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测中的联合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青华 《临床研究》 2022年第9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82例行血常规检查的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共计纳入血液样本82份,各样本均依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82例行血常规检查的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共计纳入血液样本82份,各样本均依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进行检测,统计两种检测方式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结果,以复检结果为最终依据,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单独及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比较不同检验方式检测出各细胞阳性率。结果复检结果显示阳性检出率81.87%、阴性检出率18.29%,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阳性检出率70.73%、阴性检出率29.27%,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阳性检出率74.39%、阴性检出率25.61%,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78.05%、阴性检出率21.95%,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验特异度100.00%、灵敏度95.52%、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83.33%、准确度96.34%高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66.67%、82.58%、91.8%、47.62%、80.49%)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60%、77.61%、89.66%、37.5%、66.82%)单独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验方式单独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验在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阳性检出率方面均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验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单独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均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联合检验的形式可以有效弥补单一检验的不足,提高检验的准确度,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阳性率 检验价值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GM试验及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欣 李艳红 宋婵婵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77-279,284,共4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试验)及血清GM试验对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将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侵袭性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30例纳为研究组,将同期本院收治的细菌性肺...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试验)及血清GM试验对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将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侵袭性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30例纳为研究组,将同期本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30例纳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M试验及血清GM试验。以支气管镜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上述各诊断方法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研究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BG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G试验与GM试验相结合进行诊断,对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准确度最高。G试验的诊断准确度高于GM试验,肺泡灌洗液GM试验诊断准确度高于血清GM试验。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和GM试验对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具有明确的早期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侵袭性曲霉菌 半乳甘露聚糖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和多巴胺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高晓双 李娜 《食管疾病》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 目的探究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DeMeester积分将100例GERD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轻度组(14~50分)、中度组(51~100分)及重度组(>100分),其中轻度组34例,中度组48例,重度组18例。使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中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ERD组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Ⅰ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轻度组患者相比,中度组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Ⅰ水平显著升高(P<0.05),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中度组患者相比,重度组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Ⅰ水平显著升高(P<0.05),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水平显著降低(P<0.05)。GERD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Ⅰ水平与DeMeester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水平与DeMeester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联合诊断GERD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86,灵敏度为88.00%,特异性为98.00%,95%CI为0.9725~0.9987,高于任何一个单独指标的诊断效能。结论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Ⅰ水平与GERD患者病程呈正相关,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水平与GERD患者病程呈负相关。上述4个指标联合检测对GERD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有望成为GERD新的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多巴胺 诊断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的检测意义
4
作者 蔡文杰 何敏 李同文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早期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及补体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50例自...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早期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及补体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5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归为观察组,再收集15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将其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早期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差异,分析患者早期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与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生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早期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早期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与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生均呈正相关(P<0.05)。早期外周血RDW、ADA、ADA补体水平曲线均明显高于参考线(P<0.05),其cut-off值分别为16.61%、25.10 U/L、59.91%。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临床早期检测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有利于预防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生,具有较高临床检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 腺苷脱氨酶 腺苷脱氨酶补体
下载PDF
HBV相关DLBCL患者的病理学特点及AID表达差异及与预后关系的多因素分析
5
作者 杨青华 耿东方 +1 位作者 李小亚 李印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患者病理学特点及活化诱导胞嘧啶脱氨酶(AID)表达差异及与预后关系的多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DLBCL患者110例,其中伴HBsAg感染31例,无HBsAg感染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患者病理学特点及活化诱导胞嘧啶脱氨酶(AID)表达差异及与预后关系的多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DLBCL患者110例,其中伴HBsAg感染31例,无HBsAg感染79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ID表达,分析组间差异等。结果伴HBsAg感染患者年龄<50岁、临床分期Ⅲ~Ⅳ、ALT>40 U/L、AST>40 U/L、脾脏受累的比例分别为83.87%、67.74%、64.52%、67.74%和22.58%,明显高于不伴HBsAg感染患者(P<0.05);伴HBsAg感染患者AID阳性表达率为77.42%,明显高于不伴HBsAg感染患者(P<0.05);HBsAg(+)和AID(+)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95%CI:21.68~24.32),明显少于HBsAg(+)和AID(-)、HBsAg(-)和AID(+)、HBsAg(-)和AID(-)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sAg和AID双阳性、临床分期和IPI评分是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HR=2.101、1.882和2.011,P<0.05)。结论伴HBV感染和不伴HBV感染DLBCL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有所差异;伴HBV感染DLBCL患者AID表达上调,HBV感染和AID表达与患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 活化诱导胞嘧啶脱氨酶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患者痰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欣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6期115-116,共2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患者痰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2018-08~2020-08本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患者,入院次日清晨,取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痰培养,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观察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患者痰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2018-08~2020-08本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患者,入院次日清晨,取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痰培养,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观察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分析检出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结果:纳入的120例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88株,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检出的革兰阴性菌中铜绿色单胞菌占多数,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多数,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检出的主要革兰阴性菌中,对青霉素、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性较高,对阿米卡星耐药性最低。检出的主要革兰阳性菌中,对青霉素、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性最高,对阿米卡星耐药性较小,对万古霉素无耐药性。结论: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患者痰液中病原菌以铜绿色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多数,各菌株对青霉素、头孢耐药性较强,对阿米卡星耐药性较弱,对万古霉素无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感染 痰液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
7
作者 刘继清 王升 李艳红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96例,均采集尿液标本,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主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96例,均采集尿液标本,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 96份尿液标本中,共分离出11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85株,占比72.03%,以大肠埃希菌(61.02%)、肺炎克雷伯菌(5.93%)为主;革兰阳性菌24株,占比20.34%,以粪肠球菌(7.63%)、无乳链球菌(6.78%)为主;真菌9株,占比7.63%。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哌酮、头孢唑啉耐药率较高;二者对美洛培南、厄他培南均无耐药性。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耐药率较高;无乳链球菌对利福平耐药率较高;二者对万古霉素无耐药性。结论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多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其次为革兰阳性菌,且不同病原菌对各个抗菌药物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应结合耐药性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提高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尿路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原文传递
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继清 王升 李艳红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17期90-93,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39例,均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结果139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39例,均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结果139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1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7株,占61.39%,以鲍曼不动杆菌(19.62%)、肺炎克雷伯菌(15.19%)、铜绿假单胞菌(12.03%)为主;革兰阳性菌51株,占32.2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2.66%)、肺炎链球菌(10.13%)、表皮葡萄球菌(6.33%)为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均≥87.1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100.00%;三者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均<15.00%。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均≥70.00%,对万古霉素均无耐药性。结论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致病菌株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 病原菌分布 耐药情况
原文传递
oxLDL、HDL及其比值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及对疾病复发预测作用
9
作者 张晓冬 张艳敏 《右江医学》 2021年第8期603-608,共6页
目的分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其比值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价作用及对疾病复发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2例,均于入院后第2天抽取外周空腹肘静脉血检测oxLDL、HDL... 目的分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其比值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价作用及对疾病复发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2例,均于入院后第2天抽取外周空腹肘静脉血检测oxLDL、HDL并计算比值,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比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oxLDL、HDL水平及oxLDL/HDL值,分析其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均随访1年,统计患者的复发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oxLDL、HDL水平及oxLDL/HDL值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的关系。结果轻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oxLDL水平、oxLDL/HDL值低于中度和重度患者,HDL水平高于中度和重度患者,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oxLDL水平、oxLDL/HDL值低于重度患者,HDL水平高于重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oxLDL、oxLDL/HDL值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HDL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复发患者的oxLDL水平、oxLDL/HDL值、存在颈动脉易损斑块、合并房颤、合并高血压的占比高于未复发患者,HDL水平低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xLDL、oxLDL/HDL值、合并高血压、存在颈动脉易损斑块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oxLDL、HDL及其比值可反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且oxLDL、oxLDL/HD值是影响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病情严重程度 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