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叶晓东 郑寿贵 +1 位作者 孙毅 许荣满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8-371,共4页
关键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蜱传斑点热 FEVER 分子生物学 诊断技术 流行病学 实验诊断 病原学
下载PDF
黄病毒衣壳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武洋 秦鄂德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06年第2期47-50,共4页
衣壳蛋白是黄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之一,除与RNA结合构成病毒核衣壳外,衣壳蛋白还参与了病毒感染的其他过程。同时,衣壳蛋白作为减毒突变的靶标为黄病毒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黄病毒衣壳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疫苗研究中的应... 衣壳蛋白是黄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之一,除与RNA结合构成病毒核衣壳外,衣壳蛋白还参与了病毒感染的其他过程。同时,衣壳蛋白作为减毒突变的靶标为黄病毒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黄病毒衣壳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疫苗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病毒 衣壳蛋白 结构 功能 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马抗破伤风毒素免疫球蛋白F(ab′)_2新制备工艺的建立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永祥 赵忠鹏 +4 位作者 罗德炎 陈中伟 杨涛 王希良 高俊杰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318-1320,共3页
目的建立马抗破伤风毒素免疫球蛋白F(ab′)2新的制备工艺。方法制备并纯化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toxoid,TT)及重组破伤风毒素c片段(Recombinant tetanus toxin C fragment,rTT-C),将TT/rTT-C(2∶1)免疫马匹,待血清抗体效价达3 500 IU/ml... 目的建立马抗破伤风毒素免疫球蛋白F(ab′)2新的制备工艺。方法制备并纯化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toxoid,TT)及重组破伤风毒素c片段(Recombinant tetanus toxin C fragment,rTT-C),将TT/rTT-C(2∶1)免疫马匹,待血清抗体效价达3 500 IU/ml时,采血,分离血清,灭活,去除外源蛋白,胃蛋白酶消化制备F(ab′)2,经DEAE柱层析纯化,并对其进行中和抗体效力、安全性和稳定性检测。结果纯化的TT和rTT-C的浓度分别为70 000 Lf/L和4~5 mg/L,纯度分别达95%以上和96%以上;纯化的TAT-F(ab′)2收率为1.4%,纯度达91%以上,中和抗体效价>15 000 IU/ml;其安全性及稳定性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05版)要求,有效期暂定为18个月。结论建立了马抗破伤风毒素免疫球蛋白F(ab′)2新的制备工艺,制备的制品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的质量标准,为马抗血清同类制品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免疫球蛋白F(ab’)2片段
原文传递
贝氏柯克斯体的分子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涛 宋立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6-880,885,共6页
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简写为Cb)是一类重要的人兽共患细胞内寄生菌,在家畜中广泛感染,感染人可导致不明发热—俗称Q热,或伴有肺炎、心内膜炎、肝炎、脊髓炎等。在我国Q热是一类被忽视的烈性传染病,误诊漏诊众多。需要警惕的... 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简写为Cb)是一类重要的人兽共患细胞内寄生菌,在家畜中广泛感染,感染人可导致不明发热—俗称Q热,或伴有肺炎、心内膜炎、肝炎、脊髓炎等。在我国Q热是一类被忽视的烈性传染病,误诊漏诊众多。需要警惕的是该病有突发爆发的可能。以荷兰为例,自2007至2010年,超过4 000荷兰人感染了Q热。近年来国外的Q热研究进展很快,特别是新出现的Cb无细胞培养和遗传学操作方法促进了Cb的致病机理研究,为研制新型实用的Q热防治策略提供了机遇。本文简要综述了Cb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主要是脂多糖的免疫调节功能、囊泡发育机制及四型分泌系统的可能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热 贝氏柯克斯体 专性胞内寄生菌 人兽共患病
下载PDF
对1株疑似鼠疫耶尔森氏菌的系统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建 李艳君 +8 位作者 祁芝珍 崔玉军 任玲玲 代瑞霞 王效义 崔百忠 张青雯 杨瑞馥 宋亚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对1株可疑菌株进行系列验证实验,以确定其是否为鼠疫耶尔森氏菌(以下简称鼠疫菌)。方法用鼠疫细菌学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其生物学表型特征、特异性基因及基因组特征。结果该菌株具备鼠疫菌的典型形态特征;能被鼠疫噬菌体... 目的对1株可疑菌株进行系列验证实验,以确定其是否为鼠疫耶尔森氏菌(以下简称鼠疫菌)。方法用鼠疫细菌学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其生物学表型特征、特异性基因及基因组特征。结果该菌株具备鼠疫菌的典型形态特征;能被鼠疫噬菌体完全裂解;主要生化特性为阿胶糖(+)、鼠李糖(-)、麦芽糖(+)、蜜二糖(-)、甘油(+)、脱氮(+),与典型鼠疫菌一致。毒力因子检查结果为均为阴性;对实验动物小白鼠完全无致死能力。全基因组芯片杂交实验和PCR扩增表明55023菌株没有鼠疫菌的三个质粒;也不具鼠疫标识基因;pgm位点代表性基因YPO1954扩增阳性,YPO1908扩增阴性,表明其pgm位点不完整;差异片段(DFR)分型结果表明该菌株缺失了14个DFR,不符合鼠疫菌的特征;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鼠疫存在16个碱基的差异,而与血清Ⅲ型假结核耶尔森氏菌仅相差两个碱基。结论尽管55023菌株具备鼠疫菌的一些表型特征,但基因组特征表明其不是鼠疫菌,而可能是血清III型的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噬菌体裂解结果等表型不能作为鼠疫菌鉴定的最终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氏菌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 表型鉴定 基因型鉴定
下载PDF
无针青霉素皮试法取代传统有针皮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良艳 任天宇 +3 位作者 邢丽 孙溢 于姝 王希良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3期436-440,共5页
目的:开展无针青霉素皮试法与传统皮试方法的比较研究,为无针青霉素皮试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青霉素致敏豚鼠模型,并以无针和有针皮试法检测致敏豚鼠及对照豚鼠,比较其阳性检出率、假阳性率、漏检率和皮肤病理损伤评价等临床指标... 目的:开展无针青霉素皮试法与传统皮试方法的比较研究,为无针青霉素皮试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青霉素致敏豚鼠模型,并以无针和有针皮试法检测致敏豚鼠及对照豚鼠,比较其阳性检出率、假阳性率、漏检率和皮肤病理损伤评价等临床指标。结果:无针及有针皮试法对豚鼠致敏模型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无假阳性及漏检;且相较于传统有针皮试,无针皮试阳性结果更明显,造成的皮肤病理损伤更小。结论:无针青霉素皮试对过敏豚鼠检出精确,皮试阳性结果相比于传统有针注射更明显,并且无恐针情绪,造成法人皮肤病理损伤也更小,有望在临床上取代针头青霉素皮试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针青霉素皮试试验 无针注射 青霉素致敏豚鼠模型 阳性检出率 皮肤病理损伤评价
下载PDF
青海藏区B型沙眼衣原体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鲁辛辛 冯乐 +6 位作者 于永慧 罗声栋 孙志会 王涛 端青 王宁利 宋立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44-1450,共7页
【目的】对青海藏区沙眼患者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分别采集患者的单眼结膜和结膜囊拭子标本至1 mL样本保护培养基中。取50μL样本采用离心法感染BGM细胞,37°C培养72 h,连续传代3次,相差显微镜观察衣原体包... 【目的】对青海藏区沙眼患者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分别采集患者的单眼结膜和结膜囊拭子标本至1 mL样本保护培养基中。取50μL样本采用离心法感染BGM细胞,37°C培养72 h,连续传代3次,相差显微镜观察衣原体包涵体。对临床样本和分离株分别进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ompA序列分析。【结果】共采集了45例活动性沙眼患者的115份临床样本,其中54份样本为ompA PCR阳性,15份样本为沙眼衣原体培养阳性。ompA分析发现,青海藏区沙眼衣原体有3个不同的同源ompA变异株,均为基因B型,都包含有一个泌尿生殖道型沙眼衣原体特有密码子。分离株QH111L和QH111R分别来自编号111患者的左眼和右眼样本,它们ompA基因的可变区有一个非同义碱基差异。该碱基变异仅存在于111号患者的左眼样本中,说明QH111L可能是新出现的ompA突变体。【结论】青海藏区的眼型沙眼衣原体流行株为基因B型,至少存在3个不同的ompA变异株。从青海藏区分离培养了15株眼型沙眼衣原体,发现同一患者的左右眼样本中的沙眼衣原体有不同ompA。本研究为研制沙眼疫苗和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也将有助于理解沙眼的进化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沙眼 进化 OMPA
原文传递
痘苗病毒载体在冠状病毒反向遗传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剑峰 秦鄂德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5年第4期121-125,共5页
反向遗传学方法是研究RNA病毒的主要方法,痘苗病毒载体则是感染性克隆技术的主要媒介,目前这一技术已趋向成熟并扩大其应用领域及对象。本文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构建、在冠状病毒反向遗传学中的应用情况以及目前该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痘苗病毒载体 冠状病毒 反向遗传学 感染性克隆技术
下载PDF
呼肠病毒BYD株吸附蛋白σ1的原核表达及其抗原性鉴定
9
作者 宋立华 何君 +4 位作者 朱虹 刘光桥 黄如统 貌盼勇 端青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3-1096,共4页
将呼肠病毒BYD株S1片段编码的细胞吸附蛋白基因连接至pET-28a(+),构建表达载体pET-28a(+)-S1,转化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DE3),分析表达载体能否表达预期大小的重组σ1,并进一步鉴定重组σ1的抗原性。SDS-PAGE实验表明,经IPTG诱导后,表... 将呼肠病毒BYD株S1片段编码的细胞吸附蛋白基因连接至pET-28a(+),构建表达载体pET-28a(+)-S1,转化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DE3),分析表达载体能否表达预期大小的重组σ1,并进一步鉴定重组σ1的抗原性。SDS-PAGE实验表明,经IPTG诱导后,表达载体能表达53kD左右蛋白质,与重组σ1的预期大小相符;免疫印迹分析表明重组σ1有较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呼肠病毒诊断试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病毒 S1片段 细胞吸附蛋白 原核表达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质粒调控基因的上游序列有广泛的ChxR结合位点
10
作者 李鹏 于永慧 +4 位作者 王涛 何君 朱虹 端青 宋立华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5年第4期501-504,共4页
目的:利用凝胶阻滞实验分析沙眼衣原体质粒调控基因的上游DNA序列与ChxR 的相互作用;方法:利用表达载体p ET-21b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重组表达ChxR ,重组蛋白的N端有T7标签、C端有6×His标签,用TALON金属亲和介质纯化重组蛋白;PCR... 目的:利用凝胶阻滞实验分析沙眼衣原体质粒调控基因的上游DNA序列与ChxR 的相互作用;方法:利用表达载体p ET-21b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重组表达ChxR ,重组蛋白的N端有T7标签、C端有6×His标签,用TALON金属亲和介质纯化重组蛋白;PCR扩增沙眼衣原体质粒调控基因的上游区约150 bp,连接p CR2.1载体,重组载体经单酶切,制备3'端生物素标记探针;用引物延伸实验确定glgA的转录起始位点,并合成5条glgA上游区的30 bp重叠探针;用凝胶阻滞实验分析ChxR 与以上探针的相互作用。结果:4个质粒调控基因的上游均有多个ChxR 结合位点,特别是glgA上游区至少有6个结合位点;glgA上游的ChxR 结合位点多位于启动子和启动子下游区。结论:ChxR 可能参与质粒调控基因的转录;在glgA转录中,ChxR 可能起转录抑制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质粒 ChxR Pgp4 glgA 基因调控
下载PDF
贝氏柯克斯体穿梭载体构建及转化方法建立
11
作者 罗声栋 卢姗姗 +5 位作者 胡燕 王涛 于永慧 冯乐 孙志会 宋立华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5期625-628,共4页
目的:基于大肠杆菌质粒pMMB207,构建贝氏柯克斯体穿梭载体,建立贝氏柯克斯体转化系统。方法:利用PCR分别扩增eGFP基因、Kan^R抗性基因、贝氏柯克斯体组成型表达启动子P311和P1169等4段序列,然后用融合PCR技术将4段序列融合为P311-eGFP-P... 目的:基于大肠杆菌质粒pMMB207,构建贝氏柯克斯体穿梭载体,建立贝氏柯克斯体转化系统。方法:利用PCR分别扩增eGFP基因、Kan^R抗性基因、贝氏柯克斯体组成型表达启动子P311和P1169等4段序列,然后用融合PCR技术将4段序列融合为P311-eGFP-P1169-Kan^R串联序列,经KpnⅠ和XhoⅠ酶切后,连接至经同样双酶切的pMMB207骨架上,构建穿梭载体p207-GK;将穿梭载体电转化至贝氏柯克斯体,用ACCM-2培养基进行传代培养或感染BGM细胞;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基因的表达,传代至eGFP基因高表达时,用半固体平板培养法克隆分纯贝氏柯克斯体转化株。结果:构建了贝氏柯克斯体穿梭载体,获得了稳定表达eGFP的贝氏柯克斯体转化株,并完成了克隆分纯。结论:建立了完整的贝氏柯克斯体转化系统,为后续用遗传学方法研究贝氏柯克斯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柯克斯体 Q热 穿梭载体 转化 RSF1010质粒
下载PDF
衣原体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鹏 张琪 +1 位作者 苗晋华 宋立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93-1196,共4页
衣原体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种间组织嗜性有差异,有些还是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其感染部位广泛、途径多,临床以沙眼、肺炎和泌尿生殖道感染多见;鹦鹉热衣原体还曾作为经典的生物战剂;衣原体由于胞内寄生,致病机制复杂,本文从三... 衣原体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种间组织嗜性有差异,有些还是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其感染部位广泛、途径多,临床以沙眼、肺炎和泌尿生殖道感染多见;鹦鹉热衣原体还曾作为经典的生物战剂;衣原体由于胞内寄生,致病机制复杂,本文从三型分泌系统、衣原体质粒、脂多糖、新发现毒力因子CT135和CPAF蛋白这五个方面简要综述了衣原体的致病机制,提出以鹦鹉热衣原体为模型研究衣原体属致病机制的优越性,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衣原体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致病机制 质粒 三型分泌系统 CT135基因
原文传递
鹦鹉热衣原体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鹏 宋立华 苗晋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80-782,共3页
鹦鹉热衣原体(Cps)是一种专性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的二相型发育周期,可形成具有感染能力的原体(EB)和具有繁殖能力的网状体(RB),革兰染色阴性的细菌。Cps归类于衣原体科中的衣原体属,早期Everett等将其归类为嗜衣原体属,国内虽... 鹦鹉热衣原体(Cps)是一种专性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的二相型发育周期,可形成具有感染能力的原体(EB)和具有繁殖能力的网状体(RB),革兰染色阴性的细菌。Cps归类于衣原体科中的衣原体属,早期Everett等将其归类为嗜衣原体属,国内虽一直沿用这样的分类体系,但国际衣原体委员会已明确Cps属于衣原体属,同时取消嗜衣原体属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致病机制 质粒 三型分泌系统 CT135基因
下载PDF
4种立克次体病的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永慧 王涛 宋立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2期3162-3164,共3页
立克次体是一大类专性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常呈多形性,革兰阴性。根据第2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立克次体目分为3个科,共16个属。多种立克次体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立克次体可通过媒介昆虫的叮咬... 立克次体是一大类专性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常呈多形性,革兰阴性。根据第2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立克次体目分为3个科,共16个属。多种立克次体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立克次体可通过媒介昆虫的叮咬、排泄物、气溶胶进行传播。由于与媒介生物联系密切,此类传染病通常与战争、贫穷和落后卫生条件相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立克次体病在我国已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克次体 流行性斑疹伤寒 落基山斑点热 恙虫病 Q热 疫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