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2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PM2. 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85
1
作者 李红 彭良 +5 位作者 毕方 李陵 鲍捷萌 李俊玲 张浩 柴发合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63-1778,共16页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PM2.5与臭氧(O3)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二者协同控制已成为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焦点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PM2.5与臭氧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性,使得二者的协同控制具...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PM2.5与臭氧(O3)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二者协同控制已成为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焦点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PM2.5与臭氧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性,使得二者的协同控制具有复杂性与艰巨性.分析了PM2.5与臭氧成因的关联性及其相互影响,阐明了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所涉及的重要科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目前我国PM2.5与臭氧的污染形势及二者的关联性,梳理了我国自2013年以来在PM2.5与臭氧污染控制中已采取的重要举措,论述了目前我国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在科学与管理上所面临的挑战.结合对国外成功经验的分析,提出推进我国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工作的相关建议:①加快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管理体系;②强化科技支撑,提高PM2.5与臭氧污染控制精准性;③加快构建VOCs与NOx治理技术体系;④加大VOCs与NOx的协同减排力度,保障减排方案落实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臭氧 耦合机制 协同控制 控制策略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成就与经验 被引量:129
2
作者 王文兴 柴发合 +8 位作者 任阵海 王新锋 王淑兰 李红 高锐 薛丽坤 彭良 张鑫 张庆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21-1635,共15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在经济持续增长、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的同时,及时缓解了各类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有效避免了欧美发达国家曾经出现的严重大气污染灾害.然而,目前我国仍然面临着大气污染尤其是二次污染的严峻挑战.为此,非常有必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在经济持续增长、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的同时,及时缓解了各类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有效避免了欧美发达国家曾经出现的严重大气污染灾害.然而,目前我国仍然面临着大气污染尤其是二次污染的严峻挑战.为此,非常有必要全面梳理与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历程、成就与经验.结果表明:我国在各阶段的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就与较为丰富的污染防控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气污染防治理论与管理模式,构建了系统科学的大气污染综合防控体系.今后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应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强化重点污染源治理,继续调整优化四大结构,统筹兼顾,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强化科技能力建设,注重大气环境问题预测,加强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历程 成就 经验 启示
下载PDF
重庆主城区大气PM_(10)及PM_(2.5)来源解析 被引量:109
3
作者 任丽红 周志恩 +4 位作者 赵雪艳 杨文 殷宝辉 白志鹏 姬亚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87-1394,共8页
为探讨重庆主城区4个季节大气PM10和PM2.5的主要来源,于2012年2—12月在重庆主城区的工业区、文教区和居住区5个环境监测点同步采集PM10及PM2.5样品,分析了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采集了重庆主城区土壤... 为探讨重庆主城区4个季节大气PM10和PM2.5的主要来源,于2012年2—12月在重庆主城区的工业区、文教区和居住区5个环境监测点同步采集PM10及PM2.5样品,分析了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采集了重庆主城区土壤尘、建筑水泥尘、扬尘、移动源(包括机动车、施工机械及船舶)、工业源(包括固定燃烧源及工业工艺过程源)、生物质燃烧源及餐饮源等7类污染源,建立了重庆市本地化的污染源成分谱库.利用CMB(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及二重源解析技术分析了PM10及PM2.5的来源.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大气中ρ(PM10)及ρ(PM2.5)的年均值分别为153.2和113.1μg/m3,超过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2倍以上.大气PM10的主要来源为扬尘、二次粒子和移动源(贡献率分别为23.9%、23.5%和23.4%),大气PM2.5主要来源于二次粒子和移动源(贡献率分别为30.1%和27.9%).PM10和PM2.5的主要源类贡献率差别不大,表明研究区域内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应采取多源控制原则.大气PM10来源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表现为春季和秋季主要以扬尘为主、夏季和冬季主要以二次粒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 PM10 PM2.5
下载PDF
标准化方法筛选参照点构建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 被引量:93
4
作者 渠晓东 刘志刚 张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661-4672,共12页
依据浑太河流域340个样点的栖息地和水质评价结果,采用标准化方法筛选参照点与受损点,构建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估指数(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B-IBI),开展河流健康生物评价研究。标准化方法共... 依据浑太河流域340个样点的栖息地和水质评价结果,采用标准化方法筛选参照点与受损点,构建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估指数(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B-IBI),开展河流健康生物评价研究。标准化方法共筛选出参照点和6个受损点构建B-IBI指数。B-IBI指数包括8个大型底栖动物核心生物指标,涵盖了分类单元、相对丰度、耐污特征、优势类群和功能摄食类群的生物指标。利用构建的完整性指数开展浑太河河流健康评价结果显示,所有样点中"极好"与"好"占24.8%,"一般"占27.8%,"差"与"极差"的占47.4%,表明浑太河健康状况整体上偏差。B-IBI指数分值在参照、测试和受损点间的箱线图分布表明验证结果较为可靠;同时与2009年5月太子河全流域70个样点采用专家经验法构建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性较高,健康等级完全一致的占58%,健康等级只相差一个等级的占40.6%。B-IBI与环境要素的回归分析显示,B-IBI指数与栖息地具有较高的直线线性回归关系(R2=0.25,P<0.01),与电导、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R2=0.23—0.34,P<0.01)均具有极显著的曲线相关关系。3个水质指标与B-IBI指数的回归方程的拐点分别约为1000μs/cm,5ml/L和1.0mg/L,当3个水质指标低于拐点值时,B-IBI指数表现为显著的下降趋势,当高于拐点值时,B-IBI指数的下降趋势明显减弱。表明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在从清洁水体下降为III类的过程中,对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的影响最为强烈。利用标准化方法筛选参照点构建的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及其核心参数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能够指示随人为活动强度增加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下降,适用于浑太河流域开展河流健康评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方法 B-IBI 河流健康评价 浑太河
下载PDF
我国北方农村生活燃煤情况调查、排放估算及政策启示 被引量:80
5
作者 支国瑞 杨俊超 +4 位作者 张涛 关健 杜谨宏 薛志钢 孟凡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79-1185,共7页
北方重灰霾频发时段与集中燃煤在冬季高度重合,引发了对农村散煤严重污染的担忧,但缺乏有力的统计数据支持.2014年9月,在河北保定开展了当地农村生活能源使用情况入村调查,共获得5个村庄中543户家庭的能源使用数据.结果表明:1保定农村... 北方重灰霾频发时段与集中燃煤在冬季高度重合,引发了对农村散煤严重污染的担忧,但缺乏有力的统计数据支持.2014年9月,在河北保定开展了当地农村生活能源使用情况入村调查,共获得5个村庄中543户家庭的能源使用数据.结果表明:1保定农村地区散煤、电、液化气的使用覆盖率均很高,分别达到97%、100%和94%,反映了当前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更倾向于商业购置;而木柴和秸杆的使用覆盖率则较低,分别为13%和11%,表明传统的依赖于木柴和秸杆的能源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改变.2目前煤炭在农村能源结构中仍居主导地位,占近80%(其中散煤占76%,蜂窝煤占2%),其次为电力(10%)、液化气(5%),秸杆和木柴的比例(小于5%)均较低.3调查估算,保定农村地区在2013年冬季采暖季(2013年11月─2014年3月)散煤用量超过500×104t,高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中河北全省2012年农村散煤的用量(467×104t),表明现有能源统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4保定农村地区散煤的烟粉尘(即PM)和SO2排放量分别为5.4×104和11.2×104t,均超过了《中国环境统计年报(2013)》中保定的工业废气和城镇生活领域相应的排放量(甚至超过2个领域排放量之和),表明农村散煤燃烧的排放问题确应引起特别关注.由于农村散煤燃烧排放高度较低,其单位排放对空气污染的贡献要远高于高架源排放,因此,建议国家和地方将农村能源结构调整置于当前能源结构调整计划的最优先领域,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农村散煤使用的污染排放,这可能是应对当前冬季灰霾问题的关键举措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能源结构 生活燃煤 散煤 污染物排放 政策启示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国内外实践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77
6
作者 虞慧怡 张林波 +4 位作者 李岱青 杨春艳 高艳妮 宋婷 吴丰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5-690,共6页
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题,贵在创新、重在实践.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方面,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生动实践,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诸多启示.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应充分依托生态... 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题,贵在创新、重在实践.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方面,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生动实践,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诸多启示.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应充分依托生态资源实现生态产业化,找准自身特点定位促进产业生态化,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公共性生态产品补偿机制,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带动土地溢价.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的认识误区,提出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①充分认识生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优质资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创造并实现生态产品价值.②改变原有补贴式、被动式和义务式的生态补偿方式,将市场机制融入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③转变传统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路径,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载体,使生态产品与载体整合一体化实现"共生增值",让价值转移到载体中并通过载体交易实现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经验启示
下载PDF
大辽河表层水体典型抗生素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5
7
作者 秦延文 张雷 +3 位作者 时瑶 马迎群 常旭 刘志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1-368,共8页
为评价大辽河表层水体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了大辽河表层水体中5类典型抗生素(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增效剂、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大辽河表层水体中共检测出1... 为评价大辽河表层水体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了大辽河表层水体中5类典型抗生素(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增效剂、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大辽河表层水体中共检测出10种抗生素,其质量浓度范围为nd(低于检出限)~1.380μg/L;其中NOR(诺氟沙星)的检出率和质量浓度平均值均最高,分别为92%、0.214μg/L,其次为CIP(环丙沙星)(检出率为75%,质量浓度为0.023μg/L).与国内外其他水域相比,大辽河水体中抗生素的质量浓度总体处于较普通水平.在检出的10种抗生素中,除TC(四环素)和CTC(金霉素)外,其余8种抗生素质量浓度最高值均出现在营口市区最主要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污口之一——纱厂潮沟采样点,并且该采样点NOR的质量浓度和检出率均最高,这反映了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大辽河流域有很高的使用率.大辽河抗生素总的分布趋势是上游污染水平较低,城市周围污染水平较高.评价结果表明,大辽河水体中的抗生素对相应的敏感物种存在较高的生态毒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辽河 表层水 抗生素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国内外土壤砷污染及其修复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4
8
作者 纪冬丽 孟凡生 +3 位作者 薛浩 郭金辉 王业耀 杨琦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0-99,共10页
综述了国内外土壤砷污染现状,总结了固化稳定化修复、土壤淋洗修复、电动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农业生态修复技术在土壤砷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及各自优缺点,指出土壤砷污染修复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研究修复过程中的... 综述了国内外土壤砷污染现状,总结了固化稳定化修复、土壤淋洗修复、电动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农业生态修复技术在土壤砷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及各自优缺点,指出土壤砷污染修复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研究修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开发新技术;注重多项技术联合修复土壤砷污染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污染现状 修复技术
下载PDF
酸碱改性活性炭及其对甲苯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73
9
作者 刘寒冰 杨兵 薛南冬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670-3678,共9页
分别用酸溶液(H2SO4、HNO3、H3PO4)和碱溶液(NaOH或NH3·H2O)浸渍方法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并对酸改性活性炭进行碱溶液二次改性处理,通过表征改性前后活性炭BET比表面积、孔结构、表面官能团等理化特征和测定其对甲苯蒸气的饱和... 分别用酸溶液(H2SO4、HNO3、H3PO4)和碱溶液(NaOH或NH3·H2O)浸渍方法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并对酸改性活性炭进行碱溶液二次改性处理,通过表征改性前后活性炭BET比表面积、孔结构、表面官能团等理化特征和测定其对甲苯蒸气的饱和吸附量,研究了影响活性炭吸附甲苯蒸气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酸改性使BET比表面积、微孔面积、微孔容积减少、表面酸性官能团增加,而碱改性呈现相反的理化特征变化.活性炭理化特征的变化可能与改性溶液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有关,并且这种相反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活性炭对甲苯蒸气的吸附.3种酸改性的活性炭对甲苯蒸气饱和吸附量相对于原活性炭减少9.6%~20.0%,而两种碱改性的活性炭则增加29.2%~39.2%.相关性分析显示甲苯吸附量与BET比表面积、微孔面积、微孔容积正相关,而与表面酸性官能团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微孔容积和酸性官能团数量是影响活性炭甲苯吸附的关键因素.二次改性活性炭甲苯吸附量与表面含氧酸性官能团拟合结果则表明,—COOH、C=O和—OH都对活性炭甲苯吸附能力有影响,其中—COOH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提高活性炭对甲苯吸附能力,改性宜以提高活性炭微孔容积和减小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团数量,特别是—COOH数量为目标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酸碱改性 二次改性 吸附 甲苯
原文传递
洞庭湖氮磷时空分布与水体营养状态特征 被引量:73
10
作者 王岩 姜霞 +3 位作者 李永峰 王书航 王雯雯 程国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4-491,共8页
为揭示通江湖泊洞庭湖水体、沉积物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别于2012年1月和6月在入湖河道、湖区和出湖口共采集了13个具有代表性的水样和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氮、磷的含量及洞庭湖的营养水平.结果表明,洞庭湖水体中ρ(TN)、ρ(TP)... 为揭示通江湖泊洞庭湖水体、沉积物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别于2012年1月和6月在入湖河道、湖区和出湖口共采集了13个具有代表性的水样和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氮、磷的含量及洞庭湖的营养水平.结果表明,洞庭湖水体中ρ(TN)、ρ(TP)、ρ(NH4+-N)和ρ(NO3--N)全湖平均值分别为2.34、0.06、0.27和0.54 mgL,沉积物中w(TN)、w(TP)、w(NH4+-N)、w(NO3--N)全湖平均值分别为1 220.47、678.97、28.94、4.41 mgkg.氮、磷含量总体表现为入湖河口大于湖体和出湖口,并且入湖河流中以湘江支流较高,湖体以东洞庭湖区较高.不同季节间的对比表明,水和沉积物样品中氮、磷含量均表现为6月高于1月,尤其水体中ρ(TN),6月显著高于1月(P<0.01).洞庭湖全湖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平均值为45.93,分布规律与ρ(TN)、ρ(TP)一致.与其他富营养化湖泊相比,洞庭湖ρ(TN)、ρ(TP)较高,但没有发生大面积水华,主要是因为其换水周期短、流速较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沉积物 上覆水 时空分布
下载PDF
2014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时空分布及来源模拟 被引量:72
11
作者 李珊珊 程念亮 +5 位作者 徐峻 聂磊 孟凡 潘涛 唐伟 张玉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08-2916,共9页
采用模式(CAMx)模拟与污染物、气象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2014年京津冀地区PM2.5时空分布及来源特征.结果表明:PM2.5具有较为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呈秋冬高、春夏低的规律和双峰型分布的日变化特征;重污染日PM2.5高浓度(PM2.5... 采用模式(CAMx)模拟与污染物、气象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2014年京津冀地区PM2.5时空分布及来源特征.结果表明:PM2.5具有较为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呈秋冬高、春夏低的规律和双峰型分布的日变化特征;重污染日PM2.5高浓度(PM2.5〉150μg/m3)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前的华北平原区,特别是北京、保定、石家庄一线,而太行山、燕山等西部及北部山区PM2.5浓度明显低于平原区;重污染日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在150μg/m3以上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3%;重污染日北京、天津、石家庄市的PM2.5外来输送率分别为58%、54%、39%;2014年10月6~12日京津冀地区发生的一次重污染过程中污染物由南向北输送,区域输送对于各地区PM2.5浓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空间分布 区域输送 PM2.5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洞庭湖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69
12
作者 卢少勇 张萍 +2 位作者 潘成荣 彭书传 刘晓晖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78-2286,共9页
为明确洞庭湖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运用输出系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评价了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运用GIS软件绘制面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状况,运用聚类分析划分污染类型,结果表明:2010和2014年洞庭湖区TN、TP年输出负荷总量分别为1... 为明确洞庭湖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运用输出系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评价了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运用GIS软件绘制面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状况,运用聚类分析划分污染类型,结果表明:2010和2014年洞庭湖区TN、TP年输出负荷总量分别为104556.9t,12719.02t;103643.71t,13032.79t;不同类型污染源产生TN负荷量大小顺序为:旱地>水田>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林地,不同类型污染源TP污染负荷量大小顺序为:畜禽养殖>旱地>水田>农村生活>林地;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主要来源是旱地和畜禽养殖,在空间上TN、TP污染分布一致,但各区域TN、TP年输出负荷量存在差异,以桃源县、汉寿、澧县,鼎城、南县、安化、华容、平江等区域输出负荷量高,是流域优先控制区,并基于聚类分析将ANP划分为4类污染类型,提出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农业面源污染 等标污染负荷
下载PDF
洞庭湖表层水和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被引量:69
13
作者 郭晶 李利强 +4 位作者 黄代中 卢少勇 黄艳芳 王琦 田琪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评价洞庭湖重金属污染程度,分析了洞庭湖湖区9个采样点表层水及底泥中Hg、Cr、Cd、As、Pb和Cu的浓度水平,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洞庭湖表层水中重金属质量浓度远低于GB ... 为评价洞庭湖重金属污染程度,分析了洞庭湖湖区9个采样点表层水及底泥中Hg、Cr、Cd、As、Pb和Cu的浓度水平,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洞庭湖表层水中重金属质量浓度远低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限值,底泥中w(Hg)、w(Cr)、w(Cd)、w(As)、w(Pb)和w(Cu)均高于背景值,其平均值分别为背景值的5.0、3.1、22.7、2.2、2.5和1.9倍. 洞庭湖表层水中ρ(As)与底泥中w(As)呈显著正相关. 近30年来,洞庭湖底泥中除w(Hg)下降外,其他重金属质量分数均有所上升. 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底泥中不同种类的重金属Igeo(地累积指数)表现为Cd>Hg>Cr>As>Pb>Cu,Cd和Hg的Igeo分别为3.92和1.73;不同区域的重金属Itot(综合地积累指数)呈虞公庙〉横岭湖〉洞庭湖出口〉东洞庭湖〉蒋家嘴〉鹿角〉万子湖〉南嘴〉小河嘴的分布特征,虞公庙和横岭湖的Itot均大于10.0.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各污染物对洞庭湖生态风险构成危害的影响程度为Cd>As>Cr>Hg>Cu>Pb,整个洞庭湖区的R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99.0-696.7,平均值为281.8,属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其中南洞庭湖的虞公庙和万子湖的RI分别为696.7和565.9,已成为潜在生态风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重金属 底泥 地积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暴露与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14
作者 游燕 白志鹏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大气颗粒物一直是影响我国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且呈现出与欧美不同的煤烟、机动车尾气以及开放源复合型污染并存的高浓度污染态势,已有研究发现颗粒物的短期或长期暴露均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健康效应。本文从环境科学、暴露... 大气颗粒物一直是影响我国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且呈现出与欧美不同的煤烟、机动车尾气以及开放源复合型污染并存的高浓度污染态势,已有研究发现颗粒物的短期或长期暴露均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健康效应。本文从环境科学、暴露科学、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研究等方面系统综述了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的方法和进展,可为我国的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与大气颗粒物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方法学参考和经验借鉴。目前我国PM10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也已引起关注,建议在不同区域开展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健康效应 环境流行病学 环境毒理学
下载PDF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7
15
作者 李慧 王淑兰 +4 位作者 张文杰 王涵 王涵 王少博 李海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184,共13页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也是我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PM2.5、PM10、SO2、NO2、O3和CO数据,对2013-2019年京津...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也是我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PM2.5、PM10、SO2、NO2、O3和CO数据,对2013-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大气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其空气质量变化的因素.研究表明:①2013-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向好,2019年ρ(PM2.5)、ρ(PM10)、ρ(SO2)、ρ(CO)和ρ(NO2)比2013年分别下降了50%、41%、79%、49%和20%ρ(O3-8h-90per)(臭氧日最大8 h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比2013年升高了21%.②2013-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重污染天数持续减少2019年比2013年下降67%严重污染天数下降尤为明显,降幅达90%.优良天数比例虽然增加但2016年以后基本稳定在50%左右,没有持续增加的趋势.③ρ(PM10)、ρ(SO2)、ρ(NO2)和ρ(CO)的最大值均出现在1月ρ(O3-8 h)(臭氧日最大8 h平均值)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ρ(PM2.)越高,PM2.5/PM10和SO2/NO2越大,表明二次污染源和燃煤源的贡献越大.④就空间分布而言,ρ(PM2.5)和ρ(PM10)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区域中南部太行山脉山前的平原地区,低值区主要集中在区域北部.⑤地理位置、气象条件、产业结构、能耗消耗以及减排政策是影响2013-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减排措施实施的力度逐渐加大,政策影响已成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最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2+26”城市 大气污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海秋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特征及污染物来源分析 被引量:60
16
作者 罗达通 高健 +3 位作者 王淑兰 王红丽 王倩 陈长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7-994,共8页
综合分析了上海地区秋季典型月份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其他痕量气体的污染水平及特征,VOCs平均小时浓度为63.64×10-9,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s)占挥发性有机物总量的67.43%;通过对VOCs物种浓度及特征比值分析发现研究区域大气老化... 综合分析了上海地区秋季典型月份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其他痕量气体的污染水平及特征,VOCs平均小时浓度为63.64×10-9,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s)占挥发性有机物总量的67.43%;通过对VOCs物种浓度及特征比值分析发现研究区域大气老化现象明显;结合区域后向气流轨迹分析,考察了不同来源气流对区域污染特征的影响,发现陆地传输气流乙烷/乙炔(E/E)值较海上传输气流低,而两者的苯/甲苯(B/T)值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污染特征 来源
下载PDF
洱海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56
17
作者 赵海超 王圣瑞 +1 位作者 焦立新 黄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5-242,共8页
为揭示沉积物中氮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生态效应,对洱海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的空间分布和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洱海表层沉积物中w(TN)在2 354~6 174 mgkg之间,空间分布呈湖区北部>南部>中部的趋势;w(TTN)(... 为揭示沉积物中氮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生态效应,对洱海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的空间分布和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洱海表层沉积物中w(TN)在2 354~6 174 mgkg之间,空间分布呈湖区北部>南部>中部的趋势;w(TTN)(TTN为可交换态氮)在1 158~2 921 mgkg之间,占w(TN)的43%,其分布趋势与w(TN)相同;各形态TTN表现为SOEF-N(强氧化剂可提取态氮,w为974~2 515 mgkg)>WAEF-N(弱酸可提取态氮,w为91~210 mgkg)>SAEF-N(强碱可提取态氮,w为38~198 mgkg)>IEF-N(离子交换态氮,w为66~130 mgkg),w(WAEF-N)和w(IEF-N)的分布趋势与w(TTN)相同,w(SAEF-N)中部较高,w(SOEF-N)南部较高.沉积物中w(TN)和w(NTN)(NTN为非转化态氮)7月较高,TTN及其各形态氮质量分数1月较高.不同形态氮质量分数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NTN的富集速率高于TN.洱海沉积物中w(TN)高于长江中下游湖泊,表层TN富集明显.沉积物氮释放风险较大,但其w(TTN)和w(IEF-N)占w(TN)的比例低于长江中下游湖泊,即洱海沉积物氮释放量小于长江中下游湖泊;洱海沉积物中各形态氮质量分数与w(TOM)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深呈负相关,显示有机态氮与有机质同步沉积且受外源输入影响较大,w(IEF-N)分布同时受水生植物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沉积物 氮形态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太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56
18
作者 李春华 叶春 +6 位作者 赵晓峰 王秋光 陈小刚 孔祥龙 卢少勇 徐东炯 陈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06-3815,共10页
根据湖滨带生态系统的特点,运用综合健康指数法建立了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成,其中准则层由湖滨带水质状况、底泥状况、植被状况、其它生物状况(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动物)、岸带物理状况5项组成... 根据湖滨带生态系统的特点,运用综合健康指数法建立了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成,其中准则层由湖滨带水质状况、底泥状况、植被状况、其它生物状况(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动物)、岸带物理状况5项组成,指标层由总氮、总磷、溶解氧、挺水植物覆盖率等15项指标构成。采用专家打分法、熵值法分别确定了准则层、指标层的权重系数。对太湖湖滨带33个点位进行了采样分析,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应用到所建立的评价体系中。评价结果显示33个点位中为"很健康"、"健康"、"亚健康"、"疾病"、"严重疾病"的分别占0%、24.2%、21.2%、51.5%及3.0%,也即超过一半的点位处于"疾病"状态。只有东太湖刚刚超过"健康"分数的下限,东部沿岸、贡湖、南部沿岸均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梅梁湾、竺山湾、西部沿岸属于"疾病"状态,且竺山湾的生态健康状态最差。该评价结果与太湖湖滨带各分区的实际调查情况相符合,评价方法可靠性、可行性较强,可为其它湖泊湖滨带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供一定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滨带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水生态 太湖
下载PDF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技术的蠡湖CDOM分布特征 被引量:54
19
作者 王书航 王雯雯 +2 位作者 姜霞 赵丽 张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7-524,共8页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M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蠡湖水体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并探讨了不同组分荧光强度与其他水质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蠡湖水体中CDOM主要由2个荧光组分组成,分别为类色氨酸荧光组分...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M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蠡湖水体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并探讨了不同组分荧光强度与其他水质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蠡湖水体中CDOM主要由2个荧光组分组成,分别为类色氨酸荧光组分C1(225,280/335)和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2(250,300/435),并且C1和C2对总荧光强度的贡献率分别75.70%和24.30%.空间上C1和C2荧光强度自东向西依次递减,呈现东蠡湖高于西蠡湖、沿岸区高于湖心区的趋势.荧光指数(FI)、生物源指数(BIX)和腐殖化指数(HIX)都显示蠡湖水体CDOM来源于自生微生物、藻类等新近自生源,整体呈现弱腐殖质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CDOM与N、P元素的迁移转化密切相关,并且对透明度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下载PDF
19种人工湿地填料对磷吸附解吸效果研究 被引量:53
20
作者 万正芬 张学庆 卢少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39,44,共6页
为筛选吸附磷效果较好的填料,选取19种水处理中用到的填料进行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Freundlich、Langmuir和Redlich-Peterson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各填料对磷的吸附特征;通过Langmuir模型计算,钢渣、高岭土、麦饭石、无烟煤、火山岩、... 为筛选吸附磷效果较好的填料,选取19种水处理中用到的填料进行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Freundlich、Langmuir和Redlich-Peterson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各填料对磷的吸附特征;通过Langmuir模型计算,钢渣、高岭土、麦饭石、无烟煤、火山岩、生物炭、瓷砂陶粒对磷的理论饱和吸附量较大;同时,同种填料,粒径越小,理论饱和吸附量越大。吸附饱和的火山岩、麦饭石、活性炭、海绵铁等填料对磷的稳定能力较差,易于释放到水中,粒径越小,稳定性越差。从吸附解吸性能的角度考虑,钢渣、无烟煤、高岭土、瓷砂陶粒等是湿地填料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人工湿地 磷吸附 解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