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影像与C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武建利 刘振茂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847-3849,共3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结果。方法:对63例患儿进行同步MRI与CT检查,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I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与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结果,P<0.05;CT检查对蛛网...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结果。方法:对63例患儿进行同步MRI与CT检查,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I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与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结果,P<0.05;CT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显著高于MRI检查,而对基底节区出血的检出率低于MRI检查,P<0.05,脑室内出血和脑室周围出血的检出率MRI检查和CT检查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检查比CT检查的检出率要高,但对于颅内出血检查的敏感性较低,临床诊断时可先采用CT作为辅助检查,发现影像学结果与临床诊断之间有较大出入,再对可疑病例行MRI检查,从而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CT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影像诊断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患者应用多排螺旋CT口服小肠造影(MSCTE)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娜 张永娣 《甘肃科技》 2022年第14期134-136,143,共4页
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多排螺旋(128排)CT口服小肠造影(MSCTE)诊断的具体价值进行分析。选取医院收治的68例炎症性肠病患者,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对其随机分组,分别实施超声检查和多排螺旋CT口服小肠造影(MSCTE)检查,依次设定为对照组和观... 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多排螺旋(128排)CT口服小肠造影(MSCTE)诊断的具体价值进行分析。选取医院收治的68例炎症性肠病患者,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对其随机分组,分别实施超声检查和多排螺旋CT口服小肠造影(MSCTE)检查,依次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34例患者,结合两组诊断检查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判断诊断方案的临床意义。观察组的敏感度为96.24%,准确性为86.59%,对照组的准确性为64.81%,敏感度为69.27%,两组数据组间差异较大,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减少临床误诊、漏诊现象,建议推广应用多排螺旋CT口服小肠造影(MSCTE)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准确性 敏感度 多排螺旋CT 造影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老年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熊力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9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老年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疑似早期肺癌老年患者作为对象,以手术或病理检测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老年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疑似早期肺癌老年患者作为对象,以手术或病理检测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比较后处理技术,分析MSCT后处理技术对老年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06例疑似早期肺癌老年患者中良性肿块或结节27例,其中炎性假瘤14例,肺血管畸形9例,纤维性硬化血管4例;确诊为肺癌有79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7例,其中腺癌41例,鳞癌29例,腺鳞癌7例,小细胞2癌例。MSCT后处理技术分叶征、毛刺征、棘突症、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老年早期肺癌的征象成像检出率(分别为68.35%、65.82%、69.62%、46.84%)高于常规轴位扫描(分别为48.10%、46.84%、44.30%、2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5.79、10.33、11.25,P<0.05)。常规轴位扫描诊断老年早期肺癌82例(77.36%),良性病变24例(22.64%),诊断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灵敏度为89.87%,特异度为59.26%,阳性预测值为86.59%,阴性预测值为66.67%,Kappa值为0.510。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老年早期肺癌85例(80.19%),良性病变21例(19.81%),诊断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灵敏度为97.47%,特异度为70.37%,阳性预测值为90.59%,阴性预测值为90.47%,Kappa值为0.732。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可以提高老年早期肺癌患者诊断效能,可以降低临床漏诊或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老年患者 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不同级别妊娠高血压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发病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成娜 雷炜 《甘肃科技》 2021年第3期99-101,共3页
探讨不同级别妊娠高血压所致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PRES)患者发病部位是否存在差异。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妊娠高血压所致PRES 42例,对患者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比分析1级及2-3级高血压所致PRES的发病部分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4... 探讨不同级别妊娠高血压所致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PRES)患者发病部位是否存在差异。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妊娠高血压所致PRES 42例,对患者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比分析1级及2-3级高血压所致PRES的发病部分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42例PRES患者中,1级高血压组16例,2-3级高血压组26例,两组间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发病部位均无统计学差异,2-3级高血压PRES患者基底节区、脑干、丘脑发病率较1级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不同级别高血压所致PRES发病部分存在差异,2-3级高血压更易损伤基底区、脑干、丘脑并可能与患者预后较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不同成像序列在肛周脓肿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朱娜 王瑞昕 《甘肃科技》 2023年第1期78-80,106,共4页
对MRI不同成像序列在肛周脓肿的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以及分析。本次研究选择了2018年9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治疗期间诊断为肛周脓肿的90例患者资料,使用随机法分组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当中的患者实... 对MRI不同成像序列在肛周脓肿的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以及分析。本次研究选择了2018年9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治疗期间诊断为肛周脓肿的90例患者资料,使用随机法分组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当中的患者实施的检查方式为超声检查,观察组当中的患者实施的检查方式为MRI检查,对比两组当中患者的肛瘘主管、肛瘘内口、肛门直肠周围脓腔以及肛瘘主管、支管诊断准确率和I期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的肛瘘主管、肛瘘内口、肛门直肠周围脓腔以及肛瘘主管、支管诊断准确率均低于观察组,组别之间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当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组别之间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肛周脓肿患者实施诊断期间,对其采取MRI不同成像序列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对患者后续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不同成像序列 肛周脓肿 诊断 分型 应用
下载PDF
原发于卵巢骨外尤文肉瘤影像学表现1例
6
作者 张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530-1531,共2页
患者女,22岁。3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2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胸闷,气短。查体:可触及盆腔肿块,质稍硬,活动度差,局部压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及宫颈正常,宫体及双侧附件触诊不满意。抗感染对症治疗... 患者女,22岁。3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2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胸闷,气短。查体:可触及盆腔肿块,质稍硬,活动度差,局部压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及宫颈正常,宫体及双侧附件触诊不满意。抗感染对症治疗,患者仍反复发热,最高39.4℃,监测血象不下降,腹水增加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骨外尤文肉瘤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婧 成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2050-2050,2054,共2页
患者女,53岁。因下腹及腰骶部胀痛10余天就诊。查体:可触及盆腔肿块,质稍硬,活动度差,局部压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及宫颈正常,宫体及双侧附件触诊不满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盆腔内占位、盆腹腔积液(图1,2)。CT检查:双侧附件区囊实... 患者女,53岁。因下腹及腰骶部胀痛10余天就诊。查体:可触及盆腔肿块,质稍硬,活动度差,局部压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及宫颈正常,宫体及双侧附件触诊不满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盆腔内占位、盆腹腔积液(图1,2)。CT检查:双侧附件区囊实性占位,并见双侧“卵巢血管蒂”征,腹膜增厚,大网膜局部稍昏暗,双侧结肠旁沟见多发结节影,盆腹腔少量积液,多系种植转移;腹主动脉旁多发淋巴结增大,淋巴结转移可能(图3~6)。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240.1,血常规:血小板比积:0.350↑,总蛋白84.3↑,球蛋白36.6↑,乳酸脱氢酶1998↑,胱抑素C1.06↑,空腹血糖7.4↑,同型半胱氨酸2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少见部位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与鉴别诊断
8
作者 王龙 王春宝 +2 位作者 张明 武建利 王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815-1818,共4页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0例少见部位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中WHO Ⅱ级4例,WHO Ⅲ级6例。病变4例位于第三...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0例少见部位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中WHO Ⅱ级4例,WHO Ⅲ级6例。病变4例位于第三脑室及侧脑室,3例位于丘脑,鞍上、胼胝体及小脑各1例。大多数病变内部存在囊性变(9/10),边缘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肿瘤实质部分CT呈稍高密度,MRI呈稍长T_(1)稍长T_(2)信号,囊性部分呈脑脊液样密度或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中度-明显强化、囊性成分不强化。MRS有助于鉴别诊断。结论CT和MRI的联合应用能够全面显示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缩小鉴别诊断范围,提高影像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磨玻璃密度性质肺结节的肺腺癌病变的CT影像特点分析
9
作者 熊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8期150-153,共4页
探讨表现为磨玻璃密度性质肺结节(GGN)的肺腺癌病变的病理侵袭性分级与CT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CT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N)的60例肺腺癌患者,病变均经外科手术切除且经病理检查证实。按手术或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浸润前病变(AAH... 探讨表现为磨玻璃密度性质肺结节(GGN)的肺腺癌病变的病理侵袭性分级与CT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CT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N)的60例肺腺癌患者,病变均经外科手术切除且经病理检查证实。按手术或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浸润前病变(AAH和AIS)(20例)和浸润性腺癌(MIA+IAC)(40例)。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率CT检查,对比两组HRCT影像学特征,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密度、血管集束征5种HRCT表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的征象无明显差异(P>0.05);诊断侵袭性肺腺癌中,分叶征的效能较高,而密度效能较低。结论 肺部GGN的高分辨率CT征象,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可有效鉴别诊断肺腺癌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磨玻璃结节 高分辨率CT 肺腺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MRI、钼靶和超声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田万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针对MRI、钼靶及超声检测对于存在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予以研究分析。方法:随机在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存在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灶患者资料当中择取100份,分析其MRI、钼靶扫描及超声影像... 目的:针对MRI、钼靶及超声检测对于存在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予以研究分析。方法:随机在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存在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灶患者资料当中择取100份,分析其MRI、钼靶扫描及超声影像结果。结果:行以病理诊断之后,其结果显示,100名患者当中包括31名良性病变,69名恶性病变。(1)钼靶诊断结果:敏感度42.86%、特异度86.96%、准确度53%;(2)超声诊断:敏感度67.53%、特异度39.13%、准确度61%;(3)MRI:敏感度92.21%、特异度86.96%、准确度91%。结论:在临床当中,针对患有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患者,钼靶以及超声敏感度比较低,很容易漏诊,更多地使用在钙化信息以及血流鉴别诊断的工作当中;MRI敏感度比较高,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综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 MRI 钼靶 超声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价值和诊断准确性分析
11
作者 李靖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8期1454-145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价值和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单发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予以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分析其对单发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诊断准确性;比较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价值和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单发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予以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分析其对单发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诊断准确性;比较恶性结节、良性结节的CT值;观察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征象显示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对本组80例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为97.5%(78/80),灵敏度为98.0%(48/49),特异度为96.8%(30/31),阳性预测值为97.5%(48/49),阴性预测值为96.8%(30/31);恶性肺结节平扫、强化CT值均高于良性肺结节相应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多平面重建检出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显示率分别为30.0%、31.3%、33.8%、32.5%,CT检出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显示率分别为13.8%、13.8%、15.0%、15.0%,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CT图像的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显示率均高于单纯多层螺旋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显著,其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通过CT值准确鉴别,且对其征象显示率较高,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孤立性肺结节 单发 良性 恶性 诊断准确性 征象 CT值
下载PDF
磁共振和CT检查在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万科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5期118-118,120,共2页
目的:探讨在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CT检查以及磁共振检查的临床价值与效果。方法:收治多发性脑梗死患者58例,分别予以CT检查、磁共振检查。观察CT检查与磁共振检查之后的不同发病时间检出率、不同体积病灶检出率、不同部位梗死检出率... 目的:探讨在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CT检查以及磁共振检查的临床价值与效果。方法:收治多发性脑梗死患者58例,分别予以CT检查、磁共振检查。观察CT检查与磁共振检查之后的不同发病时间检出率、不同体积病灶检出率、不同部位梗死检出率。结果:发病时间<24 h的患者CT检出率低于磁共振检出率,CT检查<2 mm病灶检出率低于磁共振,磁共振检查不同部位梗死情况优于CT(P<0.05)。结论:在诊断多发性脑梗死中磁共振检查以及CT检查均存在一定效果,但是磁共振更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CT检查 多发性脑梗死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靖 张治发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3期113-115,119,共4页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用于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以CTA检查,以肺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用于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以CTA检查,以肺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CT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效能,经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3种技术对肺动脉造影结果为阳性患者的CTA图像开展重建,采用合适窗位观察,对比3种不同后处理技术的栓子检出占比。结果CTA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00%、97.06%、85.71%、98.51%、75.00%。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技术均能检测到肺动脉和主干全部栓子;多平面重建对于叶动脉栓子检出率、对于段及以下动脉的栓子检出率以及总检出率均高于容积再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密度投影对于段及以下动脉的栓子检出率和总检出率均高于容积再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TA检查用于肺动脉栓塞有着较高的诊断效能,其中多平面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出段及以下动脉的栓子,为临床诊断疾病、制订治疗方案和评定疗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CT血管造影 准确度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CT磁共振成像与X射线诊断脊椎骨折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晓军 《陇东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07-111,共5页
探讨采用CT、磁共振成像与X射线三种方式检查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2018年5月—2021年5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CT、磁共振成像与X射线检查,并以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为依据,... 探讨采用CT、磁共振成像与X射线三种方式检查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2018年5月—2021年5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CT、磁共振成像与X射线检查,并以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为依据,比较三种诊断方式的敏感度、准确率及特异度。研究结果表明,CT检查的良性脊柱骨折率、恶性脊柱骨折率、误诊、漏诊率分别为63.16%、26.32%、8.77%和1.75%;磁共振MRI检查的良性脊柱骨折率、恶性脊柱骨折率、误诊、漏诊率分别为70.18%、17.54%、8.77%和3.51%;X线检查的良性脊柱骨折率、恶性脊柱骨折率、误诊、漏诊率分别为63.16%、21.05%、10.53%和5.26%。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的误诊及漏诊例数均低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的敏感度、准确率及特异度分别为81.25%、87.72%和90.24%;磁共振检查的敏感度为81.25%,准确率为84.22%,特异度为85.37%;X线检查的敏感度为18.75%,准确率为50.88%,特异度为63.41%。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的敏感度、准确率及特异度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的敏感度、准确率及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对脊椎骨折诊断,CT与磁共振成像准确率优于X射线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X线 磁共振成像 脊椎骨折
下载PDF
DECT在胃癌病理学分期、分型及分化程度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占有 王寅中 +1 位作者 窦郁 李仕骞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7期558-560,共3页
探讨双能CT(DECT)在术前诊断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面的价值。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6年5月—2021年5月经手术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胃癌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接受了DECT检查,对比不同Lau... 探讨双能CT(DECT)在术前诊断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面的价值。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6年5月—2021年5月经手术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胃癌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接受了DECT检查,对比不同Lauren分型、不同病理学分化程度、不同T分期胃癌患者的DECT参数,以及不同性质肿大淋巴结的标准化点浓度值差异。T4a期胃癌患者的静脉期与动脉期CT值之差、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值均显著高于T3期胃癌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低分化胃癌患者的动脉期CT值之差、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值均显著高于中高分化胃癌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弥漫型胃癌患者的动脉期CT值之差、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值均显著高于肠型、混合型胃癌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转移性淋巴结98个、非转移性淋巴结158个,转移性淋巴结的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值均显著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且差异显著(P<0.05)。胃癌患者术前进行DECT检查,可对患者的病理学T分期、Lauren分型、病理学分化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同时可检测肿瘤转移性淋巴结,因此术前进行DECT检查对于评估胃癌患者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诊断 胃癌 Lauren分型 T分期
下载PDF
CTVPA与超声对深静脉血栓检查应用比较
16
作者 敬甲兵 张婧 《陇东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肺动脉造影结合间接下肢静脉造影(CTVPA)与双功能超声检查比较,评价CT和超声(DUS)对深静脉血栓(DVT)检测的一致性及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9月经DSA确诊的88例DVT病例,分析其双功能超声和CTVPA肺动脉及腹部静脉... 目的:肺动脉造影结合间接下肢静脉造影(CTVPA)与双功能超声检查比较,评价CT和超声(DUS)对深静脉血栓(DVT)检测的一致性及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9月经DSA确诊的88例DVT病例,分析其双功能超声和CTVPA肺动脉及腹部静脉、盆腔静脉及腿部静脉形态学表现,CT应用128排MSCT一次注射碘海醇后进行肺动脉及间接腹腔静脉、盆腔静脉和腿部静脉联合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下腔静脉心脏入口处至踝关节(肺尖到脚踝)。由两位影像科医生观察图像,评价依据每个静脉段记录栓子的位置和数量。结论:CTVPA与双功能超声比较,CT对深静脉血栓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而双功能超声有无创、操作简便,可通过直接及间接征象等多指标进行重复检查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VPA 双功能超声 DVT P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