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莲草直胸跳甲对不同生态型喜旱莲子草的取食喜好及生长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傅东静 贾昕 +3 位作者 杨兴中 李博 陈家宽 潘晓云 《陕西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21-25,65,共6页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是我国黄河以南地区的恶性杂草之一,给生态环境和经济活动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原产地喜旱莲子草存在多个生态型,并且其专食性昆虫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 Se...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是我国黄河以南地区的恶性杂草之一,给生态环境和经济活动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原产地喜旱莲子草存在多个生态型,并且其专食性昆虫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 Selman&Vogt)对几个生态型的取食偏好有明显差异。本实验从昆虫植食性的角度对收集自原产地(3个)以及入侵地(1个)共4个生态型的喜旱莲子草进行研究。在选择性取食实验中,莲草直胸跳甲一对成虫对各生态型喜旱莲子草4 d的累积取食量依次为:A.philoxeroides f.angustifolia(0.54 cm^2)、A.philoxeroides“China”(0.34 cm^2)、A.philoxeroides“SantaFé”(0.31 cm^2)、A.philoxeroides f.philoxeroides(0.03 cm^2),即对原产地A.philoxeroides f.philoxe-roides的取食最轻,且与其它3个生态型差异极显著,其它3个生态型间无显著差异。在非选择性取食实验中,幼虫以4个生态型喜旱莲子草为食时都呈现出显著的逻辑斯谛式增长模式,但是,以不同生态型喜旱莲子草喂养的幼虫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幼虫期8 d可达最大体重约为9.5 mg(鲜重),达到最大体重一半时的时间为116.5-128.5 h,平均为121.9 h。这些结果暗示,喜旱莲子草从原产地到我国的天敌昆虫释放效可能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植食性 生态型 取食喜好 生长适应性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Agasicles hy-grophila
下载PDF
入侵地喜旱莲子草的昆虫群落特征与天敌种类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倬锴 王煜 +5 位作者 金涛 何俊 王磊 董慧琴 蔡星星 潘晓云 《陕西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6-10,共5页
"天敌释放"是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一个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种,在原产地有多种天敌昆虫。本文初步研究了喜旱莲子草在入侵地的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天敌昆虫类型及虫食特... "天敌释放"是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一个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种,在原产地有多种天敌昆虫。本文初步研究了喜旱莲子草在入侵地的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天敌昆虫类型及虫食特征。对生长在天目山低海拔地区的池塘和陆地2类生境中的喜旱莲子草单优势种群落中的昼行性昆虫群落进行了取样调查。采用扫网法捕捉昆虫,并对网捕昆虫鉴定至科;种名没有鉴定,但每科下均为1种。主要结果是:在样地中共捕获昼行性昆虫58头,隶属于5目6科6种。样本数量较多的有,蝗科(40%)、蝇科(22%)和卷蛾科(12%)。除昆虫密度外(1.8头.m-2与4.3头.m-2),水、陆2类生境中昆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6和5)、多样性指数(2.25和2.09)和均匀度指数(1.26和1.30)均无明显差异。取食喜旱莲子草的昆虫只有蝗科和卷蛾科各1种。水、陆生境下叶片虫食类型有差异,水生生境中以缘食状或孔洞状为主(蝗虫所食),而陆生生境中以缘食状和透明膜状为主(蝗虫与蛾类所食)。与文献中报道的喜旱莲子草原产地天敌昆虫群落的结果比较可知,入侵中国的喜旱莲子草在天敌昆虫物种丰富度及专化天敌昆虫种类两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天敌释放"效应。失去天敌昆虫的"下行"控制作用可能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天敌释放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东部沿海互花米草种群生活史特征的纬度变异与可塑性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亦默 王卿 +3 位作者 卢蒙 贾昕 耿宇鹏 李博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2-469,共8页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于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中国,目前已在东部沿海盐沼湿地中广泛分布,成为海岸带盐沼中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之一。为了研究互花米草在中国入侵区中的适应机制,揭示遗传分化和表型可塑性在该物种成功入侵中的...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于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中国,目前已在东部沿海盐沼湿地中广泛分布,成为海岸带盐沼中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之一。为了研究互花米草在中国入侵区中的适应机制,揭示遗传分化和表型可塑性在该物种成功入侵中的作用,本研究沿纬度梯度在南起广东(22°N)、北至天津(39°N)的沿海样带上采集了10个种群的样本,通过同质园实验比较了不同纬度来源的种群在生活史和生长特征方面是否存在遗传分化,并平行设置高低两个水位处理以比较互花米草对水位变化(不同高程生境条件)的可塑性反应。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互花米草17个性状中有12个存在显著的种群间差异。其中,平均开花日期和相对生长率(植株高度)表现出显著的纬度梯度变异:随着纬度的升高,开花时间提前,相对生长速率(植株高度)趋于增加。同时17个性状中有9个在不同水位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遗传分化可能是互花米草能够快速占据广阔分布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表型可塑性可能对互花米草在小尺度上占据不同高程环境的过程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TINA alterniflora 表型可塑性 入侵种 水位 遗传分化
下载PDF
食块茎水鸟及水位对沙湖沉水植物冬芽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黎磊 张笑辰 +2 位作者 秦海明 胡旭仁 陈家宽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1-669,共9页
分别于2012—2013、2013—2014年度越冬期候鸟越冬前(10月份)与越冬后(4月份)采用样方法调查沙湖沉水植物冬芽的种类、密度及生物量,分析不同水位条件的2个年度鄱阳湖碟形子湖沉水植物冬芽的分布及其对食块茎水鸟食物贡献的差异性,探讨... 分别于2012—2013、2013—2014年度越冬期候鸟越冬前(10月份)与越冬后(4月份)采用样方法调查沙湖沉水植物冬芽的种类、密度及生物量,分析不同水位条件的2个年度鄱阳湖碟形子湖沉水植物冬芽的分布及其对食块茎水鸟食物贡献的差异性,探讨越冬水鸟取食与水位变化对沉水植物冬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和罗氏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var.rosburghii)2种沉水植物的冬芽同域分布。2013年10月2种植物冬芽的密度与生物量均显著低于2012年同期,主要原因是鄱阳湖水位年际间变化剧烈,并对水质有显著影响:与2012年相比,2013年丰水期(4—9月)沙湖与主湖区连通的时间和日平均水深显著减小,但水体浊度显著增加,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长发育。2012—2013年度越冬水鸟迁出后2种冬芽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明显下降,而2013—2014年度越冬期水鸟迁出后与迁入前相比两种植物冬芽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无显著变化,很可能与食块茎水鸟的取食活动和高水位对食物可利用性的负面影响有密切关系。湖泊剧烈的水位变化导致越冬水鸟的食源具有年际波动的特征,而食块茎水鸟对鄱阳湖子湖的食物利用率受越冬季冬芽丰富度和食物可及性(accessibility)的共同影响。研究结果对鄱阳湖乃至长江中下游流域沉水植被恢复、越冬水鸟保护以及生态系统功能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苦草 罗氏轮叶黑藻 鄱阳湖 越冬水鸟 水位变化 营养繁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