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缩瞳剂及滤过手术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及房水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永旗 胡丽莉 李雪颖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6期2396-2399,共4页
目的探究缩瞳剂及滤过手术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效果及房水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潼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86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 目的探究缩瞳剂及滤过手术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效果及房水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潼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86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43眼),对照组患者接受滤过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缩瞳剂进行治疗,两组手术前后眼前段参数前房角隐窝面积(ARA)、前房角开放距离(AOD)、前房容积(ACV)、眼压、房水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干扰素(IFN)-γ]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4周ARA、AOD、AC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2、4周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4周IL-6、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4周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瞳剂联合滤过手术能够改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房水炎症因子的水平,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瞳剂 滤过手术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联合综合治疗320例弱视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永旗 李晓平 +1 位作者 赵勇超 王健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6期1280-1281,共2页
选取我院及汉中奥斯美眼视光门诊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320例弱视患者,眼科常规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散瞳检影验光后确诊的弱视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配合西安爱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红光闪烁、CAM视觉刺... 选取我院及汉中奥斯美眼视光门诊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320例弱视患者,眼科常规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散瞳检影验光后确诊的弱视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配合西安爱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红光闪烁、CAM视觉刺激仪、后像、光刷、精细目力训练等综合仪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樟柳碱 综合治疗 弱视 体会
下载PDF
非皮质类固醇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罗永旗 王力 李怡浩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767-769,共3页
目的分析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行健康宣教,并采用非皮质类固醇滴眼液非甾体类抗... 目的分析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行健康宣教,并采用非皮质类固醇滴眼液非甾体类抗炎药双氯酚酸钠(迪菲)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再予以低浓度氟米龙眼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率,收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患者入组时症状积分、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体征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症状和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普通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短疗程非皮质类固醇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双氯酚酸钠(迪菲)滴眼液联合皮质类固醇眼药氟米龙眼液可有效改善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非皮质类固醇眼药 皮质类固醇眼药 氟米龙眼液 临床症状 体征积分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同期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被引量:10
4
作者 罗永旗 王力 王健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期83-84,共2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同期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先... 目的研究并探讨同期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先期实施小梁切除术,后期(一般小梁切除术2周后)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同期实施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角膜散光产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较对照组的78.00%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力、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视力均得到明显提高,且产生不同程度的角膜散光(P<0.05),但观察组的视力和角膜散光产生情况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同期实施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视力,较少引起角膜散光,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青山 李志 +2 位作者 罗永琪 王琳丽 成洪波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素(erythropoietin,EPO)对中度非增生期或重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视网膜光凝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水肿的干预效果。方法中度非增生期或重度非增生期DR患者行视网膜局...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素(erythropoietin,EPO)对中度非增生期或重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视网膜光凝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水肿的干预效果。方法中度非增生期或重度非增生期DR患者行视网膜局部光凝或全视网膜光凝90例,随机选择30例30只眼光凝术后Tenon囊下注射EPO,30例30只眼光凝术后口服迈之灵药物(内含七叶皂苷成分),30例30只眼仅光凝治疗。治疗前均检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果治疗平均6周后EPO加光凝治疗组BCVA提高21例21只眼(70.0%),迈之灵加光凝治疗组30例30只眼BCVA提高15例15只眼(50.0%),光凝治疗组BCVA仅提高8例8只眼(26.7%)。平均治疗6周后黄斑水肿OCT测量结果比较,EPO加光凝治疗组治疗后黄斑水肿(243±15)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迈之灵加光凝治疗组治疗后黄斑水肿(267±16)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光凝治疗组治疗后黄斑水肿(281±13)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黄斑水肿改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EPO注射液可以用于DR患者光凝的干预治疗,对减轻光凝引起的黄斑水肿,防止DR病情进展,提高患者光凝后的视功能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素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干细胞移植及丝裂霉素C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关云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537-538,共2页
目的:观察复发性翼状胬肉根治性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9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行根治性切除,将术眼上方或下方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于胬肉处的巩膜上,术中联合用0.2g/LMMC治... 目的:观察复发性翼状胬肉根治性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9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行根治性切除,将术眼上方或下方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于胬肉处的巩膜上,术中联合用0.2g/LMMC治疗。结果:术后反应轻,移植片存活,复发率2%。结论:根治性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应用MM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方法简单,胬肉组织切除彻底,重建了角膜缘的结构和功能,恢复了角膜缘的屏障,复发率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翼状胬肉 根治性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丝裂霉素
下载PDF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毅 郭亚宁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8期960-961,共2页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进行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方法及技巧,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在显微镜下,将断裂的组织进行解剖复位,判断断裂的泪小管鼻侧断端大概位置,在此位置仔细寻找白色"喇叭口"状断端,用平针头注入生理盐水,确...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进行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方法及技巧,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在显微镜下,将断裂的组织进行解剖复位,判断断裂的泪小管鼻侧断端大概位置,在此位置仔细寻找白色"喇叭口"状断端,用平针头注入生理盐水,确认为断端后插入硬膜外导管,将其送入鼻泪管后,逆行插入颞侧端,间断缝合管周组织及皮肤粘膜。术后点抗生素眼水及激素眼水,8~12周左右拔管后每周冲洗两次,并且注入左氧佛沙星凝胶,使得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结果:术后8~12周拔管,其中28例中26例术后冲洗通畅,患者无溢泪症状,1例因泪小管部撕裂再次阻塞。1例因过早拔管而致失败。成功率92.8%。结论:新鲜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在显微镜下行吻合手术,术中注意手术技巧,防止泪小管粘膜损伤及撕裂,术后注入左氧佛沙星凝胶,避免粘膜粘连,使得成功率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断裂 硬膜外导管 凝胶
下载PDF
后囊膜切开与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对比 被引量:2
8
作者 罗永旗 孙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618-1619,共2页
目的:对比Nd∶YAG激光及手术切开后囊两种方法治疗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我科近年来利用Nd∶YAG激光及手术后囊切开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各50例的方法过程及相关情况。结果:两种治疗后发性白... 目的:对比Nd∶YAG激光及手术切开后囊两种方法治疗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我科近年来利用Nd∶YAG激光及手术后囊切开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各50例的方法过程及相关情况。结果:两种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医师应根据医院的设备、自身的手术技巧及患者的要求进行选择Nd∶YAG激光或手术后囊切开方法治疗后发性白内障,使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性白内障 Nd∶YAG激光 后囊切开
下载PDF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Nd.YAG激光治疗
9
作者 罗永旗 习高飞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7期858-859,共2页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Nd.YAG激光治疗作用。方法:65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行Nd.YAG激光疏通治疗后填充混合药物,并完成随访。结果:65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Nd.YAG激光手术一次成功49例,8例二次激光手术成功,失败8例。结...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Nd.YAG激光治疗作用。方法:65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行Nd.YAG激光疏通治疗后填充混合药物,并完成随访。结果:65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Nd.YAG激光手术一次成功49例,8例二次激光手术成功,失败8例。结论:Nd.YAG激光治疗后填充混合药物是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后复通的简便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 Nd.YAG激光 混合药物填充
下载PDF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用药与后发性白内障的关系
10
作者 关云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377-2378,共2页
目的:强调术后眼局部有效规律地应用抗生素和激素的混合眼液的重要性,降低早期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方法:观察由同一医生用相同耗材,行白内障囊外摘出118例118眼,其中,术后用氧氟沙星眼液加针剂地塞米松2.5mg、双氯芬酸钠眼液滴眼54... 目的:强调术后眼局部有效规律地应用抗生素和激素的混合眼液的重要性,降低早期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方法:观察由同一医生用相同耗材,行白内障囊外摘出118例118眼,其中,术后用氧氟沙星眼液加针剂地塞米松2.5mg、双氯芬酸钠眼液滴眼54例54眼(A组);术后用典必殊眼液、双氯芬酸钠眼液滴眼64例64眼(B组)。每日滴术眼,观察3~6mo。结果:早期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A组24%,B组6%。这些后发性白内障多数在术后2mo内发生。结论:术后早期局部有效而规律地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混合眼液能够减少早期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出 有效眼液 后发性白内障
下载PDF
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222-2222,共1页
目的:探讨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应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2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实验组则使用改良... 目的:探讨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应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2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实验组则使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及3个月实验组角膜细胞计数少于对照组,视力小于0.1的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的总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采取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的治疗方式具有满意的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