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分析我国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了解我国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分析我国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了解我国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关于我国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7月。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进行系统评价;符合量性分析的研究使用Stata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2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报告了我国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情况。91.3%(21/23)的研究使用了工作倦怠感量表,基于13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发生高度情绪衰竭的护士占42%,高度去人格化占43%,低个人成就感占57%。职业倦怠相关的影响因素可能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夜班情况、生活方式、工作场所暴力、共情能力和社会支持等。结论我国急诊科护士高度的情绪衰竭、高度的去人格化和低个人成就感发生率较高,管理者需依据其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分析我国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了解我国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关于我国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7月。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进行系统评价;符合量性分析的研究使用Stata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2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报告了我国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情况。91.3%(21/23)的研究使用了工作倦怠感量表,基于13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发生高度情绪衰竭的护士占42%,高度去人格化占43%,低个人成就感占57%。职业倦怠相关的影响因素可能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夜班情况、生活方式、工作场所暴力、共情能力和社会支持等。结论我国急诊科护士高度的情绪衰竭、高度的去人格化和低个人成就感发生率较高,管理者需依据其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