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地区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云兵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3月1日-2008年2月28日高原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病情、死亡病种、急救半径、出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高原地区院前急救患者148...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3月1日-2008年2月28日高原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病情、死亡病种、急救半径、出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高原地区院前急救患者1484例中,男女比例为2.23:1,平均年龄39.6岁;院前急救的疾病谱前7位依次是创伤728例次(49.06%)、心血管系统疾病167例次(11.25%)、神经系统疾病151例次(10.18%)、急性中毒134例次(9.03%)、呼吸系统疾病118例次(7.95%)、晕厥待查90例次(6.06%)、消化系统疾病70例次(4.72%);出诊高峰时间主要分布在18:00-9:00时间段;出诊里程:8公里以内占60.38%,8公里以外占39.62%,7、8、9月份院前急救人次为最多。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高原地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提高高原地区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高原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赵正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2-0035,共4页
分析将急诊溶栓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选取研究对象时,来源为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急诊溶栓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 分析将急诊溶栓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选取研究对象时,来源为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急诊溶栓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临床疗效、各项临床指标、疾病缓解康复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明显要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治疗,可缓解患者疾病症状表现,有效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加速患者疾病转归,为患者争取良好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下载PDF
康定地区132例院前死亡患者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云兵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280-1282,共3页
目的了解康定地区院前死亡患者的情况,寻找降低院前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办法。方法对2003年3月1日~2009年2月28日康定地区院前死亡132例的性别、年龄、死亡谱、季度分布、急救半径、出诊时间、病死率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康定地区院... 目的了解康定地区院前死亡患者的情况,寻找降低院前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办法。方法对2003年3月1日~2009年2月28日康定地区院前死亡132例的性别、年龄、死亡谱、季度分布、急救半径、出诊时间、病死率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康定地区院前死亡132例中,男女比例为2.88∶1,平均年龄46.6岁;院前死亡谱前4位依次是创伤64例(48.48%)、死亡原因不明37例(28.03%)、心血管疾病11例(8.3%)、脑血管疾病9例(6.82%),出诊高峰时间主要分布在18∶00~9∶00时间段;出诊里程:8公里以内占55.30%,8公里以外占44.70%,全年12个月院前死亡人数无明显差异,病死率7.13%。结论本结果可为建立高原地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提高高原地区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降低院前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病死率 死因谱
下载PDF
院前急救416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云兵 方玉兰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3期1961-1962,共2页
目的了解甘孜州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甘孜州人民医院院前急救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病情、死亡病种、急救半径、出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甘孜州人民医院院前... 目的了解甘孜州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甘孜州人民医院院前急救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病情、死亡病种、急救半径、出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甘孜州人民医院院前急救患者416例,男女比例为2.04∶1,患者平均年龄39.8岁;416例患者中前20种现场急救与转运患者疾病谱前4位依次为创伤(206例,49.52%)、精神及神经系统疾病(37例,8.89%)、急性中毒(37例,8.89%)、昏迷待查(28例,6.73%);出诊高峰时间主要分布于夜间(18:00~〈9:00),占50.00%(208/416);出诊里程:8 km以内占59.86%(249/416),8 km以外占40.14%(167/416)。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甘孜州人民医院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病人 康定地区
下载PDF
氯沙坦与胰激肽酶治疗糖尿病肾病15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郭艾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6期700-701,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治疗 氯沙坦 微血管并发症 疗效观察 常见 难治 肽酶
下载PDF
高原山区儿童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分析
6
作者 陈云兵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13期1964-1965,共2页
目的:了解高原山区儿童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3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高原山区儿童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病情、死亡病种、急救半径、出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高原山区... 目的:了解高原山区儿童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3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高原山区儿童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病情、死亡病种、急救半径、出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高原山区儿童院前急救患者89例中,男女比例为1.70:1,平均年龄6.72岁;院前急救的疾病谱前5位依次是创伤38例次(42.70%)、呼吸系统疾病合并抽搐27例次(30.34%)、高原反应7例次(7.87%)、神经系统疾病4例次(4.49%)、急性中毒4例次(4.49%);出诊高峰时间主要分布在18:00~9:00时间段;出诊里程:8公里以内占40.45%,8公里以外占59.55%,四个季度院前急救例次相差不多。结论:建立和完善高原山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提高高原山区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高原山区 儿童院前急救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监测及护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雪丽 《北方药学》 2015年第6期119-121,共3页
目的:研究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20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使用的治疗药物种类、发生... 目的:研究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20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使用的治疗药物种类、发生的不良反应,记录全方位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调查,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分为五大类:重组B型利钠肽、钙增敏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与他汀类药物。其中,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136例,占68.0%;55.0%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服用奈西利肽治疗;130例使用左西孟坦治疗;使用的其他药物还有多巴酚丁胺、盐酸考尼伐坦、依那普利以及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有多种:134例出现低血压,占67.0%;148例患者出现低血钾的现象,占74.0%;11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占56.0%;106例出现心律失常,占53.0%;110例出现头痛,占55.0%;89例出现胃肠道不适,占44.5%;其他的不良反应还包括阵发性心房纤颤、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心悸、肝肾功能损害等。针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包括4个方面:基础护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护理与用药细则和护理,保障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顺利恢复。结论: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有多种,需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该疾病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低血压、低血钾、窦性心动过速、头痛、胃肠道不适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护理人员需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保障患者的顺利恢复,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常用药物 不良反应 护理对策
下载PDF
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救治中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罗丽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63-465,共3页
严重创伤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的常见和广泛发生的创伤类型,病患率增多,病情危重,易致残致死,急诊救治对于提高预后意义重大[1,2]。为提高急诊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和护理水平,现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间病例的抢救与护理措... 严重创伤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的常见和广泛发生的创伤类型,病患率增多,病情危重,易致残致死,急诊救治对于提高预后意义重大[1,2]。为提高急诊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和护理水平,现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间病例的抢救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救治 创伤患者 护理水平 抢救与护理 创伤类型 现代生活 严重创伤 病情危重
下载PDF
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补液速度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罗丽娟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4年第S2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补液速度的临床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运用休克指数公式来进行补液速度的调整,对照组...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补液速度的临床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运用休克指数公式来进行补液速度的调整,对照组则按照患者的最初休克状况来进行补液速度的设定,在治疗期间不更改患者的补液速度。结果观察组抗体休克良好患者49例,复苏失败1例,补液速度准确率达到98%,对照组患者的抗体休克良好38例,复苏失败12例,补液速度准确率为76%,两组相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休克患者的休克指数变化来对其补液速度进行调整,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提升其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上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急救护理 补液速度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浅谈护士素质与仪表仪容规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艳 《中华当代医学》 2004年第9期106-107,共2页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指导思想已逐渐深入人心,同时,在护理科学不断发展,护理模式改进,各种高尖医疗技术创新、医疗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我们护理工作者面临严...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指导思想已逐渐深入人心,同时,在护理科学不断发展,护理模式改进,各种高尖医疗技术创新、医疗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我们护理工作者面临严峻的挑战,护理工作更需要高素质的护理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素质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仪容 仪表 生物医学模式 医疗技术创新 医疗市场竞争 病人为中心 护理工作者 医学科学 医学指导 护理科学 护理模式 护理人员 大环境 高素质
下载PDF
1087例外伤的调查与分析
11
作者 杨艳 《中华当代医学》 2004年第8期72-73,共2页
外伤以其越来越高的发生率和惨重后果,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笔者对1087例住院外伤病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致伤原因与特点,以降低外伤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外伤 交通安全 社区护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依那普利联合长效降压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12
作者 万秦 《中外医疗》 2012年第25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长效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月,该院共收治了264位高血压患者,在确保2周内未使用其他将药物的前提下,对所有患者实施依那普利联合长效降压片治疗高血压方案,同时每日保持测量血压,观...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长效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月,该院共收治了264位高血压患者,在确保2周内未使用其他将药物的前提下,对所有患者实施依那普利联合长效降压片治疗高血压方案,同时每日保持测量血压,观察不良情况。结果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且治疗后对患者做验血、验尿、心电图,结果发现与接受治疗之前无明显变化,但部分患者出现干咳、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依那普利联合长效降压片治疗高血压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对该药副作用情况进行适当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长效降压片 联合治疗高血压
下载PDF
浅析导致普外科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建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6期2-3,共2页
目的 :分析导致普外科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以便为临床上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对在某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35例患者和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发生手术... 目的 :分析导致普外科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以便为临床上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对在某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35例患者和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35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将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35例患者作为未感染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所住病房的条件(是否为多人病房)、进行手术的季节(是否为夏季)、合并糖尿病的情况、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情况、从备皮至进行手术的时间、手术切口的类型、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失血量和进行手术的时间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导致其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导致进行普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有:患者的年龄偏大、体重指数偏高、住多人病房、在夏季接受手术、合并有糖尿病、手术切口为II类切口、从备皮至进行手术的时间过长、手术切口的长度较大、进行手术的时间较长和术中的失血量较多等。结论 :导致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较多。因此,在对普外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应对其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并为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其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手术 手术切口感染 高危因素
下载PDF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提升老年急诊护理质量作用的效果
14
作者 魏倩 杨露 王锦 《益寿宝典》 2022年第10期98-100,共3页
对老年急诊护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我院科于 2021 年 7~12 月实施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期间共接收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 100 例,设置为实施后组;于 2021 年 1~6 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期间... 对老年急诊护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我院科于 2021 年 7~12 月实施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期间共接收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 100 例,设置为实施后组;于 2021 年 1~6 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期间共接收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 100 例,设置为实施前组。 在实施前与实施后我院老年急诊护理人员均为 20 例,无人员流动。 对实施前与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对实施前与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并作组间比较。 结果:实施前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9.0% ,实施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0% ,组间数据差异有呈现出显著性的意义(P<0.05,x2 =2.515)。 实施前的护理满意度为 89.0% ,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为 98.0% ,组间数据差异有呈现出显著性的意义(P<0.05,x2 = 2.957)。 实施前的护理质量综合评分为(86.75±5.09)分,实施后的护理质量综合评分为(95.32±3.18)分,组间数据差异有呈现出显著性的意义(P<0.05,x2 = 2.728)。 结论:于老年急诊护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诊护理 层级护理 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