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甘肃贝母种子吸水及发芽特性研究
被引量:28
- 1
-
-
作者
常彦莉
陈垣
郭凤霞
林玉红
黎天
-
机构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甘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46,共6页
-
基金
兰州市科技局项目(06-02-60)
甘南州财政局项目资助
-
文摘
对经后熟处理的甘肃贝母种子吸水规律进行测定,并设置不同温度(10,15,20,25,10/20℃变温)进行发芽试验,旨在为其人工驯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甘肃贝母种子千粒重为0.72~0.82g。经20℃保湿储藏45d基本完成形态后熟,沙子与种子(4:1)混合5~10℃层积150d基本完成生理后熟,种子吸水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分急剧吸水期、稳定吸水期和饱和吸水期3个阶段。温度对经后熟处理的甘肃贝母种子发芽质量具有显著影响。黑暗下10~15℃内,随温度升高发芽质量显著改善,15℃发芽最佳,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90.67%和89.33%。当温度超过15℃,发芽质量又显著降低,高温还抑制芽的伸长。以上结果说明经后熟处理后,温度是决定甘肃贝母种子发芽质量的关键因素。建议生产中当土温达15℃是甘肃贝母种子最佳播期,育苗期应保湿遮阳。
-
关键词
甘肃贝母种子
后熟作用
吸水动态
温度
萌发特性
-
Keywords
Fritillaria przewalskii seeds
afterripening
soaking
temperature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
-
分类号
S567.23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Q94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甘南州蚕豆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
- 2
-
-
作者
吕银花
李小华
李菊芳
-
机构
甘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9期42-45,共4页
-
文摘
甘肃省甘南州蚕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蚕豆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增产不增收等问题日益凸显。为给当地农户提供技术支持,提升当地蚕豆机械化生产水平,基于现阶段甘南州蚕豆生产实际、当地环境特点、栽培管理水平,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选地与整地、机械化精量播种、补苗与间苗、水肥管理、及时打顶、病虫害防治及机械化采收等方面总结蚕豆机械化栽培技术。
-
关键词
蚕豆
品种选择
机械化
水肥管理
甘肃省甘南州
-
分类号
S643.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甘南州农牧业特色经济作物现状与发展措施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白彦霞
-
机构
甘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1期71-73,共3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甘南州农牧业经济作物基本情况,特色经济作物培育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措施,以期实现特色经济作物的产业化和品牌化。
-
关键词
甘南州
特色经济作物
发展现状
发展措施
-
Keywords
Gannan Zhou
economic crops
current situation
measures
-
分类号
S8-1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
-
题名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必要性及建议
- 4
-
-
作者
卢茗
-
机构
甘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甘肃农业》
2007年第11期35-36,共2页
-
文摘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吃上"放心菜""、放心果"是城乡居民消费的最基本的要求。作者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必要性和我国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基础条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进而提出了发展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的建议。
-
关键词
无公害农产品
必要性
发展建议
-
分类号
F3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探讨甘南州藏中药材发展的制约因素
- 5
-
-
作者
卢茗
-
机构
甘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3期82-82,156,共2页
-
文摘
随着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全州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较全面的了解,并依据调查的现状和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
关键词
藏中药材
制约因素
探讨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甘南州农牧互补促进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
- 6
-
-
作者
白彦霞
-
机构
甘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3期82-83,共2页
-
文摘
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甘南天然草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全州近90%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导致草畜供需矛盾突出.在保护农牧民利益,尊重农牧民主权的前提下,以政府扶持、引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逐步改变农牧民传统生产习惯,促进农牧互补战略顺利实施,才能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培育我州农牧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方式.
-
关键词
甘南州
可持续发展
互补
草产业
草地生态
农牧民
农牧业
青藏高原
-
分类号
S812.8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钾肥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 7
-
-
作者
卢茗
-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2年第5期44-47,共4页
-
文摘
【目的】为研究钾肥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马铃薯合理施肥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不施钾肥为对照,设置4个钾肥施用量,研究马铃薯形态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钾肥对马铃薯植株形态指标有显著的影响,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株高、茎粗和主茎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施用钾肥显著提高商品薯产量、商品薯率和总产量;施用钾肥还能显著提高马铃薯总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结论】综合比较,钾肥显著提高马铃薯形态指标、产量及品质,在钾肥施用量为200kg/hm^(2)时,马铃薯长势较好、产量最高,品质较好,是较为合理的钾肥施用量。
-
关键词
马铃薯
钾肥
产量
品质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当归机械膜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被引量:3
- 8
-
-
作者
黎天
-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机械》
2018年第3期75-77,共3页
-
文摘
推广膜侧栽培技术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推广当归机械膜侧栽培技术的作用,机械膜侧栽培技术的研究,以及当归机械膜侧栽培技术注意事项、推广和发展建议。
-
关键词
当归
机械膜侧栽培技术
研究
注意事项
建议
-
分类号
S224.9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杂交油菜机械播种技术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黎天
-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机械》
2018年第4期70-72,共3页
-
文摘
在现代农业生产和发展中,实现农业机械化成为重点内容。为了促进杂交油菜种植工作的积极发展,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为杂交油菜机械播种工作总结了详细技术资料,从而在减少用种量的前提下,保证能获得更高产量。
-
关键词
杂交油菜
机械播种
技术
-
分类号
S2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F12
[农业科学—农业工程]
-
-
题名甘南州青稞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
- 10
-
-
作者
陈志宏
-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中国农技推广》
2014年第7期22-22,29,共2页
-
文摘
青稞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是全地面平铺地膜十膜上覆土+穴播+免耕多茬种植,集播种穴集雨、覆盖抑蒸、雨水富集叠加和多茬种植于一体,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而且利用播种穴进行集流,实现了有限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使旱地青稞亩产达到300kg,较露地条播亩增产125kg,实现了青稞旱地稳产高产。该种植模式采用免耕多茬种植3-4年,每年每亩节约种子、人工作业等生产费用100元以上,节本增效十分显著。1选用品种 山旱地宜选用甘青5号青稞品种,川旱地宜选用甘青4号青稞品种。2轮作倒茬 青稞忌重茬,一般轮作1-2年。宜选择油菜、马铃薯、豆类、绿肥等作物及轮歇地为前茬。3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坡度15°以下的川地、梯田、沟坝等土壤肥沃的平整地。前茬作物收获(秋季)后应及时用畜力(山旱地)、机械(旱川)进行深耕(耕深2-30cm)灭茬晒垡,熟化土壤,接纳雨水,早春耙耱镇压收墒整地。
-
关键词
青稞品种
平铺地膜
穴播栽培
覆土
技术
土壤水分蒸发
甘南州
多茬种植
-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陈玉芬
-
机构
甘南州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期83-84,共2页
-
文摘
为了节约用水和用肥,提高水资源和肥料利用率,达到增收增效的目的。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效高产栽培技术。首先在玉米播种之前合理选择地块和配置齐全的设施设备,为水肥一体化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然后选择优良玉米品种,对种子进行处理,增强种子的抗病能力和发芽率,并且合理密植,为玉米健壮生长奠定基础。同时加强水肥管理,根据土壤墒情、气候条件和降雨量等实施滴灌,在浇灌的同时进行追肥管理,尤其在关键阶段保证水分和养分充足。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控工作,减少不良因素对玉米产生的影响,确保玉米生长期间处于健康状况,实现玉米种植的高产和丰产。由此可见,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可以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
关键词
玉米种植
水肥一体化
科学播种
滴灌和追肥
病虫害
防控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杨小香
-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8期86-88,共3页
-
文摘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玉米病虫害对其产量和质量造成了巨大威胁。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往往依赖于化学农药的大规模使用,但这种方式存在环境污染、生态风险以及抗药性等问题。因此,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在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绿色防控技术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系统,依靠生物控制、生态系统调节和精准施药等手段来减轻病虫害对作物的伤害,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还能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并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关键词
绿色防控技术
玉米病虫害
综合防治
应用分析
-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浅析当归规范化种植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陈国平
-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现代园艺》
2021年第6期30-31,共2页
-
文摘
当归属于中药材,种植方法和病虫防治效果会直接影响其质量。近年来,当归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为了提升当归的种植产量和质量,需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及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技术。
-
关键词
当归
规范化种植
病虫害防治技术
-
分类号
S435.67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567.239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迭部县油菜“3414”肥效试验研究
- 14
-
-
作者
拉目吉
-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2期18-19,共2页
-
文摘
"3414"试验是获得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根本环节。通过迭部县油菜氮、磷、钾3414肥效试验研究,构建了迭部县油菜施肥模型,氮磷钾肥的适宜推荐用量为8.74 kg/667 m^2、0.01 kg/667 m^2、1.08 kg/667 m^2,相应理论产量在166~195 kg/667 m^2。
-
关键词
油菜
“3414”试验
肥效
甘肃迭部
-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7.5
-
-
题名大蒜的营养价值及高产高效的技术
被引量:7
- 15
-
-
作者
杨永成
-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2期36-36,共1页
-
文摘
大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在我国居民的饮食中,大蒜是不可或缺的调味料。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大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为此,文中详细介绍了大蒜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并对大蒜的高产技术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说明。
-
关键词
大蒜
营养价值
高产种植技术
-
分类号
S633.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几点研究
被引量:7
- 16
-
-
作者
王雪明
-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2期124-124,共1页
-
文摘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作为我国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十分丰厚的经济效益。尽管如此,在调查与研究后发现,因缺少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而导致的果少、缺苗等现象占有一定比例,因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将成为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保障。通过一定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出我国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要点。
-
关键词
大棚蔬菜
种植技术
农民
-
分类号
S626
[农业科学—园艺学]
-
-
题名羊肚菌商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
- 17
-
-
作者
袁永成
-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2期158-158,共1页
-
文摘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富含丰富的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等营养元素,具有巨大的营养价值。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上升,羊肚菌的营养价值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为了实现羊肚菌的继续创收,文中重点分析了羊肚菌目前的商业化发展形式,并结合市场需求,提出了其未来发展的具体策略。
-
关键词
羊肚菌
商业化发展
现状分析
未来趋势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发展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是干旱地区的出路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李爱香
-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2期15-15,共1页
-
文摘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的自然条件也有所不同,主要是表现在气温、降水、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在干旱地区,农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降水问题是最重要的因素。如何在干旱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建议,在干旱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发展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缓解自然条件的局限和不足,实现增产增收。
-
关键词
干旱
旱作农业
节水农业
出路
-
分类号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运用现代生物技术防治作物病虫害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赵海兰
-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2期38-38,共1页
-
文摘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从狭义上来说,农业主要指的是种植业,主要生产活动包括有粮食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种植、饲料作物种植等等,只有农业稳定才能够保障工业以及我国第三产业的稳定,对农作物的病虫害进行防治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生产和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生物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对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的工作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生物技术,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
关键词
现代生物技术
农业
农作物
病虫害防治
-
分类号
S432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