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地区茄子黄萎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建兰 常永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54-558,共5页
从嫁接茄子砧木(日本赤茄)和自根茄子(北京六叶茄)上分别分离到轮枝菌(Verticillium).经鉴定,日本赤茄上分离到的为Verticillium dahliae, 分生孢子大小为2.4~7.2×1.7~3.9μm,轮枝长度为8.5~24.2μm;菌丝生长发育最适温度范围25... 从嫁接茄子砧木(日本赤茄)和自根茄子(北京六叶茄)上分别分离到轮枝菌(Verticillium).经鉴定,日本赤茄上分离到的为Verticillium dahliae, 分生孢子大小为2.4~7.2×1.7~3.9μm,轮枝长度为8.5~24.2μm;菌丝生长发育最适温度范围25~28 ℃,30 ℃下培养生长较好;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 ℃ 10 min;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最佳,氮源的利用以蛋白胨最佳;菌丝生长发育最适pH值范围为5.0~5.5, pH 3.6下培养生长状况较好;接种北京六叶茄发病较轻.从北京六叶茄自根苗上分离到的为Verticillium albo-atrum,该菌分生孢子大小为2.4~10.9×1.9~4.8 μm,轮枝长度为6.1~42.4 μm;菌丝生长发育最适温度范围为23~26 ℃,30 ℃下生长一般;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 ℃ 10 min;对碳源利用以果糖最佳,氮源以硝酸钾为佳;菌丝生长发育最适pH值范围为7.0~7.5, pH 3.6以下生长一般;该菌接种北京六叶茄后,发病较重,能引起枯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黄萎病菌 鉴定 温度 PH值
下载PDF
条锈菌侵染对小麦慢锈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秦丽萍 金明安 +3 位作者 骆慧生 贾秋珍 金社林 曹世勤 《甘肃农业科技》 2004年第5期50-51,共2页
在接种条件下 ,对 4个慢锈小麦品种和 2个快锈小麦品种不同发病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慢锈品种和快锈品种受条锈菌侵染后叶绿素 (a+b)含量和叶绿素 a/b值均较未接种对照明显降低 ,但慢锈品种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较小 ... 在接种条件下 ,对 4个慢锈小麦品种和 2个快锈小麦品种不同发病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慢锈品种和快锈品种受条锈菌侵染后叶绿素 (a+b)含量和叶绿素 a/b值均较未接种对照明显降低 ,但慢锈品种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较小 ;两类品种间叶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菌 慢锈品种 叶绿素
下载PDF
0.2%苦皮藤素水剂防治苹果园3种害螨药效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马鸿文 徐秉良 +1 位作者 陈琳 邓志宏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苦皮藤素 苹果园 害螨 胃毒 多年生 药效试验 水剂 根皮 拒食 咀嚼
下载PDF
草田轮作中小麦品种抗吸浆虫机制探讨
4
作者 张文解 贺春贵 姜红霞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3-67,共5页
针对草田轮作中小麦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防治上单纯依赖化学措施 ,用药量大、成本高、严重污染环境 ,不仅可导致靶标害虫产生抗性 ,形成恶性循环 ,而且还可诱发次生害虫猖獗危害的实际 ,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 ,综合国内外的... 针对草田轮作中小麦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防治上单纯依赖化学措施 ,用药量大、成本高、严重污染环境 ,不仅可导致靶标害虫产生抗性 ,形成恶性循环 ,而且还可诱发次生害虫猖獗危害的实际 ,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 ,总结提出了小麦品种抗吸浆虫机制 ,为确定合理可行的小麦抗虫性品种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田轮作 小麦品种 抗吸浆虫 抗虫机制
下载PDF
串珠镰孢亚粘团变种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文解 魏生龙 +1 位作者 周会明 贺春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1-186,共6页
【目的】为玉米顶腐病生物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指导。【方法】研究了温度、pH、碳源、氮源和光照对玉米顶腐病病原菌串珠镰孢亚粘团变种(Fusarium moniliformevar.subglutinans)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玉米顶腐病... 【目的】为玉米顶腐病生物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指导。【方法】研究了温度、pH、碳源、氮源和光照对玉米顶腐病病原菌串珠镰孢亚粘团变种(Fusarium moniliformevar.subglutinans)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玉米顶腐病病原菌串珠镰孢亚粘团变种菌丝生长、孢子萌发、产生孢子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25,25-30和25℃。该病原菌在pH 4-13能够正常生长、产生孢子并萌发,菌丝生长的最适pH 5-12,孢子萌发的最适pH7-9,产生孢子的最适pH 6-8。该病原菌在以淀粉、甘露醇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与供试的其他8种碳源间差异极显著,10种碳源对产孢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甘油中孢子萌发率最高。在供试的8种氮源上,该病原菌菌丝均能生长、产孢,孢子均能萌发;在以硝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产孢量最大,与其他7种氮源相比有极显著差异;在以甘氨酸为氮源的培养液中孢子萌发率最高,与其他7种氮源相比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光照处理对串珠镰孢亚粘团变种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12 h光暗交替条件下产孢量极显著增大;连续光照条件下孢子萌发率100%,黑暗条件下孢子萌发率仅有10.8%,二者差异极显著。【结论】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产生孢子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25,25-30和25℃;最适pH值分别为5-12,7-9和6-8;在以淀粉、甘露醇为碳源和以硝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顶腐病 串珠镰孢亚粘团变种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茎基腐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子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204-205,共2页
通过对甘肃中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茎基腐病开展全面调查和研究,初步掌握其侵害部位、发生症状、病原微生物优势种群,摸清病原物侵染循环和病害流行特点,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科学防治技术措施,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茎基腐病 危害症状 病原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下载PDF
不同肥力水平对旱砂地春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建国 曹世勤 +1 位作者 骆惠生 金社林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6期40-42,共3页
对旱砂地春小麦不同肥力条件下白粉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旱地春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和发病后小麦的产量与氮肥的关系比与磷肥的关系密切,氮肥水平越高,旱地春小麦白粉病发生相对越严重,产量相对较低;氮磷互作有利于小麦白... 对旱砂地春小麦不同肥力条件下白粉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旱地春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和发病后小麦的产量与氮肥的关系比与磷肥的关系密切,氮肥水平越高,旱地春小麦白粉病发生相对越严重,产量相对较低;氮磷互作有利于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而氮肥75.0kg/hm2+磷肥300.0kg/hm2处理的病情指数较低,产量相对较高,表明合理的氮磷肥配施可降低小麦白粉病病情,提高小麦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砂地 春小麦 白粉病 发生程度 氮肥 磷肥 互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