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
作者 张孙鑫 何永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01,共4页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研究显示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已成为认知功能障碍康复的重要手段,本文现围绕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在TBI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康复 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训练 计算机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何森 何永生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9-1042,共4页
颅脑创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的发病率占全身创伤的第2位,致死、致残率高,特别是重型TBI(sTBI)的致死率达27.23%,致残率高达53.17%。目前TBI的研究进展未能显著降低sTBI患者的致死和致残率,sTBI的救治仍然是世界性... 颅脑创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的发病率占全身创伤的第2位,致死、致残率高,特别是重型TBI(sTBI)的致死率达27.23%,致残率高达53.17%。目前TBI的研究进展未能显著降低sTBI患者的致死和致残率,sTBI的救治仍然是世界性医学难题之一。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craniectomy,DC)能有效降低颅内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去骨瓣减压术 硬膜下积液 减压术后 降低颅内压 致残率 致死率 发病率
原文传递
手术和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个体化选择
3
作者 李肖越 刘翠翠 +5 位作者 赵冬冬 卢冰 陈靓 潘海鹏 冯文 何永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微血管减压术联合部分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partial sensory rhizotomy,PSR)和伽玛刀(gamma knife surgery,GKS)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 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微血管减压术联合部分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partial sensory rhizotomy,PSR)和伽玛刀(gamma knife surgery,GKS)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个体化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PTN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MVD组、MVD+PSR组和GKS组。随访时间均大于1年。比较三组间疼痛缓解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疼痛缓解有效率:MVD组为93.33%,MVD+PSR组为95.45%和GKS组为90.00%,无显著性差异。完全无痛率:MVD组为73.33%,MVD+PSR组为86.36%和GKS组为43.33%,MVD组、MVD+PSR组显著高于GKS组(P<0.0167)。MVD+PSR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GKS组、MVD组(P<0.0167)。结论①手术和GKS都是治疗PTN的有效手段,疼痛缓解有效率相当。②MVD和GKS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虽然MVD+PSR组止痛效果满意,但其并发症发生率极高,满意度低,不推荐首选。③术前影像有明确神经血管压迫,首选MVD。④GKS安全性高,无明确神经血管压迫,老年、不能耐受手术、拒绝手术或选择伽玛刀治疗者,推荐伽玛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放射外科手术 部分感觉根切断术
下载PDF
加强康复治疗在神经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晟 何永生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神经康复治疗已经成为现代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神经外科康复治疗的含义、治疗原则、治疗时机掌握、具体治疗措施与前景展望等进行讨论,提倡早期正规系统个体化神经康复治疗。
关键词 康复 神经外科(学) 治疗学 预后
原文传递
中国5G移动卒中单元院前诊疗管理指南 被引量:2
5
作者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 +5 位作者 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 中国卒中学会移动医疗分会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分会 杨正林 吉训明 徐如祥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7,共16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危急重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AIS的移动卒中单元院前诊疗管理能力提升,缩短CT检查、诊断及溶栓治疗时间,以提高溶栓效率,改善临床结局。2019年,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等制定了《移动...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危急重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AIS的移动卒中单元院前诊疗管理能力提升,缩短CT检查、诊断及溶栓治疗时间,以提高溶栓效率,改善临床结局。2019年,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等制定了《移动卒中单元中国专家共识2019》和《移动卒中单元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19》。近3年,国内外在移动卒中单元院前诊疗管理领域进一步融合了5G信息和人工智能(AI)技术,在卒中院前诊疗管理理念和治疗方法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指导临床实践,本指南编辑委员会在中国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5G移动卒中单元院前诊疗管理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移动卒中单元 院前管理
原文传递
FSTL1基因在胶质瘤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程亚飞 任长远 +2 位作者 李海马 孙恺 马亚群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206-215,共10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FSTL1基因在胶质瘤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方法从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数据库中下载胶质瘤基因表达量及临床数据,按照FSTL1表达水平将胶质瘤患者分为高表达组(FSTL1表达量≥29.1 reads)和低表达组(FSTL1表...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FSTL1基因在胶质瘤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方法从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数据库中下载胶质瘤基因表达量及临床数据,按照FSTL1表达水平将胶质瘤患者分为高表达组(FSTL1表达量≥29.1 reads)和低表达组(FSTL1表达量<29.1 reads)。寻找高低组间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分析构建预后模型,并在胶质瘤纵向分析(GLASS)数据集中进行验证。结果FSTL1的高表达与较差的临床特征有关,如:1p19q的非联合缺失、IDH野生型、较高的WHO级别等。低表达组患者的预后均明显优于高表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外基质组织、免疫相关、脉管系统发育等。基因富集分析发现的通路主要有:ECM_RECEPTOR_INTERACTION、G2M_CHECKPOINT、L6_JAK_STAT3_SIGNALING、TNFA_SIGNALING_VIA_NFKB等。与低表达组相比,高表达组显示出较高的免疫和基质评分,但纯度评分较低(均P<0.001),构建风险评分的基因有:ALDOC、GLC1、LINC00634、TGIF1、TPM4、TRAM2。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风险评分的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较差。构建生存预测诺模图,受试者工作特征、校正曲线均显示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FSTL1与胶质瘤的临床和分子特征有关,FSTL1的表达量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是胶质瘤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和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 免疫浸润 卵泡抑素样蛋白1
原文传递
颅内单纯生殖细胞瘤患者的生存预测:基于SEER数据库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李海马 孙恺 刘如恩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283-288,共6页
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颅内单纯生殖细胞瘤生存预测的风险分层框架和诺模图。方法利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收集自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颅内单纯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生存结果和治疗方法等信息。通过Ka... 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颅内单纯生殖细胞瘤生存预测的风险分层框架和诺模图。方法利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收集自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颅内单纯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生存结果和治疗方法等信息。通过Kaplan-Meier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生存模式,并设计诺模图来评价颅内单纯生殖细胞瘤患者的预后,通过一致性指数(C指数)评价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将年龄、性别、种族、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手术因素构建颅内单纯生殖细胞瘤患者3年及5年生存期(OS)的预测模型,诺模图C指数为0.64。根据诺模图计算的风险得分分为低风险评分(≥140.67分)和高风险评分(<140.67分),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年龄<20岁、接受化学治疗、低风险评分患者表现出较长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种族、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对患者OS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生存预测的诺模图与风险分层机制,有利于临床医生对颅内单纯生殖细胞瘤患者的OS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生殖细胞瘤 生殖细胞瘤 生存预测 SEER数据库
原文传递
脊髓损伤的治疗新进展
8
作者 郭莉丽 高谋 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321-324,共4页
脊髓损伤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大疾病之一,患者常遗留永久性截瘫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终身丧失劳动及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压力和经济负担。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外泌体治疗、脑机接口-神经调控治疗、3D... 脊髓损伤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大疾病之一,患者常遗留永久性截瘫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终身丧失劳动及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压力和经济负担。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外泌体治疗、脑机接口-神经调控治疗、3D打印定制脊髓类器官修复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了更有效、更个性化的治疗新策略和新方法。本文针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新进展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脑机接口 脊髓类器官
原文传递
电生理联合监测在锁孔入路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何宗泽 何森 +4 位作者 赵冬冬 陈隆益 黄光富 张冠妮 胡淼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3-467,共5页
目的探讨在锁孔入路面肌痉挛(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异常肌反应(AM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联合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8例HFS患者作为监测组,行术中AMR和BAEP监测;同时设对照组48例,无电生理监测;对两组术后有效率及... 目的探讨在锁孔入路面肌痉挛(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异常肌反应(AM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联合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8例HFS患者作为监测组,行术中AMR和BAEP监测;同时设对照组48例,无电生理监测;对两组术后有效率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组患者术后近期有效率为90.51%(143/158),远期达到95.57%(151/158),对照组术后近期有效率为79.17%(38/48),远期87.50%(42/48);两组患者术后近期,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监测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7%(14/158)明显低于对照组25.0%(12/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孔入路MVD是目前治疗HFS确切有效的方法 ,术中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有助于鉴别责任血管、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异常肌反应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16排及8排移动CT多中心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强 张远晨露 +13 位作者 蔡金辉 王松叶 于炎冰 王海峰 张通 陈隆益 彭兆龙 郑全乐 张洪钿 代秋声 徐超 栗志利 于强 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6期344-349,共6页
目的多中心临床应用对比分析8排及16排移动CT的成像质量及性能特点、检查耗时、人工成本及辐射剂量值等。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20年7月应用8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90059例次,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 目的多中心临床应用对比分析8排及16排移动CT的成像质量及性能特点、检查耗时、人工成本及辐射剂量值等。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20年7月应用8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90059例次,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联合多家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应用16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10969例次,分别采集患者头部扫描成像、检查时间、人工成本(人员累计耗时),以及辐射剂量值: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另外随机选择同期60例次64排大型CT检测值作为对比。结果(1)成像分析:8排移动CT头部扫描90059例次,其中急诊室82843例次(91.99%)、ICU 7090例次(7.87%)、手术室126例次(0.14%)。16排移动CT头部扫描10959例次,其中急诊室8601例次(78.41%)、ICU 879例次(8.01%)、手术室31例次(0.28%)、车/船/机载头部扫描1458例次(13.29%)。2组成像质量基本相同,与8排移动CT组相比较,16排移动CT安装有精密导轨控制扫描和减振器,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少,具有平扫+增强、脑血管造影(CTA)和脑灌注成像(CTP)等多种成像功能。(2)扫描时间与辐射剂量:16排、8排移动CT及64排大型CT的扫描时间、人工成本、辐射剂量(CTDIvol、DLP、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移动CT成像质量优良,扫描速度快耗时少、人工成本低、辐射剂量低,具有平扫、增强及CTA、CTP多种成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CT 移动卒中单元 脑梗死 脑损伤
原文传递
四面体框架核酸在颅脑损伤和阿尔兹海默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洋洋 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6期321-323,共3页
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常发生于多种疾病后的伴随现象,如颅脑损伤(TBI)、阿尔兹海默病(AD)和脑卒中等均伴随有疾病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病情发展,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对于认知功能障碍尚缺... 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常发生于多种疾病后的伴随现象,如颅脑损伤(TBI)、阿尔兹海默病(AD)和脑卒中等均伴随有疾病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病情发展,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对于认知功能障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因此亟需寻求一种新型的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四面体框架核酸作为一种新型的DNA纳米结构分子,在多种疾病干预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学功能。本文主要探讨四面体框架核酸对于TBI和A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以期为未来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面体框架核酸 颅脑损伤 阿尔兹海默病 认知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前床突磨除和视神经管开放对前床突脑膜瘤疗效的影响
12
作者 陈立华 夏勇 +4 位作者 黄宏志 魏帆 孙恺 陈文锦 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42-148,共7页
目的探讨前床突(ACP)磨除和视神经管开放对前床突脑膜瘤(ACM)切除的影响,阐明ACP磨除和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7月至2021年6月由笔者行手术治疗的63例A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经硬膜外ACP磨除、视... 目的探讨前床突(ACP)磨除和视神经管开放对前床突脑膜瘤(ACM)切除的影响,阐明ACP磨除和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7月至2021年6月由笔者行手术治疗的63例A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经硬膜外ACP磨除、视神经管去顶术,以及视鞘开口;36例经标准的额颞部开颅手术,其中6例术中硬膜内ACP磨除和开放视神经;14例经硬膜内外联合入路切除肿瘤。分析手术方式对肿瘤切除程度、视力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硬膜外与硬膜内ACP磨除术的疗效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MRI结果显示,Simpson Ⅰ~Ⅱ级全切除48例(76.2%),Simpson Ⅲ~Ⅳ切除15例(23.8%)。肿瘤切除程度与是否实施ACP磨除、视神经管开放有关(P<0.05),而与手术方式(硬膜内、硬膜外或硬膜内外联合)无明显关系(P>0.05)。术后视力水平与术中视神经管开放有关(P<0.05),而与术中ACP是否磨除、手术方式无关(P>0.05)。结论磨除ACP和打开视神经管可以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床突脑膜瘤 前床突切除 视神经管减压 视觉功能 肿瘤全切除率
原文传递
16排移动CT在ICU床旁与车载头部扫描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全乐 陈文锦 +6 位作者 李春虎 张家瑞 李学天 周顺义 张同乐 杨福林 徐如祥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16排移动CT在ICU床旁与车载头部扫描结果。方法廊坊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应用国产16排移动CT进行头部扫描661例次,其中ICU床旁扫描27例次(ICU组),车载扫描634例次(车载组)。统计2组受检者诊... 目的对比分析16排移动CT在ICU床旁与车载头部扫描结果。方法廊坊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应用国产16排移动CT进行头部扫描661例次,其中ICU床旁扫描27例次(ICU组),车载扫描634例次(车载组)。统计2组受检者诊断阳性率,并从车载扫描者中随机选择30例次与ICU床旁头部扫描27例次对比分析成像质量及运动伪影发生率、检查时间及辐射剂量值等。结果ICU组移动CT头部扫描27例次,均为阳性诊断,车载组634例次,阳性诊断419例。ICU组(27例次)和车载组(30例次)成像质量良好,颅底层面发生线状运动伪影ICU组为7.41%,车载组为16.67%。ICU组床旁扫描耗时最短10.6 min,最长19.4 min,平均15.68 min。车载扫描耗时最短15.9 min,最长37.4 min,平均26.40 min。16排移动CT成人头部扫描的有效容积剂量CTDIvol为(34.55±4.08)mGy,有效剂量为(0.80±0.06)mSv。结论16排移动CT在ICU床旁扫描和车载扫描成像质量可靠,检查耗时短,辐射剂量低,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CT 重症监护室 床旁扫描 车载扫描
原文传递
儿童头部16排移动CT低剂量扫描成像及辐射损伤风险控制
14
作者 张志强 李飞 +9 位作者 郑全乐 王振芳 陈文锦 孙恺 吴国华 李春虎 徐超 代秋声 陈立华 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5期282-286,共5页
目的分析14岁及以下颅脑疾病患儿头部16排移动CT低剂量扫描成像质量及辐射损伤风险控制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和廊坊爱德堡医院脑科中心收治的14岁及以下颅脑疾病患儿180例,其中0~... 目的分析14岁及以下颅脑疾病患儿头部16排移动CT低剂量扫描成像质量及辐射损伤风险控制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和廊坊爱德堡医院脑科中心收治的14岁及以下颅脑疾病患儿180例,其中0~3岁组20例、4~14岁组160例,观察16排移动CT的低剂量成像质量。同时采集0~3岁组(10例)、4~14岁组(20例)、成年人组(20例)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人体吸收剂量(ED)进行对比,并选取同期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采用8排移动CT及64排大型CT扫描的成年患者各20例,对比分析3种不同类型辐射剂量指标变化。结果14岁及以下患儿低剂量头部扫描成像质量稳定,符合临床诊断要求。辐射剂量指标比较显示,成年人组的CTDIvol和DLP值与0~3岁组、4~14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受检者的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排移动CT成年人组的CTDIvol、DLP及ED值与8排移动CT组、64排大型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4岁及以下患儿头部16排移动CT低剂量扫描对成像质量无明显影响,辐射剂量指标显著降低,有效控制了辐射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颅脑疾病 移动CT 头部扫描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胰岛素注射皮下脂肪增生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勤 贾平 +2 位作者 王丽 肖力 李忻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24期3356-3360,共5页
糖尿病是四大慢性病之一,胰岛素注射作为糖尿病的治疗手段对血糖的良好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与胰岛素注射相关的皮下脂肪增生在国内外糖尿病患者中均很常见,其常导致患者血糖控制欠佳,出现"过山车"现象,严重危害患者健... 糖尿病是四大慢性病之一,胰岛素注射作为糖尿病的治疗手段对血糖的良好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与胰岛素注射相关的皮下脂肪增生在国内外糖尿病患者中均很常见,其常导致患者血糖控制欠佳,出现"过山车"现象,严重危害患者健康。本文从皮下脂肪增生的流行病学、评估工具、危险因素、预防与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脂肪增生的全面认识,从而积极预防、正确评估、及时干预治疗,降低脂肪增生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脂肪增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