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球变化背景下北方泥炭地释放溶解有机碳的驱动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向武
Jiasong Fang
+3 位作者
万翔
贺灵
孙兴庭
闭向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78,共7页
泥炭地(peatland)是一类储碳效率很高的特殊陆地生态系统,其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碳库的近1/3,对全球碳循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证据表明在过去20余年,北半球大范围的天然水体中溶解有机碳的浓度呈显著增升趋势。普遍认为与全球变化背...
泥炭地(peatland)是一类储碳效率很高的特殊陆地生态系统,其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碳库的近1/3,对全球碳循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证据表明在过去20余年,北半球大范围的天然水体中溶解有机碳的浓度呈显著增升趋势。普遍认为与全球变化背景下北方泥炭地大规模释放溶解有机碳有关,但其驱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已经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机制包括:(1)温度升高驱动机制;(2)大气CO2浓度增加驱动机制;(3)水文变化驱动机制;(4)酸沉降变化驱动机制等。但上述学说都存在一些不足,尚不能很好解释DOC增升现象。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已有成果,认为引起DOC增升的机制存在复杂多样性,但全球变暖引发的水热条件变化可能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机制
溶解有机碳
泥炭地
全球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浓度的NAA、6-BA对凤头姜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卓
舒佳礼
葛台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278-281,共4页
凤头姜是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湖北省特有优质生姜品种.以恩施市来凤县的凤头姜为材料,进行脱毒苗快繁,比较添加了不同浓度的NAA、6-BA的MS培养基对凤头姜试管苗生根、增殖、根状茎发育及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6-BA的浓度为2.0 m...
凤头姜是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湖北省特有优质生姜品种.以恩施市来凤县的凤头姜为材料,进行脱毒苗快繁,比较添加了不同浓度的NAA、6-BA的MS培养基对凤头姜试管苗生根、增殖、根状茎发育及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6-BA的浓度为2.0 mg/L,NAA的浓度为0.2 mg/L时,对生姜试管苗生根的促进效果最明显;当6-BA的浓度为4.0 mg/L、NAA的浓度为0.2 mg/L时最利于生姜试管苗的增殖;当MS培养基中只添加2mg/L的6-BA,不添加NAA时,最有利于生姜根状茎的生长;当NAA浓度为0.5 mg/L、6-BA的浓度为2 mg/L时最有利于生姜株高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脱毒苗
快繁
植物激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安溪县崩岗区植物资源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胡玫
顾延生
+3 位作者
葛继稳
唐倩倩
柳侃
吴钟腾
《湖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5-18,共4页
通过路线踏查法调查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6处崩岗发生区的植被情况,对研究区植物的形态、分布区系及利用价值进行统计与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提出合理的植物覆盖模式,为利用植物手段治理崩岗灾害提供科学依据,以期更高效、环保、可持续地...
通过路线踏查法调查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6处崩岗发生区的植被情况,对研究区植物的形态、分布区系及利用价值进行统计与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提出合理的植物覆盖模式,为利用植物手段治理崩岗灾害提供科学依据,以期更高效、环保、可持续地实现崩岗侵蚀区退化生态环境的恢复,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调查
植被覆盖模式
崩岗治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扬子板块西北缘下泥盆统平驿铺组双壳类遗迹化石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小乐
王怿
+2 位作者
刘建波
黄璞
徐洪河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2-404,共13页
四川北部广元地区下泥盆统平驿铺组产出丰富的双壳类遗迹化石,但尚未开展过系统的遗迹学工作,也未进行过行为学与古生态学分析。文中针对四川广元马家剖面平驿铺组中部地层开展沉积学和系统遗迹学研究,在陆棚至近滨带下部沉积中共识别出...
四川北部广元地区下泥盆统平驿铺组产出丰富的双壳类遗迹化石,但尚未开展过系统的遗迹学工作,也未进行过行为学与古生态学分析。文中针对四川广元马家剖面平驿铺组中部地层开展沉积学和系统遗迹学研究,在陆棚至近滨带下部沉积中共识别出3个属种的双壳类遗迹化石,包括Lockeia siliquaria,Protovirgularia rugosa,Ptychoplasma vagans,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门类遗迹化石Cruziana problematica,Dimorphichnus isp.,Lophoctenium isp.等。对双壳类遗迹化石的出现方式、形态以及保存特征的分析表明,平驿铺组中部曾出现过2种类型的双壳类,分属具分叉足(原鳃目)和楔状足的类群。原鳃目分布于过渡带和陆棚区,营沉积物摄食生活;受高能事件或沉积物掩埋影响,它们由停息状态变为“逃逸”状态的行为产生了Pro.rugosa。具楔状足的双壳类依生态类型可分为2类:在过渡带与陆棚区,漫游的、营沉积物摄食的类型产生了Pty.vagans;而在近滨下部,滤食性双壳类居群则在不同期次高能事件的间隙对沉积物进行大规模殖居,产生了L.siliquaria。平驿铺组中部遗迹群落面貌的垂向变化,反映了随着浅海环境水动力增强,发育在具有一定硬度基底的Cruziana遗迹相被Skolithos遗迹相逐渐替代的过程。本研究强调,通过对双壳类遗迹化石的出现形式、保存和形态的精细观察,可以对造迹生物类群、古生态学和行为习性学特征等进行可靠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态学
行为学
古环境
双壳类
遗迹化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变化背景下北方泥炭地释放溶解有机碳的驱动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向武
Jiasong Fang
万翔
贺灵
孙兴庭
闭向阳
机构
生物
地质
和
环境
地质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
中国
地质
大学
武汉
Department of Natural Sciences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7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泥炭沼泽土壤热响应过程中酚类物质的作用及其机制”(40772205)
文摘
泥炭地(peatland)是一类储碳效率很高的特殊陆地生态系统,其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碳库的近1/3,对全球碳循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证据表明在过去20余年,北半球大范围的天然水体中溶解有机碳的浓度呈显著增升趋势。普遍认为与全球变化背景下北方泥炭地大规模释放溶解有机碳有关,但其驱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已经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机制包括:(1)温度升高驱动机制;(2)大气CO2浓度增加驱动机制;(3)水文变化驱动机制;(4)酸沉降变化驱动机制等。但上述学说都存在一些不足,尚不能很好解释DOC增升现象。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已有成果,认为引起DOC增升的机制存在复杂多样性,但全球变暖引发的水热条件变化可能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
关键词
驱动机制
溶解有机碳
泥炭地
全球变化
Keywords
driving mechanism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peatland
global change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浓度的NAA、6-BA对凤头姜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卓
舒佳礼
葛台明
机构
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地质
大学
(
武汉
)
生物
地质
与
环境
地质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地质
大学
(
武汉
)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278-281,共4页
基金
武汉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鳞茎类蔬菜脱毒试管种球生产技术研究"(200920322149)
文摘
凤头姜是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湖北省特有优质生姜品种.以恩施市来凤县的凤头姜为材料,进行脱毒苗快繁,比较添加了不同浓度的NAA、6-BA的MS培养基对凤头姜试管苗生根、增殖、根状茎发育及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6-BA的浓度为2.0 mg/L,NAA的浓度为0.2 mg/L时,对生姜试管苗生根的促进效果最明显;当6-BA的浓度为4.0 mg/L、NAA的浓度为0.2 mg/L时最利于生姜试管苗的增殖;当MS培养基中只添加2mg/L的6-BA,不添加NAA时,最有利于生姜根状茎的生长;当NAA浓度为0.5 mg/L、6-BA的浓度为2 mg/L时最有利于生姜株高的增加.
关键词
生姜
脱毒苗
快繁
植物激素
Keywords
ginger(Zingier Officinale Roscoe cv.Fengtoujiang)
virus-eliminated plant
micropropagation
plant growth regulator
分类号
Q813.13 [生物学—生物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安溪县崩岗区植物资源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胡玫
顾延生
葛继稳
唐倩倩
柳侃
吴钟腾
机构
中国
地质
大学
(
武汉
)
环境
学院
生物
地质
与
环境
地质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地质
大学
(
武汉
)
国土资源部丘陵山地
地质
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湖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5-18,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重点项目"福建省崩岗侵蚀过程研究"(2014Y0002)
文摘
通过路线踏查法调查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6处崩岗发生区的植被情况,对研究区植物的形态、分布区系及利用价值进行统计与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提出合理的植物覆盖模式,为利用植物手段治理崩岗灾害提供科学依据,以期更高效、环保、可持续地实现崩岗侵蚀区退化生态环境的恢复,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关键词
植物资源调查
植被覆盖模式
崩岗治理
Keywords
vegetation resource investigation
vegetation cover pattern
slump gully control
分类号
S157.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子板块西北缘下泥盆统平驿铺组双壳类遗迹化石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小乐
王怿
刘建波
黄璞
徐洪河
机构
现代古
生物
学
和
地层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生物
地质
与
环境
地质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地质
大学
(
武汉
)
北京
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2-404,共13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20192112)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B26000000)
+1 种基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GBL2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172003)共同资助。
文摘
四川北部广元地区下泥盆统平驿铺组产出丰富的双壳类遗迹化石,但尚未开展过系统的遗迹学工作,也未进行过行为学与古生态学分析。文中针对四川广元马家剖面平驿铺组中部地层开展沉积学和系统遗迹学研究,在陆棚至近滨带下部沉积中共识别出3个属种的双壳类遗迹化石,包括Lockeia siliquaria,Protovirgularia rugosa,Ptychoplasma vagans,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门类遗迹化石Cruziana problematica,Dimorphichnus isp.,Lophoctenium isp.等。对双壳类遗迹化石的出现方式、形态以及保存特征的分析表明,平驿铺组中部曾出现过2种类型的双壳类,分属具分叉足(原鳃目)和楔状足的类群。原鳃目分布于过渡带和陆棚区,营沉积物摄食生活;受高能事件或沉积物掩埋影响,它们由停息状态变为“逃逸”状态的行为产生了Pro.rugosa。具楔状足的双壳类依生态类型可分为2类:在过渡带与陆棚区,漫游的、营沉积物摄食的类型产生了Pty.vagans;而在近滨下部,滤食性双壳类居群则在不同期次高能事件的间隙对沉积物进行大规模殖居,产生了L.siliquaria。平驿铺组中部遗迹群落面貌的垂向变化,反映了随着浅海环境水动力增强,发育在具有一定硬度基底的Cruziana遗迹相被Skolithos遗迹相逐渐替代的过程。本研究强调,通过对双壳类遗迹化石的出现形式、保存和形态的精细观察,可以对造迹生物类群、古生态学和行为习性学特征等进行可靠的解释。
关键词
古生态学
行为学
古环境
双壳类
遗迹化石
Keywords
paleoecology
ethology
paleoenvironment
bivalve
ichnofossils
分类号
Q911.28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球变化背景下北方泥炭地释放溶解有机碳的驱动机制
向武
Jiasong Fang
万翔
贺灵
孙兴庭
闭向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浓度的NAA、6-BA对凤头姜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赵卓
舒佳礼
葛台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福建省安溪县崩岗区植物资源分析
刘胡玫
顾延生
葛继稳
唐倩倩
柳侃
吴钟腾
《湖北林业科技》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扬子板块西北缘下泥盆统平驿铺组双壳类遗迹化石
张小乐
王怿
刘建波
黄璞
徐洪河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