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被引量:1074
1
作者 方精云 刘国华 徐嵩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97-508,共12页
利用森林蓄积量推算森林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生产力。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物生产力的地理分布规律与世界总趋势一致,但量上有差异,具体表现在:我国森林生物量的平均值小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净生产... 利用森林蓄积量推算森林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生产力。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物生产力的地理分布规律与世界总趋势一致,但量上有差异,具体表现在:我国森林生物量的平均值小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净生产量却显得较高;我国森林的总生物量是9102.87×106t,其中,林分为8592.13×106t,经济林325.72×106t;竹林185.02×106t,疏林、灌木林790.54×106t;森林和疏林(含灌木林)的总生产力分别是1177.31×106t/a和458.16×106t/a。研究结果还显示,用材积推算的生物量(材积源生物量)比用平均生物量计算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分析中国森林在中国及全球陆地碳库中的作用发现,与其他区域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较,中国森林在中国陆地植被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较弱,它的生物量不足全球森林总生物量的1%,然而,它在保护中国土壤碳库功能方面起着其他植被类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森林植被 生物量 净生产量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 被引量:1328
2
作者 欧阳志云 王如松 赵景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635-640,共6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品、医药及其它生产生活原料,更重要的是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品、医药及其它生产生活原料,更重要的是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生态学家、经济学家纷纷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与定量评价方法,并已成为当前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拟系统地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与趋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生态经济价值 评价
下载PDF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96
3
作者 欧阳志云 王效科 苗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07-613,共7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提供保存生物进化所需要的丰富的物种与遗传资源,太阳能,二氧化碳的固定,有机质的合成,区域气候调节,维持水及营养物质的循环,土壤的形成与保护,污染物的吸收与降解及创造物种赖以生存与繁育的条件,维持整个...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提供保存生物进化所需要的丰富的物种与遗传资源,太阳能,二氧化碳的固定,有机质的合成,区域气候调节,维持水及营养物质的循环,土壤的形成与保护,污染物的吸收与降解及创造物种赖以生存与繁育的条件,维持整个大气化学组分的平衡与稳定,以及由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及其具有的美学、文化、科学、教育的价值。生态系统的这些功能虽不表现为直接的生产与消费价值,但它们是生物资源直接价值产生与形成的环境。可以说,正是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才使人类的生态环境条件得以维持和稳定。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着手,首先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有机物质的生产、CO2的固定、O2的释放、重要污染物质降解,以及在涵养水源、保护土壤中的生态功能作用,然后再运用影子价格,替代工程或损益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国生态系统的间接经济价值。研究表明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对维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生态经济价值 中国
下载PDF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被引量:771
4
作者 刘国华 傅伯杰 方精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33-740,共8页
利用我国第一次 ( 1 973~ 1 976年 )至第四次 ( 1 989~ 1 993年 )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 ,对我国近 2 0 a来森林的碳储量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 :我国 4次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的总碳储... 利用我国第一次 ( 1 973~ 1 976年 )至第四次 ( 1 989~ 1 993年 )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 ,对我国近 2 0 a来森林的碳储量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 :我国 4次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的总碳储量分别是 3 .75、4 .1 2、4 .0 6和 4 .2 0 Pg C,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现象 ,但总体呈增加的趋势 ,自第 1次森林资源清查末期至第 4次清查结束的 1 7a间 ,我国森林共增加 0 .4 5Pg C,平均每年以 2 6.5Tg C的速率递增 ,这说明我国的森林起着一个轻微的CO2 “汇”的作用。然而 ,进一步对我国森林的平均碳密度分析发现 ,它们不仅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分别是 3 9.1、4 3 .1、3 9.7和 3 8.7Mg C/hm2 ) ,而且也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森林质量比较差 ,幼龄林和残次林较多 ,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也如果对现有森林加以更好的抚育和管理 ,作为 CO2 的“汇”,我国森林还有很大的潜力。因此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植树造林至关重要 ,但对现有森林的抚育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动态 生物量 蓄积量 碳储量 碳密度 碳平衡 中国森林
下载PDF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被引量:718
5
作者 康晓光 韩恒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89,共17页
本文对当前中国大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考察国家对多种社会组织的实际控制,提出了“分类控制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根据社会组织的挑战能力和提供的公共物品,对不同的社会组织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 本文对当前中国大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考察国家对多种社会组织的实际控制,提出了“分类控制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根据社会组织的挑战能力和提供的公共物品,对不同的社会组织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这是一套国家利用“非政府方式”,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为社会提供公物品的新体制。通过与其他国家及社会关系类型的比较,文章指出,分类控制体系是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想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控制 国家与社会关系 社会组织 NGO
原文传递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被引量:669
6
作者 王效科 冯宗炜 欧阳志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3-16,共4页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C贮量的估算精度 ,对于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向大气吸收和排放含C气体量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的森林生态系统植物C贮量的研究刚刚开始 ,由于估算方法问题 ,不同估算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本研究以各林龄级森林类型为统计单...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C贮量的估算精度 ,对于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向大气吸收和排放含C气体量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的森林生态系统植物C贮量的研究刚刚开始 ,由于估算方法问题 ,不同估算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本研究以各林龄级森林类型为统计单元 ,得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C贮量为 3 .2 6~ 3 .73Pg ,占全球的0 .6~ 0 .7% ;各森林类型和省市间有较大的差异 .森林生态系统植物C密度在各森林类型间差异比较大 ,介于6 .47~ 118.14Mg·hm-2 ,并且有从东南向北和西增加的趋势 .这种分布规律与我国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 ,两者有一种对数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植物C贮量 植物C密度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 被引量:663
7
作者 赵同谦 欧阳志云 +2 位作者 郑华 王效科 苗鸿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0-491,共12页
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过程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客观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效能,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及其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其提供服务的机制、类型和效用,... 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过程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客观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效能,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及其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其提供服务的机制、类型和效用,把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划分为提供产品、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生命支持功能四大类,建立了由林木产品、林副产品、气候调节、光合固C、涵养水源、土壤保持、净化环境、养分循环、防风固沙、文化多样性、休闲旅游、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多样性13项功能指标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中的10项功能指标以2000年为评价基准年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10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生态经济价值为14060.05×108元/a,其中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分别为2519.45×108元和11540.60×108元,间接价值是直接价值的4.6倍。研究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工作应进一步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机制的基础研究和不同尺度下空间数据的耦合和应用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 评价
下载PDF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被引量:447
8
作者 傅伯杰 陈利顶 马诚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2-118,共7页
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系统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特点,阐述了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土地利用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主导因素也不同,... 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系统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特点,阐述了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土地利用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主导因素也不同,从田块—农场—流域或景观—区域或国家—全球,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约束因素分别是农业技术—微观经济—生态因子—宏观经济和社会因子—宏观生态因子,依据这一特点,提出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评价 土地利用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501
9
作者 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1-246,共6页
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羊圈沟流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采样分析,从小流域、坡面和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三个尺度层次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土壤侵蚀、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发现:1996年比1984年该流域坡耕地减少了... 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羊圈沟流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采样分析,从小流域、坡面和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三个尺度层次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土壤侵蚀、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发现:1996年比1984年该流域坡耕地减少了43%,林地增加了42%,草地增加了5%,土壤侵蚀量减少了24%。坡耕地—草地—林地土地利用结构具有较好的土壤养分保持能力,且前期土壤含水量低,是黄土丘陵区梁峁坡地上较好的土地利用结构类型。该流域土壤养分含量林地>草地>坡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侵蚀 黄土丘陵区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437
10
作者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3-120,共8页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用地理信息系统、分维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以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选取斑块大小、分维数、斑块伸长指数、多样性、优势度、相对丰富度、破碎度等指标,研究了陕北米...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用地理信息系统、分维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以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选取斑块大小、分维数、斑块伸长指数、多样性、优势度、相对丰富度、破碎度等指标,研究了陕北米脂县泉家沟流域农业景观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乔木林地、坡耕地、果园、草地和梯田农地的分维数较低,坝地、水库、灌溉农田、居住用地和灌木林地的分维数较高,斑块形状较为复杂。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加.农地(包括坝地、灌溉农田、梯田农地和坡耕地)的分维数呈波浪式微弱增加.草地的分维数呈波浪式摆动,林地(乔木林和灌木林)的分维数呈上升趋势。通过对沟间地和沟谷地样地景观空间格局的比较研究,得出沟间地景观多样性、相对丰富度、破碎度低,优势度高,沟谷地多样性、相对丰富度、破碎度高,优势度低。建议在沟间地生态敏感的地形转换带种植灌木林,建立生态廊道,提高多样住,控制水土流失,增强景观连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景观 空间格局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537
11
作者 欧阳志云 王效科 苗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2,共4页
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对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综合整治策略,已经成为科学界面临的一个挑战。本研究首先综述了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和酸雨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相关性,... 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对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综合整治策略,已经成为科学界面临的一个挑战。本研究首先综述了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和酸雨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相关性,提出了生态敏感性的概念,分析了影响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敏感性的因素,特别是气候对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影响,综合地提出了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并探讨了各分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敏感性 中国 区域差异规律 综合整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初探——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为例 被引量:475
12
作者 肖寒 欧阳志云 +1 位作者 赵景柱 王效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81-484,共4页
以尖峰岭地区为研究区域 ,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并使用市场价值、影子工程、机会成本和替代花费等方法评价了海南岛尖峰岭地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 .结果表明 ,在尖峰岭地区 ,面积为 44667.0 0hm2 的... 以尖峰岭地区为研究区域 ,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并使用市场价值、影子工程、机会成本和替代花费等方法评价了海南岛尖峰岭地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 .结果表明 ,在尖峰岭地区 ,面积为 44667.0 0hm2 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平均每年 664 3 8.49万元 ,其中林产品价值为7164 .11万元 ,涵养水源价值为 3 942 9.2 1万元 ,保持土壤减少侵蚀价值为 2 47.2 6万元 ,固定CO2 减轻温室效应的价值为 13 16.2 4万元 ,营养物循环价值为 42 8.5 5万元 ,净化空气的价值为 1785 3 .12万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服务功能
下载PDF
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及控制 被引量:398
13
作者 贺缠生 傅伯杰 陈利顶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7-91,96,共6页
非点源污染是指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等)引起的水体污染.主要起源于土壤侵蚀、农药与化肥的施用、农村家畜粪便与垃圾、农田污水灌溉、... 非点源污染是指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等)引起的水体污染.主要起源于土壤侵蚀、农药与化肥的施用、农村家畜粪便与垃圾、农田污水灌溉、城镇地表径流、林区地表径流和大气干湿沉降等污染源.由于其形成过程受区域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土壤结构、土地利用方式、植被覆盖和降水过程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形成机理模糊、潜伏性强、滞后发生和管理控制难度大的特点.非点源污染的发生,对区域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形成了严重的危害,不仅污染饮用水源,而且造成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引起生物量的减少或死亡.本文在分析了非点源污染的形成、特征和危害之后,详细介绍了美国在非点源污染管理与控制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污染管理 污染控制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分析──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被引量:417
14
作者 陈利顶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7-344,共8页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由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功能及动态变化。研究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对景观结构的影响,探讨人类活动的强弱对生物生境和资源分布格局的干扰,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我国黄...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由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功能及动态变化。研究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对景观结构的影响,探讨人类活动的强弱对生物生境和资源分布格局的干扰,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我国黄河三角洲地区东营市为研究区域,通过选取景观多样性、优势度、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分离度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该区人类活动和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人类活动对景观多样性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景观多样性降低。2)人类活动的强度与景观的破碎度成正比关系,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景观越破碎,其破碎度的值越大,人类活动越弱,景观破碎度的值越小。3)景观分离度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较为复杂,表现为两个方面,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景观类型,如耕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景观的分离度与人类活动强度成反比关系,对于那些受人类影响遗留下的自然或半自然景观类型,如:草地、水域、盐碱地及荒地,景观的分离度和人类活动成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黄河三角洲 景观结构 人类活动
下载PDF
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生态意义 被引量:351
15
作者 傅伯杰 陈利顶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54-462,共9页
本文讨论了景观多样性的概念和类型划分,提出了景观多样性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论述了景观多样性的生态意义。斑块的数量、大小和斑块形状,景观类型的性质、多少和比例以及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斑块与斑块之间的... 本文讨论了景观多样性的概念和类型划分,提出了景观多样性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论述了景观多样性的生态意义。斑块的数量、大小和斑块形状,景观类型的性质、多少和比例以及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斑块与斑块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和功能联系性是景观多样性研究考虑的主要要素。景观多样性对于物质迁移、能量交换、生产力水平、物种分布、扩散和动物觅食有重要影响。景观类型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呈正态分布。景观多样性研究在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评价与设计、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多样性 斑块多样性 类型 生态意义
下载PDF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被引量:452
16
作者 傅伯杰 刘国华 +2 位作者 陈利顶 马克明 李俊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生态区划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 ,它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 ,探讨了生态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建立了各级生态区单元划分的指标体系和命名系统 ,... 生态区划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 ,它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 ,探讨了生态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建立了各级生态区单元划分的指标体系和命名系统 ,最后对我国生态环境进行了区域划分。将我国划分为 3个生态大区、1 3个生态地区和 57个生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区划 原则 指标体系 分类系统 中国 自然资源 环境管理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 被引量:520
17
作者 黄益宗 郝晓伟 +1 位作者 雷鸣 铁柏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9-417,共9页
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成为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 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成为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等,对每种技术的基本修复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国内外典型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实践进行了介绍,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农田 修复技术 修复实践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概念、方法与进展 被引量:519
18
作者 傅伯杰 张立伟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1-446,共6页
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生态学与地理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受到众多学者与研究组织的关注。土地利用变化通过对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的影响,改变着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能力。本文对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念进行了介绍... 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生态学与地理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受到众多学者与研究组织的关注。土地利用变化通过对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的影响,改变着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能力。本文对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念进行了介绍,总结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的特点,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加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区域集成与优化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这些科学问题的解决将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过程 生态系统服务集成与优化 生态系统管理
原文传递
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以河北省遵化市为例 被引量:395
19
作者 郭旭东 傅伯杰 +2 位作者 马克明 陈利顶 杨福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57-563,共7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地统计学研究了河北省遵化市土壤表层 ( 0~ 2 0cm )碱解氮、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等 5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规律 .应用GIS能够将系统变量的属性数据同地理数据相结合 ,使大区域范围内进行地统计学分...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地统计学研究了河北省遵化市土壤表层 ( 0~ 2 0cm )碱解氮、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等 5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规律 .应用GIS能够将系统变量的属性数据同地理数据相结合 ,使大区域范围内进行地统计学分析变得较为方便 .研究表明 ,全氮、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球状模型 ,速效钾的理论模型表现为指数模型和有基台值的线性模型的套合结构 ;碱解氮、全氮、速效磷、有机质的空间变异主要是由随机性因素引起的 ,但程度有所差异 ,全氮和有机质由随机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程度较高 ,碱解氮和速效磷较低 ;速效钾的空间变异则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 ;5种养分要素的空间自相关程度都属于中等的空间自相关 ,但空间变异的尺度范围不同 ,碱解氮和速效磷变异尺度基本相近 ,为 5和5 .5km ;全氮较大 ,为 14 .5km ;有机质为 8.5km ;速效钾的变异尺度有两个 ,0~ 3 .5km主要以指数模型为主 ,3 .5~ 2 5 .5km范围内以有基台值的线性模型为主 .5种养分要素的各向同性的范围不同 ,碱解氮和速效磷在整个范围 ( 0~ 2 8km )都表现出各向同性 ,全氮和有机质的其次 ,为 0~ 10km ;速效钾的较小 ,为 0~ 8k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GIS 尺度 各向同性
下载PDF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 被引量:409
20
作者 马克明 傅伯杰 +1 位作者 黎晓亚 关文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61-768,共8页
提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的提出 ,适应了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需求。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干扰排除以及空间格局规划和管理 ,能够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完整性 ,实现对区域生态环... 提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的提出 ,适应了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需求。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干扰排除以及空间格局规划和管理 ,能够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完整性 ,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和持续改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对象具有针对性、研究尺度具有区域性、研究问题具有系统性、研究手段具有主动性。它强调区域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及其空间合理配置、生态系统健康的维持、景观生态格局的优化、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满足。它更加强调格局与过程安全及其整体集成 ,将生态系统管理对策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地域上 ,实现管理效果的直观可视。相关理论 ,景观生态学、干扰生态学、保护生物学、恢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等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不存在一个固定标准 ,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需求的不断变化是生态系统管理的根本原因。实现区域生态安全不但要以社会、经济、文化、道德、法律、和法规为手段 ,更要以其不断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新需求为目标逐步进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对于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理论基础 生态恢复 生物保护 社会经济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