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己酮可可碱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侯新凤 李文芳 +2 位作者 沈亚非 辛婧 邓飞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9期2059-2063,共5页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2年2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的奇偶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注射用胰激肽原酶,...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2年2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的奇偶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注射用胰激肽原酶,40 U/次,1.5 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1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己酮可可碱,0.4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SDSCA)、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和食物多样化评分(DDS),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同型半胱氨酸(Hcy)、瘦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足部溃疡面积和深度,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流速、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1.40%,明显低于治疗组(97.67%,P<0.05)。治疗后,两组SDSCA评分明显升高,而SPBS评分和DD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血清IGF-1和TGFβ水平明显升高,而Hcy、瘦素和IL-1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足部溃疡面积、溃疡深度均明显减小(P<0.05);两组患者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流速、PI、RI均明显增加(P<0.05);上述指标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注射用己酮可可碱联合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足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己酮可可碱 注射用胰激肽原酶 糖尿病足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同型半胱氨酸 瘦素 足部溃疡
原文传递
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对社区预防青年脑卒中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丽 亢巧玲 +1 位作者 张莹 应瑞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14期1339-1341,共3页
目的采用纽曼健康系统模式的三级预防措施预防社区青年脑卒中的发生。方法对社区509户高危人群进行调查,查出青年脑卒中高危个体83例。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估收集个体的健康资料并分析和整理。确定护理诊断,设立预期目标,按... 目的采用纽曼健康系统模式的三级预防措施预防社区青年脑卒中的发生。方法对社区509户高危人群进行调查,查出青年脑卒中高危个体83例。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估收集个体的健康资料并分析和整理。确定护理诊断,设立预期目标,按照一级、二级预防原则实施干预活动。结果高危个体获取了与脑卒中相关知识及保健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防止诱发脑卒中的因素侵入机体。当遇到压力源对机体产生影响时,能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咨询、检查、治疗等,增强抵抗防线,减轻和消除诱发脑卒中因素对机体产生的刺激,经一年的随访,目前无一例发生脑卒中。结论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干预青年脑卒中高危个体,预防和推迟脑卒中的发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曼健康系统模式 社区预防 青年 脑卒中 作用
原文传递
AIDS并肺结核的白细胞变化与死亡关系的探讨
3
作者 陈献春 杨克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4234-4235,共2页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症 结核 肺/并发症 白细胞减少/并发症 死亡
下载PDF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36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0
4
作者 孟淑红 闫媛媛 李玉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38-839,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2005年收治的3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利尿,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抽腹水,应用抗菌药物和自体腹水浓缩... 目的探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2005年收治的3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利尿,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抽腹水,应用抗菌药物和自体腹水浓缩静脉回输术。治疗2~3周后,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5例(其中死亡3例)。结论积极寻找顽固性腹水治疗失败的原因并予以综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浓缩 静脉回输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宋俊英 王芳 鲁爱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21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上消化道出血 预防 护理对策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被引量:30
6
作者 龙翠英 郑春玲 +2 位作者 黄刚 王倩 朱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抽取2014-02—2015-06我院接收的符合研究标准的6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重组组...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抽取2014-02—2015-06我院接收的符合研究标准的6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研究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对比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近期疗效、术后血管再通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7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为74.19%,对照组为48.39%,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梗死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卒中复发率,提高血管再通率及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溶栓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8
7
作者 孙耀霞 周艳伟 常田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9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06—2012-07收治的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成A组与B组,各31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A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48.39%,B组总有效...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06—2012-07收治的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成A组与B组,各31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A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48.39%,B组总有效率为93.55%,B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1.3±4.0)d明显比A组(43.2±10.5)d短,且B组发生后遗症的几率明显较A组小,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功能恢复
下载PDF
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5
8
作者 刘书芳 汪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5期141-142,共2页
目的分析多巴丝肼片(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73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加用普拉克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目的分析多巴丝肼片(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73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加用普拉克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帕金森综合征统一评分量表(UPDRS)、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及3个疗程后观察组UPDRS评分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丝肼片 普拉克索 帕金森病
下载PDF
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吴茱萸 唐思源 +2 位作者 李耀军 张瑞珍 杨艳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24-1527,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感染特点及细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早期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选药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9月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的患者120例,采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利用常规实验室法对其进行细菌的培养和分离,并... 目的探究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感染特点及细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早期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选药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9月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的患者120例,采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利用常规实验室法对其进行细菌的培养和分离,并对其进行相关药敏试验。结果 120例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共分离出19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42株占71.7%;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均>85.0%;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均>93.0%。结论患者发病的早期给予自身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同时在用药时要关注本地区HAP常见病原菌的具体情况,提高老年HAP的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感染特点 细菌耐药性
原文传递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6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0
作者 闫丙川 王明科 +1 位作者 郑春玲 龙翠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8期94-95,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2组。观察组31例,应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9 000AU,溶于生理盐水2mL,肌内注射,1次/d,治疗4周;对照组31例,应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g,静滴,1次/d... 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2组。观察组31例,应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9 000AU,溶于生理盐水2mL,肌内注射,1次/d,治疗4周;对照组31例,应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g,静滴,1次/d,连续治疗4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并对比两者差别。结果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出血患者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急性脑出血 神经保护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彭庚 刘东亮 +2 位作者 董艳彩 华潞 刘玉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4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130例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用药途径、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史、所用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 目的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130例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用药途径、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史、所用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报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在21~97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他系统损害。结论 医疗机构应重视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加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炎症因子及长期预后影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金鹏 李琳 +3 位作者 胡新荣 蔡继锐 李胜军 杨光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7年第7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小板功能、炎症因子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8月11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替格瑞洛组56例、...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小板功能、炎症因子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8月11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替格瑞洛组56例、氯吡格雷组56例;替格瑞洛组予替格瑞洛90 mg/d;氯吡格雷组予氯吡格雷75 mg/d,治疗周期12个月;术后28天,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P2Y12反应单位(PR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长期预后情况。结果:氯吡格雷组的hs-CRP、ET-1水平均高于替格瑞洛组,NO水平低于替格瑞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13.92,10.61,P<0.05);氯吡格雷组的MPAR、PRU水平均高于替格瑞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8,10.45,P<0.05);氯吡格雷组支架内再狭窄、微出血发生例数多于替格瑞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5,22.76,P<0.05),轻度出血、严重出血、脑血栓、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呼吸困难、造影剂肾病发生例数与替格瑞洛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9,0.968,1.478,2.147,2.716,0.987,1.456,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显著抑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血小板聚集及炎症反应强度,降低血管炎症的发生几率,其长期预后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闫丙川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8期859-865,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其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12—201611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6例,依据发病前是否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分为观察组(发病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其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12—201611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6例,依据发病前是否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分为观察组(发病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和对照组(未应用抗血小板药物),2组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分析其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脑卒中预后、病死率、颅内出血发生率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溶栓前NIHSS评分、早期缺血改变均是影响患者溶栓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P<0.05),发病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不会导致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上升(P>0.05);溶栓前NIHS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溶栓前早期缺血改变、溶栓前收缩压及血糖均会对患者静脉溶栓预后造成影响,而发病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发病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不会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造成明显影响,且不会引起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上升,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抗血小板药物 静脉溶栓 颅内出血
下载PDF
壁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金鹏 李琳 +3 位作者 胡新荣 蔡继锐 李胜军 杨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738-740,共3页
目的探讨壁冠状动脉心肌桥(MB)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漯河市中心医院疑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1 135例,根据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或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观察患者MB... 目的探讨壁冠状动脉心肌桥(MB)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漯河市中心医院疑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1 135例,根据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或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观察患者MB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记录MB的位置、长度和厚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位置和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对MB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135例疑诊为CAHD患者中,335例患者发现MB,MB发生率为29.52%(335/1 135)。335例MB患者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06例(61.49%),未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29例(38.51%)。206例MB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MB近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者200例(97.09%),MB远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者6例(2.9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收缩期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MB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B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MB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脑血管痉挛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谭占国 黄圣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8期505-506,510,共3页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病人死亡、残疾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及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CVS可造成脑缺血或脑梗死。近几十年来,在动脉瘤手术技术和疗效提高的情况下,再出血问题已得到较好地解决,迟发性脑缺血是导致病...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病人死亡、残疾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及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CVS可造成脑缺血或脑梗死。近几十年来,在动脉瘤手术技术和疗效提高的情况下,再出血问题已得到较好地解决,迟发性脑缺血是导致病人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本文就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迟发脑血管痉挛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超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艳霞 李世学 王伟芳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1851-1854,共4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超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后给予丁苯酞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两次间隔时间为7 h,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的临床有效率、侧支循环血流速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 h、治疗7 d和治疗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在治疗1 h、治疗7 d和治疗14 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1 h、治疗7 d和治疗14 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DL评分在治疗1 h、治疗7 d和治疗14 d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1h、治疗7 d和治疗14 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流速显著加快,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流速显著减慢(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CA流速与对照组相比较快(P<0.05),观察组ACA和PCA流速与对照组相比较慢(P<0.05)。结论超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改善侧支循环血流速度,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早期 丁苯酞注射液 神经功能 侧支循环
原文传递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强化降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闫丙川 王明科 +1 位作者 郑春玲 刘书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9期66-67,共2页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01-2012-06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58例,均为第一次患脑卒中,所选对象均在发病24 h内入院. 1.2 选择标准 (1)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2)...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01-2012-06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58例,均为第一次患脑卒中,所选对象均在发病24 h内入院. 1.2 选择标准 (1)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2)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3)应用脑卒中量表(NIHSS)评定临床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抗血小板 强化降脂 脑梗死
下载PDF
黄蛭益肾胶囊联合阿魏酸哌嗪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林静 郭敏 +1 位作者 郭伟杰 杜跃亮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黄蛭益肾胶囊联合阿魏酸哌嗪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9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魏酸... 目的探讨黄蛭益肾胶囊联合阿魏酸哌嗪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9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魏酸哌嗪片,20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黄蛭益肾胶囊,5粒/次,3次/d。两组均经28 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尿RBC,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 FIt-1)、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白细胞介素-17(IL-17)、外周单个核细胞B7-1、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以及APACHEⅡ、PSQI和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9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 UPR、Scr、BUN和尿RBC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24 h UPR、Scr、BUN和尿RB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 FIt-1、LAMP-2、PAI-1、IL-17、B7-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t-P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SF-36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APACHEⅡ、PSQI和SF-36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蛭益肾胶囊联合阿魏酸哌嗪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睡眠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蛭益肾胶囊 阿魏酸哌嗪片 慢性肾小球肾炎 24 h尿蛋白定量 血尿素氮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东升 刘东亮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期67-68,10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每组39例。西医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每组39例。西医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西医组基础上给予中成药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西医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西医结合组低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中西医结合组短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西医结合组低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降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 疗效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郝炳章 沈洁 赵建波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7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5),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ESD治疗。比较两...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7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5),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早期胃癌患者的脉管浸润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127例早期胃癌患者中,脉管浸润32例,无脉管浸润9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均可能与早期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无关(P﹥0.05);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体分型均可能与早期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浸润深度为黏膜下层、肿瘤大体分型为溃疡型均是早期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ESD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浸润深度为黏膜下层、肿瘤大体分型为溃疡型均是早期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脉管浸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