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与开放手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樊津瑞 靳浩 +3 位作者 杨君 廖坤 何焯成 崔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159-1162,1165,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诊断为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根据病人意愿分为微波消融组(5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和传统手术组(5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对2组病人...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诊断为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根据病人意愿分为微波消融组(5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和传统手术组(5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对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美容效果以及术后12 h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微波消融术后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微波消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 <0. 01);微波消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 00%,与传统开放手术组的12. 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 h,微波消融组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 <0. 01)。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术后不留瘢痕,恢复快,疗效确切,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微波消融术 甲状腺切除术 开放手术
下载PDF
甲状腺射频消融术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廖坤 涂吉利 靳浩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射频消融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运用价值。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7年8月共527例术前诊断良性甲状腺结节且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分别行甲状腺射频消融术和传统手术,并回顾性... 目的探讨甲状腺射频消融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运用价值。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7年8月共527例术前诊断良性甲状腺结节且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分别行甲状腺射频消融术和传统手术,并回顾性对比研究其临床效果。射频消融组共187例,其中行单侧射频消融术42例,双侧射频消融术145例。传统手术组共340例,行单侧甲状腺手术84例,双侧甲状腺手术256例。结果对比单侧或双侧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射频消融术组较传统甲状腺手术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手术切口更小,术中不适感更小,术后出血、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手足抽搐、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更少,术后疤痕更小,但住院费用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术后1~2年随访,结节残留率及复发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射频消融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愈合快、安全美观等特点,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射频消融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以肠鸣音恢复作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进食指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郭玉芝 董启超 +2 位作者 何焯成 梁晖 李彬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以肠鸣音恢复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进食指征在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术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以术后肛门排气为进食指征,观... 目的:探讨以肠鸣音恢复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进食指征在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术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以术后肛门排气为进食指征,观察组以术后肠鸣音恢复为进食指征,观察两组患者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输液时间及Alb、Hb均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肠鸣音恢复作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进食指征能提高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护理质量,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因长时间留置胃管带来的痛苦,提高医疗资源使用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鸣音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 早期进食
下载PDF
脾多肽对幽门螺旋杆菌脂多糖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TNF-α、IL-1β、IL-6及IL-17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董启超 梁晖 +2 位作者 胡聪 林旭 林智文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脾多肽对幽门螺旋杆菌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6及IL-17的作用。方法选取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为研究载体,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脾多肽高、中和低浓度组,共五组,每组... 目的研究脾多肽对幽门螺旋杆菌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6及IL-17的作用。方法选取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为研究载体,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脾多肽高、中和低浓度组,共五组,每组设3个复孔。采用幽门螺旋杆菌LPS诱导建立炎症细胞模型,予脾多肽给药干预,以37℃及5%CO2的条件下培养3 h,取上清样品备测TNF-α;再培养3 h,取上清样品备测IL-1β、IL-6与IL-17。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TNF-α、IL-1β、IL-6与IL-17。结果幽门螺旋杆菌脂多糖可以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药物干预3 h后,各组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高、中、低浓度组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中、低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6 h后,各组IL-1β、IL-6和IL-1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高、中剂量组IL-1β、IL-6和IL-17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多肽能够减少幽门螺旋杆菌LPS介导的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分泌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及IL-17,其不仅以浓度依赖降低TNF-α含量水平,还能在炎症早期抑制TNF-α,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多肽 幽门螺旋杆菌 脂多糖 细胞炎症模型
下载PDF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阶梯式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玉楼 周春兰 +8 位作者 刘宁 李小贞 刘敏利 何银英 孙宏春 黄小娜 龚秀群 郑萍 肖秀英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7-22,共6页
目的 构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阶梯式营养管理方案,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检索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阶梯式营养管理方案及护理的所有证据形成最佳证据。拟订营养干预方案初稿。选取21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 目的 构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阶梯式营养管理方案,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检索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阶梯式营养管理方案及护理的所有证据形成最佳证据。拟订营养干预方案初稿。选取21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按照专家咨询意见,结合临床管理实践,形成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阶梯式营养管理方案。结果 16名专家经过2轮咨询后意见趋于一致,专家权威系数为0.86,2轮咨询指标的重要性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和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的干预方案有一级条目5个,二级条目10个,三级条目34个。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阶梯式营养管理方案具有可靠性、科学性、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营养管理 老年人 阶梯式管理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基于RNA-seq探讨二氢丹参酮Ⅰ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钟雄东 张颖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1期33-40,共8页
目的为了阐明二氢丹参酮Ⅰ(DHTS)抗胃癌的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思路及数据支持。方法采用RNA测序(RNA-seq)技术探索DHTS抗胃癌的具体作用机制。结果发现4353个差异基因表达。这些差异基因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的多条信号通路,主... 目的为了阐明二氢丹参酮Ⅰ(DHTS)抗胃癌的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思路及数据支持。方法采用RNA测序(RNA-seq)技术探索DHTS抗胃癌的具体作用机制。结果发现4353个差异基因表达。这些差异基因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的多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m TOR信号转导通路等。在测序结果中,有89个差异基因被注释到PI3K/Akt/m TOR信号转导通路,推测该信号转导通路和DHTS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Western-blot检测验证了DHTS可显著抑制PI3K、Akt及m TOR的磷酸化,且显著增加Caspase-3和LC3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结论DHTS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是通过活性氧介导的氧化应激促进细胞凋亡,具体作用机制可能是:活性氧介导的氧化应激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从而诱导细胞凋亡以及自噬,进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丹参 二氢丹参酮Ⅰ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RNA测序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与多配体蛋白聚糖1在胆囊癌细胞中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少波 靳浩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92-1197,共6页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与多配体蛋白聚糖1在胆囊癌细胞中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转染乙酰肝素酶过表达质粒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以及Transwell侵袭转移试验检测细胞多配体蛋白聚糖1表达量以及...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与多配体蛋白聚糖1在胆囊癌细胞中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转染乙酰肝素酶过表达质粒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以及Transwell侵袭转移试验检测细胞多配体蛋白聚糖1表达量以及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与未转染的GBC-SD细胞比较,转染乙酰肝素酶过表达质粒的GBC-SD细胞的多配体蛋白聚糖1蛋白与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但侵袭性和转移能力明显增强(均P<0.05)。结论:胆囊癌细胞中乙酰肝素酶与多配体蛋白聚糖1的表达呈负向关系;乙酰肝素酶高表达能下调多配体蛋白聚糖1的表达,从而增强胆囊癌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肝素裂合酶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肿瘤侵润
原文传递
腹腔镜微创手术对结肠癌患者疗效及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焯成 林旭 +2 位作者 林智文 涂吉利 周少波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23期4510-4511,共2页
选取2008年8月-2010年5月我院确诊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2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腹腔微创组和传统开腹组,每组60例,传统开腹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腹腔微创组患者给予腹腔微创结肠癌根治术治疗,随访5年,统计分析所有患者... 选取2008年8月-2010年5月我院确诊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2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腹腔微创组和传统开腹组,每组60例,传统开腹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腹腔微创组患者给予腹腔微创结肠癌根治术治疗,随访5年,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及5年内生存情况。腹腔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微创组和传统开腹组患者治疗后1、3、5年生存率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微创手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对结肠癌患者的创伤,有利于加快患者身体恢复,且可确保远期疗效,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微创手术 结肠癌 疗效 远期生存
下载PDF
基于ACR TI-RADS探究PET/CT发现甲状腺偶发瘤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操斌 崔美红 杨士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9期34-36,共3页
目的:基于甲状腺超声ACR TI-RADS评价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发现甲状腺偶发瘤(thyroid incidentalomas,TI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9月珠海... 目的:基于甲状腺超声ACR TI-RADS评价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发现甲状腺偶发瘤(thyroid incidentalomas,TI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9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经PET/CT检查的资料共1 593份,纳入甲状腺偶发瘤患者157例(9.9%),22例患者甲状腺偶发瘤经病理学检查获得最终诊断确认。结果:超声评估甲状腺结节低度恶性风险组(ACR TI-RADS 1~3类结节和/或甲状腺实质弥漫性病变)与高度恶性风险组(ACR TI-RADS 4~5类)平均SUVmax分别为(5.6±3.0)和(4.0±2.1),组间SUVmax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恶性甲状腺偶发瘤均出现在局限型FDG摄取增高组内,良性组的平均SUVmax显著低于恶性组(P<0.05),SUVmax的最佳截断值为3.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78.6%。两种方法判断结果的cohen’s Kappa系数为0.712 (95%CI为0.412~1.012,P<0.05)。结论:局部FDG摄取增加(SUVmax>3.3)表明TIs有恶性风险,恶性TIs的平均SUVmax高于良性组,但组间SUVmax重叠较多,基于ACR TI-RADS标准的超声检查可提高PET/CT相关甲状腺偶发瘤性质判断的准确性,降低穿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SUVMAX ACR TI-RADS 恶性风险
下载PDF
免气囊、免固定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樊津瑞 古妮 林智文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究免气囊、免固定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可行性。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腹股沟疝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给予TEP,比较两组相关临床... 目的探究免气囊、免固定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可行性。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腹股沟疝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给予TEP,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TEP为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安全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津瑞 古妮 崔敏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6期799-800,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及次全切不同手术方式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切组和次全切组各30...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及次全切不同手术方式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切组和次全切组各30例。全切组患者给予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次全切组患者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全切组的复发率为6.67%(2/30),显著低于次全切组的26.67%(8/30),P<0.05。术后2周,全切组的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次全切组(P<0.05);术后3个月、1年,两组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切除手术与次全切除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较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但次全切术的复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甲状腺肿 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髋臼骨缺损的初次人工关节置换后运动功能重建分析
12
作者 敖俊 安荣泽 +1 位作者 张应鹏 王兆杰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52-152,F0003,共2页
目的观察髋臼缺损的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2001-11/2005-06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等3家单位骨科收治的髋臼缺损患者17例。影像学评估骨质缺损程度、髋关节运动中心上移程度<2cm的3例,>2cm的1例... 目的观察髋臼缺损的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2001-11/2005-06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等3家单位骨科收治的髋臼缺损患者17例。影像学评估骨质缺损程度、髋关节运动中心上移程度<2cm的3例,>2cm的1例。13例采用自体股骨头颗粒骨及扩髓碎屑植骨后髋臼假体植入;4例采用髋臼扩大,较大骨水泥髋臼假体植入术。术后平均随访33个月。结果17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关节置换后疼痛、跛行基本消失,肢体短缩基本纠正,臀中肌功能良好,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61分提高到术后93.5分,未发现假体松动和移植骨吸收。结论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者术前应特别注意有无髋臼骨缺损。如有髋臼骨缺损,术前应对缺损类型、程度进行严密的评估,并结合术中探查结果确定最合适的重建措施,尽量恢复髋臼的骨储备和正常的关节运动中心,是获得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损伤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功能恢复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有效成分2-羟基-3-甲基蒽醌作用于胆囊癌细胞的蛋白组学分析
13
作者 靳浩 崔敏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15-322,333,共9页
目的分析白花蛇舌草有效成分2-羟基-3-甲基蒽醌(2-hydroxy-3-methylanthraquinone,HMA)对人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BC)细胞中的特征性蛋白表达谱的作用,并对差异信号通路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富集分析。方法利用白花蛇舌草有... 目的分析白花蛇舌草有效成分2-羟基-3-甲基蒽醌(2-hydroxy-3-methylanthraquinone,HMA)对人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BC)细胞中的特征性蛋白表达谱的作用,并对差异信号通路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富集分析。方法利用白花蛇舌草有效成分HMA处理GBC-SD细胞。提取经HMA处理和未经HMA处理的GBC细胞的总蛋白,应用串联质谱分析技术以及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TMT)标记蛋白定量技术对其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筛选,在mRNA水平上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定量验证差异蛋白编码基因;采用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数据库对富集分析和注释差异表达蛋白,采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差异蛋白所涉及的信号通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HMA处理的GBC-SD细胞鉴别出217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53个表达上调,64个表达下调;在mRNA水平上对代表性差异蛋白的编码基因应用RT-q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与蛋白组学结果一致。通过GO数据库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在代谢过程、调控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作用;并广泛分布于细胞骨架、细胞膜和细胞器上。通过KEGG分析,结果显示若干和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的信号通路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p5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s)、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通路等均有差异表达蛋白的参与。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组学 白花蛇舌草 2-羟基-3-甲基蒽醌 胆囊癌 蛋白质互作
原文传递
胆肠改良襻式吻合术与Roux-en-Y吻合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何焯成 张朝晖 +2 位作者 黄力 梁力建 赖佳明 《新医学》 2016年第9期595-599,共5页
目的比较胆肠改良襻式吻合术与Roux-en-Y吻合术的疗效。方法收集139例行胆肠改良襻式吻合术及120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出院时间,并观察2组间术后并发症... 目的比较胆肠改良襻式吻合术与Roux-en-Y吻合术的疗效。方法收集139例行胆肠改良襻式吻合术及120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出院时间,并观察2组间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比较,胆肠改良襻式吻合术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术中出血更少、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P均<0.05)。术后出现胆汁漏在胆肠改良襻式吻合术组为4例(2.9%),低于Roux-en-Y吻合术组的13例(10.8%),P<0.01。术后2组患者的急性胆管炎和胃排空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胆肠改良襻式吻合术更符合生理,术后恢复较快,发生胆汁漏出风险较低,优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X-EN-Y吻合术 胆肠改良襻式吻合术 并发症
下载PDF
AF系统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38
15
作者 王旭生 王素伟 +2 位作者 张应鹏 林志荣 陆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综合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2例应用AF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CT。结果:32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58%恢复至97%,椎... 目的:综合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2例应用AF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CT。结果:32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58%恢复至97%,椎体后缘(中柱)高度由术前76%恢复至98.7%,Cobbs角由术前平均19.1°恢复至术后1.8°。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90%。平均随诊20.5个月,瘫痪恢复按ASIA分级:A级中3例无变化,余29例均提高1~2级。结论: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能达到精确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AF椎弓根螺钉 治疗 内固定
下载PDF
上肢双平面离断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断肢(手)再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喜占荣 彭鹏 周朝清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上肢双平面离断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再植方法。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共完成各种上肢双平面离断再植的患者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1—70岁,平均28.6岁。根据离断平面及软组织缺损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再植顺序... 目的探讨上肢双平面离断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再植方法。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共完成各种上肢双平面离断再植的患者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1—70岁,平均28.6岁。根据离断平面及软组织缺损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再植顺序并联合血管神经、皮瓣移植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29例再植肢体全部成活,但有2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及3例患者出现局部软组织坏死而发生延迟愈合。所有患者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肢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分,优9例,良14例,差4例,劣2例,优良率为79.3%。结论上肢双平面离断合并组织缺损需要根据离断平面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再植顺序及合理的组织移植方法,才可以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及较好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双平面离断 组织缺损 再植
原文传递
13560名青少年脊柱侧弯普查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旭生 王素伟 《新医学》 1998年第10期534-535,共2页
关键词 脊柱侧弯 普查 青少年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时毯面温度与肺炎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勇琼 高金姣 +2 位作者 蔡建丽 龙佩云 杨志宏 《现代临床护理》 2009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亚低温治疗毯面温度与肺炎的关系,同时总结治疗过程中预防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重型颅脑损伤并应用亚低温治疗、且均行气管切开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3组,采用不同的毯面温度对患者进行亚低温...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亚低温治疗毯面温度与肺炎的关系,同时总结治疗过程中预防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重型颅脑损伤并应用亚低温治疗、且均行气管切开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3组,采用不同的毯面温度对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观察3组患者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A、B、C3组肺炎的发生率分别是53.33%、30.00%和23.3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组肺炎的发生率相对最高。结论毯面温度为(6±2)℃时,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谨慎采用该毯面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肺炎 亚低温治疗 毯面温度
下载PDF
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外科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敏 刘敏强 毛吉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09-03—2013-06进行手术治疗的46例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一期神经探查组)23例和B组(切开复位内固定并... 目的分析研究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09-03—2013-06进行手术治疗的46例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一期神经探查组)23例和B组(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二期神经探查组)23例,然后将2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及神经恢复时间、骨性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中挫伤及断裂伤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均高于B组,神经恢复时间优于B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2组的骨性愈合时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外科手术疗效较佳,且一期神经探查修复更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桡神经损伤 外科手术 疗效
下载PDF
人工全髋置换术对老年陈旧性髋臼骨折伴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敏 刘敏强 毛吉刚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8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置换术对老年陈旧性髋臼骨折伴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陈旧性髋臼骨折伴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全髋置换组及保守治疗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T1及T2...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置换术对老年陈旧性髋臼骨折伴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陈旧性髋臼骨折伴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全髋置换组及保守治疗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T1及T2时期Harris髋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分别为(85.2±6.2)、(92.3±5.5)及(76.5±7.4)、(80.4±6.7),均较T0明显上升,全髋置换组上升程度较保守治疗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ADL评分均有所下降,全髋置换组自(29.1±6.5)降至(15.7±3.1),其下降程度较后者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疼痛症状,提高其髋关节本体感觉、活动度和运动能力,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置换术 老年 陈旧性髋臼骨折 创伤性关节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