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ACS患者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治疗的病例分析
1
作者 卢嘉丽 杨贤 +3 位作者 张红梅 杨丽宁 陈宇 李炀 《海峡药学》 2024年第5期80-82,共3页
通过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Intrastent Thrombosis,IST)病例,临床药师分析患者IST的可能原因并参与药物治疗方案调整... 通过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Intrastent Thrombosis,IST)病例,临床药师分析患者IST的可能原因并参与药物治疗方案调整及全程化药学服务,旨在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体现了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治疗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血栓形成 氯吡格雷抵抗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替格瑞洛
下载PDF
医院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702例分析
2
作者 施有琴 王爱军 +3 位作者 杨丽宁 吴玉琼 陈丽林 张红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4期166-170,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老年患者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2022年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上报的老年患者ADR报告,分别从患者一般情况、发生ADR的药品种类、发生ADR的给药途径、ADR累及系统/器官... 目的分析医院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老年患者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2022年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上报的老年患者ADR报告,分别从患者一般情况、发生ADR的药品种类、发生ADR的给药途径、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及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ADR报告702份,包含老年患者702例,其中男352例(占50.14%),女350例(占49.86%),60~80岁年龄段患者发生ADR较多;发生ADR最多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173例次(占24.03%);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给药472例(占67.24%);ADR累及器官/系统以消化系统为主210例次(占23.52%);ADR以一般ADR为主,共683例(占97.29%),严重ADR 19例(占2.71%)。689例(占98.15%)经治疗后痊愈或好转。严重ADR涉及7种不同种类药物,以抗肿瘤药物最多。结论老年患者ADR发生与患者生理特征、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因素相关,应加强对老年患者ADR的监测,保障老年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
下载PDF
诺西那生钠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实验室指标变化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宇 张鑫 +2 位作者 张红梅 张璐 范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4-949,共6页
目的探究诺西那生钠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的实验室指标变化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例诺西那生钠治疗的SMA患者。汇总分析患者... 目的探究诺西那生钠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的实验室指标变化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例诺西那生钠治疗的SMA患者。汇总分析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疾病分型、临床表现等临床基线资料。于治疗第0、14、28、63天鞘内注射诺西那生钠5 mL/12 mg,之后每4个月给予1次维持治疗。每次给药后,对患者的脑脊液、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与基线值进行比较评估;定期随访并记录给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共6例患者确诊为SMA,其中SMA3型4例,SMA4型2例。患者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 1,SMN1)外显子7的缺失导致了运动神经元改变,多以肢体无力起病,严重者无法站立。患者的实验室检验异常基线结果包括脑脊液乳酸脱氢酶(CSF-LDH)升高、肌酸激酶(CK)升高、肌酐(Cr)降低。经过4次诺西那生钠治疗,患者脑脊液中的白细胞(CSF-WBC)、葡萄糖(CSF-Glu)、蛋白(CSF-Pro)、CSF-LDH及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RBC)等血常规指标和肝肾功指标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尿素氮(BUN)、尿酸(UA)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D-二聚体较基线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且除穿刺后出现头疼、头晕、背疼外,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诺西那生钠治疗SMA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诺西那生钠 实验室指标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配伍淫羊藿防治老年性疾病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宇 杨丽宁 +3 位作者 卢嘉丽 施有琴 李炀 张鑫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158-1169,共12页
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的干燥叶,常用于肾阳虚衰、筋骨痿软等病症。中医以“君臣佐使”为原则,充分考虑药物的特性进行组方,合理配伍可以增加中药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中医称之为“相须”“相使”。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是社会难题,骨质疏松症等... 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的干燥叶,常用于肾阳虚衰、筋骨痿软等病症。中医以“君臣佐使”为原则,充分考虑药物的特性进行组方,合理配伍可以增加中药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中医称之为“相须”“相使”。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是社会难题,骨质疏松症等老年性疾病困扰着众多中老年患者。目前,有诸多学者针对淫羊藿及其活性成分的配伍制剂防治老年性疾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缺乏对此类研究的系统整理。因此,本研究结合近10年的文献报道,对淫羊藿及其活性成分的配伍制剂防治骨质疏松症、痴呆症、性功能障碍的药理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淫羊藿制剂防治老年性疾病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为中药的配伍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老年性疾病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在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5
作者 吴玉琼 王琼 +4 位作者 冯岩 张蓉 李玮 王蕊菊 张红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197-2202,共6页
目的评价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试验为单中心、单剂量、随机、开放,其中空腹试验为三周期、三序列、三交叉设计,餐后试验为两周期、两序列、双交叉设计。空腹和餐后试验受试者每周期口服... 目的评价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试验为单中心、单剂量、随机、开放,其中空腹试验为三周期、三序列、三交叉设计,餐后试验为两周期、两序列、双交叉设计。空腹和餐后试验受试者每周期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每片含缬沙坦80 mg和氨氯地平5 mg)1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血浆中缬沙坦和氨氯地平的浓度,选择Phoenix WinNonlin 8.2,以非房室模型计算2种成分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评价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空腹条件下,运用平均生物等效性(ABE)方法计算得到缬沙坦C_(max)、AUC_(0-t)和AUC_(0-∞)的个体内标准差(S_(WR))均大于0.294,故采用参比制剂标度的平均生物等效性(RSABE)方法评价。结果显示,受试制剂中缬沙坦C_(max)、AUC_(0-t)、AUC_(0-∞)经对数转换后的几何均值比(GMR)的90%可信区间均在参比制剂的80.00%~125.00%。餐后条件下,缬沙坦C_(max)、AUC_(0-t)和AUC_(0-∞)的S_(WR)均小于0.294,经ABE方法评价,受试制剂C_(max)、AUC_(0-t)和AUC_(0-∞)经对数转换后GMR的90%可信区间均在参比制剂的80.00%~125.00%,表明两制剂中缬沙坦具有生物等效性。采用ABE方法,受试制剂中氨氯地平在空腹和餐后条件下C_(max)和AUC_(0-72 h)经对数转换后的GMR的90%可信区间均在参比制剂的80.00%~125.00%,显示2制剂中氨氯地平具有生物等效性。结论2种制剂在健康受试者中空腹和餐后状态下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 生物等效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