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教学去伪存真的三重境界
1
作者 王世焱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7年第3期11-13,共3页
语文教学要去伪存真,就必须运用知识与技能对语文进行思考与辨析,弃其糟粕,吮其精华。教师应通过思考和辨析的过程与方法建立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通过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判断,并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精神... 语文教学要去伪存真,就必须运用知识与技能对语文进行思考与辨析,弃其糟粕,吮其精华。教师应通过思考和辨析的过程与方法建立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通过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判断,并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基本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体系 语文知识 精神境界 鉴赏能力 感悟能力 教师
原文传递
“小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2
作者 王小燕(执教) 陈凤云(评析) 李奕秀(评析) 《小学数学教育》 2019年第13期112-114,共3页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1~92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会认、会读、会写小数。2.经历直观几何图形的探究过程,了解小数的含义,理解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关键词 教学实录 小数 三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 教学内容 生活情境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
原文传递
抓准倾诉体散文特性来教学——以《秋天的怀念》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世焱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年第15期111-114,共4页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倾诉体散文.《秋天的怀念》不仅是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更是一种苦难后的诉说.
关键词 秋天 散文 教学 特性
下载PDF
“乌台诗案”中苏轼与李定的交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世焱 《新东方》 2019年第4期78-84,共7页
苏轼与李定之间存在着间接过节,没有直接发生过冲突,但李定是一个不服母丧之人,投机取巧地投靠王安石变法之新党,并受到重用与提拨。李定的“匿丧事件”受到旧党群臣的猛烈抨击,被迫追服母丧。当他擢为御史中丞掌握大权时,便借宋神宗之... 苏轼与李定之间存在着间接过节,没有直接发生过冲突,但李定是一个不服母丧之人,投机取巧地投靠王安石变法之新党,并受到重用与提拨。李定的“匿丧事件”受到旧党群臣的猛烈抨击,被迫追服母丧。当他擢为御史中丞掌握大权时,便借宋神宗之力对反对新法呼声最大的苏轼发难,以报复苏轼“诗讥”之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李定 乌台诗案 思想交锋
下载PDF
《New York is in the East》教学设计与点评
5
作者 秦婷婷 林觉君 《新教育(海南)》 2013年第4期36-37,共2页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模块7第一单元内容,新单词多,信息量大。要求学生能听说Washington D.C. is the capital of the USA.和New York is in the east./San Francisco in the west.并初步运用于情景交际中。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模块7第一单元内容,新单词多,信息量大。要求学生能听说Washington D.C. is the capital of the USA.和New York is in the east./San Francisco in the west.并初步运用于情景交际中。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认和会读east,west,call,speak,also,country,project,city等生词。2.能听懂和会读出以下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 内容分析 点评 单词 情景交际 情感目标 课堂教学活动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原文传递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与点评
6
作者 吴春彩 王碧 《新教育(海南)》 2013年第4期37-38,15,共3页
课标要求: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在半幼... 课标要求: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情绪波动性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 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 诚实守信 初中生 点评 重要性 发展阶段
原文传递
走进《湖心亭看雪》的“丰盈处”
7
作者 王世焱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5年第10期50-52,共3页
文本解读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与底板。文本解读得准确与丰盈,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重点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取舍就会游刃有余。反之,文本解读过浅,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出再花哨炫目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 《湖心亭看雪》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文本解读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师 课堂
原文传递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醉翁亭记》文本解读
8
作者 王世焱 《新教育(海南)》 2015年第21期46-47,共2页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解读正确,则学生获取的文本信息有价值,有继续挖掘与探究的兴趣与动力,从而形成学生探究的能力。《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被贬于滁州时所作,写于庆历六年(1046),文本信息极为丰富,以下为之一一...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解读正确,则学生获取的文本信息有价值,有继续挖掘与探究的兴趣与动力,从而形成学生探究的能力。《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被贬于滁州时所作,写于庆历六年(1046),文本信息极为丰富,以下为之一一解读。一、知滁州缘由欧阳修被贬滁州之因,主要是参加了范仲淹主导的庆历革新,守旧派贾昌朝、陈执中为了推翻庆历新政,不断制造事端,寻找借口,把参与和支持庆历新政的人员给予打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解读 《醉翁亭记》 庆历新政 陈执中 贾昌朝 以文 阅读教学 人生遭际 于庆 丰乐亭记
原文传递
抓准小说特质来上小说
9
作者 王世焱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4,共3页
文学作品是有特质的。作家王蒙这样描述小说:“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是散文;被人突然推倒下水去,就是小说了。”我教学小说文本,主要从小说的特质来切入,进而引导学生切人文本,解读文本,瓦解文本。
关键词 小说文本 特质 文学作品 引导学生 解读文本 王蒙 散文
原文传递
捕捉文本信息 破解文本密码
10
作者 王世焱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19,共3页
优秀的文本总含有深层次的丰富内涵,而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挖掘文本隐含信息,把文本的丰富韵味与内核充分地显现出来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具有暗示义或联想义的文本信息,切准破解文本的密码,深度解读文本。
关键词 文本信息 密码 隐含信息 引导学生 阅读教学 解读文本 联想义 教师
原文传递
仔细的推敲,审慎的思考——对《唐雎不辱使命》的批评性思维解读
11
作者 王世焱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年第3期87-91,共5页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审问""慎思""明辨"是我们思维活动的一种进阶,属于批评性思维的范畴。而批判性思维是我们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唐雎不辱使命》...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审问""慎思""明辨"是我们思维活动的一种进阶,属于批评性思维的范畴。而批判性思维是我们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唐雎不辱使命》的内容疑点重重,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时,仔细的推敲,审慎的思考,做出恰当的提问与合理的论证。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唐雎不辱使命》进行质疑、肯定与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下载PDF
多难畏事中的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夜游”“无与为乐者”“竹柏”探微
12
作者 王世焱 《新教育(海南)》 2015年第1期29-30,共2页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因元丰二年"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于元丰六年不得签书公事时所写的。诗作道出了苏轼在大有可作为之年,被放逐成"闲人"的心酸与痛苦挣扎,反映了苏轼被贬而不甘沉糜的心情。文章通过对诗中"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因元丰二年"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于元丰六年不得签书公事时所写的。诗作道出了苏轼在大有可作为之年,被放逐成"闲人"的心酸与痛苦挣扎,反映了苏轼被贬而不甘沉糜的心情。文章通过对诗中"夜游""无与为乐者""竹柏"等意象的分析,指出了苏轼此时复杂的心境和所处的窘境,反映了苏轼竹柏明志、随遇而安的坚毅性格与旷达胸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夜游 无与为乐者 竹柏
原文传递
与其所交,金石弗渝——论苏东坡与张方平忘年之契的情谊
13
作者 王世焱 《中国苏轼研究》 2018年第2期241-254,共14页
张方平是苏轼一生重要的贵人,虽然年龄大苏轼30岁,苏轼也以“门生”自称,但张方平认为“门生二字,尤是过言”,彼此应是“忘年之契”,“何门生之有”。本文从张方平与苏洵的交往、张方平与苏轼的政治交往、苏张二人的文学交往等方面,论... 张方平是苏轼一生重要的贵人,虽然年龄大苏轼30岁,苏轼也以“门生”自称,但张方平认为“门生二字,尤是过言”,彼此应是“忘年之契”,“何门生之有”。本文从张方平与苏洵的交往、张方平与苏轼的政治交往、苏张二人的文学交往等方面,论述两人长达38年波澜壮阔、金石弗渝的忘年情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书 方面 省校 情谊 秘书 著作 门生 人称 书郎 丞等职
原文传递
生命的沉思——读严文井《永久的生命》
14
作者 王世焱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21期45-48,共4页
《永久的生命》是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散文二篇》中的第1篇,作者是著名作家严文井, 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通过生命时间观来对生命问题进行哲理性的沉思,把生命放在有限与无限之间、静止与运动之间、毁灭与永存之... 《永久的生命》是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散文二篇》中的第1篇,作者是著名作家严文井, 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通过生命时间观来对生命问题进行哲理性的沉思,把生命放在有限与无限之间、静止与运动之间、毁灭与永存之间,进行哲思阐述与由衷慨叹, 给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导向,要热情地讴歌永久的生命,赞美永久的生命,以提升人们的思想与精神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文井 《永久的生命》 有限与无限 生命 八年级语文 哲理性 沉思 积极向上
下载PDF
苏轼“欲归”与“又恐”的矛盾心理
15
作者 王世焱 《中国苏轼研究》 2019年第1期148-159,共12页
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超然台与好友饮酒望月,他借着酒醉,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 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超然台与好友饮酒望月,他借着酒醉,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惠卿 参知政事 王安石变法 矛盾心理 太皇太后 王安国
原文传递
《运用Photoshop制作中国画》的教学设计
16
作者 郑源源 《新教育(海南)》 2006年第11期39-39,共1页
一、教学内容 在《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初中版教材中,对于Photoshop软件的使用只是简单地概述一下,为了加强学生对Photoshop的理解和运用,我采用《万水创作实例五十讲丛书》中的一实例中国画《觅》来辅助教学。
关键词 PHOTOSHOP软件 中国画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 辅助教学 中小学
原文传递
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撑起海南基教蓝天
17
作者 林子娥 《新教育(海南)》 2010年第3期20-20,共1页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归结起来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需要培养。教师是人才培养的责任人之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教师的自主学习、在职学习与培训。对教...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归结起来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需要培养。教师是人才培养的责任人之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教师的自主学习、在职学习与培训。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训工作 教育教学能力 海南 综合国力 世界国家 人才需要 人才培养 自主学习
原文传递
小学语文新课导语的设计
18
作者 颜学武 《新教育(海南)》 2009年第11期63-63,共1页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导语的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新课的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因此,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导语的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新课的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因此,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导语 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 魏书生 注意力 课文
原文传递
台阶
19
作者 王世焱 《新教育(海南)》 2017年第1期80-80,共1页
我家在二楼。 每天我都上楼下楼,从来就没有数过台阶,也不必要数台阶,更无需知道台阶的阶数。 今天,我上三楼去上课,无意间我想起要数一下台阶。因为我上作文课时给班里的学生启发过,我们要关注身边的人与事,生活处处留心,从... 我家在二楼。 每天我都上楼下楼,从来就没有数过台阶,也不必要数台阶,更无需知道台阶的阶数。 今天,我上三楼去上课,无意间我想起要数一下台阶。因为我上作文课时给班里的学生启发过,我们要关注身边的人与事,生活处处留心,从平凡的生活中写出不平凡的文章来,这样才能以小见大,感动读者,文章才出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 以小见大 生活 文章 平凡
原文传递
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心预设
20
作者 王世焱 《新教育(海南)》 2014年第11期32-32,共1页
凡事欲要实施,须有策划与规划,有良谋与良略,才能"按图索骥",开展工作与活动,才能按质按量高效地完成任务。而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必须熟悉语文教材,熟悉教材文本,吃透教材文本内容,才能备好课,上好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 凡事欲要实施,须有策划与规划,有良谋与良略,才能"按图索骥",开展工作与活动,才能按质按量高效地完成任务。而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必须熟悉语文教材,熟悉教材文本,吃透教材文本内容,才能备好课,上好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目标,并有效高效地感知间接知识,体验间接知识,最终能获取间接知识,转化生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有"精心预设"才能成就"精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心预设 课堂教学 教材文本 间接知识 情境教学 最近发展区 周福清 文本解读 《沁园春·雪》 万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