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药材中总黄酮含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包强 刘丽梅 +4 位作者 王瑞海 叶迎 柏冬 刘卫东 田生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81-2284,共4页
目的:比较甘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各28批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黄芪样品中总黄酮平均含量宕昌地区为0.396%、武都地区为0.358%、陇西、岷县、渭源3县为0.283%;... 目的:比较甘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各28批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黄芪样品中总黄酮平均含量宕昌地区为0.396%、武都地区为0.358%、陇西、岷县、渭源3县为0.283%;红芪样品中总黄酮平均含量宕昌地区为0.288%、武都地区为0.307%、陇西、礼县、岷县、渭源4县为0.194%。结论:甘肃省黄芪和红芪各28批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地黄芪总黄酮平均含量均高于红芪;28批黄芪中宕昌地区黄芪总黄酮含量最高,28批红芪中武都地区红芪总黄酮含量最高,武都、宕昌产黄芪、红芪总黄酮含量均高于陇西、岷县、渭源、礼县所产黄芪、红芪。由此可见二者不适合替代,应该分开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红芪 总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对比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下载PDF
甘肃黄芪和红芪中总皂苷含量测定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迎 包强 +9 位作者 王瑞海 柏冬 刘卫东 彭建平 陈永刚 田生华 刘培元 杨丽霞 姜良恩 刘丽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197-1203,共7页
目的建立甘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药材中总皂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总皂苷含量。方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检测波长为540 nm,测定甘肃5县1区28批黄芪和28批红芪样品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黄芪... 目的建立甘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药材中总皂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总皂苷含量。方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检测波长为540 nm,测定甘肃5县1区28批黄芪和28批红芪样品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对照品质量在0.0498~0.1638 mg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3),黄芪和红芪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7%和98.9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0%和2.86%(n=6)。甘肃各地区黄芪样品中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宕昌5.10%、武都4.41%、陇西等3地4.21%;红芪样品中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宕昌3.41%、武都4.15%、陇西等4地3.0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黄芪和红芪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甘肃地区黄芪和红芪中总皂苷含量测定及其对比研究。甘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药材中总皂苷含量存在差异,宕昌黄芪总皂苷含量最高,武都红芪总皂苷含量最高,且同一地区黄芪总皂苷含量高于红芪总皂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红芪 总皂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红芪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义存 乔旭 +3 位作者 张杰 潘水站 张鹏 刘培元 《林业实用技术》 2012年第5期41-42,共2页
陇南红芪因产地不同栽培技术有很大差异。武都区米仓山地区采用育苗移栽方式,一般第一年育苗,第二年移栽并在落叶后采挖,芪根短而粗壮,有分叉,增产效果显著;宕昌将台一带采用种子直播方式栽培,一般需3a才能采挖,芪根较长无分枝,因此红... 陇南红芪因产地不同栽培技术有很大差异。武都区米仓山地区采用育苗移栽方式,一般第一年育苗,第二年移栽并在落叶后采挖,芪根短而粗壮,有分叉,增产效果显著;宕昌将台一带采用种子直播方式栽培,一般需3a才能采挖,芪根较长无分枝,因此红芪在宕昌又叫独根。通过大量调查,针对影响红芪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育苗移栽和控制结籽是红芪优质丰产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栽培 育苗 移栽 控制开花结籽
原文传递
穿龙薯蓣人工驯化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培元 田生华 +2 位作者 龙梅 周淑香 张玉慧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2期52-53,共2页
穿龙薯蓣属薯蓣科薯蓣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甘肃、河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安徽、宁夏、青海等地低温、少雨,海拔100 m~2400 m的山谷、河谷、半阴半阳的山坡灌木林和稀疏杂木林及林缘地带,耐寒耐旱能力强,适生温度8~35℃。穿龙... 穿龙薯蓣属薯蓣科薯蓣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甘肃、河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安徽、宁夏、青海等地低温、少雨,海拔100 m~2400 m的山谷、河谷、半阴半阳的山坡灌木林和稀疏杂木林及林缘地带,耐寒耐旱能力强,适生温度8~35℃。穿龙薯蓣以变态茎入药,药用名穿山龙,又名穿山甲、穿龙骨、穿地龙、地龙骨。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病,关节肿胀,疼痛麻木;跌扑损伤,闪腰岔气,咳嗽气喘。根据文献报道,穿龙薯蓣中含薯蓣皂甙、纤细薯蓣皂甙、穗菝葜甾甙、25-D-螺甾-3,5-二烯及对羟基苄基酒石酸等物质,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和老年慢性气管炎的主要有效成份。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急剧加大,穿龙薯蓣野生资源基本枯竭。为了合理开发保护资源,陇南市武都区中药材技术服务中心收集野生穿龙薯蓣种质资源,并采用有性和无性繁殖进行人工驯化种植,第1年种子繁殖变态种茎,秋季移栽,移栽后生长3 a,该方法比育苗繁殖成活率高,生产成本小。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穿龙薯蓣 人工驯化 薯蓣属植物 野生资源 技术服务中心 薯蓣皂甙 无性繁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