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对再植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
17
1
作者
梁中星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目的:研究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对再植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并分析影响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改良组(n =33)和常规组(n =29),两组均给...
目的:研究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对再植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并分析影响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改良组(n =33)和常规组(n =29),两组均给予断指再植术,观察组术后给予改良治疗方案,统计两组血管危象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再植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并依据统计结果将发生血管危象的1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血管危象的5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分析影响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改良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为6.06%(2/33),常规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7.59%(8/29),改良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组再植指成活率为93.94%(31/33),常规组再植指成活率为75.86%(22/29),改良组再植指成活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可知,性别、年龄、缺血时间、受伤原因、吸烟史、离断平面是影响血管危象发生的因素(P ﹤0.05);多因素分析可知,性别、年龄、缺血时间、吸烟史、离断平面是发生血管危象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可提高再植指成活率,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治疗方案
断指再植术
血管危象
再植指成活率
原文传递
题名
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对再植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
17
1
作者
梁中星
机构
焦作
卫生
医药学
校
附属
医院
显微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4期103-105,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对再植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并分析影响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改良组(n =33)和常规组(n =29),两组均给予断指再植术,观察组术后给予改良治疗方案,统计两组血管危象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再植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并依据统计结果将发生血管危象的1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血管危象的5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分析影响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改良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为6.06%(2/33),常规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7.59%(8/29),改良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组再植指成活率为93.94%(31/33),常规组再植指成活率为75.86%(22/29),改良组再植指成活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可知,性别、年龄、缺血时间、受伤原因、吸烟史、离断平面是影响血管危象发生的因素(P ﹤0.05);多因素分析可知,性别、年龄、缺血时间、吸烟史、离断平面是发生血管危象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可提高再植指成活率,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改良治疗方案
断指再植术
血管危象
再植指成活率
分类号
R658.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对再植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
梁中星
《中国实用医刊》
2017
1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