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麦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被引量:92
1
作者 赖勇 王鹏喜 +8 位作者 范贵强 司二静 王晋 杨轲 孟亚雄 李葆春 马小乐 尚勋武 王化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目的】分析大麦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寻找与部分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大麦杂交组合的配置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86个SSR标记对113份大麦亲本材料进行多态性扫描,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挑选57个标记进行... 【目的】分析大麦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寻找与部分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大麦杂交组合的配置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86个SSR标记对113份大麦亲本材料进行多态性扫描,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挑选57个标记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Tassel 2.1 GLM(general linearmodel)和MLM(mixed linear model)方法进行标记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86个标记共检测出200个等位变异,变异范围为1—5个;基因频率的变异范围为0.0088—1.0000,Shannon指数变异范围为0.0000—1.2236;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在0.5504—0.9897,平均值为0.7477。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亚群。以GLM分析,发现9个与株高、穗长、芒长、穗粒数和小穗着生密度相关联的标记,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在0.0507—0.2766;以MLM分析,发现6个与株高、芒长和小穗着生密度相关的标记,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在0.0238—0.1999。【结论】利用SSR标记分析了113份大麦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并通过2种关联分析模型,分别寻找到了9个与株高、穗长、芒长、穗粒数相关联,6个与株高、芒长和小穗着生密度相关联的标记,这些标记位于1H、2H、3H、4H和7H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遗传多样性 群体遗传结构 关联分析
下载PDF
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结构及其生物效应 被引量:81
2
作者 孟品品 刘星 +5 位作者 邱慧珍 张文明 张春红 王蒂 张俊莲 沈其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79-3086,共8页
连作障碍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探明马铃薯连作障碍的机理,减轻连作障碍对产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与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结构的影响及其生物效应.结果表明:随着... 连作障碍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探明马铃薯连作障碍的机理,减轻连作障碍对产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与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结构的影响及其生物效应.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土壤中真菌DGGE图谱的条带数量增加,连作1~5年处理的操作分类单元(OTU)分别比对照(轮作)增加了38.5%、38.5%、30.8%、46.2%和76.9%,说明马铃薯连作使根际土壤中真菌优势种群的个体数明显增多.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各处理间真菌种群结构的相似性越来越低.通过真菌DGGE条带的克隆测序比对发现,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马铃薯根际土壤土传病害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的数量明显增加,而球毛壳菌作为一种生防菌,连作5年时数量明显减少.连作使根际土壤中病原真菌种群过渡成为优势种群,根际微生态环境恶化,从而作用于根系,使根系活力和吸收面积下降,最终导致块茎产量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连作 PCR-DGGE 真菌种群结构 根系生理活性 块茎产量
原文传递
生草影响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园环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3
作者 焦润安 张舒涵 +3 位作者 李毅 李朝周 王建平 焦健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10-1623,共14页
生草是近年来国内外大力推广的一种现代化果园管理模式,是促进果树生长和果实发育的一个重要果园栽培措施。笔者从果园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果树根系生长发育、果实发育、丛枝菌根真菌定殖及丛枝菌根发育等方面归纳了生草对果园... 生草是近年来国内外大力推广的一种现代化果园管理模式,是促进果树生长和果实发育的一个重要果园栽培措施。笔者从果园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果树根系生长发育、果实发育、丛枝菌根真菌定殖及丛枝菌根发育等方面归纳了生草对果园环境和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生草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总体表现为:生草能促进丛枝菌根发育,有利于提高果树根系吸收性能;提高果树抗逆性;改善果实品质。生草对果园环境的影响表现为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和改善土壤结构,主要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营养成分含量和蓄水保墒能力。但是,在供水不足的果园以及果树生长发育早期,草与果树的水分竞争有可能造成果树的干旱胁迫,进而抑制果树营养生长,降低生长势。笔者还分析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旨在为生草在果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生草 生长发育 丛枝菌根 土壤性质
下载PDF
甘肃省干旱灌区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变化 被引量:63
4
作者 牛秀群 李金花 +3 位作者 张俊莲 沈宝云 柴兆祥 王蒂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6-243,共8页
为了深入了解根际土壤镰刀菌分布与马铃薯连作之间的关系,以"大西洋"品种为试材,采用根残体分离法,研究了轮作和连作茬口的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不同茬口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8个种的镰刀菌,玉米-马铃薯轮作... 为了深入了解根际土壤镰刀菌分布与马铃薯连作之间的关系,以"大西洋"品种为试材,采用根残体分离法,研究了轮作和连作茬口的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不同茬口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8个种的镰刀菌,玉米-马铃薯轮作茬口的优势种为再育镰孢,分离频率为23.34%;连作1~3年茬口的优势种均为茄病镰孢,分离频率分别为30.78%,37.70%和45.48%。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马铃薯根际土壤镰刀菌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不同菌种的数量变化趋势各异,尖孢镰孢、茄病镰孢呈上升趋势,黄色镰孢、再育镰孢呈下降趋势,木贼镰孢变化较为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 马铃薯 连作
下载PDF
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马铃薯干物质和钾素积累与分配特性 被引量:61
5
作者 卢建武 邱慧珍 +4 位作者 张文明 王蒂 张俊莲 张春红 侯叔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3-430,共8页
2010年在甘肃省定西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马铃薯的干物质(DM)和钾素(K)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马铃薯根、茎、叶的DM积累量在全生育期内呈单峰曲线,大小顺序为叶>茎>根;全株和块茎DM积累量在全生育期内持续增... 2010年在甘肃省定西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马铃薯的干物质(DM)和钾素(K)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马铃薯根、茎、叶的DM积累量在全生育期内呈单峰曲线,大小顺序为叶>茎>根;全株和块茎DM积累量在全生育期内持续增加,均呈"S"型增长曲线.全株的DM积累最大速率大于块茎,且出现时间比块茎早17d.DM在各器官中的分配以块茎形成末期和块茎增大末期为转折点;在块茎形成末期之前,DM分配比例以叶片最大,其后以块茎最大;干质量平衡期出现在块茎增大末期(出苗后90d左右),此期之前块茎的DM积累量小于根茎叶,二者的积累量呈正相关,其后块茎大于根茎叶,二者呈负相关.全株干物质积累主要来源于块茎.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在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和成熟期的分配比例分别为5%、30%、60%、4%和1%,块茎干物质积累量的分配比例分别为0、18%、62%、18%和2%.全生育期内,马铃薯50%以上的干物质在块茎增长期形成.马铃薯品种"新大坪"各器官中钾浓度以茎最高,块茎最低,在干质量平衡期之前根中的钾浓度高于叶,之后低于叶;各器官中钾的积累量在干质量平衡期之前集中分配在根茎叶中,表现为茎>叶>根,之后主要向块茎中分配和积累,至成熟期,60%以上的钾贮藏在块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物质 钾素 积累与分配 半干旱雨养农业区
原文传递
北方冬油菜抗寒性的形态与生理机制 被引量:59
6
作者 杨宁宁 孙万仓 +7 位作者 刘自刚 史鹏辉 方彦 武军艳 曾秀存 孔德晶 鲁美宏 王月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2-461,共10页
【目的】低温是影响中国北方冬油菜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冬油菜抗寒机制研究至关重要。从形态、生理、解剖等水平对冬油菜抗寒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各相关指标与冬油菜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筛选可靠的抗寒鉴定指标,建立冬油菜抗寒性评价数学模... 【目的】低温是影响中国北方冬油菜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冬油菜抗寒机制研究至关重要。从形态、生理、解剖等水平对冬油菜抗寒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各相关指标与冬油菜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筛选可靠的抗寒鉴定指标,建立冬油菜抗寒性评价数学模型,为中国北方冬油菜抗寒种质筛选及品种抗寒性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对7个不同抗寒性代表性冬油菜品种幼苗进行低温处理,观察其生长习性和叶片解剖特征,测定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根颈直径及根部干重,采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抗寒性进行分析并建立抗寒性评价模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冬油菜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与越冬率、5—0℃的POD活性变化、0—-5℃的CAT活性变化、10—5℃的游离脯氨酸变化量(X1)、5—0℃的可溶性蛋白变化量(X2)、生长习性(X5)、根颈直径及地下部干重(X6)呈显著负相关,与0—-5℃的POD变化量、栅海比(X3)、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和气孔面积(X4)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主成分分析得到7个品种抗寒性排序与田间越冬率一致;以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指标建立冬油菜抗寒性评价数学模型:Y=-7.58-0.018X1-0.542X2+3.903X3-0.002X4+0.195X5-0.066X6,(R2=1.000);聚类分析将7个品种按抗寒性强弱分为5类,抗寒性强的类型中冬油菜苗期表现匍匐生长,栅海比小,气孔面积小,地下部干重大,Pro活性和SP含量随温度降低增加量大,与之前所做抗寒性排序一致,通径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变化是影响冬油菜抗寒性的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抗寒性 形态特征 生理特征 解剖结构 评价
下载PDF
甘肃省马铃薯镰刀菌干腐病优势病原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9
7
作者 李金花 王蒂 +1 位作者 柴兆祥 Lester W.Burgess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6-463,共8页
为明确甘肃马铃薯镰刀菌干腐病的优势病原,2006年12月~2007年3月由西至东从甘肃张掖、天祝、永登、临洮、渭源和西和等6县市的马铃薯贮藏窖中采集表现有镰刀菌干腐病症状的马铃薯薯块,以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单孢纯化镰刀菌(Fusarium sp... 为明确甘肃马铃薯镰刀菌干腐病的优势病原,2006年12月~2007年3月由西至东从甘肃张掖、天祝、永登、临洮、渭源和西和等6县市的马铃薯贮藏窖中采集表现有镰刀菌干腐病症状的马铃薯薯块,以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单孢纯化镰刀菌(Fusarium spp.)菌株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Nelson镰刀菌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6个采样区共分离到293株镰刀菌菌株,其中以接骨木镰刀菌(F.sambucin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出现频率高,是优势种。分析发现第一优势种随采样区而异,张掖、天祝和渭源采集的样品中茄病镰刀菌分离频率分别为42.6%、42.1%和32.4%,接骨木镰刀菌分离频率分别为14.8%、5.3%和26.5%,茄病镰刀菌为第一优势种;永登、临洮和西和采集的样品中接骨木镰刀菌分离频率分别为52.1%、50.9%和55.2%,茄病镰刀菌的分离频率分别为23.3%、32.7%和20.7%,接骨木镰刀菌为第一优势种。本文进一步对其在PDA、CLA上的培养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按照柯赫氏法则用混合菌株接种法对大西洋(Atlantic)、夏波蒂(Shepody)以及一地方品种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了优势菌种对块茎的致病性。利用EF-1α基因引物(EF-1H和EF-2T)对接骨木镰刀菌菌株GAUF-F12进行基因组DNA的PCR扩增,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菌株GAUF-F12与GenBank登记的接骨木镰刀菌5个菌株的同源性均达99%;用DNASTAR分析软件将同源性较高的登记菌株的序列与GAUF-F12菌株构建同源性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与以上5个接骨木镰刀菌菌株均位于同源性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镰刀菌干腐病 优势病原 F.sambucinum F.solani EF-1α基因 PCR
原文传递
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对逆境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3
8
作者 闫慧萍 彭云玲 +1 位作者 赵小强 吕玉燕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8-996,共9页
为探讨不同胁迫对玉米种子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玉米种子,研究Na Cl和低温(15℃)胁迫下,外源EBR对玉米幼苗电解质外渗率(RE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 为探讨不同胁迫对玉米种子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玉米种子,研究Na Cl和低温(15℃)胁迫下,外源EBR对玉米幼苗电解质外渗率(RE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各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 mmol·L^(-1)Na Cl胁迫下,0.050 mg·L^(-1)EBR可以显著缓解Na Cl的胁迫伤害,使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提高,盐害指数降低;幼苗株高、根长、植株鲜重、相对含水量、根冠比也显著提高;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相应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也相应提高,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降低。低温(15℃)胁迫下,与正常温度(25℃)相比,0.001~1.000 mg·L^(-1)范围内,EBR对提高玉米株高、根长、单株干鲜重、发芽率均有促进作用,0.100 mg·L^(-1)作用效果最好,对提高发芽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无明显的规律性。由此可知,一定浓度的EBR浸种能缓解盐和低温对玉米的胁迫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EBR可以激活细胞合成自由基清除酶的能力,且酶类物质通过相互协调作用减轻胁迫伤害。本研究为玉米的抗逆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表油菜素内酯 NACL胁迫 种子萌发 低温胁迫
下载PDF
连作对甘肃中部沿黄灌区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1
9
作者 刘星 张书乐 +4 位作者 刘国锋 邱慧珍 王蒂 张俊莲 沈其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74-1285,共12页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全国重要的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因集约化种植带来连作障碍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探索连作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形成的影响与机制十分必要。根据田间定位试验,以前茬为玉米的地块作对照,设连作1...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全国重要的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因集约化种植带来连作障碍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探索连作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形成的影响与机制十分必要。根据田间定位试验,以前茬为玉米的地块作对照,设连作1~5年处理,采用常规方法,调查连作对马铃薯产量、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以及花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短期(1~2年)连作未表现连作障碍现象,连作第3年,块茎产量显著下降,降幅达21.68%~75.67%,单薯重量变化是产量下降的直接原因;马铃薯整株和块茎的干物质积累均表现出明显的“S”型曲线特征,连作缩短干物质快速增长期时间和减少于物质平均积累速度;也影响马铃薯植株干物质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比例,特别是明显增加根系干物质分配比例。在块茎产量的形成过程中,长期连作导致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干物质向块茎转运的贡献增加,而花后同化产物向块茎直接输入的贡献降低。长期连作条件下马铃薯植株库源关系的失衡是导致块茎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干物质 积累 分配
下载PDF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连作对马铃薯植株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0
10
作者 沈宝云 刘星 +3 位作者 王蒂 孟品品 张俊莲 邱慧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9-699,共11页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然而突出的连作障碍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马铃薯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研究于2010年在地处该区的白银市景泰县进行田间试验,以当地主栽的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然而突出的连作障碍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马铃薯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研究于2010年在地处该区的白银市景泰县进行田间试验,以当地主栽的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试验材料,以轮作地块作为对照,选取相邻的连作1~5 a马铃薯种植地块,研究连作对马铃薯植株的生物效应,试图从植株的生理生态特性入手探明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原因。结果表明,与轮作地块(即不连作)相比,连作1 a和2 a马铃薯块茎产量无显著变化,但自连作3 a开始出现显著下降,降低44%-56%,表现出明显的连作障碍,从产量上看,两年应是当地马铃薯连作的最佳终止时间。从产量构成分析,单薯重量下降是导致连作马铃薯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马铃薯植株根、茎、叶和块茎的生物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下降,而根冠比相反。植株光合生理受连作影响显著,Pn、Gs和Tr随连作年限的延长显著下降,Ci则表现上升趋势。叶绿体荧光特征则表现为F0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逐渐下降,Fv/Fm、ΦPSII和qP逐渐上升。植株叶片SOD、POD和CAT活性表现出随着连作年限延长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与不连作相比,连作1 a和2 a马铃薯叶片的MDA含量无显著变化,但连作3~5 a增加4~6倍。随连作年限延长,植株根系活力、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显著下降,根系形态包括总根长、表面积和根尖数则逐渐增加,而根直径和根体积无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连作障碍的产生除了与光合生理有关的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和形态学的改变有关外,还可能与马铃薯植株体内的激素代谢水平有关,这些因素在整体上导致了马铃薯库源关系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连作 产量 生物量 光合生理 细胞保护酶系统 根系形态与生理
下载PDF
外源NO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8
11
作者 王芳 常盼盼 +3 位作者 陈永平 彭云玲 方永丰 王汉宁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8-186,共9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NO对镉(Cd)胁迫下玉米幼苗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100mg/L的Cd处理降低了玉米幼苗脯氨酸(Pro)和叶绿素含量,减缓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NO对镉(Cd)胁迫下玉米幼苗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100mg/L的Cd处理降低了玉米幼苗脯氨酸(Pro)和叶绿素含量,减缓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增加、质膜透性增大;与100mg/L Cd处理比较,添加100μmol/L硝普钠(SNP)处理显著增加了Cd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物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加了幼苗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促进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降低了MDA含量、细胞质膜的透性以及O2-.产生的速率。因此,外源NO对Cd胁迫下玉米生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增强玉米幼苗对Cd毒害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外源NO 镉胁迫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土壤熏蒸-微生物有机肥联用对连作马铃薯生长和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4
12
作者 刘星 张书乐 +4 位作者 刘国锋 邱慧珍 王蒂 张俊莲 沈其荣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2-133,共12页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全国重要的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但因集约化种植带来的连作障碍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产业的健康发展,因而寻求能够缓解或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本研究评估了土壤熏蒸和微生物有机肥联用的方法对马铃薯连作障...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全国重要的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但因集约化种植带来的连作障碍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产业的健康发展,因而寻求能够缓解或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本研究评估了土壤熏蒸和微生物有机肥联用的方法对马铃薯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特别是对植株生长发育、土传病害抑制以及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等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田间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对照(CK)、氨水熏蒸(SFA)、石灰+碳铵熏蒸(SFB)、氨水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联用(SFA+BOF)、石灰+碳铵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联用(SFB+BOF)。结果表明,SFA+BOF和SFB+BOF处理较CK均显著增加连作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增幅分别达到13.62%和20.36%,也显著降低植株的发病率(54.92%和72.82%)和收获后的病薯率(66.15%和64.76%),并且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改善根系形态结构。SFA+BOF和SFB+BOF处理显著影响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表现为增加马铃薯生育后期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真菌的数量,在土壤中维持一个更高的细菌/真菌。与CK、SFA和SFB处理相比,SFA+BOF和SFB+BOF处理大幅度降低了连作马铃薯生育期内主要土传致病菌——镰刀菌的数量,使植株发病率降低且块茎产量显著增加。SFA+BOF和SFB+BOF处理对连作土壤脲酶、蔗糖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磷酸酶的活性。因此,土壤熏蒸和微生物有机肥联用的方法在克服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的马铃薯连作障碍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且石灰+碳铵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联用的效果优于氨水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发病率 可培养微生物 镰刀菌 土壤酶
下载PDF
腐植酸铵、有机肥、微生物肥配施在克服甘肃干旱地区马铃薯连作障碍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沈宝云 余斌 +2 位作者 王文 张俊莲 王蒂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0,共3页
通过不同施肥水平的有机肥、腐植酸铵、微生物肥配施,改良甘肃干旱地区马铃薯连作障碍,试图筛选出有机肥、腐植酸铵、微生物肥的最佳配施水平。结果表明,有机肥、腐植酸铵、微生物肥配施能显著提高甘肃干旱地区马铃薯产量,可有效地克服... 通过不同施肥水平的有机肥、腐植酸铵、微生物肥配施,改良甘肃干旱地区马铃薯连作障碍,试图筛选出有机肥、腐植酸铵、微生物肥的最佳配施水平。结果表明,有机肥、腐植酸铵、微生物肥配施能显著提高甘肃干旱地区马铃薯产量,可有效地克服其连作障碍,当有机肥、腐植酸铵、微生物肥施用量分别为12 000、1 125、75 kg/hm2时,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铵 有机肥 微生物肥 连作障碍 马铃薯
下载PDF
甘肃马铃薯贮藏期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0
14
作者 李金花 柴兆祥 +1 位作者 王蒂 李敏权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42,共4页
对甘肃省马铃薯贮藏期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到8种病原真菌,引起6种贮藏期真菌病害,分别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马铃薯晚疫病,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引起马铃薯早疫病,茄丝核菌(Rizoctonia so... 对甘肃省马铃薯贮藏期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到8种病原真菌,引起6种贮藏期真菌病害,分别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马铃薯晚疫病,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引起马铃薯早疫病,茄丝核菌(Rizoctonia solani)引起马铃薯黑痣病,具柄细基束梗孢(Cephalotri- chum stemonitis)引起马铃薯褐腐病,Verticillium tricopsis引起马铃薯萎蔫病,Fusarium solani和F.sambucinum引起马铃薯干腐病.马铃薯为V.tricopsis的新寄主,具柄细基束梗孢(C.stemonitis)引起马铃薯褐腐病、F.sambucinum引起马铃薯干腐病在我国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贮藏期 真菌病害 病原鉴定
下载PDF
红三叶根际溶磷菌分离及其溶磷机制初探 被引量:39
15
作者 朱颖 姚拓 +1 位作者 李玉娥 孙红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9-263,共5页
利用PKO培养基从兰州地区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根际分离、筛选出21株菌株,其中10株具有溶解无机磷能力,其D/d值(溶磷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在1.13~1.62之间;5株在蒙金娜有机磷培养基上形成明显透明圈,其D/d值在1.07~1.83之... 利用PKO培养基从兰州地区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根际分离、筛选出21株菌株,其中10株具有溶解无机磷能力,其D/d值(溶磷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在1.13~1.62之间;5株在蒙金娜有机磷培养基上形成明显透明圈,其D/d值在1.07~1.83之间;3株菌株既能溶解有机磷又可溶解无机磷。对其中D/d值较高的6株溶解无机磷菌株和5株溶解有机磷菌株进行液体培养,用钼蓝比色法测定有效磷增量分别为5.0~596.3和-0.03~58.34 mg/L。lhs6和lhs8溶解无机磷能力较其他菌株强,lhs11溶解有机磷能力较其他菌株强。菌株中lhs6、lhs8和lhs11在后续微生物菌肥研制中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溶磷菌 溶磷能力 红三叶
下载PDF
青稞遗传多样性及其农艺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5
16
作者 孟亚雄 孟祎林 +7 位作者 汪军成 司二静 张海娟 任盼荣 马小乐 李葆春 杨轲 王化俊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利用92个SSR标记对108份青稞亲本材料进行多态性扫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旨在寻找与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青稞杂交组合的配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挑选48个多态性标记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Tassel 2.1 GLM... 利用92个SSR标记对108份青稞亲本材料进行多态性扫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旨在寻找与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青稞杂交组合的配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挑选48个多态性标记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Tassel 2.1 GLM(general linear model)和MLM(mixed linear model)方法进行标记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共检测出156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2~6个等位变异。供试群体的Shannon指数为0.6727~1.1368,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2250~1.0000,平均0.7585。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成4个亚群。以GLM分析,发现12个与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分蘖数相关联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1.5%~17.6%、19.4%~45.4%、15.4%~22.1%和29.2%;以MLM分析,发现8个与株高、分蘖数和小穗数相关的标记,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31.7%~49.8%、28.1%~37.2%、22.7%~32.7%。关联标记分布在基因组全部6个连锁群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SSR 遗传多样性 群体遗传结构 关联分析
下载PDF
35个马铃薯品种对镰刀菌干腐病优势病原的抗病性评价 被引量:35
17
作者 陈红梅 李金花 +2 位作者 柴兆祥 郭成 王蒂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8-314,共7页
为合理利用抗源,用菌株混合接种法分别接种接骨木镰刀菌Fusarium sambucin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以DPS2000数据处理系统对接种块茎第15天腐烂斑的半径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从而探讨35个马铃薯品种对镰刀菌干腐病优势病原的抗病性。结果表... 为合理利用抗源,用菌株混合接种法分别接种接骨木镰刀菌Fusarium sambucin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以DPS2000数据处理系统对接种块茎第15天腐烂斑的半径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从而探讨35个马铃薯品种对镰刀菌干腐病优势病原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以接种接骨木镰刀菌的块茎其腐烂半径原始数值不转换、接种茄病镰刀菌的块茎其腐烂半径原始数值进行标准化转换、聚类方法均采用欧式距离、最长距离法,其聚类效果与接种结果的吻合度最好。接种接骨木镰刀菌后,以欧式距离21作为最佳聚类距离分割点,将试验品种分为11个抗病品种、17个中抗品种和7个感病品种;接种茄病镰刀菌后,以欧式距离3.0作为最佳聚类距离分割点,将试验品种分为13个抗病品种、14个中抗品种和8个感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抗病性 接骨木镰刀菌 茄病镰刀菌 系统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GGE双标图的北方大麦区试品种稳产性及试点代表性评价 被引量:33
18
作者 张海娟 王化俊 +2 位作者 马小乐 李葆春 孟亚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50-1256,共7页
为准确评价大麦品系的稳产性和适应性及北方大麦区试试点的鉴别力和环境代表性,利用GGE双标图对2012-2013年国家大麦北方区域试验6个试点(黑龙江哈尔滨、内蒙古呼和浩特、黑龙江红兴隆、内蒙古上库力、甘肃武威黄羊镇和新疆石河子)的12... 为准确评价大麦品系的稳产性和适应性及北方大麦区试试点的鉴别力和环境代表性,利用GGE双标图对2012-2013年国家大麦北方区域试验6个试点(黑龙江哈尔滨、内蒙古呼和浩特、黑龙江红兴隆、内蒙古上库力、甘肃武威黄羊镇和新疆石河子)的12个大麦品种(垦啤7号、甘啤7号、10PJ-24、红08-764、08B26、P10-6、中饲麦1号、09GW-01、9821、红00-801、P11-1和甘啤6号)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北方地区大麦6个试点可分为三个类型区,在三个类型区表现最好的品种分别是垦啤7号、10PJ-24和9821。石河子是最理想的试点,有较好的品种鉴别能力;哈尔滨和上库力在品种鉴别能力和环境代表性上很相似,而且鉴别力较差。12个大麦品种中,中饲麦1号和08B26的丰产、稳产性较好,而P11-1表现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GGE双标图 产量稳定性 丰产性 区域试验
下载PDF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马铃薯的抗旱耐盐性 被引量:29
19
作者 张宁 司怀军 +3 位作者 栗亮 杨涛 张春凤 王蒂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6-1150,共5页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导入马铃薯栽培品种甘农薯2号,经PCR、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证明BADH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转录和表达。测定表明对照植株没有BADH酶活性,各转化株系在胁迫前后B...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导入马铃薯栽培品种甘农薯2号,经PCR、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证明BADH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转录和表达。测定表明对照植株没有BADH酶活性,各转化株系在胁迫前后BADH酶活性近似,在2.1~10.5U之间。BADH酶活性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呈一定的负相关(y=–3.774x+57.083,r=0.989**)。在NaCl和PEG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生长正常,株高比对照提高0.41~1.00cm,单株重量比对照增加10%~35%,说明外源BADH基因的导入提高了马铃薯植株对干旱和盐碱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甜菜碱醛脱氢酶 遗传转化 抗旱 耐盐
下载PDF
美洲南瓜(Cucurbita pepo)种皮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31
20
作者 刘佳 徐秉良 +2 位作者 薛应钰 张树武 陈荣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6-1226,共11页
【目的】克隆有壳美洲南瓜种皮PAL基因(CP-PAL),研究PAL基因在有壳和裸仁美洲南瓜种皮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为揭示美洲南瓜种皮发育机理及木质素积累在南瓜种皮发育中的作用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CP... 【目的】克隆有壳美洲南瓜种皮PAL基因(CP-PAL),研究PAL基因在有壳和裸仁美洲南瓜种皮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为揭示美洲南瓜种皮发育机理及木质素积累在南瓜种皮发育中的作用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CP-PAL的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采用2-△△Ct方法对种皮发育过程中PAL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CP-PAL序列全长为1 720 bp,含有一个1 359bp的ORF,114 bp 5′端非翻译区、236 bp 3′端非翻译区及11 bp polyA结构,可编码45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8.86 kD,等电点为6.55,原子总数为6 885个,分子式为C2158H3449N607O657S14。通过BLASTX比对表明CP-PAL核苷酸序列及其氨基酸序列与黄瓜PAL核苷酸及其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CP-PAL包含PAL-HAL、PLN02457及phe_am_lyase 3个结构域及酶活性中心序列(GTITASGDLVPLSYIA),属于Lyase_I_Like超家族。CP-PAL不具有导肽及信号肽,为非跨膜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质及内质网上,属可溶性蛋白。CP-PAL蛋白含有4个酪蛋白激酶Ⅱ识别位点、6个蛋白激酶C识别位点、12个豆蔻酰化位点及2个糖基化位点。此外,分析可知CP-PAL有18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6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及5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无规则卷曲是CP-PAL蛋白二级结构中最大量的结构元件,α-螺旋和延伸链分散于整个蛋白质中,且N-末端以无规则卷曲形式存在,C-末端以延伸链形式存在。CP-PAL氨基酸序列同挑选的其他14种植物的PAL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较,发现功能区域的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N-端的差异最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CP-PAL和黄瓜PAL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CP-PAL蛋白三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要结构元件,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较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AL基因在有壳和裸仁美洲南瓜种皮发育中呈现反向对应的变化趋势:有壳美洲南瓜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南瓜 种皮 苯丙氨酸解氨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