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外新阅读书香润童心——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
1
作者 翟明国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2022年第15期220-222,共3页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文化资源,扩大他们的思维范围,加深他们的理解,并且这种方式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和缺陷。一方面,由于现代化的信息资源如网络游戏和手...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文化资源,扩大他们的思维范围,加深他们的理解,并且这种方式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和缺陷。一方面,由于现代化的信息资源如网络游戏和手机视频的普及,许多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导致他们的阅读能力大幅度减弱。二是由于缺少精确的定位和科学的指导,许多课外阅读活动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混乱性,无法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课程设置,以增强它们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他们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课程化
下载PDF
小学体育活动开展的意蕴及实践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瑞 《当代体育》 2023年第11期153-155,共3页
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此同时,对于学生性格品 质、大脑功能以及生理机能的发展都很有帮助。但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在小学体育活动当中,目前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从 而也阻碍... 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此同时,对于学生性格品 质、大脑功能以及生理机能的发展都很有帮助。但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在小学体育活动当中,目前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从 而也阻碍了该活动价值的充分发挥,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实践活 动当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提高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 度,并要从多方面入手,对活动开展的路径进行探索,以最大 限度发挥出小学体育活动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 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下载PDF
阅读课堂双线并进教学追求例谈
3
作者 赵晓霞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3年第1期33-33,共1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指向阅读的要求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灰雀》是该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编者在课后练习中安排的训练有:“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默...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指向阅读的要求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灰雀》是该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编者在课后练习中安排的训练有:“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这些训练体现了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练习 精读课文 人文主题 阅读课堂 分角色朗读 统编教材 双线并进 阅读教学
下载PDF
激发兴趣 合作批改 快乐作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守祥 《课外语文(下)》 2013年第3期62-62,共1页
凡是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都知道,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这是因为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各种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但是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总觉得无话... 凡是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都知道,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这是因为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各种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但是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总觉得无话可写。怎么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觉得写作是一种快乐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激发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5
作者 柴小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第31期123-123,共1页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 识字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关系着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上最基础的, 也是最重要的.在小学课程改革下,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本文阐述了构建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的意义,提出了构建小学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 识字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关系着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上最基础的, 也是最重要的.在小学课程改革下,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本文阐述了构建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的意义,提出了构建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的几点建议,以此帮助小学教育工作者能够很好地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工作, 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情境化课堂 识字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