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吞咽功能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寄婧 王正盛 +1 位作者 王建文 杨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ND)的疗效,探讨ND治疗的更佳方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分为3组,吞咽功能训练组(吞咽训练组)根据吞咽受累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训练方法,包...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ND)的疗效,探讨ND治疗的更佳方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分为3组,吞咽功能训练组(吞咽训练组)根据吞咽受累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训练方法,包括口颜面功能训练、咽部冷刺激、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等,每日1次,每次30min,10次为1个疗程;NMES组在吞咽功能障碍发生部位予以低频电刺激治疗,采用双向方波,波宽为700ms,频率范围在30~80Hz可调,电流强度为0~15mA,每日1次,每次30min,10次为1个疗程;综合治疗组(综合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加NMES疗法。治疗前、后进行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根据VFSS评分进行吞咽功能分级。结果2个疗程后,3组患者吞咽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吞咽训练组总有效率为73%、NMES组总有效率为83%、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4%;综合组的"VFSS分级结果显示,其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吞咽训练组和NMES组(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加NMES治疗能更好地改善ND患者的吞咽功能,尤其是对假性延髓麻痹患者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 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
原文传递
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2
作者 寄婧 王正盛 +1 位作者 王建文 芦菊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观察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82例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吞咽行为治疗,B组采用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C组在吞咽行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方法... 目的观察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82例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吞咽行为治疗,B组采用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C组在吞咽行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方法。10次为1个疗程。结果 1~2个疗程后,A组总有效率72.7%,B组总有效率82.6%,C组总有效率94.5%。且C组经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吞咽障碍恢复分值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00)。结论在吞咽行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尤其是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 吞咽行为治疗
下载PDF
针药联合推拿治疗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宁 卢高雷 +7 位作者 吴建民 杨广君 雷寿清 宋志靖 赵彬元 牛爱春 王飞 马飞宏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74-78,共5页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推拿治疗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配合活血定眩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推拿治疗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配合活血定眩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为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眩晕、头痛、肩颈痛等3个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升高,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作用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推拿治疗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加脑部血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肝肾亏虚型 针刺 活血定眩胶囊 推拿 临床症状评分 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43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利梅 华文哲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第2期159-160,共2页
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状况与患者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如何尽可能改善和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是临床康复研究的重点.我院采用常规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 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状况与患者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如何尽可能改善和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是临床康复研究的重点.我院采用常规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河北省承德县医院普内科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5~67岁、平均(61.4±8.2)岁;病程3~6个月、平均(4.2±1.0)个月;卒中量表(NIHSS)评分6~12分、平均(8.7±2.3)分.对照组44例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42~68岁、平均(62.1±8.7);病程3~6个月、平均(4.5±1.2)个月;NIHSS评分5~12分、平均(8.4±2.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 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 康复训练 NIHSS评分 偏瘫患者 脑卒中患者 临床康复
原文传递
盆底生物反馈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5
作者 张艳 于慧金 +5 位作者 李惠玲 牛见升 曾伟杰 赵力生 孙军弟 张亦舒 《中国康复》 2019年第5期239-242,共4页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1周、治疗4周和8周后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和排尿日记对2组患者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日均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和导尿次数进行比较,通过泌尿症状困扰评分(USDS)和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LUTS)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及导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及膀胱安全容量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USDS及LUT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 膀胱功能训练 神经源性膀胱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4
6
作者 李亚斌 冯海霞 +5 位作者 王红霞 李姣 陈宁 杨佳丽 马中睿 王彦臣 《中国康复》 2019年第4期187-190,共4页
目的:初步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卒中后病程1~6个月的偏瘫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依就诊顺序分为A... 目的:初步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卒中后病程1~6个月的偏瘫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依就诊顺序分为A组15例(常规治疗+tDCS)、B组15例(常规治疗+MNST)和C组14例(常规治疗+tDCS+MNST),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手臂动作调查测试表(ARAT)、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诱发电位N20(潜伏期、波幅)对3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FMA-UE、ARAT、MBI评分及N20(潜伏期、波幅)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C组FMA-UE、ARAT、MBI及N20(潜伏期、波幅)等指标均显著优于A、B组(均P<0.05),而A、B组间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可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诱发电位N20的潜伏期及波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体感诱发电位
下载PDF
头针治疗与综合教育康复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7
作者 周青蕊 景玉珍 +1 位作者 王红梅 李能莲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目的观察头针治疗与综合教育康复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疗效。方法 116例2~6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综合教育康复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教育康复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头针1次/d,每周休息2d。于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采... 目的观察头针治疗与综合教育康复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疗效。方法 116例2~6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综合教育康复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教育康复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头针1次/d,每周休息2d。于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ocial Adaptive Capacity Scale,SM)、儿童心理发育诊断量表(0~6岁)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儿CARS评分、ABC评分均较前下降,SM评分、发育商(DQ)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针治疗与综合教育康复能显著提高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孤独症症状,有效提高患儿的发育商和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头针治疗 综合教育康复
原文传递
强化抗痉挛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ADL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观察强化抗痉挛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ADL的影响。方法:10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均采用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代谢药物治疗,给予PT、OT等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抗痉挛药物及抗痉挛技术为主的神... 目的:观察强化抗痉挛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ADL的影响。方法:10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均采用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代谢药物治疗,给予PT、OT等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抗痉挛药物及抗痉挛技术为主的神经肌肉再训练方法,对治疗后状态进行比较。结果:两组ADL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肌张力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化抗痉挛可以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痉挛 脑卒中 偏瘫 ADL
下载PDF
盆底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艳 于慧金 +6 位作者 李惠玲 王斌雄 何涛 杨小霞 赵腾蛟 牛见升 石秀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评价盆底肌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随访观察其长期疗效。方法:①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将176例骶髓以上脊髓损伤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n=67例)、观察组(n=109例)。对照组给予膀胱... 目的:评价盆底肌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随访观察其长期疗效。方法:①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将176例骶髓以上脊髓损伤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n=67例)、观察组(n=109例)。对照组给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给予膀胱功能训练联合盆底电刺激。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排尿日记和尿动力学指标,并通过尿失禁生存质量量表(I-QOL)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②观察组治疗结束半年及以上,通过门诊随诊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对临床症状有效的脊髓损伤急迫性尿失禁患者63例进行随访,以观察该方法的长期疗效。结果:①治疗前2组患者24h排尿次数、24h漏尿次数、残余尿量、每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容量、初始尿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充盈末期逼尿肌压、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后2组患者24h排尿次数、24h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减少,每次排尿量增加。最大膀胱容量、初始尿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增加,充盈末期逼尿肌压减小。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同时对照组与观察组在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入选的76例随访对象中,成功随访63例,随访时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盆底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脊髓损伤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能保持较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电刺激 尿失禁 脊髓损伤 生活质量 远期疗效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亚斌 冯海霞 +8 位作者 李姣 王红霞 乔小红 马中睿 陈宁 王彦臣 包爱强 韩丽媛 韦当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年第7期589-593,共5页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MNST-V1.0)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开放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患者36例,其中4例...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MNST-V1.0)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开放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患者36例,其中4例患者没有完成治疗,最后32例患者完成研究。患者均给予常规促醒治疗,并同时给予tDCS联合MNST-V1.0进行促醒治疗(20 min/次,1次/d,6次/周,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JFK昏迷恢复量表和Four昏迷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2、4和8周GCS评分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运动反应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1.56 ± 0.82)、(2.06 ± 1.01)和(3.11 ± 1.45)分比(1.00 ± 0.45)分,(2.23 ± 1.06)、(2.56 ± 1.08)和(3.02 ± 1.04)分比(1.00 ± 0.61)分,(2.79 ± 1.12)、(3.22 ± 1.33)和(4.44 ± 1.07)分比(1.00 ± 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 0.05)。治疗后2、4和8周JFK昏迷恢复量表评分的听觉、视觉、运动、言语反应、交流和唤醒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2、4和8周Four昏迷评定量表评分的睁眼反应、运动反应和脑干反应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后呼吸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tDCS联合MNST-V1.0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水平,具有促醒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电刺激疗法 康复 意识障碍
原文传递
整合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姚惠侠 刘立 +3 位作者 冯海霞 何君芳 徐弢 李亚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探索整合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后偏瘫抑郁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药物及康复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 目的探索整合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后偏瘫抑郁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药物及康复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采用改良巴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MBI)、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SDS、MBI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合性心理治疗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后偏瘫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并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心理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引导式教育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疗效 被引量:14
12
作者 景玉珍 周青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 98例3~12个月高危儿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CE干预,每天2~3 h,每周5 d,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首都儿科研...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 98例3~12个月高危儿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CE干预,每天2~3 h,每周5 d,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编制的儿童心理发育诊断量表(0~6岁)进行发育商(DQ)测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的CE干预,观察组DQ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CE可有效促进高危儿在运动、认知、言语、社会适应等方面健康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式教育 高危儿 早期干预
下载PDF
甘肃省脑卒中患者对卒中及康复认知现状调查 被引量:14
13
作者 冯海霞 何君芳 +6 位作者 胡晓斌 李亚斌 曹宏泰 白佳佳 徐弢 姚惠侠 何连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40-842,共3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康复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分层随机抽取甘肃省10家不同级别医院1043例神经内外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对卒中各种危险因素中,知晓率最高的为高血...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康复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分层随机抽取甘肃省10家不同级别医院1043例神经内外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对卒中各种危险因素中,知晓率最高的为高血压(61.55%),全部危险因素知晓率为6.42%;防治方法中,合理饮食知晓率最高(56.18%),其次为戒烟戒酒(52.92%);早期症状中,偏侧肢体发麻知晓率最高(53.88%),其次为头痛头晕(50.14%),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舌部发硬等症状的知晓率均低于30%;60%患者对康复相关知识完全不了解,22%不清楚是否需要康复治疗;无论家庭月收入高低,约80%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期间选择药物治疗,进行康复的比率不足30%。结论对脑卒中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康复知识的普及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危险因素 早期症状 康复 知晓率
下载PDF
血流限制训练在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苏明莉 刘西纺 +3 位作者 张葆欣 杨佳丽 朱平 谢尊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5-382,共8页
股四头肌肌力下降是膝关节损伤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最常见的临床问题,并成为影响其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因此,股四头肌肌力训练是促进其功能恢复的重要途径。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建议,在进行以增强肌力为目的的抗阻训练时,阻力负荷... 股四头肌肌力下降是膝关节损伤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最常见的临床问题,并成为影响其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因此,股四头肌肌力训练是促进其功能恢复的重要途径。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建议,在进行以增强肌力为目的的抗阻训练时,阻力负荷至少应达到单次重复最大负荷(1-repetition maximum,1RM)的60%-70%以上,而要增加肌肉体积的阻力负荷应达到70%-85%1R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功能障碍 抗阻训练 美国运动医学会 功能恢复 最大负荷 膝关节功能康复 股四头肌肌力
下载PDF
引导式教育对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景玉珍 周青蕊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256-2258,共3页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86例1.5~6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E治疗,每天约3~4 h,每周5天,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首都儿科...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86例1.5~6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E治疗,每天约3~4 h,每周5天,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编制的儿童心理发育诊断量表(0~6岁)进行发育商(DQ)测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的CE训练,观察组DQ值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可促进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的智能发育,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式教育 脑瘫 智力障碍 智能发育
原文传递
头穴透刺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和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贾永男 顾建辉 +3 位作者 魏清琳 景玉珍 甘晓艳 杜小正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48-952,共5页
目的:研究头穴透刺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情绪、睡眠及功能发展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3~6岁ASD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音乐教育康复)30例、观察组(头穴透刺+音乐教育康复)30例,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 目的:研究头穴透刺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情绪、睡眠及功能发展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3~6岁ASD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音乐教育康复)30例、观察组(头穴透刺+音乐教育康复)30例,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情绪调节(ER)分量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3)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的CARS评分、CSHQ总分及就寝习惯、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焦虑、异态睡眠、白天嗜睡等分问卷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3、6个月后的ER、C-PEP-3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CARS评分、CSHQ总分及就寝习惯、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焦虑、异态睡眠、白天嗜睡等分问卷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3、6个月后的ER评分升高(P<0.05),治疗6个月后的C-PEP-3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头穴透刺可改善ASD儿童的情绪、睡眠障碍,提高其功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透刺 孤独症谱系障碍 情绪 睡眠
原文传递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吞咽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疗效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亚斌 冯海霞 +4 位作者 李姣 王红霞 杨佳丽 陈宁 马中睿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第8期476-478,共3页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吞咽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后认知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STBI后认知障碍患者61例,32例为实验组,29例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对照组增加患侧咽部运动皮质阳极tD...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吞咽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后认知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STBI后认知障碍患者61例,32例为实验组,29例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对照组增加患侧咽部运动皮质阳极tDCS,实验组先给予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阳极t DCS,然后给予患侧咽部运动皮质阳极t DCS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痰液微生物检验结果、胸部影像学检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诊断和影像诊断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都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痰液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菌种检出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使用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tDCS结合吞咽治疗可明显降低STBI后认知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吞咽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认知障碍 吸入性肺炎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知晓情况调查 被引量:10
18
作者 冯海霞 何君芳 +5 位作者 胡晓斌 李亚斌 白佳佳 徐弢 姚惠侠 何连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对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知识掌握的情况。方法抽取甘肃省10家不同级别医院1043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危险因素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61.55%)、高脂血症(40.27%)、饮酒(32.21%)、吸烟...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对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知识掌握的情况。方法抽取甘肃省10家不同级别医院1043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危险因素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61.55%)、高脂血症(40.27%)、饮酒(32.21%)、吸烟(30.11%)、糖尿病(28.67%)、心脏病(23.11%);对6种危险因素全部知晓者占6.42%,全不知晓者占20.13%。各年龄组间,糖尿病知晓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加。结论脑卒中患者对常见危险因素认知水平偏低,应加强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危险因素 知晓率 患者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艳 李惠玲 +5 位作者 何涛 牛见升 曾伟杰 赵力生 孙军弟 于慧金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109-113,共5页
检索近年来相关文献,从中医外治法、西药、物理因子、导尿、行为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治疗等7个方面概述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进展,并指出目前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从而为本病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治疗 综述
原文传递
膀胱功能训练联合中药对脊髓损伤尿失禁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艳 张亦舒 +6 位作者 杨恂 李惠玲 牛见升 曾伟杰 赵力生 孙军弟 于慧金 《医学与哲学(B)》 2018年第7期30-33,共4页
评价膀胱功能训练、膀胱功能训练+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膀胱功能训练联合中药"补中益气汤合真武汤加减"三种治疗方法对脊髓损伤尿失禁患者生命质量和排尿功能的影响。选择笔者所在科室治疗的176例脊髓损伤尿失禁患者,采用真... 评价膀胱功能训练、膀胱功能训练+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膀胱功能训练联合中药"补中益气汤合真武汤加减"三种治疗方法对脊髓损伤尿失禁患者生命质量和排尿功能的影响。选择笔者所在科室治疗的176例脊髓损伤尿失禁患者,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分为单纯膀胱功能训练组(A=43),膀胱功能训练+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组(B=64),膀胱功能训练联合中药"补中益气汤合真武汤加减"组(C=69)。三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和排尿功能评分均有提高(P<0.05);A组的生命质量提高、排尿功能改善方面均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在生命质量提高和排尿功能的改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与单纯膀胱功能训练相比,"补中益气汤合真武汤加减"联合膀胱功能训练,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均可改善脊髓损伤尿失禁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尿失禁 补中益气汤 真武汤 电刺激 生命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