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轻量级CNN的植物病害识别方法及移动端应用 被引量:74
1
作者 刘洋 冯全 王书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94-204,共11页
为了实现在手机端植物病害叶片检测,对MobileNet和Inception V3 2种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迁移学习,得到2种作物病害分类模型,将2种分类模型分别移植到Android手机端,在识别精度、运算速度和网络尺寸之间进行平衡,选择最优模型。试验表... 为了实现在手机端植物病害叶片检测,对MobileNet和Inception V3 2种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迁移学习,得到2种作物病害分类模型,将2种分类模型分别移植到Android手机端,在识别精度、运算速度和网络尺寸之间进行平衡,选择最优模型。试验表明,MobileNet和Inception V3在PlantVillage数据集(共38类26种病害)上平均识别率分别是95.02%和95.62%。在自建图像集葡萄病害叶片的识别中MobileNet和Inception V3平均识别率分别是87.50%、88.06%,Inception V3的整体识别精度略高,但MobileNet在所有类别的识别上均衡性更好;在模型尺寸方面Inception V3的模型尺寸大小为87.5 MB,MobileNet的模型尺寸为17.1 MB,大约是后者5倍;2种模型移植到手机端时,MobileNet和Inception V3的APP所占内存分别是21.5和125 MB;在手机端单张图片的识别时间方面,Inception V3平均计算时间约是174 ms,MobileNet的平均计算时间约是134 ms,后者的平均计算时间比前者快40 ms;在手机端MobileNet相比于Inception V3占用内存更小,运算时间更快。说明MobileNet更适合在手机端进行植物病害识别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病害 图像识别 MobileNet InceptionV3 ANDROID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的西北旱区农田土壤颗粒接触模型和参数标定 被引量:63
2
作者 石林榕 赵武云 孙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81-187,共7页
为了解决利用离散元法模拟土壤作业过程在预测农具阻力和土壤动态运动时存在失真等问题,整合延迟弹性模型(hysteretic spring contact model,HSCM)和线性内聚力模型(liner cohesion model,LCM)优势建立西北旱区农田土壤模型,以不同参数... 为了解决利用离散元法模拟土壤作业过程在预测农具阻力和土壤动态运动时存在失真等问题,整合延迟弹性模型(hysteretic spring contact model,HSCM)和线性内聚力模型(liner cohesion model,LCM)优势建立西北旱区农田土壤模型,以不同参数(静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和内聚强度)组合下仿真得到的土壤仿真堆积角为响应值,基于Box-Behnken试验法建立回归模型,并根据该回归模型进行了参数预测并验证,对17组土壤仿真堆积角方差分析表明:静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和抗剪强度的交互项、动摩擦系数的二次项对仿真堆积角的影响极显著;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交互项、静摩擦系数的二次项对仿真堆积角的影响显著。使用预测的参数进行6种不同含水率土壤直接剪切仿真和试验对比可知,当含水率为1%~20%时,仿真与试验间的抗剪强度相对误差为1.18%~9.31%,仿真与试验间的内摩擦角相对误差为0.55%~4.07%。对仿真和试验鸭嘴插入阻力数据进行分析可知,仿真与试验曲线在入土距离处于0~50 mm期间时,但仿真入土阻力曲线波动较大,仿真和试验阻力走势基本一致,玉米直插穴播最深处50 mm处的仿真和试验入土阻力相对误差为0.928%,可利用此时的入土阻力分析直插鸭嘴结构对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离散元法 摩擦系数 参数 标定
下载PDF
全膜双垄沟覆膜土壤离散元接触参数仿真标定 被引量:62
3
作者 戴飞 宋学锋 +3 位作者 赵武云 张锋伟 马海军 马明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56,77,共9页
为进一步提升基于离散元法对全膜双垄沟机械化覆土作业过程研究的准确性,结合EDEM软件进行覆膜土壤摩擦角(土壤休止角及其与钢滑动摩擦角)离散元仿真试验。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组合试验,得出各接触参数对土壤休止角、土壤与钢滑动摩擦... 为进一步提升基于离散元法对全膜双垄沟机械化覆土作业过程研究的准确性,结合EDEM软件进行覆膜土壤摩擦角(土壤休止角及其与钢滑动摩擦角)离散元仿真试验。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组合试验,得出各接触参数对土壤休止角、土壤与钢滑动摩擦角的影响显著性顺序。分别建立了各关键接触参数与土壤休止角、土壤与钢滑动摩擦角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以自制试验装置测定结果作为优化的目标值,获得全膜双垄沟覆膜土壤离散元最优接触参数组合为:土壤与土壤静摩擦因数0. 68、土壤与土壤滚动摩擦因数0. 27、土壤与土壤恢复系数0. 21、土壤与钢静摩擦因数0. 31、土壤与钢滚动摩擦因数0. 13和土壤与钢恢复系数0. 54。为验证所标定全膜双垄沟覆膜土壤接触参数的可靠性,对模拟仿真与实际试验的土壤休止角、土壤与钢滑动摩擦角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相对误差分别为2. 6%和3. 1%;同时应用离散元法进行全膜双垄沟覆土装置在覆膜土壤颗粒最优标定参数组合设置下的种床覆土过程仿真模拟,通过与实际作业效果对比,仿真结果与田间试验工况基本一致,验证了仿真试验与建立回归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土壤 全膜双垄沟 覆土装置 离散元法 参数标定
下载PDF
玉米秸秆揉丝破碎过程力学特性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47
4
作者 张锋伟 宋学锋 +3 位作者 张雪坤 张方圆 魏万成 戴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8-65,共8页
由于玉米秸秆揉丝破碎过程缺乏有效数值模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加工设备结构改进效率。该文基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建立了玉米秸秆离散元模型,并通过物理试验和虚拟试验相结合对玉米秸秆粘结接触模型(bonded pa... 由于玉米秸秆揉丝破碎过程缺乏有效数值模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加工设备结构改进效率。该文基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建立了玉米秸秆离散元模型,并通过物理试验和虚拟试验相结合对玉米秸秆粘结接触模型(bonded particle model,BPM)进行了参数校核。最后针对玉米秸秆离散元模型进行了破碎仿真以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以 5 mm/min 为加载速度进行秸秆压缩和剪切试验时,最大临界载荷分别为 2 260 和 110 N;对 BPM 粘结模型进行参数校核后,得到法向刚度系数、切向刚度系数、临界法向应力、临界切向应力及粘结半径分别为 9.60×10^6 N/m、6.80×10^6 N/m、8.72 MPa、7.5 MPa、2 mm,此时离散元模型力学特性与含水率为 87.8%的收获期玉米秸秆相接近;仿真结束后,物料可分为短型、标准型、长型及未完全破碎型 4 种,与试验结果相一致,不同类型物料质量与试验结果数据偏差保持在 10%以内。研究结果表明离散元法应用于玉米秸秆揉丝破碎过程仿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机械化 模型 离散元法 秸秆揉丝 秸秆破碎
下载PDF
收获期马铃薯块茎碰撞恢复系数测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5
作者 冯斌 孙伟 +3 位作者 石林榕 孙步功 张涛 吴建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50-57,共8页
为了建立马铃薯块茎在土薯分离机构和振动筛上发生碰撞时的碰撞模型,该文基于质点对固定面的碰撞动力学理论在自制测定装置上对马铃薯块茎碰撞恢复系数进行了试验测定。对块茎碰撞恢复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块茎质量... 为了建立马铃薯块茎在土薯分离机构和振动筛上发生碰撞时的碰撞模型,该文基于质点对固定面的碰撞动力学理论在自制测定装置上对马铃薯块茎碰撞恢复系数进行了试验测定。对块茎碰撞恢复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块茎质量、含水率、跌落方向和马铃薯品种等进行了混合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混合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马铃薯块茎碰撞恢复系数的影响顺序为: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块茎质量、含水率、跌落方向和马铃薯品种,其中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块茎质量和含水率影响较为显著。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与65Mn钢、橡胶、马铃薯和土块间块茎碰撞恢复系数依次减小,其中新大坪的值分别为0.791 2、0.710 5、0.663 2、0.525 3,陇薯7号的值分别为0.762 7、0.695 2、0.690 4、0.563 1;马铃薯块茎碰撞恢复系数随着下落高度、块茎质量和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均大于0.9。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收获机挖掘及土薯分离装置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运动学 机械化 马铃薯 碰撞恢复系数
下载PDF
马铃薯种薯机械排种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确定及验证 被引量:44
6
作者 石林榕 孙伟 +2 位作者 赵武云 杨小平 冯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42,共8页
为方便利用离散单元法优化勺链式马铃薯排种装置的排种性能,该文通过试验、参考文献测定和计算了马铃薯基本物理参数(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恢复系数);利用自制的马铃薯静摩擦系数测定装置测定了种薯间、种薯与钢板、种薯与塑料之间... 为方便利用离散单元法优化勺链式马铃薯排种装置的排种性能,该文通过试验、参考文献测定和计算了马铃薯基本物理参数(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恢复系数);利用自制的马铃薯静摩擦系数测定装置测定了种薯间、种薯与钢板、种薯与塑料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分别为0.452、0.445和0.517;通过斜面法测定种薯与钢板、塑料的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269、0.303。由于通过颗粒堆积法建立的种薯在外形尺寸和质心上与实际薯有一定误差,因此,以种薯堆积角为目标值,通过改变仿真种薯模型的动摩擦系数建立回归模型,预测的种薯间动摩擦系数为0.024;为检验所确定种薯仿真模型参数的可靠性,通过切片造型法构建马铃薯种薯(球形、椭球、不规则)模型,采用确定的参数进行马铃薯堆积角仿真试验,并与试验堆积角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马铃薯仿真与试验堆积角相对误差为1.33%;以勺链式马铃薯排种装置为研究对象,对比仿真和台架试验排种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马铃薯仿真与试验相对误差为9.16%,空种率相对误差为6.20%,其相对误差均小于10%;仿真与试验重播率、空种率满足GB/T 6242-2006《种植机械马铃薯种植机试验方法》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农作物 计算机仿真 马铃薯 离散单元法 参数 验证
下载PDF
胡麻籽粒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与排种试验验证 被引量:45
7
作者 石林榕 马周泰 +3 位作者 赵武云 杨小平 孙步功 张建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5-33,共9页
为借助离散单元法优化胡麻机械化生产装备提供胡麻基本参数,该文对甘肃省普遍种植的定亚22号、陇亚10号、陇亚13号3种胡麻籽粒通过试验法测定了胡麻籽粒的基本物理参数(3个方向尺寸、质量密度、体积密度、泊松比、千粒重、含水率、弹性... 为借助离散单元法优化胡麻机械化生产装备提供胡麻基本参数,该文对甘肃省普遍种植的定亚22号、陇亚10号、陇亚13号3种胡麻籽粒通过试验法测定了胡麻籽粒的基本物理参数(3个方向尺寸、质量密度、体积密度、泊松比、千粒重、含水率、弹性模量)和接触力学参数(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通过调整胡麻模型的滚动摩擦系数条件下形成的胡麻堆积角逼近胡麻实际堆积角方法,预测胡麻滚动摩擦系数。结果表明:定亚22号胡麻滚动摩擦系数为0.0415、陇亚10号为0.0425、陇亚13号为0.0420。探讨了胡麻堆积角形成过程中滚动摩擦系数对胡麻与底板接触数量、胡麻动能和重力势能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滚动摩擦系数的减少,胡麻与底板的接触数量增加,胡麻种群的转动动能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减小胡麻滚动摩擦系数,其转动动能增加。通过设计的异型窝眼轮排种仿真和大田试验可知,胡麻平均穴粒数为9.5粒,标准差为1.5粒;大田试验的平均穴粒数为9粒,标准差为1粒。仿真和试验结果的穴粒数平均值的相对误差为5.26%,基本满足西北旱区胡麻播种机械设计参数优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离散元 标定 胡麻 验证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葡萄叶片病害检测方法 被引量:40
8
作者 刘阗宇 冯全 杨森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83,共11页
文章采用多角度建议区域Faster-RCNN准确定位图像中葡萄叶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病害检测方法,检测图像叶片病害。相比直接检测图像病害,可去除背景因素对病害区域干扰,降低错误率。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自然条件下葡萄病害成像适... 文章采用多角度建议区域Faster-RCNN准确定位图像中葡萄叶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病害检测方法,检测图像叶片病害。相比直接检测图像病害,可去除背景因素对病害区域干扰,降低错误率。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自然条件下葡萄病害成像适应性良好。文章统计6种不同条件下拍摄图像,对一般叶片检测算法平均mAP为75.52%,显著高于传统算法。在病害检测时,采用两种策略:从一幅图像中检测到每个单个叶片,或将整幅图像对叶片取掩模后,作为下一级病害检测器输入图像。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法,6种常见葡萄病害平均mAP为66.47%,其中褐斑病与白粉病mAP超过70%;第二种方法,病害检测平均mAP为51.44%,但平均检测时间节约75%。两种方法性能均优于在原始图像上直接病害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病害 卷积神经网络 病害检测 多角度建议区域 叶片检测 叶片掩模
下载PDF
垂直插入式小麦覆膜穴播机的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魏宏安 邵世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37,共4页
针对滚轮式小麦覆膜穴播机存在的问题 ,设计了垂直插入式小麦覆膜穴播机。运用平行四杆机构原理 ,实现了成穴器——鸭嘴的直立接种、垂直入土和出土 ;采用地轮传动实现了鸭嘴插入土壤后的接近水平零位移运动 ;鸭嘴采用了定点强制开启投... 针对滚轮式小麦覆膜穴播机存在的问题 ,设计了垂直插入式小麦覆膜穴播机。运用平行四杆机构原理 ,实现了成穴器——鸭嘴的直立接种、垂直入土和出土 ;采用地轮传动实现了鸭嘴插入土壤后的接近水平零位移运动 ;鸭嘴采用了定点强制开启投种。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 ,该机成穴播种机构设计合理 ,穴粒数合格率较高 ,无空穴 ,成穴器不堵土 ,不挑膜 ,穴孔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穴播机 小麦 垂直插入式穴播机
下载PDF
苜蓿草粉制粒密度与挤出力模拟试验 被引量:31
10
作者 吴劲锋 黄建龙 +1 位作者 张维果 赵武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1,共4页
以苜蓿草粉作为制粒原料,建立了环模制粒的试验装置,模拟苜蓿颗粒的制粒过程。通过对不同粒度的苜蓿草粉进行制粒过程模拟试验,得出制粒挤出力与粒度、密度的关系。
关键词 苜蓿 粒度 挤出力 密度 环模失效
下载PDF
马铃薯施肥播种起垄全膜覆盖种行覆土一体机设计 被引量:30
11
作者 孙伟 刘小龙 +2 位作者 张华 王虎存 田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4-22,共9页
为实现全膜覆盖种行覆土马铃薯机械化种植,针对地膜全域覆盖膜上对行覆土等难题,设计了马铃薯施肥播种起垄全膜覆盖种行覆土一体机。对样机关键部件进行了分析与设计,确定了液压偏置悬挂装置、跨越式膜上覆土装置、排种系统、碎土整形... 为实现全膜覆盖种行覆土马铃薯机械化种植,针对地膜全域覆盖膜上对行覆土等难题,设计了马铃薯施肥播种起垄全膜覆盖种行覆土一体机。对样机关键部件进行了分析与设计,确定了液压偏置悬挂装置、跨越式膜上覆土装置、排种系统、碎土整形装置结构及工作参数,解析了核心部件作业机理。田间试验表明,马铃薯施肥播种起垄全膜覆盖种行覆土一体机膜下播种深度合格率为86%,种薯间距合格指数为89%,重种指数为5%,漏种指数为4%,种行覆土宽度合格率为92%,种行覆土厚度合格率为94%,邻接行距合格率为86%,地膜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为48.1 mm/m2,渗水孔间距合格率为96%。田间性能试验指标均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能够实现施肥、播种、起垄、全膜覆盖、种行覆土一体化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设计 农作物 全膜双垄沟 种行覆土 马铃薯种植机
下载PDF
帆布带式马铃薯挖掘-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9
12
作者 戴飞 郭笑欢 +3 位作者 赵武云 辛尚龙 刘小龙 吴正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为解决西北旱区大面积推广马铃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模式所造成的田间残膜污染问题,设计了帆布带式马铃薯挖掘-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实现了马铃薯挖掘收获与残膜回收的一体化作业。通过对样机防缠绕装置、帆布带式送膜装置及浮动卷膜装置... 为解决西北旱区大面积推广马铃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模式所造成的田间残膜污染问题,设计了帆布带式马铃薯挖掘-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实现了马铃薯挖掘收获与残膜回收的一体化作业。通过对样机防缠绕装置、帆布带式送膜装置及浮动卷膜装置关键工作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影响联合回收机残膜回收率的相关试验因素及其取值范围。依照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了作业机前进速度、卷膜驱动辊转速、输膜轴转速和输膜板倾角与残膜回收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残膜回收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卷膜驱动辊转速、作业机前进速度、输膜轴转速和输膜板倾角;联合回收机最佳工作参数为:作业机前进速度0.72 m/s、卷膜驱动辊转速303 r/min、输膜轴转速499 r/min、输膜板倾角29°。验证试验表明,联合回收机残膜回收率均值为92.1%,较优化前有明显提升;同时在此工作参数条件下,作业机明薯率为96.6%、伤薯率为2.2%,各项作业指标均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残膜回收 帆布带式 联合作业机 试验
下载PDF
西北雨养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戴飞 赵武云 +3 位作者 张锋伟 马海军 辛尚龙 马明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6,共16页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抗旱增产,在我国西北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与提升其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主要包括对覆膜种床构建、膜上播种、残膜回收及种植作物收获技术与配套机具的研究。在分析西北旱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概况、技术模式和实施...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抗旱增产,在我国西北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与提升其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主要包括对覆膜种床构建、膜上播种、残膜回收及种植作物收获技术与配套机具的研究。在分析西北旱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概况、技术模式和实施效应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全膜双垄沟相关机械化起垄覆膜、膜上精量播种、种植作物收获及残膜回收关键技术特点及典型机具。结合实际生产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与需求,在分析归纳现阶段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艺、农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机农艺融合、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与配套机具性能优化、创建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研发经济高效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作业装备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创建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实现全膜双垄沟生产系统高效、节本增效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 种床构建 膜上播种 对行收获 残膜回收
下载PDF
联合收获机主驾驶座振动强度及其频率结构试验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芬娥 曹新惠 +2 位作者 郭维俊 马国军 何成秀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65,61,共5页
根据小麦联合收获机振源特点,运用DH5922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现场测试新疆-2A型联合收获机主驾驶座地板测点的动力响应,得到了测点不同工况下的垂直振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和快速傅里叶变换频谱。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联合收获机任一点的振... 根据小麦联合收获机振源特点,运用DH5922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现场测试新疆-2A型联合收获机主驾驶座地板测点的动力响应,得到了测点不同工况下的垂直振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和快速傅里叶变换频谱。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联合收获机任一点的振动强度、频率结构随工况不同而变化。收获机空转、发动机空转、田间作业和公路运输4种工况下测点的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为0.1591m/s2、0.1087m/s2、0.0938m/s2、0.0704m/s2,振动主频分别为142.6Hz、56.6Hz、36.6Hz、36.6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振动强度 振动频率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复合字典的马铃薯病害识别方法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杨森 冯全 +2 位作者 张建华 孙伟 王关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29,共8页
为解决自然环境下小样本病害叶片识别率低、鲁棒性不强的问题,以马铃薯病害叶片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与复合特征字典结合的病害叶片识别方法。首先,利用迁移学习技术对Faster R-CNN模型进行训练,检测出病害叶片的斑... 为解决自然环境下小样本病害叶片识别率低、鲁棒性不强的问题,以马铃薯病害叶片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与复合特征字典结合的病害叶片识别方法。首先,利用迁移学习技术对Faster R-CNN模型进行训练,检测出病害叶片的斑块区域;然后,采用高密度采样方法对整个斑块区域提取颜色特征和SIFT特征,建立颜色特征和SIFT特征词汇表,再由K-均值聚类算法对两类表观特征词汇表进行聚类,构造出复合特征字典;最后,将病害区域提取的特征在复合特征字典中映射后获得特征直方图,利用支持向量机训练出病害的识别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特征字典中视觉单词数为50时,病害识别的鲁棒性和实时性最佳,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0.83%,单帧图像耗时1.68 s;在颜色特征和SIFT特征组合下,本文方法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对病害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最高,达到84.16%;在相同数据集下,与传统词袋法相比,本文方法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提高了25.4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病害 识别模型 自然环境 Faster R-CNN 复合字典
下载PDF
农田残膜回收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东 赵武云 +3 位作者 辛尚龙 刘小龙 曲浩 许渊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4-209,共6页
随着我国农用地膜使用量的持续大量使用,在给用户带来生产效益的同时加剧农田污染,加之田间地膜回收的不彻底性及政策导向等因素,导致近年来农田质量急剧下滑。为此,分析目前国内外农田残膜回收技术及对应机型,通过对现有的残膜回收机... 随着我国农用地膜使用量的持续大量使用,在给用户带来生产效益的同时加剧农田污染,加之田间地膜回收的不彻底性及政策导向等因素,导致近年来农田质量急剧下滑。为此,分析目前国内外农田残膜回收技术及对应机型,通过对现有的残膜回收机具特点的分析,阐述国内外现有的残膜回收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总结归纳现有机具的部分缺点和问题,对本领域的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提出我国对于残膜污染治理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 污染 回收 治理
下载PDF
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7
17
作者 戴飞 赵武云 +3 位作者 刘国春 张仕林 史瑞杰 韦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0-147,共8页
为提高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械化水平,在结合胡麻脱粒物料流动特性(脱粒物料堆积角、与不锈钢的滑动角)、研究分离清选作业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通过对样机关键作业部件进行设计选型,确定了振动喂料系统... 为提高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械化水平,在结合胡麻脱粒物料流动特性(脱粒物料堆积角、与不锈钢的滑动角)、研究分离清选作业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通过对样机关键作业部件进行设计选型,确定了振动喂料系统、籽粒分离装置、杂余自动排料装置、吸杂风机及旋风分离器的关键工作参数;分析了杂余自动排料装置作业过程,得出确保该装置实现自动排料的必要条件,并完成了样机作业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振动喂料系统电磁激振器振幅控制在14~18 mm、气流清选系统吸杂风机变频频率控制在50~60 Hz时,作业机具有较强的物料适应性,胡麻脱粒物料分离清选机作业后籽粒清洁率为92.66%、夹带总损失率为1.58%,杂余自动排料装置无明显的堵塞现象,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脱粒物料 分离清选机
下载PDF
免耕播种机高抗尘排种监测器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7
18
作者 冯全 栗震霄 +2 位作者 吴建民 高晓阳 王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8-70,78,共4页
研制了免耕播种机高抗尘排种监测器,以红外对管作为传感器,在检测电路中将正常排种时产生的脉冲信号与背景直流信号分离,以不同的放大系数放大再合成为一个信号后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脉冲信号与背景直流的对比度,适合小麦等小粒径种子... 研制了免耕播种机高抗尘排种监测器,以红外对管作为传感器,在检测电路中将正常排种时产生的脉冲信号与背景直流信号分离,以不同的放大系数放大再合成为一个信号后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脉冲信号与背景直流的对比度,适合小麦等小粒径种子排种检测的需要。试验表明,该监测器在高尘土的免耕作业环境中仍能很好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免耕播种机 排种监测器 抗尘
下载PDF
4U-1600型集堆式马铃薯挖掘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杨小平 魏宏安 +3 位作者 赵武云 姜彦武 戴立勋 黄晓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92,共10页
针对传统一级升运链马铃薯挖掘机土薯分离效果差、人工捡拾铺条劳动强度大的作业难题,设计了4U-1600型集堆式马铃薯挖掘机。对挖掘机阶梯挖掘铲、两级升运链式土薯分离输送装置及液压开启式集薯箱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选型,并完成其关... 针对传统一级升运链马铃薯挖掘机土薯分离效果差、人工捡拾铺条劳动强度大的作业难题,设计了4U-1600型集堆式马铃薯挖掘机。对挖掘机阶梯挖掘铲、两级升运链式土薯分离输送装置及液压开启式集薯箱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选型,并完成其关键参数的计算确定。以样机前进速度、一级土薯分离装置线速度和二级土薯分离升运装置线速度为自变量,以明薯率和伤薯率为响应值,依照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各因素与明薯率、伤薯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明薯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二级土薯分离升运装置线速度、样机前进速度和一级土薯分离装置线速度,对伤薯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一级土薯分离装置线速度、二级土薯分离升运装置线速度和样机前进速度;马铃薯挖掘机最佳工作参数为:样机前进速度1.50 m/s、一级土薯分离装置线速度1.37 m/s、二级土薯分离升运装置线速度0.89 m/s。验证试验表明,4U-1600型集堆式马铃薯挖掘机作业后,明薯率为95.11%、伤薯率为3.36%,性能试验指标均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要求,表明在优化工作参数条件下该作业机能够提升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挖掘机 土薯分离升运装置 集堆式 试验
下载PDF
胡麻茎秆生物力学特性试验 被引量:26
20
作者 史瑞杰 戴飞 +3 位作者 赵武云 刘元祥 张仕林 魏万成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50,共6页
为提高胡麻收获及脱粒效率,减少胡麻茎秆缠绕割台和脱粒滚筒,选取陇亚14号胡麻茎秆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含水率,并做生物力学特性试验,得出胡麻茎秆不同部位的生物力学特性参数,从而对胡麻机械化收获与脱粒提供参数支持。结果表明:当含水率... 为提高胡麻收获及脱粒效率,减少胡麻茎秆缠绕割台和脱粒滚筒,选取陇亚14号胡麻茎秆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含水率,并做生物力学特性试验,得出胡麻茎秆不同部位的生物力学特性参数,从而对胡麻机械化收获与脱粒提供参数支持。结果表明:当含水率为9.435%时,陇亚14号胡麻根部茎秆平均直径为2.472mm,抗拉强度最小,最大拉伸力居中,分别为49.8 MPa、148.113N;中部茎秆平均直径为2.144mm,抗拉强度和最大拉伸力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9.6 MPa、166.362N;颈部茎秆平均直径为1.384mm,抗拉强度和最大拉伸力均小于根部和中部;而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剪切强度以及最大压缩力、最大弯曲力和剪切最大载荷由根部、中部、颈部的顺序依次减小;相比较而言,颈部与果穗连接处的各参数均为最小值。由此可见陇亚14号胡麻茎秆机械化收获、脱粒时根部、中部茎秆对脱粒滚筒、割刀及割台提出更高的要求,该试验为提高胡麻收获和脱粒效率,以及胡麻机械化收获、脱粒等机具的研发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茎秆 生物力学特性 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