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改宪法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淑君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5-19,共5页
修改宪法是国家立宪活动的一个方面 ,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宪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统一的原则。本文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就修改宪法的原理、修改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提出了完善我国宪法修改的建议。
关键词 修宪 社会发展 宪法稳定 宪法解释
下载PDF
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衡 被引量:4
2
作者 卢永红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70-75,共6页
本文从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的地位及权利入手 ,通过对控辩平衡原则之确立及其对刑事诉讼实体正义及程序正义之影响的分析 ,结合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及司法现状 ,借鉴“平等武装”理论 ,评述“均衡对抗”观念 。
关键词 控辩平衡 均衡对抗 实体正义 程序正义
下载PDF
论国际条约与我国国内法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丽娟 《西部法学评论》 2001年第2期31-35,共5页
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各国实践看,都承认国际条约对本国具有拘束力,可以构成本国法律的一部分。我国目前没有法律明确规定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实践分析认为,国际条约与我国国... 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各国实践看,都承认国际条约对本国具有拘束力,可以构成本国法律的一部分。我国目前没有法律明确规定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实践分析认为,国际条约与我国国内法具有同等效力,国际条约可以在我国国内法中直接生效,国际条约优先适用是处理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冲突时的重要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论 二元论 转化 纳入 国际条约优先适用
下载PDF
关于行政主体理论的实践冲突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涛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97-100,共4页
行政主体被学界界定为享有与实施国家行政权力权能的行政法人组织。作为行政法人 ,现有的行政主体理论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行政活动的实践。笔者从行政主体的法人结构形态及其责任能力的角度出发 ,认为行政主体具体担负组织的结构形态呈... 行政主体被学界界定为享有与实施国家行政权力权能的行政法人组织。作为行政法人 ,现有的行政主体理论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行政活动的实践。笔者从行政主体的法人结构形态及其责任能力的角度出发 ,认为行政主体具体担负组织的结构形态呈多样性 ,它们不能与行政主体的行政法人结构形态保持完全一致 ;行政主体实施国家的行政权而产生的责任 ,在现实理论的导引下将其性质界定为“自身责任”等等因素 ,都限制了行政主体的主体能力在行政管理实践中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主体 行政法 行政法人 法人结构 "自身责任"
下载PDF
代表制理论的评价与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平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17-20,共4页
不同代表制理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对代议机关与选民 (或选区 )的关系等重要问题的立法立场。本文在对三种不同的代表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我国应采取非强制委托制。
关键词 强制委托 独立代表 非强制委托 选择
下载PDF
关于我国行政主体的不适格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涛 李晓棠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1年第3期91-93,共3页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管理主体。目前行政主体理论将其设定为具有法人结构形态和行政法人能力的组织 ,但是 ,行政主体担负组织的结构形态呈多样性 ,与理论上所设定的行政主体的行政法人结构形态不相吻合 ,行政主体担负组织的主体...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管理主体。目前行政主体理论将其设定为具有法人结构形态和行政法人能力的组织 ,但是 ,行政主体担负组织的结构形态呈多样性 ,与理论上所设定的行政主体的行政法人结构形态不相吻合 ,行政主体担负组织的主体能力与行政主体的主体能力在范围上不相一致 ,最终影响到了行政主体在我国行政法体系内容框架下主体能力的实现。行政主体理论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行政主体 结构形态 主体能力 不适格 行政法
下载PDF
法治理想与现实法制——从几个现象看我国的法治建设
7
作者 王存河 王宏璎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20-23,共4页
“依法治国”并不等于法治 ,“依法治国”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但民主仅限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而没有涉及到对权利的保障和对权力的制约 ;我国的法治建设应该是一种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行动过程 ,而不是以运动方式推进 ;我国的法律权威、... “依法治国”并不等于法治 ,“依法治国”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但民主仅限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而没有涉及到对权利的保障和对权力的制约 ;我国的法治建设应该是一种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行动过程 ,而不是以运动方式推进 ;我国的法律权威、法律信仰没有建立 ,法律社会化机制存有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制约 理性 法律规范社会化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诉讼模式转换中的人权保障 被引量:2
8
作者 郑晓兰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2-26,共5页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及实施,形成控审分离,控辩对抗的诉讼模式,使控、辩、审三方诉讼地位相互独立,加强了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但由于我国刑事诉讼长期以来具有“国家追诉主义”特征,其构造侧重于控诉,因此诉讼中的人权保障仍是...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及实施,形成控审分离,控辩对抗的诉讼模式,使控、辩、审三方诉讼地位相互独立,加强了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但由于我国刑事诉讼长期以来具有“国家追诉主义”特征,其构造侧重于控诉,因此诉讼中的人权保障仍是诉讼民主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理论基础 无罪推定 权利保障
下载PDF
关于我国的法律位阶与立法权限范围──比较立法法颁布前后的内容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示性地规定了我国的立法主体、立法权和立法权限范围,总结了以往立法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充实了中央和地方分权立法的原则和内容,以概括与例举式相结合的方法规定了立法主体的立法权限范围,初步改变了以往...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示性地规定了我国的立法主体、立法权和立法权限范围,总结了以往立法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充实了中央和地方分权立法的原则和内容,以概括与例举式相结合的方法规定了立法主体的立法权限范围,初步改变了以往行政立法主体侵犯权力机关立法主体立法权限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位阶 立法权限范围 立法法 中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务院 地方权力机关 规章
下载PDF
论法律关系的概念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清沂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传统法理学中对法律关系这个重要的法学核心概念的解释和回答 ,存在着片面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从法律与社会的二元关系中认识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意义 ,力求对法律关系做出科学、全面的回答。
关键词 法律 社会 法律关系 社会关系 立法者意志 社会关系主体意志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与刑法的协调保护
11
作者 刘宁生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94-96,共3页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密切相关 ,严惩生态环境犯罪是西部大开发内在和外在的要求 ,必须要加强刑法的协调与保护。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破坏生态环境犯罪 刑法保护 犯罪原因 犯罪特点
下载PDF
回族习俗与回族地区法制建设
12
作者 王宏璎 郑家奎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61-64,共4页
回族习俗是回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是回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帜。本文叙述了回族习俗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分析了它们的特质与功能以及回族习俗与国家法律之间的一致之处与差异 。
关键词 国家法律 回族习俗 法规化 回族地区 法制建设 中国
下载PDF
对律师行使辩护权利的法律思考
13
作者 杨春华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81-83,共3页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 ,对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要求更高了。但律师在参与刑事诉讼时却存在着诸多障碍和问题 ,从立法和司法上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
关键词 刑事诉松 律师 刑事辨护 辨护权利 法律
下载PDF
论刑事诉讼的证据裁判
14
作者 郑晓兰 《西部法学评论》 2001年第2期63-67,共5页
诉讼民主化是现代国家迈向法制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刑事诉讼的民主化,既是遵循诉讼自身发展的规律的必然结果,也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而致的社会之巨大变革。在刑事诉讼民主化发展过程中,准确理解和把握证据裁判原则和制度的... 诉讼民主化是现代国家迈向法制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刑事诉讼的民主化,既是遵循诉讼自身发展的规律的必然结果,也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而致的社会之巨大变革。在刑事诉讼民主化发展过程中,准确理解和把握证据裁判原则和制度的适用,意义尤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证据 证据裁判 立法规定 制度完善
下载PDF
评《拿破仑法典》及其对大陆法系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祁建平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1-25,共5页
大陆法系 ,当今资本主义两大法系之一 ;《拿破仑法典》 ,“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① 。两者有何联系 ?用法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历史分析法进行探究 ,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关键词 《拿破仑法典》 大陆法系 影响
下载PDF
社会调整系统中的现代法治
16
作者 魏清沂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7-19,32,共4页
社会调整是任何社会都必需的。法律调整作为社会调整的最主要形式 ,在社会调整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社会调整的基本理论 ,把现代法治放在社会调整系统中进行考察 ,简要分析现代法治的社会基础、法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
关键词 社会调整 国家调整 法律调整 权力与权利 相互关系
下载PDF
关于公司(企业)注册资本的几点思考
17
作者 张明福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1年第6期22-24,共3页
注册资本作为《公司法》所设立的确认公司的最基本、最关键要素之一,其背后体现着股权与法人所有权的关系,体现着股权人对公司投资、负责、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投资关系,它是产权关系高度明晰的产物。因此,了解和掌握公司制企业的... 注册资本作为《公司法》所设立的确认公司的最基本、最关键要素之一,其背后体现着股权与法人所有权的关系,体现着股权人对公司投资、负责、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投资关系,它是产权关系高度明晰的产物。因此,了解和掌握公司制企业的注册资本构成情况、真实与否,是直接保护各投资人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 注册资本 构成 管理
下载PDF
政企分开与经济民主的法律协调
18
作者 吴春雷 德全英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7-31,共5页
政企分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政企分开的理论、政策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政企关系进行了具体地法律研究、评价、论证;对企业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着健... 政企分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政企分开的理论、政策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政企关系进行了具体地法律研究、评价、论证;对企业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企分开 经济民主 法律协调
下载PDF
法与法律概念之逻辑分析
19
作者 吴春雷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20-24,共5页
分析法与法律概念 ,在理论上有利于对其他法律现象和法律问题研究的深入与展开 ,在实践上有利于避免法与现实生活的相脱离 ,从而促进我国法治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法律 法概念 法律概念 规范性文件
下载PDF
关于公安法律规范的范围与冲突
20
作者 杨涛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61-66,共6页
公安法律规范是公安职能活动主体进行公安职能活动的重要法律依据。公安法律规范的制定主体广泛 ,因而在其结构表现上具有多元性的特征 ,在性质上它包含了规范和调整公安警察权力的不同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 ;在法源上它包括了专门规范和... 公安法律规范是公安职能活动主体进行公安职能活动的重要法律依据。公安法律规范的制定主体广泛 ,因而在其结构表现上具有多元性的特征 ,在性质上它包含了规范和调整公安警察权力的不同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 ;在法源上它包括了专门规范和调整公安警察权力的法律规范和涉及公安工作的法律规范。公安法律规范在公安职能主体职能活动的各个领域 ,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公安法律规范基于不同的原因 ,其相互间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 ,正确处理和解决公安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 ,对公安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法律规范 表现结构多元性 冲突及处理规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