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饲料添加剂——乳酸菌在肉鸡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宗伟 陈飞 《饲料博览》 2011年第8期38-41,共4页
乳酸菌是肉鸡消化道内的有益菌,其在肉鸡促进生长,调节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和提高免疫性能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概述了乳酸菌的作用机制、在肉鸡生产中的研究进展及影响乳酸菌使用效果的因素。
关键词 乳酸菌 微生态平衡 PH 免疫系统
下载PDF
动物蛋白质周转代谢特点及调控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守云 徐海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3,共4页
蛋白周转代谢对于动物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蛋白质周转代谢是动物生命维持、生产和功能得以实现的根本所在。蛋白质周转是蛋白质合成与降解的双向调节过程,这个循环中合成与降解的互相协调对维持细胞内酶和结构蛋... 蛋白周转代谢对于动物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蛋白质周转代谢是动物生命维持、生产和功能得以实现的根本所在。蛋白质周转是蛋白质合成与降解的双向调节过程,这个循环中合成与降解的互相协调对维持细胞内酶和结构蛋白的稳定状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及调节蛋白质在组织中的沉积都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周转代谢 调控因素 代谢特点 动物 蛋白质合成 环境变化 生理意义 生命维持
下载PDF
一株鸭源禽流感病毒(H9N2)全基因序列分析及其排毒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玲玲 牛凯 +3 位作者 王涛 王晓艺 常维山 刘玉庆 《中国兽药杂志》 2018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研究一株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JN1株)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情况以及感染雏鸭后的排毒规律,对其生物学特性、全基因组序列以及遗传进化进行了分析,通过点眼滴鼻方式感染3周龄健康雏鸭,利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 为研究一株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JN1株)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情况以及感染雏鸭后的排毒规律,对其生物学特性、全基因组序列以及遗传进化进行了分析,通过点眼滴鼻方式感染3周龄健康雏鸭,利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鸭的排毒规律,并测定血清抗体效价。JNI株的鸡胚半数感染量为10^(-7.54)/0.2mL,鸡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为72h,静脉致病指数为0.266,抗原相关系数为0.47。系统发育分析表明,JN1株的HA与CK/HK/G9/97和DK/HK/Y280/97在同一分支上,NA、M、NP、PA、PB1、PB2基因与SH/F/98同源性较高,NS基因则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关系较近。HA的裂解位点为PSRSSR↓GL,存在6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在234位的氨基酸残基为L,NA基因颈部存在缺失。雏鸭在感染该病毒后,饮食正常,精神良好,3~17d均有排毒,咽拭子和泄殖腔棉拭子排毒规律基本一致,分别在第3天和第13天出现排毒高峰。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属欧亚大陆分支,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泄殖腔向外界排毒,排毒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序列分析 排毒
下载PDF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国花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第1期91-91,共1页
传染病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预防猪瘟的发生,国内外均采取疫苗接种方法。我国研发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曾经为猪瘟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环境的变化,猪病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点亦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免疫方式的出现失败情... 传染病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预防猪瘟的发生,国内外均采取疫苗接种方法。我国研发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曾经为猪瘟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环境的变化,猪病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点亦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免疫方式的出现失败情况。分析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对策措施,对于推动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失败原因 猪瘟 弱毒疫苗株 可持续发展 接种方法 流行特点 流行趋势 免疫方式
下载PDF
科技撑起特种养殖业
5
作者 南国梅 《村委主任》 2012年第11期55-55,共1页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特种动物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有力的科技支撑。据统计,该区特种动物养殖的科技贡献率达到34%以上。特种动物养殖的年产值都在1亿元左右,占畜牧业产值的86.6%。
关键词 科技支撑 特种养殖业 特种动物养殖 科技贡献率 年产值 潍坊市 山东省 畜牧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