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长部份心肺转流治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右心衰竭
1
作者 孙全胜 谢尔.兰得格兰特 +1 位作者 图宾.依奥尔特 凯姆.布尔克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4期289-291,共3页
心肌缺血性损伤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右心衰竭的主要原因,一些严重患者往往很难脱离体外循环机。膜式肺单泵驱动延长部份心肺转流可以减轻右心前负荷,维持心肌氧供和氧耗平衡,是一种治疗术后右心衰竭的机械辅助循环方法。本文报道了2例术... 心肌缺血性损伤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右心衰竭的主要原因,一些严重患者往往很难脱离体外循环机。膜式肺单泵驱动延长部份心肺转流可以减轻右心前负荷,维持心肌氧供和氧耗平衡,是一种治疗术后右心衰竭的机械辅助循环方法。本文报道了2例术后右心衰竭患者,使用部份心肺转流治疗分别长达5天和7天,最终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心力衰竭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胸腺摘除和激素治疗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黄煜敏 许贤豪 +2 位作者 林嘉友 邬瑞华 谭铭勋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514-517,共4页
利用免疫荧光研究了胸腺摘除(Tx)和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淋巴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这两种措施治疗MG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①未经Tx或GC治疗的患者,CD3、CD29... 利用免疫荧光研究了胸腺摘除(Tx)和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淋巴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这两种措施治疗MG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①未经Tx或GC治疗的患者,CD3、CD29、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CD8和CD(16,56)细胞百分率则低于对照组。②经Tx或(和)GC治疗的患者,CD3、CD4和CD29、CD4细胞较治疗前降低。③经Tx治疗,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并伴有CD8亚群增加;CD4/CD8比值下降。④经GC治疗后,大多数患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果提示MG除有体液免疫异常外,还伴有细胞免疫异常,Tx或GC治疗可在不同程度纠正这些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淋巴细胞 胸腺切除术 糖皮质激素类
原文传递
不同膳食摄入母亲的初乳及与婴儿脐血脂肪酸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婷艳 Strandvik B +3 位作者 王琴 留佩宁 Zetterstrm R 彭咏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沿海及内陆两种不同膳食模式对初乳及婴儿脐血血浆磷脂脂肪酸的影响。【方法】收集沿海温州及内陆常州两地配对5 d母初乳及脐血20例及82例进行观察性对照研究,采用高效毛细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初乳及婴儿脐血血浆中磷... 【目的】研究中国沿海及内陆两种不同膳食模式对初乳及婴儿脐血血浆磷脂脂肪酸的影响。【方法】收集沿海温州及内陆常州两地配对5 d母初乳及脐血20例及82例进行观察性对照研究,采用高效毛细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初乳及婴儿脐血血浆中磷脂脂肪酸浓度。【结果】温州组5 d母初乳的脂肪酸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EPA)含量高于常州组,而常州组亚油酸(linolenic acid,LA)和α-亚麻酸(-lαinolenic acid,ALA)高于温州组;常州组婴儿脐血中血浆磷脂脂肪酸中LA和ALA高于温州组,而温州组中EPA高于常州组。【结论】两地5 d母初乳及脐血血浆磷脂脂肪酸中脂肪酸的差异,反映了其与母亲长期膳食结构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 必需脂肪酸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膳食模式
下载PDF
济南市城区7~17岁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流行现状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华 杨丽丽 +1 位作者 梁亚军 席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96-499,共4页
目的采用腰围和腰围身高比的不同诊断标准,全面描述济南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流行状况,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防治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进行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儿童心血管疾病的预警、诊... 目的采用腰围和腰围身高比的不同诊断标准,全面描述济南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流行状况,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防治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进行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儿童心血管疾病的预警、诊治技术研究"分课题济南调查点。腹型肥胖分别采用腰围和腰围身高比的不同标准进行评价。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男女的腹型肥胖检出率差异,并计算kappa值,比较腰围与腰围身高比(WHtR)不同诊断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结果济南市城区7~17岁儿童青少年的腹型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8.1%(WC-中国标准)、22.2%(WC-北京标准)、17.7%(WHtR-国际标准)和27.3%(WHtR-中国标准)。低学龄组(7~11岁)腹型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表现为上升趋势,高学龄组(12~17岁)腹型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无论采用何种标准,高学龄组(12~17岁)中男生腹型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结论济南市城区7~17岁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处于流行状态,应当引起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腰围 腰围身高比 腹型肥胖
原文传递
孕期不同膳食模式对膳食脂肪酸含量及母初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
作者 周婷婷 张婷艳 +4 位作者 Strandvik B 王琴 留佩宁 Zetterstrm R 彭咏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60-162,165,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两种不同膳食模式地区膳食脂肪酸(fatty acid,FA)含量的差异,并探讨这种差异对母初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对传统内陆膳食(常州)和海洋膳食(温州)地区孕晚期孕妇进行7d膳食调查,根据《2002中国食物成份数据》中... 【目的】研究中国两种不同膳食模式地区膳食脂肪酸(fatty acid,FA)含量的差异,并探讨这种差异对母初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对传统内陆膳食(常州)和海洋膳食(温州)地区孕晚期孕妇进行7d膳食调查,根据《2002中国食物成份数据》中的食物脂肪酸含量数据计算出膳食脂肪酸含量;并通过随访这些孕妇收集5d母初乳样本,采用高效毛细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5d母初乳的脂肪酸组成。【结果】常州与温州两地孕母摄入的膳食种类存在差异,温州地区孕母摄入的海洋食品远大于常州地区。常州地区孕母膳食脂肪酸中亚油酸(linoleic acid,LA)和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含量均高于温州地区;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含量均低于温州地区;花生四稀酸(arachidonic acid,AA)含量则未见显著差异。两地膳食脂肪酸组成中LA、ALA、AA以及DHA的差异同样反应在5d母初乳中,但两地5d母初乳中的EP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膳食模式不同的两个地区,其孕母的膳食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可在母初乳脂肪酸组成中得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膳食 母初乳 必需脂肪酸类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婴儿早期血浆磷脂脂肪酸水平对体质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琴 周婷婷 +3 位作者 张婷艳 Strandvik B Zetterstrom R 彭咏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4-828,共5页
目的研究婴幼儿早期血浆磷脂脂肪酸水平对于18月内体质指数的影响作用。方法常州地区母亲及配对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脐血,5 d、42 d及1岁时婴儿静脉血样本,采用高效毛细液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血浆磷脂脂肪酸含量。在婴儿出生,42 ... 目的研究婴幼儿早期血浆磷脂脂肪酸水平对于18月内体质指数的影响作用。方法常州地区母亲及配对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脐血,5 d、42 d及1岁时婴儿静脉血样本,采用高效毛细液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血浆磷脂脂肪酸含量。在婴儿出生,42 d,2、4、6、12及18月时对小儿进行体重、身长等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其Z分值。结果6、12及18月龄婴幼儿BMI Z分值与脐血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比例呈正相关而与n-3 PUFAs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含量呈负相关(P<0.05;P<0.01;P<0.01);12月龄BMI Z分值与5 d血n-6/n-3PUFAs比例呈正相关而与n-3 PUFAs及DHA含量呈负相关(P均<0.01);2、4、6、12及18月龄BMI Z分值与42 d血n-6/n-3 PUFAs比例呈正相关而与n-3 PUFAs(P<0.01;P<0.01;P<0.01;P<0.01;P<0.05)及DHA含量(P均<0.01)呈负相关。结论婴幼儿早期血浆磷脂n-3 PUFAs水平可能对婴幼儿晚期生长具有显著影响:n-3 PUFAs(主要DHA)水平越高而n-6/n-3比例越低,则在婴儿晚期可以得到更为理想的体质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类/必需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血浆 体质指数
下载PDF
停跳液逆行灌注在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全胜 薛涛 王国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60-361,共2页
我们将停跳液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以解决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时,顺行灌注停跳液难以通过狭窄段的问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全组60例病人随机均分为逆行灌注(RCSP)组和顺行灌注(ACP)组,... 我们将停跳液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以解决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时,顺行灌注停跳液难以通过狭窄段的问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全组60例病人随机均分为逆行灌注(RCSP)组和顺行灌注(ACP)组,本组病人均有左冠状动脉主干或左前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塔桥术 停跳液 逆行灌注
原文传递
动脉硬化及端粒与大脑功能退化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徐扬 闫中瑞 仇成轩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2期370-372,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脑功能退化性疾病(如老年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并成为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1-2]。脑功能退化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端粒 痴呆
下载PDF
抗氧化剂L-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脉冲噪声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邱建新 童步升 +3 位作者 吴开乐 Gran Laurell Erik Borg 段茂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65-768,共4页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L 乙酰半胱氨酸是否能够保护脉冲噪声引起的耳聋。方法 第 1组动物 :8只大鼠暴露在16 0dBSPL 5 0次脉冲噪声。第 2组动物 :10只大鼠同样暴露 16 0dBSPL 5 0次脉冲噪声 ,但在噪声暴露前 1h ,噪声暴露后立刻 ,噪声暴露...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L 乙酰半胱氨酸是否能够保护脉冲噪声引起的耳聋。方法 第 1组动物 :8只大鼠暴露在16 0dBSPL 5 0次脉冲噪声。第 2组动物 :10只大鼠同样暴露 16 0dBSPL 5 0次脉冲噪声 ,但在噪声暴露前 1h ,噪声暴露后立刻 ,噪声暴露后 3h ,给予L 乙酰半胱氨酸腹腔内注射 (35 0mg·kg-1,IP)。第 3组动物 :5只给予腹腔注射L 乙酰半胱氨酸 3次 ,注射方法与第 2组相同 ,不暴露脉冲噪声。全部动物通过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听力阈值在噪声前 ,噪声后立刻 ,噪声后 1d ,1,2 ,4wk。结果 第 1组 :比较噪声前和噪声后 ,全部频率有明显听力损失。第 2组 :大鼠暴露同样剂量噪声 ,立刻和 1天后检测ABR阈值与暴露前相比听力损失明显 ,1wk后在 4到 2 0kHz都有听力损失 ,但在 31 5和 4 0kHz已不明显。在 2和 4wk之后 ,各频率听力损失不明显。第 3组 :立刻 ,1d后 ,4wk后测量脑干诱发电位各频率无听力损失。结论 抗氧化剂L 乙酰半胱氨酸能够保护脉冲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听力损害 耳蜗 脉冲噪声
下载PDF
钛质人工听骨在一期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丹 童步升 +2 位作者 邱建新 刘业海 段茂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 研究钛质人工听骨植入在一期鼓室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 对3 1例用钛质人工听骨行一期鼓室成形术的患者,随访3-6个月。通过计算术前术后纯音测听得出气骨导阈值的平均值,比较手术后气导的恢复情况和手术前后的气骨导差。结果 3 1例... 目的 研究钛质人工听骨植入在一期鼓室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 对3 1例用钛质人工听骨行一期鼓室成形术的患者,随访3-6个月。通过计算术前术后纯音测听得出气骨导阈值的平均值,比较手术后气导的恢复情况和手术前后的气骨导差。结果 3 1例患者术后鼓膜愈合良好,未见人工听骨排异反应,及听骨脱出,有1例在术后2个月时发生感染。31耳术前气导听力30.00~88.75dB,平均为(59.27±15.67)dB,术后气导平均听力为(43.10±14.64)dB,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骨导听力为10.00~43.75dB,平均为(23.06±9.18)dB,术后骨导平均听力为(22.82±7.49)dB,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气骨导差(ABG)为11.25~62..5dB,平均为(36.21±11.88)dB,术后ABG平均为(19.40±12.92)dB,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G≤20dB且ABG较术前缩小15dB为听力提高有效,共有13耳,有效率为41.94%(13/31)。结论 钛质人工听骨植入在一期鼓室成形术中可以取得满意的听力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排除率低,在有听骨链破坏行Ⅰ期鼓室成形术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质人工听骨 听骨链重建 气骨导差(ABG) 鼓室成形术
下载PDF
小儿行为测听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雯 刘月辉 段茂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7-952,共6页
小儿行为测听是常用于检测6岁以下小儿听力的主观测听方法,它能反映小儿整个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是婴幼儿定量检测听力的金标准。该检测是一项很有意义、实用性很强的技术,与电生理测听技术既相互关联又不能相互取代,具有很大的临床应... 小儿行为测听是常用于检测6岁以下小儿听力的主观测听方法,它能反映小儿整个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是婴幼儿定量检测听力的金标准。该检测是一项很有意义、实用性很强的技术,与电生理测听技术既相互关联又不能相互取代,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小儿行为测听包括行为观察测听,视觉强化测听和游戏测听,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听力测试。本文对小儿行为测听的分类、概况、检测方法、优缺点及发展趋势等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各种小儿行为测听的受试者适用年龄、检测原理及检测方法,并总结其优点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听力损失 小儿听力学评估 小儿行为测听
下载PDF
曲古抑菌素A对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和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向玲 纪春岩 +2 位作者 Magnus Nordenskjld Jan-Inge Henter 郑成云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对正常人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离淋巴细胞(PBLs)(主要包括T细胞和NK细胞)或纯化NK细胞。体外应用白介素-2(IL-2)诱导PBLs 72 h产生淋巴因子激活的杀... 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对正常人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离淋巴细胞(PBLs)(主要包括T细胞和NK细胞)或纯化NK细胞。体外应用白介素-2(IL-2)诱导PBLs 72 h产生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将PBLs,LAK或NK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的TSA处理122、4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和T细胞的凋亡;采用51Cr释放试验检测NK细胞的杀伤功能。结果TS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诱导PBLs和LAK细胞凋亡,TSA处理组淋巴细胞及LAK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SA同样可诱导静止期NK细胞的凋亡,0.1μmol/L TSA作用于NK细胞24 h后,36%NK细胞凋亡,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0.1μmol/L TSA作用于NK细胞12 h后,其杀伤白血病细胞的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TSA能够诱导人外周血静止期NK细胞及LAK细胞发生凋亡,并影响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自然杀伤细胞 凋亡 细胞毒作用
原文传递
以持续性耳闷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鼻咽结核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瑕 孙宇 +2 位作者 孔维佳 段茂利 王彦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24-82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鼻咽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报道在我院就诊的1例以持续性耳闷胀感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鼻咽结核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患者经鼻咽部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结核性肉芽肿伴干酪样坏死,抗酸检测阳... 目的:探讨原发性鼻咽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报道在我院就诊的1例以持续性耳闷胀感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鼻咽结核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患者经鼻咽部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结核性肉芽肿伴干酪样坏死,抗酸检测阳性。经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鼻咽部形态基本正常。结论:对于伴有耳部症状的鼻咽部新生物的患者,原发性鼻咽结核应作为鉴别诊断之一,须通过鼻咽部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测加以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结核 耳闷胀感 中耳炎 鼓膜穿孔
原文传递
豚鼠耳蜗结构在9.4T MRI系统中的成像特点
14
作者 赵丹 童步升 段茂利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8-383,共6页
目的研究豚鼠耳蜗结构在9.4 T MRI系统中的成像特点。方法2015年5—10月选用5只白化豚鼠在9.4 T MRI系统中进行内耳扫描,随后右侧颈内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3 ml/kg),分别于注射后10、30、60、90和120 min进行内耳扫描。使用Image J软件... 目的研究豚鼠耳蜗结构在9.4 T MRI系统中的成像特点。方法2015年5—10月选用5只白化豚鼠在9.4 T MRI系统中进行内耳扫描,随后右侧颈内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3 ml/kg),分别于注射后10、30、60、90和120 min进行内耳扫描。使用Image J软件对耳蜗的底转、第二转、第三转和顶转四个部位的不同时间点的MRI图像灰度值进行提取,绘制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不同时间点耳蜗各部位MRI图像灰度变化曲线图,使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对结果行one-way ANOVA分析。结果注射造影剂前,MRI仅能显示豚鼠耳蜗及前庭轮廓,不能辨别内、外淋巴液。注射造影剂后10 min(底转灰度值8203±819)耳蜗前庭在T1像上即有增强,注射后30 min(底转灰度值10489±819)和60 min(底转灰度值13965±591)后耳蜗各阶显像逐渐增强,注射后90 min(底转灰度值18050±1250)时耳蜗、前庭、半规管均充分显影,可以清晰分辨出内外淋巴液,注射后120 min(底转灰度值18952±1185)时图像显影较90 min时无明显增强。造影剂进入内耳各部位的速度和量不等,在一定时间内,内耳各部位的造影剂分布变化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过程;造影剂在内耳各个部位的分布不均匀,耳蜗底转造影剂量最多,蜗顶最少,存在浓度梯度。结论用钆喷酸葡胺增强的高分辨MRI系统可以清晰区分出豚鼠内外淋巴液,静脉注射钆造影剂后90 min为MRI内耳增强显影的最佳观察时间,使用钆造影剂的MRI成像为内淋巴积水的病理改变提供了影像学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淋巴 内淋巴 豚鼠 内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