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线联合治疗方案对靶向治疗失败后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海德 葛兴萍 +1 位作者 付爱芹 王萍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5期907-911,共5页
目的探讨二线联合治疗方案对靶向治疗失败后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一线靶向治疗失败后晚期肺腺癌患者共1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及C组(50例),分别采用... 目的探讨二线联合治疗方案对靶向治疗失败后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一线靶向治疗失败后晚期肺腺癌患者共1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及C组(50例),分别采用培美曲塞单药、阿帕替尼单药及培美曲塞+阿帕替尼方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VEGF和MMP-9水平。结果三组患者OR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患者DCR均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A、B组(P<0.05);C组患者治疗后VEGF和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A、B组及治疗前(P>0.05);B、C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B、C组患者Ⅰ-Ⅱ度手足综合征和异常高血压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三组患者消化道反应、蛋白尿及肝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培美曲塞+阿帕替尼二线方案用于靶向治疗失败后晚期肺腺癌患者可有效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延长生存时间,下调MMP-9和VEGF水平,预防骨髓抑制出现,但较单纯化疗,可能增加手足综合征和异常高血压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阿帕替尼 靶向治疗 晚期 NSCLC
下载PDF
微RNA-455-3p靶向TMED3基因调控宫颈癌细胞凋亡和放射敏感性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朝 葛兴萍 孔霞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微RNA(miR)-455-3p对宫颈癌C33a细胞凋亡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不同剂量射线照射C33a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455-3p和跨膜p24运输蛋白3(TMED3)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TMED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 目的探讨微RNA(miR)-455-3p对宫颈癌C33a细胞凋亡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不同剂量射线照射C33a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455-3p和跨膜p24运输蛋白3(TMED3)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TMED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分别构建miR-455-3p过表达和TMED3沉默的C33a细胞,qRT-PCR检测miR-455-3p和TMED3 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TMED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55-3p和TMED3之间靶向调控关系。结果辐射可降低C33a细胞中miR-455-3p水平(P<0.05),提高TMED3 mRNA和蛋白水平(P<0.05)。miR-455-3p过表达或沉默TMED3可促进C33a细胞凋亡(P<0.05),增强C33a细胞放射敏感性(P<0.05)。miR-455-3p负调控TMED3表达,过表达TMED3降低了miR-455-3p过表达对C33a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和放射敏感性的增强作用。结论miR-455-3p可能通过下调TMED3表达促进C33a细胞凋亡,并增强其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微RNA-455-3p 跨膜p24运输蛋白3 细胞凋亡 放射敏感性
原文传递
LIPI评分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与预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朝 韩雪 张爱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肺癌免疫治疗预后指数(LIPI)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80例NSCLC患者。根据L... 目的探讨肺癌免疫治疗预后指数(LIPI)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80例NSCLC患者。根据LIPI评分分为良好组、中等组、较差组,分别有56、82和46例。患者均接受PD-1/PD-L1抑制剂单一治疗或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比较各组肿瘤疗效、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血清指标[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预后[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6个月生存率、1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良好组、中等组ORR高于较差组。较差组治疗前后PI3K、PKB、mTOR的差值高于良好组、中等组,良好组低于中等组。较差组治疗前后NKG2D的差值低于良好组、中等组,治疗前后IFN-γ、IL-6的差值高于良好组、中等组,中等组治疗前后NKG2D的差值低于良好组,治疗前后IFN-γ、IL-6的差值高于良好组。较差组治疗前后FACT-L评分的差值低于良好组、中等组,中等组低于良好组。较差组PFS、OS短于良好组、中等组,中等组短于良好组。结论LIPI评分可用于评估PD-1/PD-L1抑制剂治疗NSCLC患者的效果与预后,LIPI评分高的患者在治疗中获益更高、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免疫治疗预后指数 PD-1/PD-L1抑制剂 生存质量 预后
下载PDF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应用
4
作者 姜丽梅 李丹丹 牛晨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23期4318-4321,共4页
目的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乳腺癌放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放疗患者204例, 根据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100例(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04例(予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目的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乳腺癌放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放疗患者204例, 根据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100例(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04例(予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GQOLI-74)]、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后GQOLI-74评分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 两组ESCA评分升高, SAS、SDS评分降低, 且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 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82.00%(82/100)]治疗依从性低于观察组[95.19%(99/1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3.00%(13/100)]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4.81%(5/10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可改善乳腺癌放疗患者心理状态, 提高其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乳腺癌 放疗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毛延涛 姜茂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91-94,99,共5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100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100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多西他赛化疗联合LMWH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单药化疗的方法,直到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不可耐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凝血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期后疗效评价,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NSCLC疗效较好,可以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凝血功能,减少静脉血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多西他赛 非小细胞肺癌 二线化疗
下载PDF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疗期间同步化疗周期数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葛兴萍 于灏 +6 位作者 张佳奇 张臻 王优优 王鹏 徐利明 刘宁波 赵路军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1-675,共5页
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地位及放疗中同步化疗的周期数对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自2008—2016年间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总生存期作为研究终点,分析比较同步... 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地位及放疗中同步化疗的周期数对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自2008—2016年间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总生存期作为研究终点,分析比较同步化疗周期数及其他临床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总生存期的计算从开始治疗至患者死亡时间或最后随访时间。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Cox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共有317例患者符合条件进入研究,其中序贯放化疗129例,同步放化疗188例。同步放化疗患者中同步化疗1周期86例,同步化疗2周期102例。中位随访时间22.47个月,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放疗早晚和脑预防照射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放疗期间同步化疗1、2个周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3.8、30.4个月(P=0.400)。无论老年人还是在非老年人、早放疗组还是晚放疗以及是否接受脑预防照射、同步化疗周期数均对患者总生存无影响。≥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个周期同步化疗组为20%,在2个周期同步化疗组为13.7%。结论同步放化疗是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2个周期同步化疗生存率不一定优于1个周期者,最佳同步化疗周期数还有待于进一步前瞻性研究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 局限期/同步放化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miRNA-126通过调节notch-1/Akt信号通路调控甲状腺癌细胞SW579增殖、凋亡及迁移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朝 盛文炯 穆振诺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索miRNA-126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癌SW579细胞,利用qPCR检测人甲状腺正常Nthy-ori3-1细胞和SW579细胞miRNA-126的表达;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 目的探索miRNA-126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癌SW579细胞,利用qPCR检测人甲状腺正常Nthy-ori3-1细胞和SW579细胞miRNA-126的表达;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分别不做任何处理、空质粒载体进行转染、转染miRNA-126表达质粒;通过转染质粒构建miRNA-126过表达的SW579细胞;利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活性氧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otch-1/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利用SPSS 21.0统计软件通过正态分布和t检验来印证。结果SW579细胞中miRNA-126表达量为(0.25±0.07),与Nthy-ori3-1细胞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细胞存活率为(105.70±7.61)、(98.60±5.42)及(62.70±3.82);细胞凋亡率为(9.14±0.83)、(12.28±1.34)及(36.39±3.21)(P均<0.05);细胞迁移率为(34.51±2.45)、(33.29±3.17)及(11.22±1.23)(P均<0.05);活性氧水平为(1.02±0.07)、(1.08±0.11)及(6.54±0.74)(P均<0.05)。结论过表达miRNA-126能通过上调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抑制Notch-1/Akt通路,抑制SW579细胞的增殖、迁移、诱导SW579细胞发生凋亡,为miRNA-126在甲状腺癌的研究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26 甲状腺癌 SW579细胞 细胞凋亡 活性氧 细胞迁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