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有机框架催化剂催化解聚木质素生产酚类单体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1
作者 鄢博超 赵骏 +1 位作者 肖锦 张素平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木质素是世界上唯一可生产芳香族化合物的可再生资源。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备金属节点、有机配体和孔结构可灵活功能化的优势,利用MOFs催化木质素高效解聚制备高值酚类单体及其衍生物是木质素资源化利用的最有前景的途径之一。本文介... 木质素是世界上唯一可生产芳香族化合物的可再生资源。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备金属节点、有机配体和孔结构可灵活功能化的优势,利用MOFs催化木质素高效解聚制备高值酚类单体及其衍生物是木质素资源化利用的最有前景的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木质素的种类与结构特点,以及MOFs的结构和合成策略,以酚类单体及其衍生物为目标产物,着重介绍了木质素解聚生产酚类单体及其衍生物环烷烃、环己醇的最新进展,并对木质素解聚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官能团加氢脱氧机理进行了归纳。最后,总结了当前MOFs催化木质素解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解聚 金属-有机框架 高值化学品
下载PDF
钴、锆共掺杂对铟基催化剂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朱怡澄 马宏方 +2 位作者 钱炜鑫 张海涛 应卫勇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2,共8页
CO_(2)加氢制甲醇是CO_(2)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In基催化剂常用于CO_(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其甲醇选择性较高,但CO_(2)转化率普遍较低。为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Co、Zr对In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保持In总物质的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采用... CO_(2)加氢制甲醇是CO_(2)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In基催化剂常用于CO_(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其甲醇选择性较高,但CO_(2)转化率普遍较低。为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Co、Zr对In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保持In总物质的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Zr):n(Co)的In基催化剂,通过Ar低温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温度为240~300℃、压力为3.0 MPa和气体空速为7200 mL/(h·g)的条件下对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n(Zr):n(Co)范围内,Co、Zr同时添加的催化剂相对于单独添加Co或Zr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CO_(2)转化率和甲醇时空产率。n(Zr):n(Co)不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金属间相互作用,影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颗粒尺寸和还原性能。当n(Zr):n(Co)为1:3时,催化剂具有最优的甲醇合成性能,甲醇时空产率可达178 mg/(g·h)。催化剂的CO_(2)转化率由高至低依次为Zr_(5)Co_(15)In、Zr_(2.5)Co_(17.5)In、Zr_(7.5)Co_(12.5)In、Co_(20)In、Zr_(10)Co_(10)In、Zr_(20)In和In_(100),与氧空位占比变化的趋势一致。Zr_(5)Co_(15)In催化剂具有更小的颗粒尺寸与更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暴露更多的有效活性位点,因此具有更高的还原性和更强的金属间相互作用,其CO_(2)转化率可达到13.63%,相比Co_(20)In提升了19.9%,相比Zr_(20)In提升了6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In基催化剂 二氧化碳加氢 共沉淀
下载PDF
竖直管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管道压降和传送瓶输送特性
3
作者 吴邦汉 林定标 +2 位作者 陆海峰 郭晓镭 刘海峰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65-2473,共9页
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在医疗、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管道压降和特征速度是竖直管气动物流传输系统设计的关键参数,但目前相关报道很少。基于实验室自主搭建的竖直管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开展压缩气流输送传送瓶实验,进行输送特性分析以及管... 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在医疗、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管道压降和特征速度是竖直管气动物流传输系统设计的关键参数,但目前相关报道很少。基于实验室自主搭建的竖直管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开展压缩气流输送传送瓶实验,进行输送特性分析以及管道压降和特征速度的建模研究。首先借助压降信号分析、高速摄像与数据处理等方法,分析了传送瓶输送特性,提出了基于管道压降信号分析的传送瓶运动状态识别方法;其次综合考虑流道结构特征,建立了竖直管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的管道压降模型,并通过数据回归获得了管道阻力系数;最后基于力平衡分析、机械能守恒定律建立了竖直管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特征速度的预测模型,为传送瓶状态识别及追踪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物流传输 管道压降 特征速度 多相流 气力输送 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木屑与低密度聚乙烯两段式共热解制备液体芳烃研究
4
作者 龚桐荻 蔡勤杰 张素平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4-1616,共13页
本研究设计了两段式的热解过程,以松木木屑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协同转化制备液体芳烃。催化热解过程所得液体产物自然分层为有机相和水相,当使用两段式热解体系时,其有机相产率比传统单段热解提高11.4%。通过木屑与LDPE单独热解与共热... 本研究设计了两段式的热解过程,以松木木屑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协同转化制备液体芳烃。催化热解过程所得液体产物自然分层为有机相和水相,当使用两段式热解体系时,其有机相产率比传统单段热解提高11.4%。通过木屑与LDPE单独热解与共热解对比发现,木屑与LDPE共热解过程中存在基于氢转移的协同作用,能够促进液体芳烃的形成,且该协同作用在两段式过程中更显著。原料中LDPE所占比例会影响协同效应强度;在木屑和LDPE质量比为1∶1时协同效应最显著,所得有机相产率达到47.2%,其中,芳烃含量为93.8%。提高两段温度可以促进木屑和LDPE挥发分的析出并强化芳构化反应,但过高的温度会促进气体生成;当初步热解段温度在600℃,协同转化段温度在500℃时,共热解芳烃产率最高。碱性氧化物MgO可以促进木屑与LDPE的初步热解,使用MgO作为初步热解段催化剂对比ZrO_(2)有机相产率提高5.2%,对协同转化段HZSM-5催化剂通过Ga_(2)O_(3)进行负载能够进一步提升协同转化效果,最终有机相产率达到51.5%,其中,芳烃含量达到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 低密度聚乙烯 两段式热解转化 芳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