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干预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的应用
1
作者 苏海更 杲海燕 王洁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19期3597-3600,共4页
目的分析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干预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接收的112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n=60)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52... 目的分析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干预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接收的112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n=60)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52)。比较两组患儿体格发育情况(头围、身长、体重)、神经行为发育情况[新生儿神经发育测定量表(NBNA)评分]、智力发育情况[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评分],并记录治疗期间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身长、头围及体重均较护理前增长,且观察组患儿身长、头围均长于(大于)对照组,体重重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BNA中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应等内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NBNA、CDCC中的各项内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干预在HIE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促进新生儿体格及神经行为发育,更有利于降低神经系统损害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触 袋鼠式护理干预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体位抚触结合穴位按摩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应用
2
作者 苏海更 王克俊 王荣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20期3768-3771,共4页
目的分析体位抚触结合穴位按摩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间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接治的11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3例(行常规退黄治疗+体位抚触)和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 目的分析体位抚触结合穴位按摩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间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接治的11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3例(行常规退黄治疗+体位抚触)和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治疗),对比两组体重情况、胆红素水平[包括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水平]、排便次数、退黄情况、睡眠情况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TB、DB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体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便转黄时间及退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平均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1 d睡眠时长均升高,且观察组1 d睡眠时长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2%(59/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1%(4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抚触结合穴位按摩更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促进患儿生长发育,能有效改善患儿机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抚触结合穴位按摩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警报管理的进展探讨
3
作者 王玉玉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5期58-61,共4页
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警报是临床中重要的监督系统,针对ICU患者设计相应的监督,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置,从而保证ICU患者的正常呼吸,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但ICU呼吸机警报的影响因素较多,目前临床使用中也存有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 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警报是临床中重要的监督系统,针对ICU患者设计相应的监督,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置,从而保证ICU患者的正常呼吸,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但ICU呼吸机警报的影响因素较多,目前临床使用中也存有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置。基于此,该次研究以ICU呼吸机警报的临床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在提示ICU呼吸机警报的基础上,分析影响ICU呼吸机警报的因素,并归纳完善ICU呼吸机警报的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警报 警报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