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气象科学研究--“我国北方干旱致灾过程及机理”项目概述与主要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耀辉 周广胜 +19 位作者 袁星 张宏升 姚玉璧 封国林 王润元 郭铌 张存杰 张强 侯威 黄建平 王澄海 申双和 李明星 张志强 王劲松 张铁军 段海霞 张宇 张凯 岳平 《干旱气象》 2017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干旱灾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自然因素,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均呈增加趋势,影响不断加重。"干旱气象科学研究"是由中国气象局等国家部委组织的三大气象科学试验研究计划之一... 干旱灾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自然因素,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均呈增加趋势,影响不断加重。"干旱气象科学研究"是由中国气象局等国家部委组织的三大气象科学试验研究计划之一,是继"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实施后,于2015年以行业科研重大专项项目形式批准立项的又一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本文简要介绍了本项目的基本架构以及在外场观测试验和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点研究成果,展望了干旱气象科学研究趋势及可能取得的主要突破。项目以提升我国干旱防灾减灾能力、保障粮食与生态安全为科技支撑目标,以发展干旱基础理论为科学研究目标,以提高干旱监测预测预警及影响评估技术水平为业务应用目标,以我国北方地区为重点研究区域,开展跨学科、综合性、系统性的干旱气象科学试验和科学研究。实施以来,已在西北至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区建立"V"型的干旱致灾过程及其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站网布局,并开展系统性观测试验。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研究发现,自我防御机制有助于我国北方草地主要优势种和建群种——贝加尔针茅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使中国骤发性干旱显著增加,尤其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可能性更大,且在未来几十年有可能持续下去,这对中国农业和水资源持续利用造成严重影响。另外,复杂下垫面地区的地—气交换研究方法得到有效改进;干旱半干旱区域的模式系统发展取得进展;发现春小麦、春玉米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构建了玉米冠层含水量的普适性高光谱遥感估算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研究计划 中国北方 致灾机理
下载PDF
2016年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闪闪 王素萍 冯建英 《干旱气象》 2017年第2期342-351,共10页
2016年我国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青海南部、甘肃河东、川西高原北部、陕西南部、华北大部、黄淮东部、江南东北部、云南西北部、广西西部等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旱区主要有4个:内蒙东部及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西部组成... 2016年我国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青海南部、甘肃河东、川西高原北部、陕西南部、华北大部、黄淮东部、江南东北部、云南西北部、广西西部等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旱区主要有4个:内蒙东部及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西部组成的东北旱区,以夏旱为主;青海南部、甘肃东南部、陕西西南部以及四川北部组成的西北旱区,8月最为严重;由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汉以及江南东部等组成的中东部旱区,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末秋初;由四川盆地中部、川西高原和华南中西部组成的南部旱区,主要是秋旱。2016年我国旱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降水较常年异常偏少,北半球高空大范围温度持续偏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干旱程度。分析表明,贝加尔湖以及中国大部地区较长时间的暖性异常高压维持是造成我国2016年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其中夏季东北地区或贝加尔湖地区异常反气旋配合盛行下沉运动、干燥西北风及大量水汽辐散,是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发生严重夏旱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6年 干旱状况 干旱演变 影响 成因
下载PDF
2016年秋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闪闪 王素萍 冯建英 《干旱气象》 2016年第6期1099-1104,共6页
2016年秋季我国主要有2大干旱区,分别是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江淮、江汉以及江南东北部组成的中东部旱区和江南西部、西南地区东部以及华南地区中西部组成的南部旱区。其中,中东部区域旱情主要发生在9月,10月旱情基本解除;而南部旱区... 2016年秋季我国主要有2大干旱区,分别是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江淮、江汉以及江南东北部组成的中东部旱区和江南西部、西南地区东部以及华南地区中西部组成的南部旱区。其中,中东部区域旱情主要发生在9月,10月旱情基本解除;而南部旱区的旱情主要发生在10月。2大旱区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都是降水异常偏少,且秋季气温较常年偏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干旱。贝加尔湖—中西伯利亚地区异常高压与其东南部的异常低压中心相互配置加深槽脊结构和东亚副热带急流偏北偏弱是造成我国中东部和南部降水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6年秋季 干旱状况 干旱演变 影响 成因
下载PDF
基于回路系统的干旱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建华 张强 周广胜 《干旱气象》 2016年第6期1087-1098,共12页
干旱是一种损失最大、影响人口最多的自然灾害。陆面过程中,白天水分通常从土壤输送到植被与大气中,夜间相反,水分又部分回流到土壤中。这种水分在土壤、植被和大气之间的流动可以看作是一个回路,而构成该回路的土壤、植被和大气3个部... 干旱是一种损失最大、影响人口最多的自然灾害。陆面过程中,白天水分通常从土壤输送到植被与大气中,夜间相反,水分又部分回流到土壤中。这种水分在土壤、植被和大气之间的流动可以看作是一个回路,而构成该回路的土壤、植被和大气3个部件通过水分的纽带作用构成了一个表象上的完整开放系统,称为回路系统。由此系统可以对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进行统一研究,干旱是该系统内在矛盾运动状况的外在反映。对该回路系统的分析表明,该系统主要通过内外2个过程与温度控制过程维持。基于含水量、水分流量和热量3个物理量,给出回路各部件与系统统一的水分热动力学方程组,并给出描述无旱涝过程的正态方程与描述旱涝过程的差量方程。最后,在含水量不变、流量不变、无植被的裸地、植被覆盖密集的地方以及水分运动停止等特殊情况下对干旱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或无植被的裸地,干旱发生与否取决于水分源差量S'的符号;(2)对于湿润区或植被覆盖度很大的地区,干旱发生与否取决于S'和W'/t的符号,其中W'/t是含水量差量的时间偏导数。随后简单讨论了干旱检测的问题。总之,以回路系统和水分热动力学方程组可以对干旱进行系统和定量研究,这对于干旱的基础理论研究、干旱模式以及干旱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回路系统 内外过程 水分热动力学方程组
下载PDF
遥感干旱应用技术进展及面临的技术问题与发展机遇 被引量:66
5
作者 郭铌 王小平 《干旱气象》 2015年第1期1-18,共18页
干旱是全球各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气候现象,也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发展加剧了干旱的影响程度,增强了干旱灾害的风险,给全球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提高干旱... 干旱是全球各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气候现象,也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发展加剧了干旱的影响程度,增强了干旱灾害的风险,给全球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提高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技术水平是应对、管理干旱和减轻干旱脆弱性的基础。近30 a来随着全球对地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在全球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干旱是多学科交叉的复杂问题,其发展过程缓慢、时间和空间表现特征差异很大,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对抗旱防灾提供支撑的力度仍不够。本文在简要总结卫星遥感监测干旱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对各种指数(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指出卫星遥感干旱监测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和未来发展机遇;针对我国卫星遥感干旱应用现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卫星 遥感 干旱指数 进展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气象干旱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劲松 姚玉璧 +6 位作者 王莺 王素萍 刘晓云 周悦 杜昊霖 张宇 任余龙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1-461,共21页
青藏高原是承受自然灾害脆弱性较高的地区。该区域经常遭受雪灾、干旱、大风、雷电、冰雹和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其中,干旱是该区域除雪灾外影响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青藏高原由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 青藏高原是承受自然灾害脆弱性较高的地区。该区域经常遭受雪灾、干旱、大风、雷电、冰雹和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其中,干旱是该区域除雪灾外影响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青藏高原由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加剧。为此,着眼于青藏高原的区域特点,对其气象干旱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系统总结了青藏高原气象干旱的主要研究成果,揭示了青藏高原气象干旱时空分布的基本特征:干旱的高发区在高原的北部、东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高发时段为1980年代和2000年代;归纳了青藏高原气象干旱监测和预测的主要技术方法:基于干旱指数开展的干旱监测评估和基于干旱影响因子利用气候模式进行的干旱预测;给出了青藏高原干旱灾害风险的发生规律:青藏高原东北部偏南地区是农牧业干旱灾害的高风险区,东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是较高风险区;高寒草原比高寒草甸面临的干旱灾害风险高。基于数值模式和未来情景,预估21世纪青藏高原气温升高、降水增加;但由于降水增加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性,未来发生季节性和区域性气象干旱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同时,提出了青藏高原气象干旱研究在资料、技术方法和模式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际前沿,展望了青藏高原气象干旱未来研究需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干旱时空分布 干旱监测预测 干旱灾害及其风险 干旱预估
原文传递
草原生长期地表辐射和能量通量月平均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7
作者 岳平 张强 +2 位作者 邓振镛 杨金虎 孙旭映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1-947,共7页
利用2008年5—9月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辐射和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锡林浩特典型草原生长期各辐射分能量和同期能量通量的月平均日变化以及地表能量闭合度.结果表明:草原生长期总辐射月平均日最大值出现在7月,平均日最大辐射强度达到75... 利用2008年5—9月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辐射和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锡林浩特典型草原生长期各辐射分能量和同期能量通量的月平均日变化以及地表能量闭合度.结果表明:草原生长期总辐射月平均日最大值出现在7月,平均日最大辐射强度达到753.14W·m-2,最小值出现在5月,为697.27W·m-2.受地表反照率和太阳总辐射的影响,生长期反射辐射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平均日积分值为4.92MJ·m-2;9月份最小,平均日积分值为3.76MJ·m-2.生长期获得的辐射能量为1385.67MJ·m-2,平均净辐射(Rn)强度为104.52W·m-2;感热通量(H)共支出640.39MJ·m-2,日平均强度为53.40W·m-2;潜热通量(LH)共支出772.96M·m-2,日平均强度为55.10W·m-2.Rn和H+HL+G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草原生长期日平均能量闭合率为90%,能量不闭合程度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长期 辐射通量 能量通量 能量闭合率
下载PDF
CLM4.0模式对干旱区荒漠草原过渡带快速变化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扬 左洪超 +4 位作者 杨启东 杜冰 王晓霞 王明星 武建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3-934,共12页
利用2012年7-9月微气象蒸发观测实验的观测资料和陆面模式CLM4.0,对荒漠草原过渡带快速变化的陆面过程进行了单点数值模拟试验,通过比较模拟值与观测值来检验模式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CLM4.0模式能较好地模拟下垫面快速变化的辐射... 利用2012年7-9月微气象蒸发观测实验的观测资料和陆面模式CLM4.0,对荒漠草原过渡带快速变化的陆面过程进行了单点数值模拟试验,通过比较模拟值与观测值来检验模式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CLM4.0模式能较好地模拟下垫面快速变化的辐射通量、湍流通量、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但模拟值较观测值还存在一定偏差。在干旱及湿润地表状况下,CLM4.0模式模拟的反射辐射与观测值的偏差较小,而草地地表时模拟值较观测值偏高;CLM4.0模式较好地模拟了地表长波辐射的变化趋势,但是在正午和夜间偏差较大。(2)CLM4.0模式模拟的湍流通量与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85以上,但模拟值较观测值偏高。(3)CLM4.0模式模拟的土壤温度及含水量较观测值偏小,且对强降水引起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过程的模拟性能较差。发展适用于干旱荒漠草原过渡带的土壤孔隙度参数化方案,进而通过改善土壤热导率、导水率的模拟有助于提高该类下垫面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的模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过渡带 快速变化 陆面过程 CLM4.0模式
下载PDF
大气边界层湍流相干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赵建华 张峰 +1 位作者 梁芸 刘世祥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9-1430,共12页
湍流相干结构的发现是湍流研究的重大转折,它对湍流的认识和对物质、动量与能量的输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大气边界层中湍流相干结构的发现过程,其次综述了其形态特征、组成结构、通量贡献以及其他特征,接着阐述了其产生的原因... 湍流相干结构的发现是湍流研究的重大转折,它对湍流的认识和对物质、动量与能量的输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大气边界层中湍流相干结构的发现过程,其次综述了其形态特征、组成结构、通量贡献以及其他特征,接着阐述了其产生的原因,详述了其典型的形成机制,然后论述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继而综述了其检测方法,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湍流相干结构 特征 成因 应用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三个陆面过程模式在西北半干旱区的模拟性能对比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扬 杨启东 +1 位作者 孙旭映 王丽娟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5-417,共13页
利用NOAH(The Community Noah Land Surface Model)、SHAW(Si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和CLM(Community Land Model)3个不同的陆面过程模式及兰州大学(Semi-Arid Climate Observatory and Laboratory,SACOL)2007年的观测资料,对黄土... 利用NOAH(The Community Noah Land Surface Model)、SHAW(Si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和CLM(Community Land Model)3个不同的陆面过程模式及兰州大学(Semi-Arid Climate Observatory and Laboratory,SACOL)2007年的观测资料,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陆面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与观测值间的对比,考察不同陆面过程模式在半干旱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模式在半干旱区的模拟性能有较大差异。其中,CLM模式模拟的20 cm以上的浅层土壤温度最优,SHAW模式模拟的深层土壤温度最优;SHAW模式模拟的土壤含水量与观测值最为接近,而NOAH和CLM模式模拟值有较大偏差;3个模式均能较好地模拟地表反射辐射,其中SHAW模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偏差最小;对地表长波辐射的模拟,CLM模式的模拟最优;3个模式均能较好地反映感热、潜热通量的变化趋势,其中CLM模式对感热的模拟性能优于其他两个模式,在有降水发生后的湿润条件下,CLM模式对潜热的模拟性能最优,而无降水的干燥条件下,CLM模式的模拟偏差最大,NOAH模式对冬季潜热的模拟最优。总体而言,CLM模式能够更好地再现半干旱区地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模式对土壤含水量及干燥条件下的潜热通量的模拟较差,模式对半干旱区陆气间的水文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过程 NOAH模式 SHAW模式 CLM模式 半干旱区 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监测站(SACOL)
下载PDF
小麦干旱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11
作者 王劲松 姚玉璧 +4 位作者 袁淑杰 王素萍 王静 陆晓娟 杨庆怡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285,共13页
发展小麦干旱监测技术是客观监测小麦干旱程度、准确反映干旱波及范围和持续时间的基础,从而能够对小麦干旱灾害做出预警并有效地评估其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小麦干旱监测方法,包括基于地面常规观测、基于水分控制试验、基于作物... 发展小麦干旱监测技术是客观监测小麦干旱程度、准确反映干旱波及范围和持续时间的基础,从而能够对小麦干旱灾害做出预警并有效地评估其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小麦干旱监测方法,包括基于地面常规观测、基于水分控制试验、基于作物模型模拟和基于遥感手段的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表明,基于地面常规观测资料构建的小麦干旱监测指数,更多地考虑到业务和服务的应用需求,具有计算过程简单、资料获取方便、物理意义明确的特点;但其以气象观测要素为主,监测结果与农业旱情存在一定的偏差。基于人工水分控制试验的监测手段,直接与小麦生长状态联系,能反映实际的旱情;但仅靠部分站点的试验监测结果难以反映大范围的小麦干旱状况。作物模型可细致描述作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以及作物生长同降水量和土壤水分之间的动态关系;但其监测所需参数较多,模型本地化释用程度不高。遥感技术能够及时、客观地获取大范围地表综合信息,但受到天气状况、地表粗糙度、地形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反演结果具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对于小麦干旱监测应该针对特定地区和特定生长阶段赋予不同干旱监测指数影响权重,应用综合监测指数以更准确地反映作物干旱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监测技术 研究进展 应用效果比较
下载PDF
沙尘PM_(10)质量浓度与气温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建华 Kyle Tietze +1 位作者 Hongjun Zheng 隆霄 《干旱气象》 2012年第3期339-344,366,共7页
利用甘肃民勤自动气象站观测的2004~2006年夏季的5 min一次的气温与沙尘PM10浓度资料,通过将数据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研究了气温与沙尘天气之间的统计关系。个例显示,气温与沙尘PM10浓度之间存在降温、升温和混合型3种对应关系。实验... 利用甘肃民勤自动气象站观测的2004~2006年夏季的5 min一次的气温与沙尘PM10浓度资料,通过将数据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研究了气温与沙尘天气之间的统计关系。个例显示,气温与沙尘PM10浓度之间存在降温、升温和混合型3种对应关系。实验组统计分析表明,气温及其变化(每5min间隔气温变化绝对值和每24 h间隔气温变化绝对值)与沙尘PM10浓度及其变化呈现出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沙尘暴天气下日平均气温变化与相应沙尘PM10浓度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对照组结果表明,实验组统计关系是非常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沙尘PM10浓度 统计关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冬季湍流相干结构在地表能量平衡中的作用
13
作者 赵建华 张良 +3 位作者 王胜 梁芸 隆霄 王涓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92-2305,共14页
地表能量不平衡问题是近40年一直困扰微气象学界的重要难题.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站的相关数据,通过将湍流分解为相干结构部分和非相干结构部分,在涡动相关法中引入相干结构(Coherent structure,简称为CS)的贡献... 地表能量不平衡问题是近40年一直困扰微气象学界的重要难题.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站的相关数据,通过将湍流分解为相干结构部分和非相干结构部分,在涡动相关法中引入相干结构(Coherent structure,简称为CS)的贡献,探讨了CS在地表能量平衡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CS出现频次高,间歇性显著,在30 min平均时间中出现的数目为38个,出现时间与未出现时间分别占40%和60%左右;(2)CS对通量影响显著,引入CS贡献后,白天垂直动量通量、感热、潜热和湍流通量(感热与潜热之和)等4个通量计算的准确性均获得显著提高,分别提高达26%(0.01 m^(2)·s^(-2))、24%(25.33 W·m^(-2))、31%(6.23 W·m^(-2))和30%(31.66 W·m^(-2)).而不考虑CS的传统方法对这4个通量低估达19%、22%、21%和23%;(3)CS对4个通量的贡献分别为36%、41%、33%和50%;(4)传统方法得到的地表能量平衡闭合率EBR只有0.76、能量平衡残差Res为41.9 W·m^(-2),远未平衡.考虑CS贡献后,EBR增大至0.96、Res降低至10.4 W·m^(-2),地表能量接近闭合;(5)EBR与Res少量的未闭合部分可以非均匀地表产生的垂直感热平流解释.结果表明,CS大幅提高了地表能量的闭合水平,它是实现地表能量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产生地表能量不平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应该在涡动相关法中考虑CS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能量不平衡 相干结构 涡动相关法
下载PDF
湍流相干结构在中蒙中区一次沙尘暴起沙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建华 隆霄 +3 位作者 张峰 杨永龙 刘世祥 梁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67-3980,共14页
起沙机制是沙尘暴天气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中蒙中区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通过提取沙尘源地涡动相关数据中的湍流相干结构(Coherent structure,简称为CS),研究了CS在起沙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起沙期间存在CS,其典型特征表现为上... 起沙机制是沙尘暴天气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中蒙中区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通过提取沙尘源地涡动相关数据中的湍流相干结构(Coherent structure,简称为CS),研究了CS在起沙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起沙期间存在CS,其典型特征表现为上扬—下扫循环,即暖空气的辐合上升与冷空气的辐散下沉相伴;(2)起沙期间,CS具有频次高、持续时间短、间歇性适中、连发频繁、速度切变大、水平尺度远大于垂直尺度和尺度变化比较大的特点;(3)CS是重要的起沙机制,它可起动粒径在0.1~156μm之间的各种沙粒,起动最多的是粒径低于8μm的粉粒与粘粒,但CS不是唯一的起沙机制;(4)CS的上扬与下扫两过程均可引起起沙,区别在于前者通过暖空气的上升将沙粒向上空输送,后者则是将上空高速冷空气拖带下来引起地表沙粒的起动;(5)CS起沙分为单起式和连发配合式两种形式.单起式是单发CS产生的起沙形式,连发配合式是连发的CS产生的跃移—上扬的配合起沙形式.其中,连发配合式为主要形式;(6)下扫过程对起沙的贡献是上扬过程的1.8~15倍,上扬过程可将下扫过程中起动沙粒的1/3左右向上输送到空中;(7)一般情况下,CS对起沙具有稳定的贡献,其贡献率为51%,当临界起沙风速大于13 m·s-1时,其贡献急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沙机制 湍流相干结构 起沙贡献
下载PDF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演变 被引量:47
15
作者 林纾 王毅荣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2-508,共7页
为揭示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资源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演变特征,利用黄土高原地区7省区51站43 a的降水资料,主要采用EOF、CEOF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降水近43 a的时空演变及其资源信息在空间的流动。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年季降... 为揭示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资源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演变特征,利用黄土高原地区7省区51站43 a的降水资料,主要采用EOF、CEOF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降水近43 a的时空演变及其资源信息在空间的流动。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年季降水对全球变化区域响应不同;年降水和秋季降水在1985年附近发生气候突变,降水明显减少;降水年际变化存在2-4 a振荡和11-18 a的年代际振荡,以2-4 a短周期振荡为主;降水响应敏感区在黄土高原腹地,空间演变信息在向东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土高原 降水 区域响应
下载PDF
7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变化对我国雨带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董丽娜 郭品文 +1 位作者 王鹏祥 祁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6-296,共11页
分析了7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时我国雨带的变化特征,发现急流北跳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急流中心西移则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无对应关系,但急流中心西移相对于急流北跳发生的早晚对雨带北移过程有重要... 分析了7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时我国雨带的变化特征,发现急流北跳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急流中心西移则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无对应关系,但急流中心西移相对于急流北跳发生的早晚对雨带北移过程有重要影响:在急流中心西移晚于急流北跳发生年份,雨带北移依次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黄淮地区逐渐北推,其他年份雨带则从长江流域直接北跳至黄淮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1)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引起中纬度大气环流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引起西太平洋水汽输送发生显著变化,孟加拉湾水汽输送无变化。(2)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时大气环流调整不同,导致来自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变化不同,进而对雨带北移产生不同的影响。急流中心西移相对于急流北跳发生时间早晚不同,大气环流调整过程和水汽输送调整过程也不同,使得雨带北推进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月东亚高空急流 大气环流 水汽输送
下载PDF
西北地区5—9月极端干期长度异常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劲松 魏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4-519,共6页
利用西北地区107个测站1960-2004年逐日降水资料,统计5-9月连续无雨日数(日降水量小于0.1mm),得到西北地区5-9月的逐年极端干期长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极端干期长度的基本时空分布特征;对资料标准化后进行经验正交展开(EOF)和旋转经... 利用西北地区107个测站1960-2004年逐日降水资料,统计5-9月连续无雨日数(日降水量小于0.1mm),得到西北地区5-9月的逐年极端干期长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极端干期长度的基本时空分布特征;对资料标准化后进行经验正交展开(EOF)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研究其异常的空间结构及时间演变规律;并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极端干期的周期性及突变的时间。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极端干期长度的气候平均分布与海拔高度及地理位置有较大的关系。西北地区极端干期长度异常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整体一致型,其次表现为东西相反的变化趋势。旋转载荷向量场(RLV)反映出极端干期长度的5个异常气候区:高原东北区,南疆区,青海区,北疆区和西北东南区。5个异常区极端干期长度均存在较明显的2-3 a高频振荡;其次西北东南区存在明显的16 a低频变化周期,而其他各区存在明显的8-11 a低频变化周期。新疆及青藏高原20世纪80年代后极端干期有缩短之趋势。高原东北区,青海区,北疆区的极端干期长度的分布有两个突变点;南疆区、西北东南区则各有一突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干期长度 气候特征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 小波分析
下载PDF
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技术述评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金芳 邓振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229-14231,14359,共4页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目前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采用的几项关键适用技术,为进一步防旱减灾、保证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北方 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防旱减灾技术
下载PDF
RegCM4模式对中国过去30a气温和降水的模拟 被引量:9
19
作者 巩崇水 段海霞 +2 位作者 李耀辉 王澄海 任余龙 《干旱气象》 2015年第3期379-385,394,共8页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对中国区域过去30 a(1983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气温和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检验分析。模拟结果和观测的对比检验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再现过去30 a中国区域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温度和降水的分布型能...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对中国区域过去30 a(1983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气温和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检验分析。模拟结果和观测的对比检验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再现过去30 a中国区域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温度和降水的分布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再现。但是,模拟的气温整体偏低于观测;模拟误差在东北地区相对较小,而在青藏高原周边地区误差相对较大。降水模拟值高于观测结果,在华南、华中地区效果好于其他地区;误差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东麓、四川和云南地区,这可能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气温均方根误差整体上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降水均方根误差则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30 a气温模拟值上升趋势接近实际观测,气温在冬季的模拟好于其他季节,夏季降水的模拟结果明显偏高于观测。模式模拟结果可提供空间分辨率较高的气候资料,也可为观测资料稀少的地区提供有效的气候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CM4 气候模拟 性能检验
下载PDF
黄土高原旱塬区玉米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姚小英 王莺 +3 位作者 王兴 周忠文 张蓓 杨子和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292-297,共6页
黄土高原旱塬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过渡区,土壤水是影响该地区玉米生长的主要因素。运用黄土高原旱塬区董志塬所在地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15年玉米试验田土壤湿度及产量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分析1981-2015年这35年间土壤... 黄土高原旱塬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过渡区,土壤水是影响该地区玉米生长的主要因素。运用黄土高原旱塬区董志塬所在地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15年玉米试验田土壤湿度及产量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分析1981-2015年这35年间土壤水的变化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旱塬区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平均贮水量呈高-低-高的抛物线状变化趋势,贮水量最大时期为乳熟期至成熟期,最小时期为拔节期至抽雄期;土壤耗水量呈低-高-低的抛物线变化趋势,最大时期为拔节期至抽雄期,最小时期为播种期至七叶期。35年来土壤深度为50 cm的土层贮水量、耗水量均呈下降趋势;玉米产量受抽穗期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最大。土壤深度为50 cm的土层贮水量及耗水量对玉米单产的最大影响均出现在7月中旬,分别为21、27 kg/(hm^2·mm)。建议采取有效保墒节水技术措施,减轻玉米关键生育期土壤水分不足对生长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旱塬区 土壤水分 玉米 产量 变化特征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