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底层文学主题的多样性 |
李志孝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2
|
中法交涉曾纪泽对红江通商与黑旗军处置议案的策略 |
郑正伟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3
|
贬谪文学的转折——以《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为中心 |
赵鲲
|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4
|
转型时代的乡村底层人生——胡学文小说人物论 |
李志孝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5
|
“戏剧性”生成研究 |
叶毓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6
|
稿本《三古人苑》与张澍《姓氏五书》刍论 |
孟永林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7
|
“局外人”的本真追求 |
李天英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9 |
2
|
|
8
|
契诃夫“内在的”戏剧分析 |
李天英
|
《时代文学(下半月)》
|
2011 |
2
|
|
9
|
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生观培养 |
罗晓春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2 |
2
|
|
10
|
安维峻首请毁禁康有为《新学伪经考》补正 |
孟永林
|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1
|
论《围城》中由超常搭配体现出的语言陌生化现象 |
毕小红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9 |
2
|
|
12
|
人间要好诗——也谈现代诗歌艺术判断的标准与尺度 |
薛世昌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3
|
梁启超致冯国瑞、薛笃弼手札及题跋 |
孟永林
|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4
|
《天狗》:回归现实主义叙事 |
王贵禄
|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5
|
黄裳藏天一阁藏书题跋辑释 |
孟永林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6
|
现代诗的形式处理手段——谈“留空”、“提行”与“分节” |
薛世昌
|
《阅读与写作》
|
2010 |
1
|
|
17
|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论鲁迅散文《过客》和《死后》的精神关联 |
丁念保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1 |
1
|
|
18
|
文学创作成本论 |
薛世昌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9
|
加缪“荒诞人”的非本真生存 |
李天英
|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20
|
孟浩然——盛唐求仕热潮中的“多余人” |
霍志军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