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疾病的文化隐喻与医学人类学的哲学鉴别解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曙光 张胜康 《医学与哲学》 2002年第9期22-25,共4页
医学社会人类学的哲学观点认为 ,个体的疾病现象是社会的构成。个体的疾病现象本质上是结构在人体 -社会 -文化关系的体系中。人群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乃至人群临床病征及其主述皆与不同文化形态的社会及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史、道德、禁... 医学社会人类学的哲学观点认为 ,个体的疾病现象是社会的构成。个体的疾病现象本质上是结构在人体 -社会 -文化关系的体系中。人群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乃至人群临床病征及其主述皆与不同文化形态的社会及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史、道德、禁忌、规范以及宗教有着特定的联系。因此 ,医学人类学在于超越临床生物医学的范畴而去关注于人体疾患的文化隐喻和社会象征的探讨。特别是近年来“人体 -社会体 -政体鉴别解释”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正迅速促进疾病社会符号象征的研究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和健康政策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医学人类学 文化隐喻 鉴别解析 生物医学
下载PDF
性病艾滋病群体易感与高风险性行为的亚文化网络环境构成的社会学发现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曙光 丹芬妮.克茨 +3 位作者 高云 赵建伟 王筱艳 陈美明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0年第3期143-147,共5页
目的 艾滋病的社会行为研究虽受广泛关注,但对该病毒群体易感的社会-亚文化群体构成机制的实证研究尚少见于国内研究文献。该课题进而对群体性实践的亚文化范畴进行了评估研究。方法 采用跨段落调查设计去测量群体性实践相关的社会和心... 目的 艾滋病的社会行为研究虽受广泛关注,但对该病毒群体易感的社会-亚文化群体构成机制的实证研究尚少见于国内研究文献。该课题进而对群体性实践的亚文化范畴进行了评估研究。方法 采用跨段落调查设计去测量群体性实践相关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研究样本为400名男性青年,其中个体从业与非个体从业人员各200名并分别来自成都市及周围地。结果 研究证实了亚文化网络的介入主导着其它社会-心理因素与性行为的关系。结论 艾滋病群体易感的亚文化网络环境的主导因素揭示了预防工作在其青年亚文化范畴的新前沿。同时也质疑了人口社会统计变量构架基础上“个体含义”的现代医学社会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亚文化模式 性病 艾滋病
下载PDF
澳大利亚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被引量:1
3
作者 孟金梅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9年第1期102-103,共2页
澳大利亚艾滋病防治的成功得益于其良好的社会环境。澳大利亚的政治环境、公民社会中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参与、性产业中高度重视健康问题、有效的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完善的反歧视法律制度,为艾滋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 澳大利亚 艾滋病防治 社会环境
原文传递
南非反艾滋歧视的立法及司法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孟金梅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78-82,共5页
南非是世界上艾滋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从1992年开始南非对艾滋病采取一系列包括反艾滋病歧视在内的积极的防治措施。反艾滋歧视的典型判例是南非宪法法院在2000年就豪夫曼诉南非航空公司案所做的判决。该判决认定南非航空公司拒... 南非是世界上艾滋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从1992年开始南非对艾滋病采取一系列包括反艾滋病歧视在内的积极的防治措施。反艾滋歧视的典型判例是南非宪法法院在2000年就豪夫曼诉南非航空公司案所做的判决。该判决认定南非航空公司拒绝雇佣艾滋感染者豪夫曼的行为构成对艾滋感染者的不合理歧视,侵犯了其宪法赋予的平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非 艾滋歧视 法律 司法实践
下载PDF
澳大利亚的艾滋病防治、公共卫生与法律经验——第八期澳大利亚领袖奖项目中国艾滋病与法律培训 被引量:2
5
作者 孟金梅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3-88,共6页
澳大利亚艾滋病防治机制以政府、非政府组织和高危人群相互合作为基础。全民健康保障体系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支持性的法律和社会环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性恋非罪化、性工作非罪化、健康安全的性文化、人性化的毒品... 澳大利亚艾滋病防治机制以政府、非政府组织和高危人群相互合作为基础。全民健康保障体系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支持性的法律和社会环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性恋非罪化、性工作非罪化、健康安全的性文化、人性化的毒品法院以及为感染者提供法律援助都推动了艾滋病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艾滋病 公共卫生 法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