳,需要探... 系统性风湿性疾病是以自身免疫细胞功能紊乱继而产生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传统免疫抑制剂在系统性风湿性疾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临床中仍有相当数量的难治性系统性风湿性疾病对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不佳,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CAR-T)免疫疗法起始于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治疗,并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近期CAR-T免疫疗法在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从而为系统性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就近年来CAR-T免疫疗法在系统性风湿性疾病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增强临床医师对CAR-T免疫疗法的认知并推动CAR-T免疫疗法在系统性风湿性疾病中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 风湿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下载PDF
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
4
作者 戴晓英 宋小玲 许亚军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4期112-115,共4页
总结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再出血;合理用药,遵医嘱予以升血小板治疗及护理;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做好高热护理;注重饮食指导,做好患者安全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总结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再出血;合理用药,遵医嘱予以升血小板治疗及护理;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做好高热护理;注重饮食指导,做好患者安全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加强出院宣教,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7例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病情均得到缓解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重度血小板减少 护理
下载PDF
DNase1L3分泌减少和相关抗体诱发散发性SLE患者NET降解障碍
5
作者 黄建军 毛桐俊 +2 位作者 张军 李志 武其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 探讨DNA酶1(DNase1)和DNA酶1样分子3(DNase1L3)活性改变与散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人群中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降解受损相关性及发生机制。方法 募集46例散发性SLE患者和30名正常个体,采用ELISA检测DNase1、 DNase1L3... 目的 探讨DNA酶1(DNase1)和DNA酶1样分子3(DNase1L3)活性改变与散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人群中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降解受损相关性及发生机制。方法 募集46例散发性SLE患者和30名正常个体,采用ELISA检测DNase1、 DNase1L3及相应自身抗体,免疫沉淀法分离样本DNase1和DNase1L3,改进的免疫荧光法检测NET和酶降解活性,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 Western blot法和反转录PCR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DNase1L3能力。结果H3-dsDNA和Ela-dsDNA两种复合物在SLE人群中的水平显著升高;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G)在SLE人群中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LDG与H3-dsDNA和Ela-dsDNA两种NET复合物具有显著正相关性。SLE患者血浆体外降解NET的能力显著低于正常人群;DNase1和DNase1L3不同比例的综合降解实验显示DNase1L3降低是影响NET残留升高的关键;SLE患者人群DNase1L3自身抗体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SLE患者PBMC分泌DNase1L3的能力相对正常人群减退。结论 DNase1L3分泌减少和相关自身抗体的存在是SLE人群NET降解能力减退的主要因素,为SLE患者病情监测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se1L3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 自身抗体
下载PDF
以骶髂关节炎为突出表现的痛风一例
6
作者 强孚勇 陈兰芳 盛君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14-415,共2页
本文报道了一例以骶髂关节炎为突出表现的痛风患者,最终行骶髂关节双能CT提示右侧髂骨及骶骨尿酸盐沉积得以确诊。以骶髂关节为首发部位的痛风临床较为少见,极易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避免误诊误治。
关键词 骶髂关节炎 痛风 尿酸 双能CT
下载PDF
加用低剂量托法替布对常规治疗后仍有单关节炎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短期疗效
7
作者 强孚勇 陈兰芳 +1 位作者 宣丹 盛君 《内科》 2024年第4期407-411,共5页
目的评估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低剂量托法替布对常规治疗后仍有单关节炎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1例经传统合成改变病情抗风湿药(csDMARDs)治疗24周后达到低疾病活动度或临床缓解但仍有单关节炎的RA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评估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低剂量托法替布对常规治疗后仍有单关节炎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1例经传统合成改变病情抗风湿药(csDMARDs)治疗24周后达到低疾病活动度或临床缓解但仍有单关节炎的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低剂量托法替布(每次5 mg,每日1次)持续治疗24周。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疗效[基线期及治疗后第4周、第12周、第24周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患者总体评估疼痛VAS、医生总体评估疼痛VAS评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关节疼痛改善情况(治疗后第4周、第12周、第24周关节疼痛VAS评分较基线期改善20%、50%、70%以上的患者比例),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基线期相比,治疗后第4周、第12周、第24周患者的DAS28、关节疼痛VAS、患者总体评估疼痛VAS评分,以及CRP水平均降低,治疗后第12周、第24周患者的医生总体评估疼痛VAS评分、ESR水平均降低(均P<0.05)。关节疼痛VAS评分较基线期改善20%以上的患者比例在治疗后第4周、第12周、第24周逐渐增加,较基线期改善50%、70%以上的患者比例也在3个时间点逐渐增加;与治疗后第4周相比,治疗后第12周、第24周关节疼痛VAS评分较基线期改善20%、50%以上的患者比例均增加,治疗后第24周关节疼痛VAS评分较基线期改善70%以上的患者比例增加(均P<0.05)。治疗过程中;1例次出现轻度肝功能损害,1例次出现胃肠道不适,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加用低剂量托法替布能有效地改善经常规治疗后仍有单关节炎的RA患者的病情,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托法替布 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不同形式循环游离DNA(cfDNA)的水平和免疫活性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建军 李志 +3 位作者 程龙 张鹏 李小宁 冯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3-640,共8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不同形式循环游离DNA(cf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含量和对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刺激活性。方法募集58例SLE患者、66例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non-SLE)和60例正常对照,提取血浆中总cfDNA、外泌体cfDNA和... 目的检测并分析不同形式循环游离DNA(cf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含量和对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刺激活性。方法募集58例SLE患者、66例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non-SLE)和60例正常对照,提取血浆中总cfDNA、外泌体cfDNA和免疫复合物cfDNA,采用荧光法检测不同形式cfDNA含量,采用抗体捕获法检测不同形式cfDNA总甲基化水平。体外诱导培养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分别与DNA酶1样分子3(DNASE1L3)或IgG特异性降解酶处理前后的SLE来源的外泌体或免疫复合物共培养,采用多重荧光微球法检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a(MIP-1a)、MIP-1b、白细胞介素4(IL-4)、IL-1β、IL-2、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6、IL-9、IL-10、IL-12、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干扰素(IFN-α)和IFN-γ分泌以及细胞表面CD40、CD80和CD86。结果SLE组、non-SLE组外泌体cfDNA和免疫复合物cfDNA水平显著增加,SLE患者组也显著高于non-SLE组,单纯cfDNA在三组间无明显变化。除单纯cfDNA以外,SLE患者血浆不同类型cfDNA甲基化水平均显著低于non-SLE组和健康人群。消化酶处理后的外泌体和免疫复合物刺激分泌的MIP-1a、MIP-1b、IL-4、IL-1β、IL-2、IL-1ra、MCP-1、IL-6、IL-9、IL-8、TNF-α和IFN-α水平显著低于未经处理的刺激物,DNASE1L3处理后的外泌体和免疫复合物刺激后分泌的细胞因子量也显著低于IgG酶消化处理后得刺激物。与处理前相比,SLE患者来源的外泌体和免疫复合物经DNASE1L3处理后,对CD80、CD86和CD40在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刺激反应性均显著降低(CD86在巨噬细胞上的反应性无明显改变);IgG特异性降解酶降解处理前后的刺激对CD80、CD86和CD40在两种细胞的反应性表现不一,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结论SLE患者血浆外泌体和免疫复合物cfDNA水平显著升高,可刺激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较强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游离DNA(cfDNA)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外泌体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毛桐俊 徐亮 谈文峰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78-782,共5页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DM有特殊临床表型,患者可表现手掌丘疹、皮肤溃疡,多数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炎,部分患者为快速进展型肺间质病变,预后差,病死率高。本文就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DM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研究新进展...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DM有特殊临床表型,患者可表现手掌丘疹、皮肤溃疡,多数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炎,部分患者为快速进展型肺间质病变,预后差,病死率高。本文就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DM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 皮肌炎 快速进展型肺间质病变
原文传递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宣丹 徐亮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91-296,共6页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NM)是特发性炎性肌病的一种独特形式,病理特征是肌肉明显的坏死和再生,肌内巨噬细胞增多,血管或束周淋巴细胞浸润不明显。由于该疾病的异质性、稀缺性,分类诊断标准的不断变迁。同时IMNM仍缺乏特定的组织病理学特...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NM)是特发性炎性肌病的一种独特形式,病理特征是肌肉明显的坏死和再生,肌内巨噬细胞增多,血管或束周淋巴细胞浸润不明显。由于该疾病的异质性、稀缺性,分类诊断标准的不断变迁。同时IMNM仍缺乏特定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可能没有统一的临床分类诊断标准。临床医师还未能充分认识这个疾病,本文将对IMNM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坏死性肌病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在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11
作者 毛桐俊 何倩 +3 位作者 贾兰兰 赵心悦 忻钰棋 谈文峰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367-373,共7页
目的探讨IL-18在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MDA5-D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中纳入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皖南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MDA5-DM患者28例, 其中合并快速进展... 目的探讨IL-18在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MDA5-D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中纳入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皖南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MDA5-DM患者28例, 其中合并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炎(RPILD)15例、非RPILD 13例, 同时纳入抗合成酶综合征(ASS)28例, 健康志愿者(HC)组28名, 分别收集MDA5-DM组、ASS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8水平。采用独立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 MDA5-DM组、ASS组及HC组在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ESR、CRP、血清铁蛋白(SFE)及IL-18等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65, P<0.001;F=43.19, P<0.001;F=31.28, P<0.001;F=23.94, P<0.001;F=30.94, P<0.001;F=49.44, P<0.001)。3组间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26, P<0.001;F=18.59, P<0.001)。MDA5-DM患者Gottron征、向阳疹、甲周红斑、皮肤溃疡、RPILD发生率均高于ASS组患者(χ^(2)=20.96, P<0.001;χ^(2)=5.85, P=0.016;χ^(2)=13.69, P<0.001;χ^(2)=9.16, P=0.002;χ^(2)=4.79, P=0.029), 而技工手发生率低于ASS组患者(χ^(2)=3.90, P=0.048)。MDA5-DM治疗前IL-18水平为104.28(71.96, 151.10)pg/ml, 治疗后IL-18明显下降78.30(56.20, 94.80)pg/ml(Z=2.27, P=0.023);ASS组患者治疗前IL-18水平为72.30(61.39, 95.94)pg/ml, 治疗后IL-18明显下降45.30(29.00, 84.10)pg/ml(Z=2.69, P=0.007);而MDA5-DM合并RPILD组患者治疗前后IL-18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49(77.65, 130.87)pg/ml与89.40(54.80, 120.20)pg/ml, Z=0.65, P=0.515]。MDA5-DM存活组患者治疗后IL-18水平[59.45(53.58, 81.63)pg/ml]明显较治疗前[106.37(83.62, 152.07)pg/ml]下降(Z=2.80, P=0.005);而MDA5-DM死亡组患者治疗前后IL-18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49(56.70, 140.15)pg/ml与94.80(71.40, 155.45)pg/ml, Z=1.75, P=0.080]。结论 MDA5-DM组患者在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皮肌炎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 间质性肺病 快速进展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