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漠回归的灵魂书写——对话雪漠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卫国 雪漠 +3 位作者 陈彦瑾 张晓琴 张凡 刘镇伟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6,11,共7页
甘肃武威籍作家雪漠的第七部长篇小说《野狐岭》于2014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以解开蒙汉两支驼队消失之谜为线索,以"招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发生于百年前的中国西部骆驼客的探险故事,把消失了的骆驼客的生活写得波... 甘肃武威籍作家雪漠的第七部长篇小说《野狐岭》于2014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以解开蒙汉两支驼队消失之谜为线索,以"招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发生于百年前的中国西部骆驼客的探险故事,把消失了的骆驼客的生活写得波澜起伏、惊心动魄,被认为是"激活读者不曾经历的历史"的"重构西部神话"。《野狐岭》是开放式的话题写作,是最能体现雪漠叙事才能的作品,也是2014年长篇小说界的重要收获,它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正如著名文艺评论家雷达所说:"雪漠回来了!从《野狐岭》走出来了一个崭新的雪漠。不是一般的重归大漠,重归西部,而是从形式到灵魂都有内在的超越。"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西部作家雪漠,他对故乡的情感记忆是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西部凉州贫瘠而辽阔的土地,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都是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正是怀着这种赤子之心,雪漠重回故乡,重温故土,怀着"听真话、听实话"的诚恳心态,应邀前来兰州参加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在2014年12月20日举办的《野狐岭》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狐岭》 回归 灵魂书写 轮回
下载PDF
我的绿洲和我的诗歌
2
作者 胡杨 《诗探索》 2016年第4期38-41,共4页
这是一首成诗于2007年的诗歌,这首诗有一个特定的地域——敦煌以西,这是我生活的地方,无比荒凉,却充满了诗意。在这块土地上,无数的诗人马上建功立业,笔下滚动惊雷,到了我这一辈,一切都平静了下来,在无边无际的和平的日子里,... 这是一首成诗于2007年的诗歌,这首诗有一个特定的地域——敦煌以西,这是我生活的地方,无比荒凉,却充满了诗意。在这块土地上,无数的诗人马上建功立业,笔下滚动惊雷,到了我这一辈,一切都平静了下来,在无边无际的和平的日子里,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春夏秋冬,少了铁马金戈,少了冲杀流血,戈壁和沙漠上堆满了寂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绿洲 2007年 建功立业 荒凉 诗意 诗人 寂寞
原文传递
在黄土腹地上(组诗)
3
作者 牛庆国 《诗刊》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黄土 腹地 头顶 泥土 小屋 窖水 连阴雨 意守丹田 念佛 黄河
原文传递
毫无头绪
4
作者 杨永康 《西湖》 2013年第7期67-72,共6页
栏目主持人马叙:在当下的国内散文写作者中,杨永康是一个始终坚持繁复及错觉写作的作家。他书写人在当下生活中的种种异觉,以及被异化的各种事物。与此同时,他的触觉是细微并且敏锐的,他对繁复的事物予以切分、抵达、拆解、重组,也因此... 栏目主持人马叙:在当下的国内散文写作者中,杨永康是一个始终坚持繁复及错觉写作的作家。他书写人在当下生活中的种种异觉,以及被异化的各种事物。与此同时,他的触觉是细微并且敏锐的,他对繁复的事物予以切分、抵达、拆解、重组,也因此有着表达的生涩及阅读的困难。对简单的反动,有时是必要的,杨永康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们四个 天都 散文写作 男同事 就这样 杨永康 克莱尔 电线杆子 鼓足勇气 企业标准
原文传递
教授之死
5
作者 史生荣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4年第6期89-218,共130页
将烙好的油烙饼摞在一起放人盆里,再盖上盖子,不冷不热焐着,既不凉,又软和。这是他今天的杰作,感觉也是做得最精心最拿手的一次。揭开盆盖,再将每一张翻看一遍,每一张都黄中泛金,连焦煳点都没有,看着都有食欲。妻子万兰最爱吃... 将烙好的油烙饼摞在一起放人盆里,再盖上盖子,不冷不热焐着,既不凉,又软和。这是他今天的杰作,感觉也是做得最精心最拿手的一次。揭开盆盖,再将每一张翻看一遍,每一张都黄中泛金,连焦煳点都没有,看着都有食欲。妻子万兰最爱吃他烙的这种千层油烙饼,她曾和他学做过几次,都说不如他做的好吃。其实这也不算家乡的特产,家乡家家都这么做,母亲做得更好一些。东学潮希望今天她看到油烙饼,人也变得可爱一点,然后再和她商量读博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授 家乡 学潮
原文传递
惠风,起于金册玉卷
6
作者 吴辰旭 《党的建设》 2007年第3期11-12,共2页
一杭州西湖“鲍庄”,是一院旧宅,别号“一庐”,是西湖的名胜之地。旧宅的正堂雅名“君子堂”,君子堂里有一副对联,为明代大剧作家《牡丹亭》作者汤显祖当年在浙江任遂昌知县时所撰: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关键词 读书 汤显祖 生活方式 杭州西湖 牡丹亭 君子 人类 旧宅 剧作家 遂昌
原文传递
当下关怀和终极超越——凉州贤孝与大手印文化对我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雪漠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8-196,共19页
西部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文化的交汇和相融,使它有着跟东部文化截然不同的独特魅力。同时,西部文化又有着极强的封闭性,很难为外界所同化,差异性极大。西部民歌(如凉州贤孝)和大手印文化分别代表了西部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西部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文化的交汇和相融,使它有着跟东部文化截然不同的独特魅力。同时,西部文化又有着极强的封闭性,很难为外界所同化,差异性极大。西部民歌(如凉州贤孝)和大手印文化分别代表了西部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当下关怀和终极超越。贤孝文化代表了西部文化包罗万象的入世智慧,而大手印文化则完成了西部文化的超越。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体用,代表了西部文化的博大和精深。这两种文化思想融入了我的血液,渗透了我所向往的文学精神,供给了足以让我们灵魂安宁、大气、慈悲、和平、博爱的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文化 凉州贤孝 大手印文化
原文传递
黄河岸边柳依依
8
作者 王振武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9期51-52,共2页
金城兰州,因为有了穿城而过的黄河,便闻名海内外了。兰州的春天,也是在黄河两岸拉开羞答答的帷幕,依次款款登场的。两山夹峙的狭长地带上,奔流不息的黄河,收束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威猛磅礴气势,宛如一条修长的绿丝飘带,蜿蜒缠绕于城... 金城兰州,因为有了穿城而过的黄河,便闻名海内外了。兰州的春天,也是在黄河两岸拉开羞答答的帷幕,依次款款登场的。两山夹峙的狭长地带上,奔流不息的黄河,收束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威猛磅礴气势,宛如一条修长的绿丝飘带,蜿蜒缠绕于城市的蜂腰,温婉柔顺了几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岸边 黄河之水天上来 磅礴气势 狭长地带 黄河两岸 柳依依 蜂腰
下载PDF
兰州:无法被定义的混杂之美
9
作者 滕飞 《群言》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月亮/和鸽子,提着/灯笼,/进入了兰州。/寻找几眼泉水,/一座渡口,/一匹被唐僧师父遗失的/白马,以及那些/散失的脚步。——叶舟《月光照耀甘肃省》提起兰州,人们会想到什么?又会是怎样的标识和景象,第一时间闪现在人们脑海?人们习惯于用... 月亮/和鸽子,提着/灯笼,/进入了兰州。/寻找几眼泉水,/一座渡口,/一匹被唐僧师父遗失的/白马,以及那些/散失的脚步。——叶舟《月光照耀甘肃省》提起兰州,人们会想到什么?又会是怎样的标识和景象,第一时间闪现在人们脑海?人们习惯于用一个词去评价一座城,比如优雅、静谧、散淡、奔放、烟火……但关于兰州,我很难用一两个词去定义,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勉强描述,我只能想到“混杂”。本来我可以用“包容”“多元”这类更加雅致的词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父 混杂 定义
原文传递
39码(创作谈)
10
作者 叶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我的脚较小,只有39码。在相继出版了长篇小说《敦煌本纪》和《凉州十八拍》之后,相识或初见的朋友总要问我,你下一部写什么?落脚点在哪里?这期间,也有替我慨然做主的,说你既然写完了敦煌与武威,那么酒泉和张掖就不能落下,毕竟它们都属... 我的脚较小,只有39码。在相继出版了长篇小说《敦煌本纪》和《凉州十八拍》之后,相识或初见的朋友总要问我,你下一部写什么?落脚点在哪里?这期间,也有替我慨然做主的,说你既然写完了敦煌与武威,那么酒泉和张掖就不能落下,毕竟它们都属于河西四郡,乃是丝绸之路上的闪光地标,不能厚此薄彼呀。又或者,他们直接签发了邀请函,来吧,我的老家在平凉、在庆阳、在天水、在陇西、在古河州、在甘南……,总之为我打开了方便之门。每逢此刻,我只有语塞,低头盯看着自己的这一双脚,这两只39码的鞋子,一方面困惑与抉择,另一方面等待着出发的敕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四郡 丝绸之路 创作谈 敦煌
下载PDF
贴着地面行走
11
作者 河西 雪漠 《检察风云》 2024年第22期32-33,共2页
好的写作,最后没有写作的概念,没有技巧,什么都没有,只有一颗真心在跳动,在喷涌。巴金就很了不起,他的东西看不出什么技巧,只有火热的激情在喷发。
关键词 心在跳动 了不起 技巧 写作
原文传递
纪录片《中国》:民族史诗的影像重构与精神溯源
12
作者 李宸江 滕飞 《当代电视》 CSSCI 2024年第5期65-68,83,共5页
面对博大精深、浩瀚广阔的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电视纪录片《中国》抽丝剥茧、高度凝练,对中华文明的恢宏历程和中华文脉浩荡不衰的精神力量进行创新性影像重构与诗意表达,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积极探索和良好实践,在主题立意、艺... 面对博大精深、浩瀚广阔的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电视纪录片《中国》抽丝剥茧、高度凝练,对中华文明的恢宏历程和中华文脉浩荡不衰的精神力量进行创新性影像重构与诗意表达,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积极探索和良好实践,在主题立意、艺术呈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开创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影像重构 精神内核
原文传递
讲好甘肃故事厚植中华文脉——深刻领悟和践行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
13
作者 滕飞 李宸江 《甘肃政协》 2023年第4期45-48,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恢弘征途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恢弘征途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也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繁荣兴盛 文化传承发展 深刻领悟 全面建成 实现民族复兴
原文传递
西部的声音 被引量:2
14
作者 雪漠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6-68,共3页
这么多的老师读作品这么认真,这种能够让我有非常大的启迪和收益的研讨会,我是第一次经过。所以,我非常感动。
关键词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西部的声音》
原文传递
三山记(散文)
15
作者 马步升 《朔方》 2020年第3期6-11,F0002,共7页
马耳山站在自家阳台上,可以远望马耳山。天晴可以清晰望见,天阴亦可模糊望见。有好几次,贴着山下走,却从未生出登临意愿。我知道,这是一座黄土山,除了黄土,还是黄土,什么都不会有。在一个假日,实在不想做什么事,却也实在无处可去,走远了... 马耳山站在自家阳台上,可以远望马耳山。天晴可以清晰望见,天阴亦可模糊望见。有好几次,贴着山下走,却从未生出登临意愿。我知道,这是一座黄土山,除了黄土,还是黄土,什么都不会有。在一个假日,实在不想做什么事,却也实在无处可去,走远了,时间不够;近处,该去的都去过无数次了。朋友说,咱们随意走吧,走哪算哪。这正符合我的心思。我去过无数地方,大多都是走哪算哪,事先并无明确目的。我从大地上获得的所有感怀,几乎都来自常年的无目的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处可去 黄土山 明确目的 散文 感怀 三山 实在
原文传递
祁连山诗抄(组诗十八首)
16
作者 叶舟 《钟山》 2023年第3期152-157,共6页
原文传递
桑多镇诗钞(组诗)
17
作者 扎西才让 《诗探索》 2019年第2期66-73,共8页
关键词 桑多镇
原文传递
乌兰翠色秀三陇——教学大师雒秀、万夫萃、李振中风情颂
18
作者 武永宝 《靖远教育》 2017年第1期71-78,共8页
老师就是故乡,故乡就是老师。老师是我们的根须。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飘飞得再高、再远,根却是永远在故乡,在老师那里的。树高千丈不忘其根、其本,水流万里不忘其渊源。我们今天在社会上所获得的每一份人生厚重感和高度,都与故乡有关,都与... 老师就是故乡,故乡就是老师。老师是我们的根须。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飘飞得再高、再远,根却是永远在故乡,在老师那里的。树高千丈不忘其根、其本,水流万里不忘其渊源。我们今天在社会上所获得的每一份人生厚重感和高度,都与故乡有关,都与老师有关。雒秀老师退休以后,蛰居于闇门口自建的家里。其家傍依老109线公路,生前辄见老师踪影,尝踌躇闾里间。每见之,必下车答话、寒暄。有弟子相见,老师眼放奇光,看得出,师颇兴奋。万夫萃老师,是我的初中数学老师,退休后居于靖远一中老家属院里,常在靖远一中大门前那条街上碰见,所见情形,每每与雒秀老师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老师 大师 教学 风情 故乡 厚重感 退休 靖远
下载PDF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纲领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玉福 梁胜明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79,共4页
2015年是中国文艺界难忘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全文发表,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 2015年是中国文艺界难忘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全文发表,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 实践纲领 繁荣 体系 文艺工作 中共中央 《讲话》 座谈会
原文传递
童年的甜--谈《记忆:糖》的创作
20
作者 牛庆国 《诗探索》 2020年第4期46-48,共3页
“那时的糖,怎么会那么甜呢”?读者可能会说:因为在那时,我们能吃到的糖很少。这样的理解是没有错的,但我更想表达的却是对童年的一段温馨时光的怀念。近年来,我不断感到我们所憧憬和追求的某些生活,已经真实地出现了,在享受这种幸福生... “那时的糖,怎么会那么甜呢”?读者可能会说:因为在那时,我们能吃到的糖很少。这样的理解是没有错的,但我更想表达的却是对童年的一段温馨时光的怀念。近年来,我不断感到我们所憧憬和追求的某些生活,已经真实地出现了,在享受这种幸福生活时,却没有了想象中的那种幸福程度,这是因为我们在追逐一种幸福时,另一种幸福却在岁月中无情地消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生活 童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