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塞米松、强的松序贯疗法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义杰 林林辉 +1 位作者 黄小涛 肖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954-3956,共3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强的松序贯疗法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地塞米松、强的松序贯疗法组(治疗组)38例和口服强的松标准疗法组(对照组)50例,观察疗效及有关指标。结果:水肿消退时间和尿蛋白转阴时间...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强的松序贯疗法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地塞米松、强的松序贯疗法组(治疗组)38例和口服强的松标准疗法组(对照组)50例,观察疗效及有关指标。结果:水肿消退时间和尿蛋白转阴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分别短12.7d、1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达到缓解所需平均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短19.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治疗方案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强的松序贯疗法能快速诱导缓解,缩短尿蛋白的转阴时间,有一定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地塞米松 强的松 治疗 序贯 成人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郑健玲 吴寿洪 陈琼瑶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8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到我院就诊肝硬化患者100例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50名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统计2组空腹胆囊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到我院就诊肝硬化患者100例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50名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统计2组空腹胆囊壁厚度及前后径、餐后胆囊壁增厚值及前后径缩短值,并检测不同类型胆囊壁增厚患者门静脉内径、血流量、血流速度。结果肝硬化C级空腹胆囊壁厚度、前后径大于A级、B级及对照组(P<0.05);肝硬化C级餐后1、2 h胆囊壁厚度增厚值、前后径缩短值小于A级、B级及对照组(P<0.05);双边型胆囊壁增厚患者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均高于单纯增厚组(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发现随着肝功能分级增加,胆囊增厚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胆囊病变
下载PDF
微剂量异丙酚对术后恶心呕吐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梁国强 郑平旭 郑远航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讨微剂量异丙酚对腹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部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麻醉苏醒后脉注入异丙酚0.2mg/kg,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2ml。观察麻醉苏醒后6h内两组患... 目的探讨微剂量异丙酚对腹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部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麻醉苏醒后脉注入异丙酚0.2mg/kg,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2ml。观察麻醉苏醒后6h内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镇静/清醒评分。结果观察组在麻醉清醒后6h内恶心发生率为16.7%(5/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8/30),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微剂量的异丙酚用于直接治疗术后恶心呕吐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具体临床使用剂量以及时机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术后 恶心呕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茎硬结症33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峰涛 邓汪东 +6 位作者 王奕龙 何学军 洪汉业 蔡聪 佘绍逸 何上进 黄建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169-2170,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茎硬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阴茎硬结症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中西医结合组应用软坚散结、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局部注射康宁克通A治疗,对照组局部注射康宁克通A治疗。结果:中...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茎硬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阴茎硬结症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中西医结合组应用软坚散结、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局部注射康宁克通A治疗,对照组局部注射康宁克通A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茎硬结症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硬结 中西医结合疗法 软坚散结
下载PDF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伟民 陈少锋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第15期71-72,共2页
目的比较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方法100例结肠癌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50例(CME组),采用传统根治术50例(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清扫淋巴结数量方面,CME组明显多于... 目的比较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方法100例结肠癌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50例(CME组),采用传统根治术50例(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清扫淋巴结数量方面,CME组明显多于传统手术组(P〈0.01);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相比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但是可以达到清扫淋巴结最大化以减少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治疗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传统根治术
原文传递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及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国强 黄少明 郑远航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2-563,共2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及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在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出血期间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中应用olympus CF-LB3B(全长型)纤维结肠镜检查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及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在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出血期间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中应用olympus CF-LB3B(全长型)纤维结肠镜检查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例。结果末段回肠平滑肌肉瘤1例,行部分末段回肠切除,术后5年无复发;空肠溃疡并出血1例,行部分空肠切除术,术后2年无复发;空肠黏膜下小动脉瘤出血1例,行空肠部分切除,术后3年无复发;回肠黏膜下血管畸形出血1例,行部分回肠切除,术后4年无复发。4例术后均无并发症,无死亡。结论术前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术前定位定性有确诊意义,对术中内镜检查有指导性作用。术中应用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对进一步准确定位定性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决定性意义。术前血管造影配合术中内镜检查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病变 下消化道大出血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全长型纤雏结肠镜
下载PDF
老年急性左半结肠梗阻37例治疗体会
7
作者 梁国强 郑远航 郑少锋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0-231,共2页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致老年急性左半结肠梗阻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7例老年左半结肠癌致急性左半结肠梗阻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9例患者采用一期吻合术 ,未出现吻合口瘘 ,5例行二期切除吻合术 ,3例行Hartm...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致老年急性左半结肠梗阻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7例老年左半结肠癌致急性左半结肠梗阻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9例患者采用一期吻合术 ,未出现吻合口瘘 ,5例行二期切除吻合术 ,3例行Hartmann术 ,1例患者因直肠癌广泛转移行单纯外造瘘术。结论 老年患者虽然合并症多 ,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后绝大多数可采用一期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半结肠梗阻 治疗 老年人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7
8
作者 林瑞杰 郭谷生 +1 位作者 陈伟健 张建周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7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实验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病死率、总有效率及并...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实验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病死率、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死率、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出血少、术式简单、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低,临床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 微创 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林瑞杰 陈伟健 郭谷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1期221-223,共3页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的患者,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50例(2014年3月3日~2017年3月3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25例。一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对照...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的患者,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50例(2014年3月3日~2017年3月3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25例。一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对照组),另一组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颅内压力情况,运动/语言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对比颅内压力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的颅内压力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术后一周观察组数据为(14.93±3.83)mm Hg,两组数据对比性较高(P<0.05)。观察组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的运动Ⅰ~Ⅲ级数据96.00%,语言能力障碍Ⅰ~Ⅱ级数据92.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方案治疗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力,并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开颅手术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 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
下载PDF
凝血指标对急性颅脑外伤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郭谷生 张湘燕 +2 位作者 刘迪丹 陈悦洪 黄盛鸿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系统测定119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入住ICU 6 h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INR(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正常化比值)...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系统测定119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入住ICU 6 h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INR(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正常化比值)、FBG(纤维蛋白酶原)、TT(凝血酶时间)、PLT(血小板)。结果PT、APTT、INR、FBG及D-Dimer异常在各型急性颅脑损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重度损伤组INR、D-D明显高于其他组;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相比,PT、APTT、INR、DD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T、FBG、PLT则未显示出差异(P>0.05);PT、APTT及D-Dimer异常与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预后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较为常见,其中PT、APTT、INR、D-Dimer异常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凝血功能 纤溶 预后
下载PDF
CT定位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3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郭华强 郭予全 +2 位作者 吴至声 陈德玲 黄雪钦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实践与应用。方法 2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在CT定位下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引流,并分次血肿腔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进行引流。结果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3例,其中,单侧17例,双侧血... 目的探讨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实践与应用。方法 2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在CT定位下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引流,并分次血肿腔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进行引流。结果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3例,其中,单侧17例,双侧血肿6例,共计29个血肿,术后恢复良好,无感染,无明显气颅。结论 CT定位下微创穿刺,接引流管引流血肿,必要时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简便易行的方法。术中患者体位舒适,易接受。术后睡眠、翻身不会压迫引流管而影响引流效果,并发症少,尤其是颅内积气少。它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微创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69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义杰 林林辉 +1 位作者 肖韩 黄小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03-2105,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4例(观察组),单纯西医治疗组35例(对照组),观察组以自拟"肾炎基本方"加味进行辨证施治,比较两组疗效和副作用。... 目的回顾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4例(观察组),单纯西医治疗组35例(对照组),观察组以自拟"肾炎基本方"加味进行辨证施治,比较两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4.3%,差异有显著性(2=5.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23.5%和48.6%,差异有显著性(2=4.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能提高疗效,降低药物副作用,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种微创治疗方式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姚志勲 彭启全 姚少霖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10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8)。观察组行LC+LCBDE;对照组行ERCP+EST,1~3 d后再行ERCP+EST+LC。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胆结石清除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LCBDE与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同样安全有效,但是LC+LCBDE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少,可作为EST失败后的有效补救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胆囊结石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下载PDF
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营养和免疫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姚志勲 郑远航 +1 位作者 陈炳贵 姚少林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29-31,共3页
目的通过与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比较,探讨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将24例胃上部癌患者分为全胃切除组(简称全切组,n=12)及近端胃大部切除组(简称近切组,n=12),并术后随访6个月,对两组病例术后的营养状况及... 目的通过与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比较,探讨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将24例胃上部癌患者分为全胃切除组(简称全切组,n=12)及近端胃大部切除组(简称近切组,n=12),并术后随访6个月,对两组病例术后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IgG、IgM、IgA、CD3+、CD4+、CD4+/CD8+比值均下降,CD8+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两组间前白蛋白、IgG、IgA、CD3+、CD4+、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比较有高度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及6个月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P"-Roux-en-Y代胃术式是一种较好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于术后的营养及免疫功能维持并不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功能 营养状况 全胃切除 近端胃切除
下载PDF
颅脑外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谷生 林林辉 +2 位作者 林瑞杰 郭华强 陈伟健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2期1830-1831,共2页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颅脑外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颅脑外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3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原因。结果急性脑膨出原因有迟发性颅内血肿(36.38%),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颅脑外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颅脑外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3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原因。结果急性脑膨出原因有迟发性颅内血肿(36.38%),急性弥漫性脑肿胀(32.46%),广泛而严重的脑挫裂伤(19.64%),其他原因(11.52%)。对37例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预后随访,随访资料显示,急性脑膨出总体病死率为54.05%,与国内外研究中报道的基本一致。结论颅脑外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目前没有较完善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在对相关病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以及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强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求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开颅术 急性脑膨
下载PDF
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伟文 姚志勲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9期21-22,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分析48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n=24)及完全肠外营养(TPN组,n=24)。EEN组在术后1~2 d均通过空肠营养管输注能全力(纽迪西亚产品);TPN组通过中心静脉...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分析48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n=24)及完全肠外营养(TPN组,n=24)。EEN组在术后1~2 d均通过空肠营养管输注能全力(纽迪西亚产品);TPN组通过中心静脉给予静脉营养。两组予等热量、等氮量,总热量30 kcal/(kg.d),氮量为0.2 g/(kg.d)。结果①EEN组肛门排气时间少于TPN组(P<0.01),EEN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TPN组(P<0.05);②术后7、10 d:EEN组体各指标均高于TPN组,两组间比较转铁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前白蛋白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TPN支持相对比,EEN可促进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地改善全胃切除患者的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全胃切除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下载PDF
两种治疗方法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伟民 杨绿舜 郑定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2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8年5月4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处于妊娠早、中期33例,晚期7例。38例表现为右下腹痛,40例均有腹部压痛及消化道症... 目的: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8年5月4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处于妊娠早、中期33例,晚期7例。38例表现为右下腹痛,40例均有腹部压痛及消化道症状,33例伴发热。25例诊断后立即手术者均治愈,术后切口感染1例,流产1例。15例行保守治疗,其中,早、中期妊娠12例,治愈5例,好转4例,保守治疗失败3例症状加重转手术治疗,3例均流产,其中1例合并切口感染;晚期妊娠3例,均症状加重转手术治疗,3例均早产,2例早产儿死亡。无一例孕妇死亡。结论:对于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处理本病的关键,手术治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妊娠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下载PDF
动态血压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肾性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湘燕 刘迪丹 郭谷生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7期940-941,共2页
肾性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具有起病快、病程短、发病率高等特点,该病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对患者肾功能有严重损伤,且血压难以控制,可对心功能造成严重损伤。肾性高血压病情较为复杂,治疗期间难以预测并发症风险,而患者常出现心... 肾性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具有起病快、病程短、发病率高等特点,该病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对患者肾功能有严重损伤,且血压难以控制,可对心功能造成严重损伤。肾性高血压病情较为复杂,治疗期间难以预测并发症风险,而患者常出现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及时防治此类并发症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1]。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是目前常用的肾性高血压病情监测方式,相关研究认为,采用动态血压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 动态心电图监测 动态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严重损伤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不同处理方式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6
19
作者 姚志勲 陈伟文 姚少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1期1980-1981,共2页
目的评估使用丝线结扎+Hem-o-lok结扎锁夹闭阑尾残端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使用单盲法将汕头市潮阳区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1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93例。研究组阑尾残... 目的评估使用丝线结扎+Hem-o-lok结扎锁夹闭阑尾残端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使用单盲法将汕头市潮阳区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1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93例。研究组阑尾残端采用丝线结扎+Hem-o-lok结扎锁夹闭,参照组阑尾残端丝线结扎后,予盲肠浆肌层荷包包埋,统计两组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手术总费用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4 h腹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8 h腹痛VAS评分及电话随访2周腹痛VAS评分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A中采用丝线结扎+Hem-o-lok结扎锁处理阑尾残端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阑尾残端处理 腹腔镜
下载PDF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外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兴创 刘裕明 +3 位作者 魏泽鑫 连昭智 郑远思 陈锡秋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u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结合外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应用T形锁定加压钢板掌侧入路,跨腕关节外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40例。闭合性骨折32例...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u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结合外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应用T形锁定加压钢板掌侧入路,跨腕关节外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40例。闭合性骨折32例,开放性骨折8例。术后进行腕关节功能随诊,X线片观察。结果:本次均获得随诊,骨折全部于3个月内愈合,术后X线评估结果满意。疗效优25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87.5%。结论: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外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复位简单、固定可靠、退钉率低、早期恢复腕关节功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术 锁定加压钢板 外固定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