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参数3D-ASL在单侧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的侧支循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叶天涛 陈锋 +5 位作者 张光辉 李忠维 王爱杰 梁辉 唐剑华 张国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5-609,共5页
目的探讨双参数3D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慢性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0TMRj扫描仪,对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24例单侧MCA慢性闭塞患者行MRI常规序... 目的探讨双参数3D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慢性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0TMRj扫描仪,对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24例单侧MCA慢性闭塞患者行MRI常规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三维时间飞跃法MRI血管成像(3D-TOF.MRA)及3D.ASL[标记后延迟时间(PLD)分别采用1.5s、2.5s]检查,测量MCA闭塞侧皮层区感兴趣区及对侧正常脑组织脑血流量(Ct3V)值,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3D-ASL(PLD=I.5s1与3D-ASL(PLD=2.5s)测量的CBF值的差异。结果在24例单侧MCA慢性闭塞患者中,3D.ASL(PLD=1.5s)均显示MCA闭塞侧供血区呈明显低灌注.而3D-ASL(PLD=2.5s、显示两侧大脑半球MCA供血区脑灌注基本一致,未见明显低灌注。3D-ASL(PLD2.5x-PLD1.5s)减影图像显示MCA闭塞侧皮层区存在片状高信号区。3D-ASL(PLD=2.5s)与3D-ASL(PLD=1.5s)测量的对侧正常脑组织的CBF值[(56.39±5.01)mL/(100g·min)vs.(55.87±6.89)mL/000g·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胗0.05);3D-ASL(PLD=1.5s)测量的MCA闭塞侧皮层区感兴趣区的CBF值[(23.34±4.53)mL/000g·min)]较对侧正常脑组织[(55.87±6.89)mL/000g·min)]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ASL(PLD=2.5s)测量的MCA闭塞侧皮层区感兴趣区的CBF值[(53.93±8.59)mE/(100g·min)]较3D-ASL(PLD=1.5s)[(23.34±4.53)mL/000g·min)]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与3D-ASL(PLD=2.5s)测量的对侧正常脑组织的CB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ASL采用PLD=1.5s与PLD=2.5S成像能够无创、直观地评估单侧MCA慢性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其中3D-ASL(PLD=1.5s)能够反映出患者建立了一级侧支循环代偿,3D-ASL(PLD=2.5s)能够准确反映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 侧支循环 标记后延迟时间
原文传递
3D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联合3D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2
2
作者 陈锋 张光辉 +4 位作者 李忠维 王爱杰 梁辉 王英 张国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死磁共振3D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 ASL)与3D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的影像表现,并进一步评价其对溶栓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采用3.0T MRI扫描仪,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序列、DWI、MRA、3D ASL及SWAN检...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死磁共振3D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 ASL)与3D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的影像表现,并进一步评价其对溶栓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采用3.0T MRI扫描仪,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序列、DWI、MRA、3D ASL及SWAN检查。两名神经影像诊断专家分别独自评价DWI、MRA、3D ASL、SWAN影像表现。结果 52例(82.5%)患者ASL-CBF表现为血流灌注减低,其中38例(73.1%)患者ASL低灌注范围明显大于DWI;16例(30.8%)ASL低灌注患者SWAN像检测到大脑中动脉血栓。11例(17.5%)患者ASL显示明显高灌注。12例(75.0%)ASL低灌注患者和4例(25.0%)ASL高灌注患者,SWAN像显示梗死区内和/或边缘存在出血性低信号。结论3D ASL联合SWAN成像既能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点、责任动脉内血栓,还能够评价患者潜在出血风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3D动脉自旋标记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全脑3D-ASL和SWI联合检查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国伟 陈锋 +5 位作者 李忠维 王爱杰 梁辉 王英 任金岩 张光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 探讨3D-ASL和SWI技术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方案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后的ASL和SWI表现,其中4例于治疗前、4例于动脉溶栓治疗后、5例静脉溶栓治疗后、33例抗凝治疗后、12例于治疗后30~60... 目的 探讨3D-ASL和SWI技术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方案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后的ASL和SWI表现,其中4例于治疗前、4例于动脉溶栓治疗后、5例静脉溶栓治疗后、33例抗凝治疗后、12例于治疗后30~60天复查,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别统计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ASL像高/低灌注、SWI像出血或侧枝循环形成的影像学表现,按NIHSS评分评价临床愈后效果。结果 本组46例中,14例患者ASL像上呈局部或大部分高灌注,占30%,其余32例为低灌注,占70%;4例行动脉溶栓,ASL像上呈局部或大部分高灌注,SWI像上均可见面积大小不等的低信号出血灶;5例行静脉溶栓,ASL像上呈高灌注3例、呈低灌注2例,SWI像可见脑出血1例;33例行抗凝治疗,7例于治疗后ASL像上呈高灌注,其中5例SWI像可见低信号出血灶,2例SWI像上未见出血灶;26例ASL像呈低灌注,10例SWI像上可见出血灶,16例SWI像未见出血灶。4例有房颤病史且平常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在抗凝治疗后均于ASL像上表现为高灌注。本组16例中,24例于SWI像上显示梗死区或周围血管增多、增粗,占52%。SWI像上9例可见沿大脑中动脉走行的条状低信号影,占20%。NIHSS评分:1例死亡,5例无变化,其余40例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联合运用3D-ASL和SWI技术指导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ASL SWI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溶栓治疗
下载PDF
三种骶髂螺钉固定方式治疗单侧TileC型骶骨骨折的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勇 张树栋 +5 位作者 孙涛 王丹 廉伟 刘永厚 谭江威 邹德鑫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对使用骶髂螺钉固定单侧TileC型骶骨骨折的稳定性进行比较性研究,从而为急诊快速螺钉置入方案的制定提供预案和参考。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TileC型骨盆损伤(右侧骶骨纵行骨折)模型,模拟使用3种骶髂螺钉固定方式进行固... 目的对使用骶髂螺钉固定单侧TileC型骶骨骨折的稳定性进行比较性研究,从而为急诊快速螺钉置入方案的制定提供预案和参考。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TileC型骨盆损伤(右侧骶骨纵行骨折)模型,模拟使用3种骶髂螺钉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并在模拟站立位状态下对骨盆后环的竖直稳定性和后旋稳定性进行量化和比较。结果S1、S2双层面2枚骶髂螺钉固定组合的稳定性明显优于S1或S2的单层面1枚骶髂螺钉;在S2层面1枚骶髂螺钉固定的稳定性优于S1层面。结论针对TileC型骨盆损伤的单侧骶骨纵行骨折,要尽可能选择双层面骶髂螺钉固定;如果使用单层面单枚骶髂螺钉固定治疗该类骶骨骨折,最好选择S2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骶骨骨折 骶髂螺钉 稳定性 三维有限元
原文传递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4
5
作者 韩卫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160例,以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在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160例,以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在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两个小组患者人均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发症状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人均住院时间及费用、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腹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也远低于前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所收获的成效远胜于以往所运用的常规护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癌 老年人 围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参与式饮食护理在改善胃癌根治患者术后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卫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8期151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参与式饮食护理对其营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胃肠外科接收的胃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目的抽样法,并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正常护理干预,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参与式饮食护理对其营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胃肠外科接收的胃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目的抽样法,并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正常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参与式饮食护理。采用饮食依从性量表与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量表(PG-SGA)来评估患者。结果:对照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半年时的PG-SGA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出院1年时的PG-SG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半年、出院1年时的饮食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参与式饮食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提升营养水平,但对患者长期营养情况的影响还需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营养状况 参与式饮食护理
原文传递
预见性护理在心脏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初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23期3695-3697,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心脏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心脏CT增强扫描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进行基于因果关系的预见性...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心脏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心脏CT增强扫描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进行基于因果关系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00%比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7.50%比25.00%)(P<0.05)。结论患者在接受心脏CT增强扫描期间应用预见性护理指导,可有效降低焦虑以及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的产生,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使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应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情景模式 健康宣教 CT增强扫描
下载PDF
加长骶髂螺钉固定相关参数的放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赵勇 李建民 +1 位作者 王丹 廉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901-1905,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S1、S2加长骶髂螺钉可置钉区域的相关指标,为加长骶髂螺钉固定的临床实践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66名成人进行骨盆CT扫描,对S1、S2加长骶髂螺钉可置钉区域的长、宽、高进行测量,对进钉点作量化定位。对上述指标行统计... [目的]通过测定S1、S2加长骶髂螺钉可置钉区域的相关指标,为加长骶髂螺钉固定的临床实践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66名成人进行骨盆CT扫描,对S1、S2加长骶髂螺钉可置钉区域的长、宽、高进行测量,对进钉点作量化定位。对上述指标行统计学描述,并对左右两侧、S1、S2两节段、S1、S2各自不同层面的同种数值进行比较。[结果]模拟左右两侧置钉的相关测量所得同种数值无显著性差异;S1、S2加长骶髂螺钉安全置钉区域的髂骨长度均>16 mm;S1、S2可置钉区域的宽、高均>7.3 mm,且整体而言S1比S2具有更大的宽度值和高度值;加长骶髂螺钉最佳进钉点的量化定位参考范围,S1:髂后上棘前方42.21~63.69mm,坐骨大切迹最高点上方32.77~53.75mm。S2:髂后上棘前方22.68~54.28 mm,坐骨大切迹最高点上方14.06~33.70 mm。[结论](1)S1、S2加长骶髂螺钉的置入具有解剖学的可行性;(2)同一节段左右两侧置入加长骶髂螺钉的各项指标无差异;(3)螺纹长度为16mm的7.3 mm部分螺纹空心钉和6.5 mm部分螺纹松质骨螺钉均可作为加长骶髂拉力螺钉使用;(4)S1、S2均有置入至少1枚加长骶髂螺钉的安全空间;(5)S1加长骶髂螺钉较S2的安全操作范围更大;(6)通过解剖标志可大致确定S1、S2各自最佳进钉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螺钉 骨盆 解剖 CT
原文传递
基于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静脉增强内耳膜迷路图像的定量评估方法评价内淋巴积水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林毅 张国伟 +5 位作者 王紫仪 张宗锐 索红娜 李忠维 廉伟 杨本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比较基于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3D-FLAIR)静脉增强内耳膜迷路图像的3种定量评估方法对内淋巴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单侧耳源性眩晕患者86例。入组患... 目的比较基于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3D-FLAIR)静脉增强内耳膜迷路图像的3种定量评估方法对内淋巴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单侧耳源性眩晕患者86例。入组患者均采取单倍剂量静脉增强,延迟8 h采集内耳3D-FLAIR图像。采用3种评价方法,分别为计算前庭内淋巴间隙面积与整个前庭内、外淋巴间隙总面积的比值、椭圆囊与球囊面积的比值和前庭内淋巴间隙体积与整个前庭内、外淋巴间隙总体积的比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侧与健侧耳前庭内淋巴/总淋巴面积比、球囊/椭圆囊面积比、前庭内淋巴/总淋巴体积比的差异。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种评估方法诊断内淋巴积水的效能。结果本组86例患者中临床确诊内淋巴积水65例。患侧耳与健侧耳前庭内淋巴/总淋巴面积比、球囊/椭圆囊面积比、前庭内淋巴/总淋巴体积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3、7.22、8.20,P均<0.001)。ROC曲线显示前庭内淋巴/总淋巴面积比、球囊/椭圆囊面积比、前庭内淋巴及总淋巴体积比诊断内淋巴积水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0.768、0.884(P均<0.001),两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前庭内淋巴/总淋巴面积比、球囊/椭圆囊面积比、前庭内淋巴/总淋巴体积比均可用于定量评估内淋巴积水,目前内淋巴/总淋巴面积比值法为最为简便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球囊和椭圆囊 内淋巴积液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三种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双侧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勇 马玉鹏 +7 位作者 邹德鑫 孙秀江 成功 廉伟 董圣杰 赵宇驰 曲文庆 吴浩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10-2113,共4页
目的对经皮长接骨板、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经皮前环钉棒系统内固定骨盆前环双侧骨折(双侧耻骨纵行骨折)的稳定性生物力学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双侧耻骨纵行骨折模型,模拟经皮长接骨板、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经... 目的对经皮长接骨板、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经皮前环钉棒系统内固定骨盆前环双侧骨折(双侧耻骨纵行骨折)的稳定性生物力学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双侧耻骨纵行骨折模型,模拟经皮长接骨板、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经皮前环钉棒系统及其组合固定前述骨折的模型,以髋关节中点的各向位移作为稳定性的量化指标,对模拟垂直下压载荷、前后剪切载荷、左右牵拉载荷状态下骨折的稳定性进行量化和比较。位移越小稳定性越好。结果在前后、左右加载状态下,3种微创内固定方式及其组合的各模型髋关节中点的前后、横向、竖直位移值均有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差异,总体而言,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与经皮前环钉棒系统组合(前后:2.52 mm,左右:0.60 mm)<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前后:2.74 mm,左右:0.75 mm)<经皮长接骨板与经皮前环钉棒系统组合(前后:2.96 mm,左右:1.37 mm)<经皮前环钉棒系统(前后:3.05 mm,左右:1.53 mm)<经皮长接骨板(前后:3.51 mm,左右:4.38 mm)。结论3种微创内固定治疗前环双侧耻骨骨折的稳定性,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最优,经皮前环钉棒系统次之,经皮长接骨板最差。经皮前环钉棒系统有明显增加经皮长接骨板和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的固定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前环 耻骨骨折 微创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单侧突发性聋伴眩晕及耳鸣患者迷路磁共振成像T1加权像高信号比值定量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紫仪 林毅 +5 位作者 索红娜 张宗锐 王翰菁 郝欣平 李永新 杨本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6期3674-3679,共6页
目的:探讨单侧突发性聋伴眩晕及耳鸣患者迷路磁共振成像(MRI)T1加权像(T1WI)高信号比值的病因推测价值及其与听力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单侧突发性聋伴眩晕及耳鸣患者52例(男27... 目的:探讨单侧突发性聋伴眩晕及耳鸣患者迷路磁共振成像(MRI)T1加权像(T1WI)高信号比值的病因推测价值及其与听力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单侧突发性聋伴眩晕及耳鸣患者52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47.7±15.1)岁,分析其内耳MRI资料(17例平扫,35例平扫+增强)。由两名医师独立测量T1WI、增强T1WI患侧与正常侧迷路的信号强度并计算(患侧-正常侧)/正常侧的信号比值。增强组根据T1WI迷路信号有无强化(不强化提示出血,强化提示炎症)及增强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3D-FLAIR)序列显示迷路累及部位(外淋巴间隙受累提示炎症,内、外淋巴间隙受累提示出血)两种方法对病因进行推测;平扫组参考3D-FLAIR迷路高信号累及部位进行病因推断。结果:增强组推测8例(22.9%,8/35)出血,27例(77.1%,27/35)炎症,两种方法对病因推测结果一致;平扫组推测7例(7/17)出血,10例(10/17)炎症。两名医师组内及组间测量结果呈高度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CC)值均>0.800]。增强组T1WI高信号比值对病因推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 P<0.01),诊断界值为0.467时,灵敏度96.3%,特异度87.5%,高于此界值提示出血,反之提示炎症。出血组较炎症组的T1WI高信号比值更高,且听力预后情况更差(均 P<0.05);听力未恢复组较听力恢复组的T1WI高信号比值更高( P=0.034)。 结论:信号定量数值结合累及部位能够推测迷路MRI高信号形成病因;迷路出现高信号提示听力预后不良,信号强度越高,提示出血可能性越大,听力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眩晕 耳鸣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3.0T MRI评估弹簧韧带内上束损伤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振中 黄冉冉 +3 位作者 曲文庆 慕明章 唐小锋 张国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35-1839,共5页
目的探讨弹簧韧带复合体内上束(smCNL)损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行踝关节MRI检查的31例确诊为成人获得性扁平足(AAFD)的患者及20名正常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两组受检者smCNL的MRI表现,并测量其近侧端和远... 目的探讨弹簧韧带复合体内上束(smCNL)损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行踝关节MRI检查的31例确诊为成人获得性扁平足(AAFD)的患者及20名正常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两组受检者smCNL的MRI表现,并测量其近侧端和远侧端厚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smCNL的近侧端、远侧端厚度。结果正常组MRI表现为smCNL呈T1WI等信号、T2WI-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脂肪抑制序列低信号,结构清晰,内见疏松丝状结构,韧带紧贴距骨头表面,近端上方可见正常胫骨后肌腱,近侧端厚度(3.11±0.61)mm、远侧端厚度(0.91±0.20)mm。扁平足组MRI表现为smCNL结构不清,明显弥漫性增厚、边缘模糊、信号增高,近侧端厚度(4.09±1.36)mm、远侧端厚度(2.08±1.07)mm。两组受检者的smCNL近侧端、远侧端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3、-4.86,P均<0.05)。结论MRI诊断smCNL损伤确切,smCNL近侧端及远侧端厚度可为AAFD患者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获得性扁平足 弹簧韧带复合体 跟舟韧带 胫骨后肌腱功能不全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职业性噪声聋患者脑灰质变化的VBM—MRI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爱杰 崔程凯 +4 位作者 叶天涛 姜连红 陈香荣 张国伟 邹一方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77-681,共5页
目的应用MRI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方法研究职业性噪声聋患者脑灰质的变化。方法42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其中轻度组27名,中重度组15名及年龄、教育水平匹配的健康对照组16名均接受MRI全脑3D—FSPGR序列T1WI矢状位扫描,并进行VB... 目的应用MRI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方法研究职业性噪声聋患者脑灰质的变化。方法42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其中轻度组27名,中重度组15名及年龄、教育水平匹配的健康对照组16名均接受MRI全脑3D—FSPGR序列T1WI矢状位扫描,并进行VBM脑灰质数据分析。结果噪声聋患者与对照组的左枕颞外侧回、扣带回前部、双侧角回、楔前叶及小脑近中线区域脑灰质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的特定脑区灰质容积发生了改变,从影像学角度揭示噪声对脑功能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噪声聋 形态学测量
原文传递
膝关节软骨的MR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国伟 隋鸿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86-487,共2页
膝关节软骨在维持正常关节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的耐受力较弱,年龄的增长、外伤及各种关节疾患均可导致软骨发生病理改变。X线、CT检查均不能显示软骨的外形和轮廓,亦不能显示软骨内部的病理改变,只能通过膝关节间隙的变窄、关节周... 膝关节软骨在维持正常关节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的耐受力较弱,年龄的增长、外伤及各种关节疾患均可导致软骨发生病理改变。X线、CT检查均不能显示软骨的外形和轮廓,亦不能显示软骨内部的病理改变,只能通过膝关节间隙的变窄、关节周围骨质增生等间接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软骨 关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经骶1骶髂螺钉进钉点与臀上动脉解剖关系的 CT 多平面重组与三维重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京宁 赵勇 +7 位作者 廉伟 邹德鑫 孙涛 张树栋 王丹 谭江威 赵宇驰 曲文庆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5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对臀上动脉骨盆外分支的走行与经骶1(S1)骶髂螺钉进钉点区域的关系进行放射解剖学研究,为临床置钉时避免损伤臀上动脉提供解剖学基础和技术参考。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1月—2014年8月,以128层螺旋 CT 对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 目的:对臀上动脉骨盆外分支的走行与经骶1(S1)骶髂螺钉进钉点区域的关系进行放射解剖学研究,为临床置钉时避免损伤臀上动脉提供解剖学基础和技术参考。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1月—2014年8月,以128层螺旋 CT 对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74例可疑腹盆部血管病变的成人患者(男女各37例)进行 CTA 检查,并对臀上动脉进行成像。使用 CT 自带测量软件确定骨盆标准侧位观上 S1节段的骨性安全进钉区域(简称安全区)。观察臀上动脉盆外各分支与安全区之间的关系,统计动脉与安全区相交的样本数量,对臀上动脉分支未与安全区相交的样本,测量最接近安全区的臀上动脉分支与安全区的最近距离。结果74例中3例没有 S1水平方向置钉的骨性通道,被排除在本研究范围之外。余71例中有32例臀上动脉深上支穿经 S1进钉点安全区(45.1%)。臀上动脉深上支与安全区无明显的重叠特征和规律。臀上动脉与进钉点不相交的39例中,臀上动脉深上支是距离安全区最近的动脉分支,其走行最接近安全区的部分位于安全区最宽部分的前方。安全区与臀上动脉深上支的最近距离为(0.86±0.84)cm。结论 S1骶髂螺钉置钉过程中误伤臀上动脉深上支的风险高。即使进钉点位于骨性安全区,也无法保证置钉的安全。因此,临床置钉术前应制定周密的应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骨盆 臀上动脉 血管造影术 骶髂螺钉 解剖
原文传递
人肝脏分段分色血管铸型透明标本制作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健飞 郑楠 +7 位作者 宫瑾 张国伟 于胜波 迟彦艳 徐强 王晓梅 王滨 隋鸿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4-495,共2页
随着现代肝脏外科的发展,肝移植、半肝切除及肝段切除等手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随之而来的是传统Couinaud肝段划分方法不足的逐渐凸显。虽然有各种影像学定位手段辅助进行肝段定位,但有学者认为实际手术过程中,仅靠肝... 随着现代肝脏外科的发展,肝移植、半肝切除及肝段切除等手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随之而来的是传统Couinaud肝段划分方法不足的逐渐凸显。虽然有各种影像学定位手段辅助进行肝段定位,但有学者认为实际手术过程中,仅靠肝脏表面的解剖学标志并没有为肝切除带来实质的进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分段 标本制作 血管铸型 Couinaud 透明 分色 肝段切除 半肝切除
下载PDF
第二骶椎层面骶髂螺钉进点与臀上动脉的解剖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京宁 赵勇 +6 位作者 廉伟 邹德鑫 孙涛 王丹 张树栋 谭江威 赵宇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24-2227,共4页
目的 对臀上动脉骨盆外分支的走行与第二骶椎(S2)层面骶髂螺钉进钉点区域的关系进行放射解剖学研究,为临床置钉时避免损伤臀上动脉提供解剖学基础和技术参考.方法 以128排CT对74例患者(男、女各37例)的臀上动脉进行CT血管成像(CTA... 目的 对臀上动脉骨盆外分支的走行与第二骶椎(S2)层面骶髂螺钉进钉点区域的关系进行放射解剖学研究,为临床置钉时避免损伤臀上动脉提供解剖学基础和技术参考.方法 以128排CT对74例患者(男、女各37例)的臀上动脉进行CT血管成像(CTA).使用CT自带测量软件确定骨盆标准侧位观上S2节段的“骨性安全进钉区域”(简称“安全区”).观察臀上动脉盆外各分支与“安全区”之间的关系,统计动脉与“安全区”相交的样本数量,对臀上动脉分支未与“安全区”相交的样本进行测量,测量内容为最接近“安全区”的臀上动脉分支与“安全区”的最近距离.结果 74例样本中21例没有S2水平方向置钉的骨性通道,故被排除本研究范围之外.剩余的53例样本中有12例的臀上动脉深上支穿经S2进钉点“安全区”(22.6%),有16例的臀上动脉浅支穿经S2进钉点“安全区”(30.2%),总重叠率高达52.8%;臀上动脉深上支、浅支与“安全区”均无明显的重叠特征和规律;53例样本中有20例的S2进钉点“安全区”位于臀上动脉的深上支与浅支之间(37.7%),有5例的S2进钉点“安全区”位于臀上动脉浅支的后方(9.4%),臀上动脉与进钉点不相交的样本中,臀上动脉走行最接近“安全区”的部分位于“安全区”最宽部分的前方或后方.结论 S2骶髂螺钉置钉过程中误伤臀上动脉深上支和浅支的风险均较高.即便进钉点位于“骨性安全区”,也无法保证置钉的绝对的安全.我们建议临床置钉术前必须制定周密的应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动脉 骶髂螺钉 骨盆 脊柱 解剖 CT血管成像
原文传递
膝关节骨软骨骨折在磁共振延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国伟 张光辉 +1 位作者 张健飞 隋鸿锦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3期196-197,共2页
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损伤,多由急性运动损伤所致。X线、CT检查不能准确地显示骨软骨骨折的形态和位置,MRI因其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对骨和软骨组织均可以清楚地显示,同时MRI具有多方位成像和无创伤性的优点,已成为诊... 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损伤,多由急性运动损伤所致。X线、CT检查不能准确地显示骨软骨骨折的形态和位置,MRI因其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对骨和软骨组织均可以清楚地显示,同时MRI具有多方位成像和无创伤性的优点,已成为诊断骨软骨骨折的常用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骨折 膝关节 增强扫描 磁共振 急性运动损伤 关节内损伤 CT检查 软骨组织
原文传递
乳腺恶性肿瘤骨肉瘤样变的影像学特征表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隋旭蕾 张月娟 +1 位作者 唐小锋 廉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7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肿瘤骨肉瘤样变的影像学特征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及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临床及影像综合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最终经病理证实伴有局灶性骨肉瘤样变3例,对其影像资料中的肿块大小、形态及边缘,肿块内钙化形态、分布...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肿瘤骨肉瘤样变的影像学特征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及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临床及影像综合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最终经病理证实伴有局灶性骨肉瘤样变3例,对其影像资料中的肿块大小、形态及边缘,肿块内钙化形态、分布等X线表现综合分析。结果肿块大小,其中>5cm 2例,<5cm 1例,边缘清晰3例,均光滑锐利无毛刺征象,肿块内钙化呈斑块状、粗颗粒状,放大4倍后钙化边缘模糊等特点,病史短期内急速增长3例。结论乳腺恶性肿瘤骨肉瘤样变的影像学表现具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及专科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恶性肿瘤 骨肉瘤样变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下载PDF
静息态fMRI评估职业性噪声聋患者脑功能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冉冉 王爱杰 +3 位作者 张亚飞 李国超 陈香荣 张国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聋(NIHL)患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低频振荡振幅(ALFF)变化,以评估其静息态脑功能变化。方法:选择42例NIHL伴耳鸣患者,分为轻度组27例,中重度组15例;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3组均接受结构像T1W... 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聋(NIHL)患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低频振荡振幅(ALFF)变化,以评估其静息态脑功能变化。方法:选择42例NIHL伴耳鸣患者,分为轻度组27例,中重度组15例;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3组均接受结构像T1WI 3D-FSPGR和rs-fMRI扫描。比较分析3组ALFF值,并将3组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听力水平及噪声暴露时间行Pearson分析。结果:3组间右侧颞上回、右侧额下回、右侧角回ALF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事后组间两两比较:轻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右侧颞上回ALFF值增加(P<0.001),右侧角回ALFF值减少(P=0.031);中重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右侧额下回ALFF值升高(P=0.001),右侧角回ALFF值降低(P<0.001);中重度组与轻度组相比,右侧额下回ALFF值增加(P=0.008),右侧颞上回ALFF值降低(P=0.002)。相关性分析:右侧颞上回、右侧角回ALFF值与听力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右侧额下回ALFF值与听力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右侧额下回ALFF值与噪声暴露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NIHL患者存在多脑区自发神经活动异常,提示NIHL患者存在大脑皮质功能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幅度 职业性噪声聋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