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搅拌下低合金钢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准则(二)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进 苏志坚 +1 位作者 中岛敬治 赫冀成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3-606,共4页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讨论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碳、锰含量对钢凝固组织的影响。分析并获得了线性电磁搅拌下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观察到凝固过程中电磁搅拌产生的枝晶碎片,得到了临界固相分率、碳含量和液体平均流速...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讨论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碳、锰含量对钢凝固组织的影响。分析并获得了线性电磁搅拌下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观察到凝固过程中电磁搅拌产生的枝晶碎片,得到了临界固相分率、碳含量和液体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发现低碳情况下,锰含量提高使CET更难;高碳情况下,锰含量提高对CET几乎没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二次枝晶间距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固相率
下载PDF
电磁搅拌下低合金钢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准则(一) 被引量:10
2
作者 苏志坚 陈进 +1 位作者 中岛敬治 赫冀成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1-424,共4页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讨论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碳、锰含量对钢的凝固组织的影响,以及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得到线性电磁搅拌下的锰低合金钢铸坯表面到中心的距离与晶粒大小、二次枝晶间距、冷却速度的关系,得到等轴晶...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讨论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碳、锰含量对钢的凝固组织的影响,以及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得到线性电磁搅拌下的锰低合金钢铸坯表面到中心的距离与晶粒大小、二次枝晶间距、冷却速度的关系,得到等轴晶比率和碳含量关系。研究发现,本实验范围的Mn含量的增加对等轴晶比率影响不明显,C含量的变化是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二次枝晶间距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固相率
下载PDF
稀土处理无取向硅钢23W1700冶炼全流程夹杂物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涛 陈超 +3 位作者 牟望重 薛利强 曹建其 林万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03,115,共13页
在无取向硅钢中,微细夹杂物及析出物会严重恶化材料的铁损和磁感应强度。以某企业生产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23W1700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生产全流程的夹杂物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夹杂物的形貌、种类和尺寸进行分析并对铸坯... 在无取向硅钢中,微细夹杂物及析出物会严重恶化材料的铁损和磁感应强度。以某企业生产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23W1700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生产全流程的夹杂物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夹杂物的形貌、种类和尺寸进行分析并对铸坯中析出相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无取向硅钢生产过程中,在RH(Ruhrstahl Heraeus)真空精炼处理加铝后,夹杂物主要为Al N,还有少量的Al_(2)O_(3)及其复合夹杂物;RH加稀土后,夹杂物会转变为ReS夹杂物,同时外部包裹少量的AlN夹杂物;加脱硫剂后,主要以小尺寸的Re_(2)O_(2)S为核心且外部包裹AlN的复合夹杂物为主;在中间包浇铸过程中,发现了以ReAlO_(3)或Re_2O_(2)S为核心且外部包裹AlN的复合夹杂物;在铸坯中,发现了球状的MgS,同样发现了与中间包有相同成分的ReAlO_(3)或Re_2O_(2)S为核心的夹杂物,两者只是成分略有差异。在整个冶炼流程中,随着钢液稀土含量的逐步降低,稀土夹杂物的变化趋势主要为ReS→Re_2O_(2)S→ReAlO_(3)。夹杂物平均尺寸主要为2~4μm,其中RH加稀土前夹杂物尺寸最小、RH加稀土后夹杂物尺寸略有增加,RH处理结束后夹杂物尺寸趋于稳定,最终铸坯中夹杂物尺寸为2.9μm左右。利用计算软件Thermo-calc对钢液中夹杂物的析出进行计算,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钢液未凝固时,其夹杂物主要为Al_(2)O_(3),待钢液全部凝固后,会依次析出Ce_(2)O_(2)S、Ce_(2)S_(3)、Al N、Mn S,这也与试验得到的夹杂物类型较为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冶炼全流程 稀土夹杂物 夹杂物分析 析出相计算
原文传递
高镍316L不锈钢连铸方坯凝固模式及残留铁素体特征
4
作者 王洋 陈蕾 +3 位作者 牟望重 张政睿 王剑 陈超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91,共12页
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残留铁素体对其使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而残留铁素体特征主要与成分、冷却速率和凝固模式有关。研究了高镍含量316L奥氏体不锈钢连铸方坯,其成分位于共晶点附近,凝固模式容易发生改变。采用金相显微镜(OM)、image-pro-p... 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残留铁素体对其使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而残留铁素体特征主要与成分、冷却速率和凝固模式有关。研究了高镍含量316L奥氏体不锈钢连铸方坯,其成分位于共晶点附近,凝固模式容易发生改变。采用金相显微镜(OM)、image-pro-plus软件计算等方法,探究316L奥氏体不锈钢连铸方坯沿厚度方向残留铁素体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残留铁素体沿厚度方向呈现短棒状、颗粒状、骨骼状和网状结构,其铁素体分布情况与板坯中“M”形分布相似。铸坯表面到距铸坯表面55 mm处,铁素体体积分数在2%左右波动,在距铸坯65 mm处,铁素体体积分数增加到最高值(4.77%),随后75 mm处铁素体体积分数又突然降低,从75 mm到中心铁素体体积分数有增加趋势。使用电子探针(EPMA)分析发现,Cr、Ni、Mo、Si、Mn等元素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微观偏析现象,同时发现由铁素体通过固态相变形成的二次奥氏体还保留部分铁素体的成分特征。使用热力学计算软件(Thermo-Calc)计算了Fe-Cr-Ni三元相图以及铸坯边部和中心的平衡凝固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铸坯边部以FA模式凝固,铸坯中心以AF模式凝固。通过残留铁素体形貌判断的凝固模式与热力学计算结果不同,铸坯在边部和中心以AF模式凝固,在柱状晶区出现了以FA模式凝固的骨骼状铁素体。最后分析了残留铁素体分布的形成机理,表面细晶区铁素体体积分数较少,这是由于表面凝固模式为AF模式;在距铸坯表面65 mm处铁素体体积分数增加到最高值,这是由于凝固模式发生了由AF模式向AF+FA模式的转变;75 mm处铁素体体积分数降低,这是由于凝固模式又转变为了AF模式;从75 mm处到铸坯中心,等轴晶结构和冷却速率降低使得固态相变所需的扩散距离增加,导致铁素体体积分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奥氏体不锈钢 铁素体形貌 铁素体体积分数 热力学计算 凝固模式
原文传递
电磁搅拌下Cr钢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准则(一)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进 苏志坚 +1 位作者 中岛敬治 赫冀成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81-984,共4页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铬含量对钢凝固组织的影响。对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进行讨论。得到线性电磁搅拌下的铬钢铸坯表面到中心的距离与晶粒大小、二次枝晶、冷却速度的关系。得到等轴晶比率和铬...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铬含量对钢凝固组织的影响。对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进行讨论。得到线性电磁搅拌下的铬钢铸坯表面到中心的距离与晶粒大小、二次枝晶、冷却速度的关系。得到等轴晶比率和铬含量关系,发现本实验范围高Cr含量对等轴晶比率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二次枝晶间距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固相率
下载PDF
移动电磁场下低碳钢凝固过程枝晶破碎临界条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进 苏志坚 +1 位作者 中岛敬治 赫冀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17-1720,1732,共5页
为了探讨移动电磁场对低碳钢凝固过程枝晶破碎的影响,进行了移动电磁场下的0.22%~0.34%C(质量分数)低碳钢浇铸凝固实验.对不同磁感应强度下铸坯凝固组织进行了观察,考察了二次枝晶分布,凝固过程冷却速度与二次枝晶间距的函数关系.同时... 为了探讨移动电磁场对低碳钢凝固过程枝晶破碎的影响,进行了移动电磁场下的0.22%~0.34%C(质量分数)低碳钢浇铸凝固实验.对不同磁感应强度下铸坯凝固组织进行了观察,考察了二次枝晶分布,凝固过程冷却速度与二次枝晶间距的函数关系.同时考察了移动电磁场对铸坯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位置的影响,并对钢凝固过程CET发生时的凝固速度和固相率进行了计算.导出了移动电磁场下合金凝固过程枝晶破碎的临界条件,并通过低碳钢作实验验证,得到了低碳钢凝固CET发生时临界固相率和液相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枝晶间距 枝晶破碎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固相率
下载PDF
电磁搅拌下Cr钢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准则(二)
7
作者 陈进 苏志坚 +1 位作者 中岛敬治 赫冀成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56-1159,共4页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碳、铬含量对钢凝固组织的影响。对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进行讨论。发现线性电磁搅拌下的CET准则对Cr钢仍然有效。得到了临界固相分率、枝晶间流速和液体平均流速关系。发...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碳、铬含量对钢凝固组织的影响。对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进行讨论。发现线性电磁搅拌下的CET准则对Cr钢仍然有效。得到了临界固相分率、枝晶间流速和液体平均流速关系。发现铬含量提高使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更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二次枝晶间距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固相率
下载PDF
锡对蠕墨铸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靖宇 吕烨哲 +5 位作者 孙玉福 王谦谦 司光东 吴越 丁丽平 李路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48-952,共5页
通过OM、SEM观察、EDS分析和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锡对蠕墨铸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锡使石墨减少并细化,同时稳定并细化珠光体;含锡量为0.057%时,珠光体含量达95%,层片间距由不含锡时的320 nm减小为83 nm,为屈氏体... 通过OM、SEM观察、EDS分析和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锡对蠕墨铸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锡使石墨减少并细化,同时稳定并细化珠光体;含锡量为0.057%时,珠光体含量达95%,层片间距由不含锡时的320 nm减小为83 nm,为屈氏体型珠光体,且珠光体团数量明显增加;含锡量增加到0.121%时组织中出现了游离渗碳体。加入适量的锡有助于蠕墨铸铁拉伸性能的提高,含锡0.057%试样的抗拉强度达410.7 MPa,伸长率为1.23%;含锡量超过0.121%之后,蠕墨铸铁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迅速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墨铸铁 显微组织 珠光体 力学性能
下载PDF
L245MB钢铸坯高温强度与弹性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艾松元 龙木军 +3 位作者 张梦远 陈登福 刘鹏 董志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4-201,共8页
从显微结构到宏观结构上认识铸坯的高温性能演变规律,对铸坯的性能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对L245MB钢铸坯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高温强度演变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EMTO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研究分析了不同晶... 从显微结构到宏观结构上认识铸坯的高温性能演变规律,对铸坯的性能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对L245MB钢铸坯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高温强度演变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EMTO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研究分析了不同晶体结构与磁性状态下铁基体相体模量B、单晶弹性常数c′与c44、多晶杨氏模量E、体系磁矩μ等随温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冷却速率对铸坯高温强度演变的影响较小;高温强度在Ae3及TC温度附近发生转折,TC^Ae3温度区间呈现'平台',抗拉强度平均演变速率为0.008 MPa/℃,屈服强度为0.076MPa/℃。铸坯热塑性在TC^Ae3温度范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断面收缩率在800℃左右最小,为59.02%~62.79%;二冷低延性区的温度范围随冷却速率增加而增大,矫直区表面温度应控制在850℃以上以避免裂纹产生。铁基体相弹性性能参数随磁性状态及晶体结构的转变而变化,磁性状态的转变对c′、c44、E影响较大,晶体结构的转变对B影响较大;FM向PM转变时c′和E分别下降了64.09%和10.33%,c44提升了57.82%,bcc向fcc结构转变时B降幅达34.38%。结合分析了铁基体的单晶弹性常数c′、多晶杨氏模量E演变与铸坯高温强度演变间的联系,提供了从显微晶体结构性能参数推测分析铸坯宏观性能演变的思路,为第一性原理方法在钢铁材料高温力学性能中的研究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245MB钢 连铸坯 高温强度 单晶弹性常数 第一性原理
原文传递
退火温度对LH800空冷强化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翔 米振莉 +3 位作者 吴彦欣 杨永刚 江海涛 胡宽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5-200,共6页
为获得具备良好冷成形性能的空冷强化钢,以冷轧LH800为研究对象,采用SEM、EBSD、TEM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该钢种在罩式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600~700℃退火得到了铁素体+碳化物组织,拉伸曲线出现明显的屈服... 为获得具备良好冷成形性能的空冷强化钢,以冷轧LH800为研究对象,采用SEM、EBSD、TEM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该钢种在罩式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600~700℃退火得到了铁素体+碳化物组织,拉伸曲线出现明显的屈服平台,并且屈服平台长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退火温度升高,铁素体晶内纳米级碳化物数量逐渐减少,晶界粗大碳化物数量逐渐增多,小角度晶界体积分数逐渐减小,且局部取向差(KAM)值逐渐减小。当退火温度超过700℃时,显微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碳化物,拉伸曲线无屈服平台出现。随着退火温度的进一步升高,马氏体体积分数逐渐增加,KAM值也逐渐增大。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在700℃退火保温4 h,空冷强化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最低,延伸率最高,具备最佳的冷成形性能。本工作基于冷轧LH800退火过程的显微组织和纳米级碳化物的演变,揭示了LH800出现屈服平台现象的本质,并获得了该钢种具备最佳冷成形性能的关键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温度 LH800空冷强化钢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纳米级碳化物 屈服平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