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与急性酒精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波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3期3058-3059,共2页
选取我院接诊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胆源性和50例酒精性),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分别对两种发病机制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其预后情况。急性酒精性胰腺炎患者临床并发症显著多于急性胆源性胰腺... 选取我院接诊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胆源性和50例酒精性),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分别对两种发病机制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其预后情况。急性酒精性胰腺炎患者临床并发症显著多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者(P<0.05)。应用同样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差异(P<0.05),急性胆源性组显著优于急性酒精性组。胆源性与酒精性急性胰腺炎诱因不同,临床特点各异,且预后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急性酒精性胰腺炎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胡晓娟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9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预防性护理...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感染危险因素、感染率、住院时长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明显差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VAP不良情况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同时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住院治疗患者行预防性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 老年呼吸内科 感染控制
下载PDF
采用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食管返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波 赵虹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6期1212-1213,共2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症采用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胃食管返流病87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43例,单独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症采用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胃食管返流病87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43例,单独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1%、67.4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率(88.6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5.1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返流症采用西沙必利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联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返流症 西沙必利 泮托拉唑
下载PDF
血吸虫肝病患者超声表现、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郑青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8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血吸虫肝病患者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疑似血吸虫肝病患者407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血吸虫肝病患者的超声影像图特征;比较超声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果与病原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 目的:分析血吸虫肝病患者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疑似血吸虫肝病患者407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血吸虫肝病患者的超声影像图特征;比较超声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果与病原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超声、CT对血吸虫肝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血吸虫肝病的主要超声表现为肝脏表面不平整,体积与正常大小有异,存在肝脏局部肿大的现象,网状和鳞片状回声较大,肝脏回声分布不均匀,边界不清晰等.以病原学检查为标准,超声检查血吸虫肝病的Kappa值为0.729,高于CT的0.572;经ROC曲线分析得超声检查血吸虫肝病的AUC为0.858,大于CT检查的0.778(P<0.05).结论:超声对血吸虫肝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肝病 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栓外痔剥离术后外科护理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伏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2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分析血栓外痔剥离术后不同外科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80例血栓外痔剥离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观察组40例,术后提供情志刺激、外敷、中药熏洗及饮食相结合的中医外科护理;对照组40例,术后提供常规外科护理。比... 目的:分析血栓外痔剥离术后不同外科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80例血栓外痔剥离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观察组40例,术后提供情志刺激、外敷、中药熏洗及饮食相结合的中医外科护理;对照组40例,术后提供常规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出血及水肿等指标,并统计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水肿、疼痛及出血症状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各项指标较第1天改善明显,且观察组患者出血、疼痛指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00%,较对照组77.50%显著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栓外痔剥离术后患者提供中医外科综合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因此临床可将其作为本病治疗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外痔剥离术 外科护理 治疗
下载PDF
血吸虫病肝昏迷1例治疗与护理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汪丽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21期2833-2834,共2页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肝硬化并发肝昏迷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10月我科收治的1例血吸虫病肝硬化并发2次肝昏迷患者的救护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第1次经抗感染、护肝、降血氨、合理安排饮食,清洁灌肠及护理监测生命体征与对...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肝硬化并发肝昏迷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10月我科收治的1例血吸虫病肝硬化并发2次肝昏迷患者的救护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第1次经抗感染、护肝、降血氨、合理安排饮食,清洁灌肠及护理监测生命体征与对症治疗后,转危为安,治愈出院。第2次患者因消化道大出血合并肝昏迷、电解质紊乱救治无效死亡。结论对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治疗,合理安排饮食,做好院外健康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肝硬化肝昏迷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与护理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经拉米夫定治疗后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吴一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8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治疗经拉米夫定(LAM)治疗后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收治经LAM治疗后YMDD变异的慢性乙肝患者100例,联合ADV治疗,观察治疗48周的疗效,分析相关因素。结果:48周HBV-DNA转阴、HBe Ag...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治疗经拉米夫定(LAM)治疗后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收治经LAM治疗后YMDD变异的慢性乙肝患者100例,联合ADV治疗,观察治疗48周的疗效,分析相关因素。结果:48周HBV-DNA转阴、HBe Ag阳性患者e抗原转阴或转换和ALT复常者较未转阴者的基线HBV-DNA水平低,基线ALT水平≤IULN者48周可维持较高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但48周HBe Ag阳性患者e抗原转阴或转换与基线ALT水平无相关性(P>0.05);基线HBV-DNA低水平、24周HBV-DNA转阴、12周YMDD变异转阴是48周疗效较好的预测因素。结论:对经LAM治疗后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ADV治疗,其基线HBV-DNA低水平、24周HBV-DNA转阴、12周YMDD变异转阴是48周疗效较好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YMDD变异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门诊输液治疗中开展舒适护理的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虹 程玉萍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2期278-279,共2页
目的:探索舒适护理模式在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部分输液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结果:使96.1%患者感到舒适。愉快或减轻输液过程中的不适。结论:99.5%的患者心理,社会舒适达到满意。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输液 心理 生理
下载PDF
血吸虫循环抗原联合虫卵抗体检测血吸虫病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孙爱平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10期1420-1422,共3页
目的研究血吸虫循环抗原联合虫卵抗体检测血吸虫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诊治200例血吸虫病患者,分别采用血吸虫循环抗原检测、血吸虫虫卵抗体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联合虫卵抗体检测,比较三种检测方法检出率、误诊率... 目的研究血吸虫循环抗原联合虫卵抗体检测血吸虫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诊治200例血吸虫病患者,分别采用血吸虫循环抗原检测、血吸虫虫卵抗体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联合虫卵抗体检测,比较三种检测方法检出率、误诊率.结果三种检测方法检出率在血吸虫病和慢性血吸虫病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吸虫循环抗原联合虫卵抗体检测检出率最高(P<0.05);三种检测方法误诊率在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和晚期血吸虫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吸虫虫卵抗体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联合虫卵抗体检测的检出率及误诊率在晚期血吸虫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吸虫循环抗原联合虫卵抗体检测血吸虫病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一方法检测,可减少误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循环抗原 虫卵抗体 联合检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肝炎及血吸虫病引起肝硬化的超声检测
10
作者 杨傲君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讨论利用超声检测来鉴别肝炎和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方法对753例肝炎和血吸虫病肝硬化及其合并症的检测,了解各自的声像图特征。结果肝炎肝硬化中癌变及癌栓的发生率较高,血吸虫病肝硬化中门脉高压的出现率较高,而肝炎兼有血吸虫... 目的讨论利用超声检测来鉴别肝炎和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方法对753例肝炎和血吸虫病肝硬化及其合并症的检测,了解各自的声像图特征。结果肝炎肝硬化中癌变及癌栓的发生率较高,血吸虫病肝硬化中门脉高压的出现率较高,而肝炎兼有血吸虫病的肝硬化者,其合并症的比率均较高,预后较差。结论超声能比较直观地、及时地鉴别诊断肝炎肝硬化和血吸虫病肝硬化,并能动态地观察肝硬化的各种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血吸虫 肝硬化 超声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宋为 徐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9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干预(简单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干预(简单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37例(显效率74%)、有效11例(有效率22%)、无效2例(无效率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8例(显效率56%)、有效12例(有效率24%)、无效10例(无效率2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人性化护理
下载PDF
122例住院患者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袁先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对住院患者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122例住院患者。对所有患者病历中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使用的药物、用法、用量、联用等内容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所有患者病历中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 目的:对住院患者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122例住院患者。对所有患者病历中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使用的药物、用法、用量、联用等内容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所有患者病历中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不合理用药的处方194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24处,有的处方中存在重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结论:在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坚持"合理、合规、安全、有效"的原则,在认真分析患者特点的基础上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 不合理应用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克义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00例肠易激综合征住院患者。以上患者均同意参加本试验。所选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马...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00例肠易激综合征住院患者。以上患者均同意参加本试验。所选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口服,每天3次;连续应用4周。观察组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口服,每天3次;同时给予培菲康420mg口服,每天3次。连续应用4周。嘱咐患者在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结果观察组显效例37例,有效11例,无效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能够显著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马来酸曲美布汀 培菲康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情绪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为 徐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6期313-314,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所选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病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种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所选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病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种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显效67.5%,有效27.5%,无效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显效45.0%,有效30.0%,无效2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还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优质护理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胃复春片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一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3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胃复春片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 IL-2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潜江市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CAG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 目的观察胃复春片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 IL-2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潜江市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CAG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胃复春片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 IL-2R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4.47%(χ^2=6.425,P=0.01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 IL-2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29.79%(χ^2=10.846,P<0.01)。结论胃复春片联合兰索拉唑治疗CAG效果较好,能抑制血清s IL-2R等炎性因子表达,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治疗CAG的重要参考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春片 兰索拉唑 萎缩性胃炎 慢性 治疗效果 血清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下载PDF
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克义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2期87-88,共2页
目的观察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8~2012年收治的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均采用垂体后叶素止血,实验组40例,均采用奥曲肽注射液止血。结... 目的观察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8~2012年收治的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均采用垂体后叶素止血,实验组40例,均采用奥曲肽注射液止血。结果实验组止血时间、48h再出血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止血迅速,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熊林 宋涛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以及内科保守治疗术在各类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该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微创颅内抽吸引流术)(30例)和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组)(30例)。运用Barthel指...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以及内科保守治疗术在各类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该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微创颅内抽吸引流术)(30例)和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组)(30例)。运用Barthel指数积分法来评价疗效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差异及不同部位(壳核、丘脑、脑叶)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计分(71.72±6.92)分远大于对照组的(55.34±7.36)分。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在临床值得推广,对患者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抽吸引流术 脑出血 内科治疗
下载PDF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克义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0期212-213,共2页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UC患者16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在研究开始前均停药1周。对照组患者使用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进行...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UC患者16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在研究开始前均停药1周。对照组患者使用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美沙拉嗪栓进行治疗。记录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显效43.8%,总有效97.5%;对照组显效18.8%,总有效70.0。两组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3/8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3/80),两组比较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并且其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案,但由于美沙拉嗪灌肠液的价格比较贵,因此该治疗方案推荐对经济承担能力较高的患者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 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组织三叶因子1蛋白与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在鉴别良、恶性胃溃疡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波 张希州 +1 位作者 赵虹 刘维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7期2786-2790,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三叶因子1蛋白与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在鉴别良、恶性胃溃疡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潜江市二医院2011-10/2014-10诊治的胃溃疡患者219例,其中良性胃溃疡患者168例为A组,恶性胃溃疡患者51例为B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73例为... 目的:探讨组织三叶因子1蛋白与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在鉴别良、恶性胃溃疡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潜江市二医院2011-10/2014-10诊治的胃溃疡患者219例,其中良性胃溃疡患者168例为A组,恶性胃溃疡患者51例为B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73例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行三叶因子1、胃蛋白酶原(Ⅰ、Ⅱ)、癌胚抗原检测.结果:A组患者三叶因子1、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胃蛋白酶原Ⅱ、癌胚抗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患者三叶因子1、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A组,而胃蛋白酶原Ⅱ、癌胚抗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5).A组患者三叶因子1阳性表达率、胃蛋白酶原Ⅰ阳性表达率、胃蛋白酶原Ⅱ阳性表达率、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阳性表达率、癌胚抗原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患者三叶因子1阳性表达率、胃蛋白酶原Ⅰ阳性表达率、胃蛋白酶原Ⅱ阳性表达率、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阳性表达率、癌胚抗原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5).三叶因子1、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与胃蛋白酶原Ⅱ、癌胚抗原呈明显负相关.三叶因子1、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呈明显正相关.胃蛋白酶原Ⅱ、癌胚抗原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随着胃溃疡的出现和加重,三叶因子1与胃蛋白酶原Ⅰ显著增加,胃蛋白酶原Ⅱ显著降低.三叶因子1与胃蛋白酶原可用于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1 胃蛋白酶原 良性胃溃疡 恶性胃溃疡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脑中风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健康教育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涛 赵虹 +1 位作者 胡华祥 杨必龙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目的: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保护和促进个体或群体的健康。方法:脑中风以预防为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康复治疗,采取宣传专栏,发放健康指南等方法。结果:逐渐康复,以健康的心态回归社会。结论:利用医... 目的: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保护和促进个体或群体的健康。方法:脑中风以预防为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康复治疗,采取宣传专栏,发放健康指南等方法。结果:逐渐康复,以健康的心态回归社会。结论:利用医护人员、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和患者加强沟通,不断提高康复理念,加强功能锻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中风 康复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