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日间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子超 肖洪一 +3 位作者 朱腾 岳方丽 付敏 纪凡层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日间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拟行妇科日间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阿芬太尼组、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50例。三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诱导中阿芬太尼组予阿芬太尼10μg/kg静脉注射3... 目的观察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日间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拟行妇科日间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阿芬太尼组、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50例。三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诱导中阿芬太尼组予阿芬太尼10μg/kg静脉注射30 s,然后丙泊酚2.5~3.0μg/mL靶浓度控制输注;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分别予芬太尼2.5μg/kg、舒芬太尼0.25μg/kg静脉注射30 s,其余操作同阿芬太尼组。观察三组患者全凭静脉麻醉时间、全凭静脉麻醉过程中丙泊酚用量、患者苏醒时间、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PONV)情况。观察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1 min(T2)、插入喉罩后(T3)、麻醉诱导后5 min(T4)、麻醉诱导后1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记录三组诱导期咳嗽、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比较,阿芬太尼组患者苏醒时间短(P均<0.05);与舒芬太尼组比较,芬太尼组患者苏醒时间短(P<0.05)。与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比较,阿芬太尼组PONV发生率低(P均<0.05)。与T1时比较,T2~T5时三组患者MAP、HR均下降(P均<0.05);与舒芬太尼组比较,T5时阿芬太尼组患者MAP高(P<0.05)。与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比较,阿芬太尼组咳嗽发生率低(P均<0.05)。与芬太尼组比较,阿芬太尼组低血压发生率低(P<0.05)。结论与芬太尼、舒芬太尼比较,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日间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苏醒时间 恶心呕吐 宫腔镜手术 日间手术
下载PDF
老年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与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静脉用药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秀芹 纪凡层 +1 位作者 邵维忠 高尔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1/2004-12年潍坊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和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随机选择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65岁,术前无神...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1/2004-12年潍坊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和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随机选择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65岁,术前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或药物滥用史,受教育程度:小学。其中,20例麻醉诱导与维持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卡肌宁(瑞芬太尼组),20例为芬太尼+丙泊酚+卡肌宁(芬太尼组)。分别在麻醉手术前一晚、术后30min,2,6,12,24,48h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定其认知功能。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相似,睁眼时间(4.1±2.6vs2.2±1.0)、拔管时间(6.0±3.1vs3.3±2.0)、陈述自己姓名、出生日期时间(8.9±5.8vs4.0±2.5),瑞芬太尼组明显比芬太尼组短(P<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0min,2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值均明显降低(P<0.01);瑞芬太尼组6h评分与术前比无明显差异,芬太尼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值在术后12h与术前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老年人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发惊厥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胡淑莹 王利莹 +3 位作者 李明磊 潘雨雨 刘晓宇 吕祖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44-1348,共5页
背景轮状病毒肠炎是引起婴幼儿腹泻主要原因,多见于秋冬季节,呈流行性,可导致胃肠道、肝脏等消化系统损害,还可并发呼吸、循环、神经等多个系统损害,重者可致死亡。轮状病毒肠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出现惊厥、昏迷、肢体瘫痪等症状,... 背景轮状病毒肠炎是引起婴幼儿腹泻主要原因,多见于秋冬季节,呈流行性,可导致胃肠道、肝脏等消化系统损害,还可并发呼吸、循环、神经等多个系统损害,重者可致死亡。轮状病毒肠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出现惊厥、昏迷、肢体瘫痪等症状,其中惊厥是最常见表现,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因此,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并发惊厥原因及临床特点,及早发现并发惊厥相关高危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对预防惊厥发生,减轻脑损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并发惊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住院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3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惊厥分为惊厥组(47例)与非惊厥组(87例),患儿入院后留取粪便样本,进行大便RV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常规、生化、尿常规检测。记录患儿性别、年龄、呕吐次数、腹泻次数、发热发生率、脱水情况、血钠、血钾、血氯、血钙、血糖、二氧化碳结合力、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并发惊厥的影响因素。结果惊厥组患儿腹泻次数、CK-MB高于非惊厥组患儿,发热发生率、血钙、血糖、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非惊厥组患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OR=0.131,95%CI(0.045,0.383)]、血钙[OR=66.923,95%CI(5.630,795.468)]、血糖[OR=1.958,95%CI(1.316,2.915)]、CK-MB[OR=0.989,95%CI(0.979,1.000)]为RV肠炎并发惊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腹泻次数、发热、血钙、血糖、二氧化碳结合力及CK-MB等指标,特别是发热、血钙、血糖及CK-MB变化可能影响惊厥发生。因此,仔细询问病史,及时完善生化检查,及早发现相关危险因素对症治疗,可预防惊厥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 惊厥 婴幼儿 肠炎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低剂量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在PCIA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少杰 赵亚娟 +2 位作者 李慧芳 王彬彬 王伟芝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妇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10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后行PCIA。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和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组(NS... 目的观察低剂量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妇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10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后行PCIA。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和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组(NSF组),每组50例。SF组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150μg、盐酸托烷司琼10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NBS组在SF组基础上加10mg/L纳布啡1mg。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h,4h,6h,12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esy)、48h内患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患者总体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两组患者总的PCIA按压次数、VAS评分、Rames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F组患者术后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优于SF组(P〈0.05),且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更少。结论低剂量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PCIA可以使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率降低,术后镇痛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舒芬太尼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注射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前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志梅 宋永波 +2 位作者 刘采采 潘龙 刘振国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髋关节注射(hip injection,HI)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应用罗哌卡因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前镇痛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髋关节囊内骨折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髋关节注射(hip injection,HI)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应用罗哌卡因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前镇痛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髋关节囊内骨折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ASA分级Ⅱ、Ⅲ级,BMI 18~2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HI组)和对照组(FICB组),每组30例。HI组:超声探头平行股骨颈,识别髂股韧带,将罗哌卡因注射到关节腔和转子囊之间。FICB组:超声引导下识别"山坡征",识别腹横肌、髂肌、髂筋膜,将罗哌卡因注射到髂筋膜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评估区域麻醉前(T_(0))、区域麻醉后20 min(T_(1))、区域麻醉后12 h(T_(2))、区域麻醉后24 h(T_(3))、区域麻醉后48 h(T_(4))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记录T_(1)~T_(4)时被动屈髋角度及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组T_(1)~T_(4)时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低于T_(0)时(P均<0.05),FICB组T_(1)~T_(4)时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低于T_(0)时(P均<0.05)。与FICB组比较,HI组T_(1)~T_(4)时运动VAS疼痛评分降低(P均<0.05),HI组T_(1)~T_(4)时被动屈髋角度增加(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对于髋关节囊内骨折患者术前镇痛效果优于FICB,其对于运动疼痛的镇痛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术前镇痛 髋关节注射 髂筋膜间隙阻滞
原文传递
有关术后镇痛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科昌 纪凡层 +1 位作者 王秀莹 殷玉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手术后 镇痛 麻醉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单肺通气时机械通气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仪福霞 纪凡层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1-56,共6页
背景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实施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氧血症,也是麻醉医师遇到的最严重的挑战。目的近来研究表明OLV本身能够引起低氧血症和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因此,如何实施OLV时机械通气... 背景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实施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氧血症,也是麻醉医师遇到的最严重的挑战。目的近来研究表明OLV本身能够引起低氧血症和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因此,如何实施OLV时机械通气模式,降低肺内分流率(pulmonary shunt fraction,Qs/Qt)、预防低氧血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内容综述提高吸入氧分数(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FiO2)、控制通气模式、高频通气(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HFV)、潮气量(tidal volume,Vt)、反比通气、部分液体通气(partial liquid ventilation,PLv)、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等通气模式,以及实施联合多种模式的保护性肺通气策略。趋向综合运用多种预防OLV期间低氧血症的通气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应针对患者和手术情况制定OLV时机械通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机械通气模式
原文传递
无痛结肠镜检查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预测低氧血症敏感性及呼吸抑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蒋宝峰 王金璇 +1 位作者 翟学花 邓小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PETCO2预测低氧血症的敏感性,分析发生呼吸抑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3月择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20例,ASA分级Ⅰ、Ⅱ级。根据术中是否达到呼吸抑制[PETCO2≥50 mmHg(1 mmHg=0.133 kPa)或波形...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PETCO2预测低氧血症的敏感性,分析发生呼吸抑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3月择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20例,ASA分级Ⅰ、Ⅱ级。根据术中是否达到呼吸抑制[PETCO2≥50 mmHg(1 mmHg=0.133 kPa)或波形消失≥15 s],将患者分为呼吸抑制组(D组)与非呼吸抑制组(N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长、丙泊酚总用量、BMI、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史,观察从呼吸抑制开始到低氧血症(SpO2<90%)出现的间隔时间,以及从低氧血症警报值出现到低氧血症的间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OSAS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及BMI是呼吸抑制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显示年龄、BMI以及年龄联合BMI对于呼吸抑制均具有一定预测作用,其中,年龄加BMI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两独立变量。与N组比较,D组在预测低氧血症方面具有优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PETCO2较传统的SpO2能更早地预测低氧血症的出现,其中呼吸抑制平均早于低氧血症(SpO2<90%)63.9 s。结论无痛结肠镜检查中高龄及BMI较大患者,更易出现呼吸抑制;监测PETCO2能够更加敏感地预测低氧血症的发生,为我们处理低氧血症提供充足时间,保证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危险因素 呼吸抑制 低氧血症
原文传递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亚茹 丁宝苑 +3 位作者 仪福霞 纪凡层 孟姝岐 隽兆东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病例麻醉诱导前、诱导后... 目的观察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病例麻醉诱导前、诱导后3min、检查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体动、呼吸抑制、呛咳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后3min及检查结束时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采用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苏醒时间快,麻醉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舒芬太尼 无痛胃肠镜 麻醉效果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羟乙基淀粉电解质注射液预输注对胃切除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狄美霞 焦玉娟 +3 位作者 王玲玲 王文娟 赵亚娟 王伟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9-56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6%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预输注对胃切除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切除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40~50岁,根据全麻诱导前30min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的剂量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6%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预输注对胃切除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切除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40~50岁,根据全麻诱导前30min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的剂量随机分为低剂量组(L组,5ml/kg)、中剂量组(M组,10ml/kg)和高剂量组(H组,15ml/kg)。以丙泊酚2mg/kg、罗库溴铵0.9mg/kg、舒芬太尼0.5μg/kg麻醉诱导。以FloTrac/Vigileo方法测定并记录输注前(T1)、诱导前(T2)、气管插管前(T3)时的HR、MAP、心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变异度(SVV)、外周血管阻力(SVR)、CVP。结果与T1时比较,T2、T3时三组患者MAP、CI、SV、CVP均明显升高,HR明显减慢,SVV、SVR明显降低(P〈0.05)。与L组比较,T2、T3时M组和H组HR明显减慢,MAP、SV、CVP明显升高,SVV和SVR明显降低,且H组MAP和CVP明显高于M组,SVR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全醉诱导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10ml/kg可有效预防胃切除术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发生,维持相对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胃切除术 全麻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椎间孔镜术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程晓燕 李瑞华 +2 位作者 李洪波 赵亚娟 刘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er spinae plane block,ESPB)用于经皮侧路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患者60例,依据医患沟通结果分为ESPB组和局麻组,各3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阿片类药物使...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er spinae plane block,ESPB)用于经皮侧路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患者60例,依据医患沟通结果分为ESPB组和局麻组,各3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手术时间、出血量、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记录术前(T0)、切皮(T1)、穿刺(T2)、钳取髓核(T3)、缝皮(T4)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ESPB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局麻组(P<0.05)。ESPB组患者各时间段内MAP、HR和VAS评分平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间段局麻组的MAP、HR和VAS评分显著上升(P<0.05),并显著高于同时间段ESPB组的对应指标(P<0.05)。[结论]与局麻相比较,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椎间孔镜手术可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术中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侧路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 局麻
原文传递
全麻下颈动脉重度狭窄介入治疗预防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邢国平 钟池 +3 位作者 许晓伟 王安宁 刘桂杰 李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单侧颈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患者92例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局麻组39例和全麻组53例。记录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全麻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单侧颈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患者92例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局麻组39例和全麻组53例。记录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中收缩压标准差及血压变异系数、术后5 d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卒中发生率以及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率。结果两组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5 d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麻组平均手术时间延长(P<0.05)。全麻组收缩压标准差[(11.77±1.74)mm Hg]小于局麻组[(17.35±3.39)mm Hg](P<0.001),全麻组收缩压变异系数[(10.71±1.05)%]小于局麻组[(12.68±2.35)%](P<0.001)。局麻组术后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5例,全麻组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两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全麻可降低重度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在于全麻可以更好的控制术中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麻醉方法
下载PDF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1
13
作者 于海燕 李淑梅 +4 位作者 郝桂兰 刘晓红 荆丽杰 郑硕 张兰娥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11期1510-1514,1518,共6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并分析心理弹性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0年5—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潍坊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289例中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为调... 目的探讨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并分析心理弹性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0年5—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潍坊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289例中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得分分别为99.21±14.98、60.22±14.74和35.06±5.87;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间两两存在正相关关系(均P<0.01);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均有直接预测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是0.58和0.42,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通过心理弹性为中介作用变量对主观幸福感起间接预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的27.34%。结论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观幸福感居中等水平,可通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提升主观幸福感,也可通过改善心理弹性提升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冠心病 基本心理需要 主观幸福感 心理弹性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序贯试验法测定苯磺酸瑞马唑仑在女性患者致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10
14
作者 肖洪一 李子超 +2 位作者 李耀祖 满妍 纪凡层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686-689,共4页
目的测定苯磺酸瑞马唑仑(瑞马唑仑)在女性患者致意识消失的ED_(50)。方法选择择期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宫腔镜检查的妇科患者32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35~55岁。麻醉诱导时应用序贯试验法给予0.10、0.13、0.16、0.20、0.25 mg/kg五种... 目的测定苯磺酸瑞马唑仑(瑞马唑仑)在女性患者致意识消失的ED_(50)。方法选择择期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宫腔镜检查的妇科患者32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35~55岁。麻醉诱导时应用序贯试验法给予0.10、0.13、0.16、0.20、0.25 mg/kg五种剂量之一的瑞马唑仑,采用Probit回归分析计算瑞马唑仑在女性患者致意识消失的ED_(50)和95%有效量(95%effec⁃tive dose,ED_(95))以及各自的95%CI。结果瑞马唑仑在女性患者致意识消失的ED_(50)为0.175 mg/kg(95%CI 0.153~0.206 mg/kg),ED_(95)为0.255 mg/kg(95%CI 0.213~0.577 mg/kg)。瑞马唑仑给药前后患者呼吸循环平稳,其中两例患者在给药后出现呃逆现象。结论序贯试验法测定瑞马唑仑在女性患者致意识消失的ED_(50)为0.17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意识消失 半数有效量 女性
原文传递
湿性愈合敷料对胸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丁彬 刘江梅 +2 位作者 徐永华 郑君 张安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63-1665,共3页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敷料在胸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临床疗效,为切口感染患者换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2月于医院心胸外科接受开胸手术治疗后发生切口感染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敷料在胸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临床疗效,为切口感染患者换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2月于医院心胸外科接受开胸手术治疗后发生切口感染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干纱布换药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湿性愈合敷料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新生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及切口完全愈合时间分别为(4.63±1.92)(12.46±3.51)d,显著短于对照组(7.45±2.87)(18.73±4.16)d;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愈合辅料可以加速开胸手术切口部位感染患者切口的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并降低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愈合敷料 切口感染 疗效率
原文传递
抗菌药物门诊处方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房师荣 王广征 +2 位作者 杨玉珍 李汉高 宋振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01-1902,1905,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及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12月6 000份处方,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比例、用药指征、种类、联合用药和给药途径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 ...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及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12月6 000份处方,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比例、用药指征、种类、联合用药和给药途径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处方有1 867份,占31.12%,其中不合理处方206份,包括无适应证用药、遴选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和其他;联合用药包括单一用药1 316份占70.49%、二联用药406份占21.75%,≥三联145份占7.76%。结论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存在无适应证用药、所占比例高、联合用药不当、给药途径不合理及药物选择欠佳等问题,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联合用药
原文传递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6
17
作者 石昊宁 郑宏伟 +5 位作者 张晶 赵宛莹 王鸿宇 杨晓 吴学谦 李京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4,共5页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487例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分为建模组(341例)和验证组(146例),确定术后住院≥8 d为术后住院时间延长,采用单因素...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487例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分为建模组(341例)和验证组(146例),确定术后住院≥8 d为术后住院时间延长,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予以验证。结果男性、入院距手术时间、围术期意识障碍、并存疾病数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Ⅲ~Ⅳ为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均P<0.05)。利用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预测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和0.812;预测模型的校准曲线在两组中均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结论男性、基本情况较差及入院距手术时间较长等是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该模型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住院时间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动态列线图
下载PDF
蛛网膜下隙应用罗比卡因对家兔脊髓和脊神经根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续飞 修培宏 +3 位作者 高尔 邵维忠 曹焕军 李玉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776-778,共3页
目的家兔蛛网膜下隙注入不同剂量的0.75%罗比卡因后,观察脊髓和脊神经根在光镜和电镜下的改变,以及脊神经纤维的髓鞘面积、轴突面积及其面积比的改变,评价罗比卡因蛛网膜下隙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健康家兔24只,雌雄不拘,体重(2.0±0.2... 目的家兔蛛网膜下隙注入不同剂量的0.75%罗比卡因后,观察脊髓和脊神经根在光镜和电镜下的改变,以及脊神经纤维的髓鞘面积、轴突面积及其面积比的改变,评价罗比卡因蛛网膜下隙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健康家兔24只,雌雄不拘,体重(2.0±0.2)kg。随机分为四组:Ⅰ组6只,0.75%罗比卡因2 mg;Ⅱ组6只,0.75%罗比卡因3 mg;Ⅲ组6只,0.75%罗比卡因4 mg;Ⅳ组(对照组)6只,生理盐水0.2 ml。在蛛网膜下隙穿刺注入生理盐水和罗比卡因后6 h灌注固定,分别从L1及L5脊髓和脊神经根处各取一份标本,染色后作光镜观察及测量,取L1脊髓后角组织和脊神经根作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Ⅳ组无明显改变,Ⅰ组和Ⅱ组同Ⅳ组,Ⅲ组中有部分家兔脊髓神经细胞出现水肿,浆内尼氏小体欠清,个别神经节细胞水肿。各组神经根无明显改变,神经纤维的髓鞘面积、轴突面积及其面积比均无显著改变。电镜下Ⅳ组结构基本正常,Ⅰ组和Ⅱ组部分髓鞘出现分离及排列紊乱,Ⅲ组部分髓鞘出现分离及排列紊乱,有的出现断裂,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变性,少数粗面内质网脱颗粒。结论家兔蛛网膜下隙应用0.75%罗比卡因2 mg可引起髓鞘分离及排列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比卡因 脊椎麻醉 脊神经根 神经毒性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布托啡诺作为罗哌卡因佐剂对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琳琳 王伟芝 类维富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布托啡诺作为罗哌卡因佐剂对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C组(1ml生理盐水+0.5%罗哌卡因20ml)、D组(0.75μg/kg的右美托咪定稀释到1ml+0.5%罗哌卡因20ml)和...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布托啡诺作为罗哌卡因佐剂对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C组(1ml生理盐水+0.5%罗哌卡因20ml)、D组(0.75μg/kg的右美托咪定稀释到1ml+0.5%罗哌卡因20ml)和B组(1mg的布托啡诺稀释到1ml+0.5%罗哌卡因20ml),每组20例。比较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记录术后4,8,12,24h的疼痛评分(VAS)以及术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D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C,B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D,B两组感觉、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比C组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4h VAS评分比较,3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8,12,24h的VAS评分比较,D,B组均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及布托啡诺作为局部麻醉药的佐剂均能延长臂丛神经阻滞的作用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且不增加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布托啡诺 罗哌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原文传递
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用于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卢冬 赵晓勇 +3 位作者 单靖华 满妍 董桂敏 纪凡层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0-1002,共3页
随着舒适化医疗及手术室外麻醉的发展,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日益增加。国内专家共识指出[1],丙泊酚复合阿片类药物的静脉麻醉适用于耐受性较差的患者,包括老年患者,然而在麻醉过程中易出现低血压及呼吸抑制[2]。环泊酚作为新型非巴比... 随着舒适化医疗及手术室外麻醉的发展,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日益增加。国内专家共识指出[1],丙泊酚复合阿片类药物的静脉麻醉适用于耐受性较差的患者,包括老年患者,然而在麻醉过程中易出现低血压及呼吸抑制[2]。环泊酚作为新型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代谢快、注射痛少等优势,与丙泊酚比较,其低血压与呼吸抑制发生率较低[3]。阿芬太尼是短效阿片类药物,具有起效迅速、达峰时间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呼吸抑制 阿芬太尼 静脉麻醉药 老年患者 注射痛 半数有效剂量 巴比妥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