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复叠制冷系统混合工质及流程优化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阳 冶文莲 +2 位作者 马青春 周忠游 杨鹏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1,共8页
自复叠制冷系统以其出色的制冷能力、简洁的结构设计、高度稳定的运行特性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目前低温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自复叠制冷循环工作原理,本文重点阐述了制冷系统混合工质组分、内部部件改进以及流程优化几方面的研究现... 自复叠制冷系统以其出色的制冷能力、简洁的结构设计、高度稳定的运行特性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目前低温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自复叠制冷循环工作原理,本文重点阐述了制冷系统混合工质组分、内部部件改进以及流程优化几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进展,得出了采用混合工质循环制冷剂和优化自复叠流程优化是提升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最后展望了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的未来发展前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叠制冷 混合工质 部件优化 循环流程
原文传递
波纹翅片型换热器结霜过程模拟
2
作者 周忠游 冶文莲 +3 位作者 张人会 黄海燕 仇春伟 陈存菲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85,92,共8页
基于波纹翅片霜层的形成过程,建立二维CFD模型,运用欧拉多相流模型结合UDF对不同工况下霜层生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水蒸气质量分数分布、冰的体积分数、温度分布、湿空气速度分布和霜层密度分布以及空气速度和冷表面温度对霜层厚度的... 基于波纹翅片霜层的形成过程,建立二维CFD模型,运用欧拉多相流模型结合UDF对不同工况下霜层生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水蒸气质量分数分布、冰的体积分数、温度分布、湿空气速度分布和霜层密度分布以及空气速度和冷表面温度对霜层厚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沿湿空气流动方向,水蒸气的质量分数逐渐降低。霜层温度沿高度方向逐渐增加,波峰冰的体积分数大于波谷。靠近冷表面区域霜层的密度最大,60 min时,霜层的平均密度为97 kg/m^(3)。冷表面温度为-13℃时霜层厚度比-10℃增加了39.8%,进口速度由0.6 m/s增加至0.8 m/s,霜层厚度增加了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翅片 结霜 霜层密度 霜层厚度
原文传递
叶顶间隙对螺旋混流式喷水推进泵内流及推进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韩伟 任嘉乐 +4 位作者 郝英剑 党树娟 李望旭 徐梓添 黄心愿 《大电机技术》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喷水推进泵是舰船泵喷推进系统的核心部件,喷水推进泵在工作过程中,叶顶间隙处所产生的泄漏流会严重影响混流泵的工作性能。为了探讨叶轮叶顶间隙对喷水推进泵推进特性的影响,本文定义了叶顶间隙系数τ,设计了六种不同叶顶间隙系数模型... 喷水推进泵是舰船泵喷推进系统的核心部件,喷水推进泵在工作过程中,叶顶间隙处所产生的泄漏流会严重影响混流泵的工作性能。为了探讨叶轮叶顶间隙对喷水推进泵推进特性的影响,本文定义了叶顶间隙系数τ,设计了六种不同叶顶间隙系数模型并使用Ansys进行仿真分析,最终得到叶顶间隙对于喷水推进泵内流以及推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叶顶间隙系数的增大,叶顶间隙处泄漏流逐渐增加,泄漏涡影响范围变大,轴向推力随着叶顶间隙系数的增大呈负指数下降,叶顶间隙处泄漏量随指数上升,喷水推进泵内流损失增加,推进效率持续减小,并且在大流量工况下叶顶间隙对喷水推进泵推进特性影响最大,在设计的六套模型中,叶顶间隙系数为0.08,叶顶间隙为0.16mm时效率最高。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叶顶间隙对于喷水推进泵内流以及推进特性影响较大,在设计时应尽量减小叶顶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顶间隙 喷水推进泵 外特性 叶顶间隙系数 推进特性 混流式喷水推进泵
下载PDF
基于风冷散热的锂离子电池外部冷却模式与内部热物性特征的耦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安周建 赵亚兵 +2 位作者 敏政 时天禄 张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8,共8页
锂离子电池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储能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基于锂离子电池热物性特征以及运行条件选择合理的热管理模式,是确保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文中分别构建了基于风冷散热的圆柱形单体锂离子电池以及相应... 锂离子电池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储能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基于锂离子电池热物性特征以及运行条件选择合理的热管理模式,是确保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文中分别构建了基于风冷散热的圆柱形单体锂离子电池以及相应的电池模组模型,从最高温度、最大温差以及温度分布均匀性等方面探讨了热导率各向异性对电池冷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内部的热量传递过程以径向导热热阻为主导,直接决定单体电池内部温差以及电池模组中不同单体电池之间的温度分布均匀性。从电池结构设计的角度而言,为了提高温度均匀性,在确保能量密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电池层状方向的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风冷散热 热导率各向异性 最高温度 最大温差
下载PDF
液压系统电气控制虚拟实验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岳大灵 魏列江 +2 位作者 刘增光 赵君 黄昭雪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第20期43-46,共4页
基于组态王和三菱PLC软件,开发一套液压系统电气控制可视化虚拟教学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实现液压系统的继电器控制或PLC控制实验。以机床工作台液压系统继电器控制为例,介绍整个虚拟实验系统的构成方案和详细实现过程。仿真运行和教... 基于组态王和三菱PLC软件,开发一套液压系统电气控制可视化虚拟教学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实现液压系统的继电器控制或PLC控制实验。以机床工作台液压系统继电器控制为例,介绍整个虚拟实验系统的构成方案和详细实现过程。仿真运行和教学效果表明:该虚拟实验系统可实现从虚拟操作台操作、继电器触点动作和虚拟液压系统动作的实时全联动,能够直观、逼真地显示真实液压系统继电器控制中控制信号传递及相互作用全过程,解决学生学习液压系统微机控制专业课程中对隐藏于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硬件内部的控制信号感觉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电气控制 组态王 虚拟教学实验系统
下载PDF
新形势下液压虚拟实验室在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白桂香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4期100-103,107,共5页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行业发展的需求,提高液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工科院校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实验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行业发展的需求,提高液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工科院校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实验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在液压元件与系统方面有更高的理论水平和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将液压虚拟实验室与传统实验室相结合使用是有必要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室
下载PDF
基于新工科建设提高液压元件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
7
作者 白桂香 《实验室科学》 202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为了促进新工科建设,作为工科院校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且应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工程科技创新、创造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在液压元件方面有更高的理... 为了促进新工科建设,作为工科院校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且应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工程科技创新、创造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在液压元件方面有更高的理论水平和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可通过实验前预习、校企合作、科教结合等举措来提高液压元件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建设 校企合作 科教结合
下载PDF
旋流泵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8
作者 权辉 傅百恒 +3 位作者 李仁年 张涛 韩伟 李瑾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6-40,共5页
旋流泵的无堵塞特性使得其在化工、制药、造纸以及污水处理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旋流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旋流泵的研究历史及目前研究现状,结合各国学者提出的几种经典的流动模型,由此... 旋流泵的无堵塞特性使得其在化工、制药、造纸以及污水处理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旋流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旋流泵的研究历史及目前研究现状,结合各国学者提出的几种经典的流动模型,由此给出分析旋流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一个阶段内旋流泵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流动模型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叶片数对泵作液力透平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苗森春 杨军虎 +2 位作者 王晓晖 史凤霞 史广泰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叶片数是泵作液力透平时的主要几何参数之一,为了明确叶片数对泵作液力透平时的性能影响,基于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采用SIMPLE算法,应用FLUENT流场模拟软件对不同叶片数下的泵用作液力透平时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叶片数下液... 叶片数是泵作液力透平时的主要几何参数之一,为了明确叶片数对泵作液力透平时的性能影响,基于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采用SIMPLE算法,应用FLUENT流场模拟软件对不同叶片数下的泵用作液力透平时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叶片数下液力透平的外特性曲线并分析内部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低比转速离心泵作液力透平,随着叶片数的增加,流量从最高效率点向小流量偏移时效率下降的梯度增大,而从最高效率点向大流量偏移时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另外液力透平的最高效率点随叶片数增加向小流量偏移;压头随叶片数的变化在小流量变化相对较小,而在大流量工况时,随着叶片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内流场分析表明,随着叶片数的逐渐增加,透平叶轮中漩涡区域逐渐减小,叶轮内部的流动有很大的改善。但结合外特性分析发现,叶片数过多的增加反而不利于透平性能的提升,因此,对于具体参数组合的液力透平,存在着最佳叶片数使得泵作液力透平的性能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数 泵作液力透平 数值计算 漩涡 摩擦损失
下载PDF
液力透平动静叶栅内的流动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伟 李雪峰 +2 位作者 陈昊 王洁 陈雨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49,56,共5页
以径向导叶式离心泵反转作液力透平为研究对象,对全流道进行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划分,运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模型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计算,分析了透平工况下动静叶栅内的压力分布、内部速度场、流道涡量分布、拟序涡流结... 以径向导叶式离心泵反转作液力透平为研究对象,对全流道进行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划分,运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模型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计算,分析了透平工况下动静叶栅内的压力分布、内部速度场、流道涡量分布、拟序涡流结构及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所选的径向导叶式离心泵作透平时水力性能良好,动静叶栅交界面附近出现局部高压和局部高速流,非定常流动时动静叶栅内涡旋运动明显,流道内涡量主要分布在导叶工作面和叶片背面,伴随着叶轮旋转产生的涡在流道内会出现拉伸、合并和撕裂的演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透平 动静叶栅 拟序涡结构演化
下载PDF
一种消防恒压给水设备用泵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国军 赵伟国 《甘肃科技》 2021年第14期64-66,共3页
针对GB27898.2-2011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第二部分:消防自动恒压给水设备用泵的特点,从一种消防恒压给水设备用离心泵设计的实例出发,分析了消防恒压给水设备用离心泵设计的特点,从节约成本,结合大量设计实例,对本单位现有产品进行重新设计... 针对GB27898.2-2011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第二部分:消防自动恒压给水设备用泵的特点,从一种消防恒压给水设备用离心泵设计的实例出发,分析了消防恒压给水设备用离心泵设计的特点,从节约成本,结合大量设计实例,对本单位现有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改造来满足消防恒压给水设备用离心泵的性能参数,通过性能验证,完成设计思路的验证,总结出主要参数的设计规律,设计结果已经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恒压给水设备用离心泵 冲压焊接式 叶轮 水力设计 几何参数
下载PDF
离心泵不同压出室结构形状在工程设计应用中的研究
12
作者 卢国军 赵伟国 《水泵技术》 2022年第6期5-8,共4页
为研究不同压出室结构形状对同一离心泵工程设计应用中的影响,以某型单级单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在保证压出室出口直径、压出室基圆、压出室进口宽度等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设计了三组不同的压出室结构:矩形结构、梯形结构、梨形结... 为研究不同压出室结构形状对同一离心泵工程设计应用中的影响,以某型单级单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在保证压出室出口直径、压出室基圆、压出室进口宽度等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设计了三组不同的压出室结构:矩形结构、梯形结构、梨形结构,依次对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再根据设计的压出室测试完成的报告进行比对,研究不同压出室结构对同一离心泵工程设计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六种工况(0.4Q、0.6Q、0.8Q、1.0Q、1.2Q、1.3Q)下,梨形结构效率最高,梯形结构次之,矩形结构效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压出室结构 同一比转速 数值模拟 实测验证
下载PDF
叶轮切割对回收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杨军虎 严俊 +2 位作者 苗森春 雷蕾 郭元 《水泵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24,共5页
为研究叶轮切割对回收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选取比转速分别为46.0、55.7、63.2的离心泵反转作回收液力透平,对各个叶轮外径进行四次切割,应用CFD软件对这三种比转速液力透平在不同切割量下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液力透平运行的外特性曲线并... 为研究叶轮切割对回收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选取比转速分别为46.0、55.7、63.2的离心泵反转作回收液力透平,对各个叶轮外径进行四次切割,应用CFD软件对这三种比转速液力透平在不同切割量下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液力透平运行的外特性曲线并分析其内部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离心泵反转作回收液力透平,透平的压头随叶轮外径切割量的增大而减小。在小流量工况下随着叶轮外径切割量的增加,叶轮内部流动损失逐渐减小,透平的水力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在最优工况和大流量工况下随着叶轮外径切割量的增加,叶轮内部流动更加紊乱,产生较大的能量损失,透平的水力效率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切割 液力透平 数值模拟 流场分析
下载PDF
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38
14
作者 程效锐 张舒研 +1 位作者 马亮亮 罗钰铜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9年第8期1-6,共6页
高压水射流是一项一直以来备受行业广泛关注的应用技术,它借助于液体增压原理经特定喷嘴或增压设备将机械能转换为压力能并经由喷嘴小孔形成具有较高能量的射流来解决一系列工程性问题。文章论述了不同种类的高压水射流及其工作原理,对... 高压水射流是一项一直以来备受行业广泛关注的应用技术,它借助于液体增压原理经特定喷嘴或增压设备将机械能转换为压力能并经由喷嘴小孔形成具有较高能量的射流来解决一系列工程性问题。文章论述了不同种类的高压水射流及其工作原理,对该技术在清洗除锈、水切割、破岩粉碎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工艺特点作以梳理,并展望了该项技术的研究趋势与发展前景,期望对进一步探索高压水射流的深层机理及扩展其应用范围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水射流 工作原理 工艺特点 应用现状 发展前景
下载PDF
离心泵叶片表面布置障碍物抑制空化的数值模拟与实验 被引量:27
15
作者 赵伟国 赵国寿 +1 位作者 咸丽霞 韩向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1-120,共10页
以一台比转数为32的低比转数离心泵作为研究模型,提出了一种在叶片工作面加障碍物的方法来抑制空化初生及发展的方法。在不同空化数下,采用修正的SST k-ω湍流模型和Kubota空化模型对模型泵叶片表面在有、无障碍物条件下进行三维非定常... 以一台比转数为32的低比转数离心泵作为研究模型,提出了一种在叶片工作面加障碍物的方法来抑制空化初生及发展的方法。在不同空化数下,采用修正的SST k-ω湍流模型和Kubota空化模型对模型泵叶片表面在有、无障碍物条件下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低比转数离心泵在有障碍物运行时扬程下降在5%以内,效率下降在3%以内,设计点扬程下降3%,效率下降1.2%。障碍物可以有效增大叶片近壁湍动能,改变压力分布,对离心泵内各个阶段空化均有抑制作用。障碍物可以优化流场结构,削弱靠近叶片背面的旋涡强度,对靠近隔舌区域的叶片工作面和背面作用效果明显。有障碍物时离心泵叶轮内空泡体积在空化各个阶段均小于无障碍物时叶轮内空泡体积,在空化发展阶段,障碍物使空泡体积持续衰减。空泡尺度发展到障碍物位置时,障碍物可以较大程度减低压力脉动主频幅值,对流场优化产生最佳效果,在空化发展其他阶段,障碍物会对叶轮内压力脉动造成小幅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障碍物 空化抑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核主泵叶轮与导叶叶片数匹配规律的数值优化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杨从新 齐亚楠 +2 位作者 黎义斌 王秀勇 程效锐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53-60,共8页
为了阐明核主泵叶轮和导叶叶片数匹配特性对水力性能的影响。以缩比系数为0.5的模型泵为研究对象,基于核主泵几何参数,建立叶轮叶片数Z1和导叶叶片数Z2的多种匹配方案,通过数值方法预测多种匹配方案下核主泵设计工况下的水力性能。结果... 为了阐明核主泵叶轮和导叶叶片数匹配特性对水力性能的影响。以缩比系数为0.5的模型泵为研究对象,基于核主泵几何参数,建立叶轮叶片数Z1和导叶叶片数Z2的多种匹配方案,通过数值方法预测多种匹配方案下核主泵设计工况下的水力性能。结果分析表明:只改变叶轮叶片数时,随着叶轮叶片数的增加,叶轮与泵扬程的增加趋势逐渐变缓;只改变导叶叶片数时,导叶叶片数的选取对核主泵效率影响的最大差值为8.48%。导叶和压水室内漩涡区和水力损失主要集中在以泵出口为起点沿叶轮旋转方向的半球形区域,且环形压水室的水力损失在总损失中所占比重最小为36.4%,表明环形压水室是核主泵水力损失最大的过流部件。根据多种叶片数匹配方案的结果分析,表明设计工况下核主泵叶轮与导叶叶片数的最佳匹配值为(Z_1=4,Z_2=9)、(Z_1=5,Z_2=12)、(Z_1=6,Z_2=11)和(Z_1=3,Z_2=7),即导叶叶片数在叶轮叶片数的2倍附近且两者互质时,泵的水力性能达到最佳值。研究结果为核主泵叶轮和导叶叶片数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叶片数 匹配 叶轮 导叶
下载PDF
水泵水轮机反水泵工况区压力脉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琪飞 蒋雷 +1 位作者 李仁年 权辉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0-356,共7页
为研究水泵水轮机反水泵区的压力脉动特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模型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分离涡湍流方法(detached eddy simulation,DES),对水泵水轮机反水泵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全流道三维湍流场特性,并与试验结果相对比,分... 为研究水泵水轮机反水泵区的压力脉动特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模型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分离涡湍流方法(detached eddy simulation,DES),对水泵水轮机反水泵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全流道三维湍流场特性,并与试验结果相对比,分析了水泵水轮机在反水泵工况区压力脉动特性。结果表明,反水泵工况下,转轮与导叶之间和尾水管内的主频均为0.143倍转频,主频幅值占混频幅值比例分别达到12%和34.6%。通过流场分析,发现尾水管锥管段内的螺旋形涡带结构是导致这种低频脉动的主要原因。同常规运行工况相比,反水泵工况区的不稳定流场会导致压力脉动相对幅值的突增,引起机组剧烈的振动,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反水泵区 压力脉动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CFD的离心泵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3
18
作者 赵伟国 盛建萍 +1 位作者 杨军虎 宋启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25-131,共7页
为了提高离心泵的效率,以叶轮效率最大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对叶轮进行参数化设计,以实现叶轮几何形状的自动控制以及为优化计算提供优化变量。选择控制叶片积叠线周向定位的2个参数作为优化变量,以-3°~3°作为优化变量的... 为了提高离心泵的效率,以叶轮效率最大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对叶轮进行参数化设计,以实现叶轮几何形状的自动控制以及为优化计算提供优化变量。选择控制叶片积叠线周向定位的2个参数作为优化变量,以-3°~3°作为优化变量的约束范围。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功能,建立了目标函数与优化变量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遗传算法寻找目标函数的最优值,得到优化变量约束范围内的最优叶轮模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流量点1 200 m3/h时,优化后叶轮的效率较优化前提高了4.02个百分点,离心泵的效率提高了4.41个百分点,扬程提升了2.63 m。针对非设计工况点性能改善不明显这一问题,对原始蜗壳进行重新设计并与优化叶轮组合进行数值计算。在设计工况点效率提高了1.59%,在1.2倍设计工况点处效率提升了9.93%,在1.4倍设计工况点处效率提升了8.83%;较原始叶轮与原始蜗壳的组合,在设计工况点泵的效率提高了6%,在1.2倍设计工况点点效率提高了9.2%,在1.4倍设计工况点点效率提高了8.59%。优化拓宽了水泵运行的高效区,增强了泵的运行稳定性,离心泵的性能得到了优化,叶轮与蜗壳之间的匹配更合理。该研究对离心泵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优化 算法 叶轮 效率 参数化 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不同叶顶间隙对斜流泵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黎义斌 胡鹏林 +2 位作者 李仁年 李鹏辉 毕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86-93,F0003,共9页
斜流泵具有高效,启动特性好,运行工况宽等特点。目前斜流泵设计时,无法定量评估叶顶间隙对性能影响的敏感性。为了揭示不同叶顶间隙值对斜流泵内部流场和性能的影响,给定叶顶间隙选取的范围。分别选取无叶顶间隙和叶顶间隙分别为0.5,1.0... 斜流泵具有高效,启动特性好,运行工况宽等特点。目前斜流泵设计时,无法定量评估叶顶间隙对性能影响的敏感性。为了揭示不同叶顶间隙值对斜流泵内部流场和性能的影响,给定叶顶间隙选取的范围。分别选取无叶顶间隙和叶顶间隙分别为0.5,1.0,1.5 mm共4种设计方案的斜流泵为对象,基于剪切压力传输模型(shear stress transport,SST k-ω)湍流模型,SIMPLEC算法与块结构化网格,对斜流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叶顶间隙为0.5 mm时,可以有效抑制斜流泵的扬程-流量正斜率特性,此时斜流泵的效率值最高;无叶顶间隙时,斜流泵扬程-流量正斜率特性较为明显;叶顶间隙为1 mm时,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SST k-ω模型可较好模拟斜流泵叶顶间隙区流动特征,性能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在小流量工况下,叶顶间隙为0.5 mm可有效抑制斜流泵的正斜率不稳定特性。小叶顶间隙0.5mm时,斜流泵水力性能最优;叶顶间隙增大时,叶顶泄漏流动逐渐显著,叶轮出口近壁区轴面流速和涡量分布规律显著变化,表明叶顶间隙直接影响叶轮轴面速度分布规律和叶片负荷分布规律,由于受壁面摩擦阻力和液体黏滞阻力的影响,叶轮轮毂和叶顶间隙侧的叶轮轴面速度较小;叶顶间隙增大时,叶轮轮毂和叶顶间隙侧叶片负荷急剧衰减,影响叶片的做功能力。同时,叶顶泄漏流动区域与叶片主流区域的掺混效应,使叶片轮缘的低速区扩展到叶轮流道内部的主流区域,引起叶轮流道内部主流流动的堵塞效应,产生二次流动、漩涡等流动不稳定现象。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叶顶间隙对斜流泵内部流场和性能的影响机理,为斜流泵叶顶间隙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流场 斜流泵 叶顶间隙 泄漏流动 外特性
下载PDF
超声空化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0
作者 程效锐 张舒研 房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53-1757,共5页
从研究超声波的特性和超声空化形成机理的角度出发,对超声空化在降解有机物与废水处理、清洗与防除垢方面、电镀工业、超微细粉体制备及材料去除方面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未来研究方向,对进一步探索超声空化... 从研究超声波的特性和超声空化形成机理的角度出发,对超声空化在降解有机物与废水处理、清洗与防除垢方面、电镀工业、超微细粉体制备及材料去除方面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未来研究方向,对进一步探索超声空化的深层机理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空化 形成机理 应用进展 发展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