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的基因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9
1
作者 姜政 黄爱龙 +2 位作者 王丕龙 陶小红 蒲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1416-1419,共4页
目的 克隆及表达幽门螺杆菌 (Hp)相对分子质量为 1 80 0 0的外膜蛋白基因 ,为Hp的疫苗开发、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从Hp染色体DNA扩增该外膜蛋白的基因片段 ,将目的基因、pQE3 0质粒同时分别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 目的 克隆及表达幽门螺杆菌 (Hp)相对分子质量为 1 80 0 0的外膜蛋白基因 ,为Hp的疫苗开发、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从Hp染色体DNA扩增该外膜蛋白的基因片段 ,将目的基因、pQE3 0质粒同时分别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HindⅢ酶切、纯化、连接、转染、筛选以及表达含插入片段的重组载体。结果 经酶切、测序分析插入的基因片段为表达Hp相对分子质量为 1 80 0 0外膜蛋白基因 ,与文献相比 :有 2 %碱基发生变异 ,以及 1 68%氨基酸残基改变 ,同源性可达到 98%以上 ;SDS PAGE显示 :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 1 80 0 0 ,可溶性表达占全菌的 1 8%以上 ;ELISA法显示 :该蛋白可被Hp全菌抗血清识别。结论 Hp外膜蛋白基因克隆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将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蛋白质疫苗以及快速诊断试剂盒用于Hp感染的防治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免疫治疗 HP 外膜蛋白基因
原文传递
佛波酯对人外周血CD4^+T细胞产生IL-17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高伟 胡怀东 +3 位作者 胡鹏 陈敏 刘良忠 任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6,共6页
观察不同浓度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及不同刺激时间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产生IL-17的影响.实验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PMA及不同刺激时间作用于人CD4+T细胞后其产生IL-17的差异.不同的PMA浓度对CD4+... 观察不同浓度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及不同刺激时间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产生IL-17的影响.实验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PMA及不同刺激时间作用于人CD4+T细胞后其产生IL-17的差异.不同的PMA浓度对CD4+T细胞产生IL-17的能力不同,其中PMA50ng/mL组可产生较多的IL-17,而25ng/mL组和100ng/mL组产生量较少.不同的刺激时间对IL-17产生量也有显著影响:刺激3h后IL-17的产生量增加不明显,而刺激至6h及12h时,IL-17的产生明显上升,且6h与12h无明显差异.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CD4+T细胞IL-17的产生量与PMA既非浓度依赖又非时间依赖关系,建议50ng/mL PMA刺激6h为淋巴细胞最佳活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 佛波酯 离子霉素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体外单个核细胞PKCα-NF-κB及IL-2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新国 刘杞 孙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065-2068,共4页
目的观察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hALR)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PKCα-NF-κB及IL-2的影响,探讨hALR免疫抑制机制。方法用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人PBMC,分成正常... 目的观察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hALR)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PKCα-NF-κB及IL-2的影响,探讨hALR免疫抑制机制。方法用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人PBMC,分成正常对照组、刀豆蛋白A(ConA)刺激组(ConA组)和hALR干预组(ConA+hALR组)。ConA组用5μg/mlConA刺激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IL-2;ConA+hALR组用30μg/mlhALR对ConA刺激进行干预。于细胞培养0、8、16、32、40h时,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程度,Westonblot检测细胞内信号通路PKCα-NF-κB表达含量,Fluo-3AM装载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用双抗夹心酶联法检测上清细胞因子IL-2含量。结果ConA组细胞增殖逐渐加强,16h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KCα、NF-κB表达上调及上清IL-2含量增加趋势一致,在16h达到高峰(P<0.05)。ConA+hALR组细胞没有增殖,PKCα-NF-κB表达及上清IL-2含量最高峰后移至32h。每个时间点各组细胞内Ca2+浓度没有差别。结论hALR可能通过抑制PKCα-NF-κB通路阻碍IL-2的产生速度进而抑制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KCα-NF-κB IL-2
下载PDF
高盐饮食抑制小鼠NK细胞成熟和杀伤功能的研究
4
作者 陶洪云 童师雯 殷文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2-890,共9页
目的探究高盐饮食对小鼠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成熟和功能的影响。方法3~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体质量约9 g)分为正常盐饮食(normal-salt diet,NSD)组(给予普通饲料及高压灭菌水喂养)和高盐饮食(high-salt diet,HSD)组(给予... 目的探究高盐饮食对小鼠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成熟和功能的影响。方法3~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体质量约9 g)分为正常盐饮食(normal-salt diet,NSD)组(给予普通饲料及高压灭菌水喂养)和高盐饮食(high-salt diet,HSD)组(给予含4%NaCl高盐饲料及含1%NaCl高压灭菌水喂养)。采用CD27和CD11b的表达界定NK细胞成熟亚群,CD69标记细胞的早期活化,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小鼠NK细胞亚群分布和活化水平;采用polyI:C体内处理18 h和体外佛波酯/离子霉素刺激4 h,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小鼠NK细胞IFN-γ产生水平;通过YAC-1体内杀伤实验,流式细胞术评估两组小鼠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高盐饮食不影响肝脏﹑脾脏﹑骨髓和外周血NK细胞比例,但抑制肝脏、脾脏NK细胞CD69表达(P<0.01)。高盐饮食组小鼠较正常盐饮食组小鼠肝、脾、骨髓中未成熟的NK细胞(CD27^(+)CD11b^(-))比例增加(P<0.05),而成熟的M1 NK细胞亚群(CD27^(+)CD11b^(+))比例降低(P<0.05),DX5^(+)NK1.1^(+)成熟NK细胞比例也降低(P<0.05),表明高盐饮食抑制NK细胞成熟。高盐饮食组小鼠NK细胞IFN-γ的表达低于正常盐饮食组小鼠(P<0.01),提示高盐饮食抑制NK细胞功能。体内杀伤实验表明,高盐饮食组小鼠腹腔剩余YAC-1细胞百分比和绝对数升高(P<0.01),提示高盐饮食抑制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论高盐饮食抑制NK细胞成熟,抑制NK细胞的活化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饮食 NK细胞 CD27 CD11B IFN-γ YAC-1细胞
下载PDF
Mov10稳定表达肝癌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敏慧 童师雯 +4 位作者 盛云建 殷文伟 彭虹 任红 汤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Mov10蛋白的HepG2细胞株,探讨Mov10在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将含Mov1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Mov10-GFP质粒,采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至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经过G418抗性筛选阳性克隆。采用qPCR、W...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Mov10蛋白的HepG2细胞株,探讨Mov10在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将含Mov1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Mov10-GFP质粒,采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至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经过G418抗性筛选阳性克隆。采用q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ov10的表达,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稳定株Mov10的细胞分布。通过MTS、平板克隆形成试验、体外侵袭能力检测观察稳定细胞株的增殖情况、克隆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Mov10蛋白的稳定细胞株HepG2-Mov10。内源性及外源性Mov10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稳定细胞株HepG2-Mov10较对照组细胞增殖速度快(P<0.05),体外侵袭能力强(P<0.05)。稳定细胞株HepG2-Mov10、HepG2-GFP和细胞株HepG2的克隆形成能力分别为(56.7±17.3)%、(38.3±12.1)%、(31.3±8.1)%,HepG2-Mov10细胞与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Mov10的细胞株HepG2-Mov10,发现Mov10能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并提高克隆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Mov10 质粒 稳定细胞株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和防治
6
作者 张定凤 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T10期218-221,212,共5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病原学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几种肿瘤特异性启动子在人肝癌细胞系中的活性比较
7
作者 况舸 唐霓 +3 位作者 陶鹏 吴莹 张君 黄爱龙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393-2396,共4页
目的克隆甲胎蛋白(AFP)、survivin(SUR)、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启动子,检测并评价其在不同肝癌细胞系和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转录活性,为肝癌靶向性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法扩增获得AFP、SUR、hTERT基因的启动子片段,... 目的克隆甲胎蛋白(AFP)、survivin(SUR)、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启动子,检测并评价其在不同肝癌细胞系和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转录活性,为肝癌靶向性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法扩增获得AFP、SUR、hTERT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将之克隆到表达虫荧光素酶基因的报告质粒上,检测AFP、SUR、hTERT基因启动子在肝癌细胞系和正常组织中的转录活性,评价其转录活性水平和肿瘤特异性。结果成功克隆了AFP、SUR、hTERT启动子,证实AFP、SUR、hTERT启动子在肝癌细胞中具有肿瘤特异性转录活性,SUR启动子活性最高,其活性水平为AFP启动子的52~98倍;hTERT启动子次之,其活性水平为AFP启动子的14~30倍;AFP启动子活性最低。结论 hTERT和SUR启动子在肝癌细胞系中具有较强的启动活性和显著的肿瘤特异性,可望开发成为新型的肝癌靶向性基因治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SURVIVIN 基因疗法 肝癌 靶向
下载PDF
Dnmt1基因对胃癌细胞株AGS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陈道荣 王丕龙 +3 位作者 杨雪琴 黄爱龙 张秉强 陶小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216-2219,共4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以Dnmt1(DNAmethyltransferase1)为靶基因,设计构建重组体pshRNA-Dnmt1,研究其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shRNA的寡核苷酸片断,再克隆至载体pTZU6+1中构建重组体pshRNA-Dnmt1,转染胃癌细胞株AGS...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以Dnmt1(DNAmethyltransferase1)为靶基因,设计构建重组体pshRNA-Dnmt1,研究其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shRNA的寡核苷酸片断,再克隆至载体pTZU6+1中构建重组体pshRNA-Dnmt1,转染胃癌细胞株AGS,用WesternBlot检测DNMT1蛋白水平变化,用RT-PCR法评估mRNA水平,MTT法动态监测活细胞数,AO/EB法、电镜和TUNEL观察其促凋亡作用.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shRNA-Dnmt1后,进行序列分析得到确证.RT-PCR检测结果证实:重组质粒pshRNA-Dnmt1对胃癌AGS细胞中Dnmt1基因的转录有着明显抑制作用,转染后24h抑制率在21.63%左右;48h为52.97%;72h为72.06%.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pshR-NA-Dnmt1转染AGS细胞后24h出现DNMT1蛋白表达量减少,抑制率为28.24%;48h为68.54%;72h为81.47%.MTT结果提示:转染后24,48和72h细胞数存活率为对照组的79.49%,51.63%和39.16%.AO/EB法、电镜和TUNEL都看见大量典型的凋亡和坏死细胞,转染后48h的细胞凋亡率由对照组的5%上升为35%左右.结论:重组质粒pshRNA-Dnmt1能特异有效地抑制胃癌细胞株AGS内Dnmt1基因的表达,能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从而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MT1基因 RNA 干扰 胃肿瘤 细胞周期
下载PDF
2000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 被引量:114
9
作者 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小组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9-250,共2页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药物疗法 疗效
原文传递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3
10
作者 于岩岩 王勤环 +7 位作者 朱理珉 张清波 徐道振 郭雁宾 王兆荃 郭树华 周霞秋 张玲霞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 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寻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多中心的开放、对照研究,治疗分4组,分别为苦参素、苦参素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干扰素αlb及葡萄糖组,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6例,观察ALT、AST及... 目的 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寻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多中心的开放、对照研究,治疗分4组,分别为苦参素、苦参素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干扰素αlb及葡萄糖组,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6例,观察ALT、AST及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时,苦参素组、苦参素与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治疗组及干扰素组的HBV DNA、HBeAg阴转率、抗-HBe的阳转率及ALT的复常率均较葡萄糖组高,4组HBV DNA的阴转率分别为42.3%、55.8%、40.7%和 2.1%(P<0.01),HBeAg阴转率分别为36.5%、39.5%、38.9%和10.6%(P<0.05);抗-HBe的阳转率分别为25.0%、30.2%、25.9%和 6.4%(P<0.05)。ALT的复常率分别为36.5%、41.9、27.8%和8.5%(P< 0.05)。随访12个月,HBV DNA和HBeAg的阴转率及抗-HBe的阳转率在苦参素组、联合治疗组和干扰素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40.8、60.8%和43.1%。结论 苦参素或苦参素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HBV DNA及HBeAg阴转率和抗-HBe的阳转率,其远期抗病毒疗效与干扰素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研究 单磷酸阿糖腺苷
原文传递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90
11
作者 袁平戈 张大志 《药品评价》 CAS 2006年第5期385-390,共6页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临床应用 蛋白质代谢 自由基对 三羧酸循环 巯基酶 半胱氨酸 代谢物质
下载PDF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被引量:87
12
作者 秦波 郭树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39-440,共2页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在肝硬化患者的发生率为10.0%~25.0%,重型肝炎患者SBP的发生率为17.7%~47.0%.
关键词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 肝硬化 重型肝炎 诊断
原文传递
三七总皂甙对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及TGF-β_1的影响 被引量:50
13
作者 石小枫 徐曼 刘杞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8,共2页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甙对肝纤维化大鼠胶原合成及TGF 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同时给与三七总皂甙治疗 ,免疫组化观察Ⅰ、Ⅲ型胶原及TGF β1的合成表达 ,纤维化程度分级。结果 :三七总皂甙能抑制肝...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甙对肝纤维化大鼠胶原合成及TGF 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同时给与三七总皂甙治疗 ,免疫组化观察Ⅰ、Ⅲ型胶原及TGF β1的合成表达 ,纤维化程度分级。结果 :三七总皂甙能抑制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及TGF β1的合成表达 ,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结论 :三七总皂甙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甙 肝纤维化 Ⅰ、Ⅲ型胶原 TGF-Β1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抗内毒素体外致肝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62
14
作者 郭晖 黄爱龙 +2 位作者 姚云清 唐霓 张定凤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9-159,162,共2页
甘草酸二铵为甘草提取制剂,具有较强的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我们拟用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作为模型,观察甘草酸二铵对内毒素(LPS)致肝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内毒素 肝细胞凋亡 治疗 病毒性肝炎
原文传递
国产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7
15
作者 张全海 郭树华 +5 位作者 胡大荣 何念海 张建军 钟森 陈亚西 张定凤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39-240,共2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评价国产四类新药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针剂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意大利Foscama生化公司生产还原型谷胱甘肽(TA)为对照药,治疗110例酒精性肝病进行疗效观察。选择病例均...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评价国产四类新药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针剂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意大利Foscama生化公司生产还原型谷胱甘肽(TA)为对照药,治疗110例酒精性肝病进行疗效观察。选择病例均有明确饮酒史五年以上,每日饮酒量超过80~120 g,按随机表分组, GSH治疗组, TAD对照组各55例,用药剂量、途径、疗程两组相同。主要观察指标,肝功能、甘油三脂、胆固醇及胃肠道症状。结果治疗组GSH对酒精性肝病肝功能复常显示良好治疗效应,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黄疸消退,显效率60%,有效率33%,总有效率93%;对照组TAD对酒精性肝病肝功能复常率及临床症状改善亦显示良好效应,显效率65%,有效率31%,总有效率96%。结论国产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肝功能恢复有较好治疗作用,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疾病 谷胱甘肽 注射疗法 GSH
原文传递
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吸附治疗提高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 被引量:63
16
作者 钟珊 王娜 +9 位作者 赵静 张莉 罗玲 曾维琼 石小枫 王志毅 蔡大川 张大志 周智 胡鹏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44-749,共6页
目的比较血浆置换(PE)联合双重血浆吸附与单纯PE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以来收治的经人工肝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251例。比较不同模式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并发症的变化情... 目的比较血浆置换(PE)联合双重血浆吸附与单纯PE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以来收治的经人工肝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251例。比较不同模式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并发症的变化情况,并追踪近期疗效。据资料不同用t检验、Pearsonz。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肝衰竭,低置换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83.7%)和等量PE联合DPMAS治疗有效率(84.0%和82.1%)明显优于单纯的足量PE(55.6%)垆〈0.05)。中晚期肝衰竭,各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胆红素下降率、胆汁酸下降率均明显优于PE组(P〈0.05)。低置换量PE联合DPMAS(LPE+DPMAS)组,先PE后DPMAS组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改善率,白蛋白改善率均明显低于PE组(P〈0.05)。先DPMAS后PE组凝血酶原活动度改善率和白蛋白改善率与P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单纯PE而言,PE联合DPMAS既能提高早期肝衰竭治疗有效率,还能减少血浆用量。先行DPMAs治疗后行PE治疗,能改善DPMAS对凝血功能和白蛋白水平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人工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吸附
原文传递
包裹阿霉素的高分子材料微泡声学造影剂制备及显影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50
17
作者 冉海涛 任红 +4 位作者 王志刚 郑元义 张群霞 李小东 许川山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索包裹药物的微泡声学造影剂制备方法,观察其体内外显影效果。方法采用在体内能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成膜材料,通过双乳化法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包裹阿霉素(ADM)和空气的PLGA微泡声学造影... 目的探索包裹药物的微泡声学造影剂制备方法,观察其体内外显影效果。方法采用在体内能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成膜材料,通过双乳化法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包裹阿霉素(ADM)和空气的PLGA微泡声学造影剂(ADM-PLGA声学造影剂)。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体外和动物实验观察其显影效果。结果采用本法成功制备了ADM-PLGA声学造影剂;光镜观察其形态规则,呈球型,大小均匀,最大粒径<4μm;体内外显影效果好。结论通过本方法可以合成包裹水溶性药物的微泡声学造影剂,为应用超声波和微泡造影剂进行体内药物定位释放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造影剂 药物 包裹 制备 微泡声学造影剂 显影效果 制备方法 阿霉素 高分子材料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3
18
作者 唐霓 黄爱龙 +2 位作者 张秉强 闫歌 Tong-Chuan He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309-1312,共4页
目的 构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核心区的siRNA表达载体pSIHBV/C ,观察其对HBV复制和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构建成功的 pSIHBV/C与 1 3倍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 3共转染HepG2细胞 ,转染后 2 4、4 8、72h ,用Abbott试剂检测细胞上清中HB... 目的 构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核心区的siRNA表达载体pSIHBV/C ,观察其对HBV复制和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构建成功的 pSIHBV/C与 1 3倍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 3共转染HepG2细胞 ,转染后 2 4、4 8、72h ,用Abbott试剂检测细胞上清中HBsAg和HBeAg ,并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内病毒核心抗原和表面抗原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针对HBV核心区的siRNA表达载体 pSIHBV/C ,并发现它能明显抑制HBsAg和HBeAg的分泌 ,转染后第 2天抑制率达高峰 ,分别为 92 %、85 % ,而随机序列的siRNA无此作用。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也证实转染 2 4h后 ,随pSIHBV/C比例的升高 ,其对H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加 ,当pSIRNA/C与 pHBV1 3比例为 1∶2 0时 ,pSIHBV/C对细胞内HBsAg和HBcAg表达的抑制作用最强。 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的siRNA具有显著和特异的抗HBV复制和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技术 抑制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表达 实验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
原文传递
腺苷蛋氨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7
19
作者 秦波 郭树华 +5 位作者 赵有蓉 邹淑碧 张全海 王志毅 曾维群 张大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10例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治疗组)、B(对照组)两组,分别用腺苷蛋氨酸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腺苷蛋氨酸对淤胆型肝炎皮肤瘙痒的...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10例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治疗组)、B(对照组)两组,分别用腺苷蛋氨酸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腺苷蛋氨酸对淤胆型肝炎皮肤瘙痒的有效率为86.67%(13/15),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皮肤瘙痒、纳差的有效率分别为88.24%(15/17)、82.35%(14/17),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腺苷蛋氨酸治疗后,淤胆型肝炎和急、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血清总胆红素(STB)、血清结合胆红素(SCB)、总胆汁酸(TBA)、ALT、AST的降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LP的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STB、SCB、TBA的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淤胆型肝炎和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ALT的复常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血清白蛋白在治疗后的增高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腺昔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较好,优于门冬氨酸钾镁),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汁淤积 病毒性肝炎 腺苷蛋氨酸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复制及其清除机制 被引量:53
20
作者 姚云清 张定凤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98-400,共3页
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复制与表达 1. HBV感染肝细胞等宿主细胞机制:HBV进入细胞是由其包膜蛋白介导的,该包膜蛋白是由S基因区(分pre-S1、pre-S2和S区)编码的大蛋白(LP)、中蛋白(MP)和小蛋白(SP)按一定的比例和方式装配而成的复合物.
关键词 HBV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 复制 清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