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布啡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半数有效剂量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1
作者 杨丽杰 曹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用于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在喉罩置入过程中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并比较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在麻醉诱导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接受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3... 目的探讨纳布啡用于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在喉罩置入过程中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并比较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在麻醉诱导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接受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剂量组、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分别有45、44和45例。剂量组患者进行丙泊酚静脉泵注,初始剂量为0.2 mg/kg,持续5 min,置入喉罩。采用序贯法研究纳布啡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ED50。当患者出现阳性反应时,下一个患者采用上一患者1.1倍浓度进行纳布啡静推。计算丙泊酚+纳布啡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ED50。以ED50为参考进行对比。纳布啡组在宫腔镜手术中接受纳布啡+丙泊酚麻醉诱导。舒芬太尼组接受舒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诱导。比较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麻醉前(T_(0))、睫毛反射消失时(T_(1))、术中(T_(2))、手术结束即刻(T_(3))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接受麻醉时丙泊酚的剂量及时间,统计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麻醉安全性及麻醉苏醒时的躁动状况。结果纳布啡在宫腔镜手术中ED50=0.146(95%CI:0.126,0.166),ED95=0.165(95%CI:0.155,0.218)。纳布啡组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较舒芬太尼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布啡组丙泊酚诱导剂量、维持剂量均较舒芬太尼组少(P<0.05),给药时间较舒芬太尼组短(P<0.05)。纳布啡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本研究确定了纳布啡在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时的ED50为0.146 mg/kg。两种药物在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方面效果相似,但纳布啡在控制术后疼痛方面表现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手术 纳布啡 喉罩 置入反应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和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吉日木图雅 韩东梅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地佐辛对患者苏醒质量和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镇痛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单纯地佐辛镇痛治疗...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地佐辛对患者苏醒质量和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镇痛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单纯地佐辛镇痛治疗;观察组给予麻醉诱导前TAPB+术后地佐辛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药量和苏醒质量、镇痛和镇静效果、应激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镇静评分、术后4 h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总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较入室后5 min升高(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PB联合地佐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良好镇痛效果,有利于缩短术后苏醒时间,且应激反应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阻滞 地佐辛 妇科腹腔镜手术 苏醒质量 应激指标
下载PDF
新生儿择期手术术前禁食原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静 崔宇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3年第6期378-381,共4页
术前禁食的概念早在19世纪就被提出,旨在降低患者麻醉后出现反流误吸的风险。迄今暂未有新生儿麻醉诱导后发生反流误吸的病例报道,而新生儿术前禁食时间过长引发的弊端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新生儿择期手术术前禁食原则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 术前禁食的概念早在19世纪就被提出,旨在降低患者麻醉后出现反流误吸的风险。迄今暂未有新生儿麻醉诱导后发生反流误吸的病例报道,而新生儿术前禁食时间过长引发的弊端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新生儿择期手术术前禁食原则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禁食 反流 新生儿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气管插管的防护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芬兰 马丽 +1 位作者 亢平 徐晓燕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行气管插管时,医务人员如何做好防护措施有效避免被感染。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25日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行气管插管抢救的COVID-19重症患者(n=5)为研究对象,在行...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行气管插管时,医务人员如何做好防护措施有效避免被感染。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25日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行气管插管抢救的COVID-19重症患者(n=5)为研究对象,在行气管插管操作前均严格按照三级防护流程进行。插管操作由麻醉科医生完成,均采用快速诱导经口气管插管,使用视频喉镜避免近距离接触患者口鼻。麻醉诱导联合应用静脉麻醉药物,维持一定麻醉深度,肌松药物足量,避免呛咳。为患者插管后,麻醉医生均在指定场所接受14d隔离观察。结果医务人员对COVID-19重症患者行气管插管时未发生被感染的病例。结论对高致病性COVID-19重症患者行气管插管前,医务人员做好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气管插管 医护人员 防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