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灯塔地区不同杨树品种对杨干象抗性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许庆亮
金伟
杨振学
赵洪江
金德顺
-
机构
辽宁省灯塔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灯塔市林业工作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4期145-145,147,共2页
-
文摘
为了选择对杨干象具有较强抗性的杨树品种进行造林,通过对灯塔市林业科技示范林18个杨树品种的杨干象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按照平均抗虫率将不同杨树品种分为抗虫性强、抗虫性中等和抗虫性差3个等级,从中筛选出适宜在灯塔地区造林绿化的抗杨干象品种,依次为中绥12杨、中黑防杨、盖杨、荷兰64杨、沙兰杨、欧美107杨,并且对杨干象灾害可持续控制问题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杨树品种
杨干象
抗性
辽宁灯塔
-
分类号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63.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辽阳地区纵坑切梢小蠹发生期预报技术
- 2
-
-
作者
许庆亮
金伟
金德顺
周健
-
机构
辽宁省灯塔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灯塔市林业工作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156-157,共2页
-
文摘
对纵坑切梢小蠹的虫情进行观测调查,提出了发生期虫情预报方法,即期距法、物候及温度指标法、回归预报法,以为辽阳地区该虫的发生期预报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纵坑切梢小蠹
发生期
预报技术
-
分类号
S763.712.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南果梨栽培管理要点分析
- 3
-
-
作者
赵洪江
-
机构
灯塔市林业工作站
-
出处
《种子科技》
2018年第6期73-73,75,共2页
-
文摘
南果梨作为秋子梨的一个重要品种,近年来获得了很好的发展,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非常好的途径。为使南果梨获得高产、稳产,提升其果品质量,加强对南果梨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显得越发重要起来。通过有效的栽培管理技术,能够极大地促进南果梨丰产丰收。
-
关键词
南果梨
栽培
管理技术
-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辽阳地区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试验
被引量:3
- 4
-
-
作者
许庆亮
金伟
杨振学
周健
李志
-
机构
辽宁省灯塔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辽宁省灯塔市林业工作站
-
出处
《吉林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19-23,共5页
-
文摘
本文对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营林措施预防,平均梢被害减退率可达到73.5%;林间设置饵木诱杀,平均越冬虫口减退率可达到56.7%;利用聚集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平均梢被害减退率可达到82.2%;根部喷施8%氯氰菊酯微胶囊水剂200倍或1.5%对硫磷粉剂,杀虫效果均在95.0%以上;在平均气温20℃条件下,利用56%磷化铝颗粒剂12 g.m-3熏蒸饵木,第5天的杀虫效果达到100.0%。
-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防治技术
-
Keywords
Tomicus piniperda
integrated control
-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温室杏树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赵洪江
王毅
-
机构
辽宁省灯塔市林业工作站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5期253-255,共3页
-
文摘
简述了温室栽培杏树常见的病虫害,并针对温室内空间小、相对密闭、温湿度可人为调控等特点,提出了在生产上采取选用良种、增强树势、生态调控、物理防治、无公害药剂防治的无害化综合治理技术,有效防治病虫害。
-
关键词
温室杏
病虫害
无公害
综合防治
-
分类号
S436.62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新苹梨引种及丰产栽培技术
- 6
-
-
作者
赵洪江
王毅
刘凡
-
机构
辽宁省灯塔市林业工作站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
出处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152-153,共2页
-
文摘
新苹梨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从苹果梨实生优良变异中选出的优良品种,200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4月,从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引进该品种苗木,在辽阳灯塔市柳河子镇前堡村进行试栽。经过7a的观察,该品种表现结果早、坐果率高、丰产、稳产、优质、抗病且适应性强。
-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新苹梨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科学研究所
引种
优良品种
辽宁省
品种表现
-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串枝红杏’引种试栽表现
- 7
-
-
作者
赵洪江
郁香荷
-
机构
辽宁省灯塔市林业工作站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北方果树》
2009年第4期49-49,51,共2页
-
文摘
灯塔市位于辽东半岛北部、辽宁省中部,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9℃左右,年平均降雨量717mm。无霜期160d,具有发展李、杏生产的历史。1994年从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国家果树种质李杏资源圃引进‘串枝红“银香白“沙金红“华县大接杏“骆驼黄’等杏品种7000余株,经过10多年的试栽,其中‘串枝红’和‘银香白’较适宜在当地栽培。
-
关键词
串枝红杏
试栽表现
大陆性季风气候
引种
果树种质
年平均气温
平均降雨量
科学研究所
-
分类号
S662.2
[农业科学—果树学]
S661.1
[农业科学—园艺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