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王安石的教育改革及现代启示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道祥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91-94,共4页
教育改革是王安石实施“新说” ,变革社会的重要举措。他改革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 ,设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 ,重订教学内容 ;并相应提出自己的教育理论主张 ,重学校教育 ,重培养实用及全面发展的人才 ,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王安...
教育改革是王安石实施“新说” ,变革社会的重要举措。他改革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 ,设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 ,重订教学内容 ;并相应提出自己的教育理论主张 ,重学校教育 ,重培养实用及全面发展的人才 ,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王安石这些改革的措施及理论对于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 ,倡导创新教育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仍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改革
创新教育
宋朝
中国
唯物主义认识论
科举制度
学校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淞沪战役与中国抗日国防战略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才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48-53,共6页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的国防战略即为“抗日国防战略” ,暗中准备抗日部署 ,1935年到1937年中国政府以我国的地域条件做基础 ,估计到敌我双方实力悬殊 ,决定以持久战赢得胜利 ,所以 ,中国之国防态势明确地按照国防战略计划确立...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的国防战略即为“抗日国防战略” ,暗中准备抗日部署 ,1935年到1937年中国政府以我国的地域条件做基础 ,估计到敌我双方实力悬殊 ,决定以持久战赢得胜利 ,所以 ,中国之国防态势明确地按照国防战略计划确立为以武汉为中心经营长江流域国防设施 ,建立自西向东的梯次防御体系。“七·七”事变后 ,淞沪战场的开辟是国民政府以西南为抗战基地实施持久抗战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结果上看 ,这一应战方略实现了国民政府的预期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淞沪战役
抗日国防战略
蒋介石
国民政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什么标准来评判抗战期间的中苏关系——论抗战期间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3
作者
孙才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63,66,共7页
评判抗战期间中苏关系中是与非的标准只能是国家利益和主权。抗战期间中苏关系曲折发展 ,以致恶化而发生军事冲突的根本原因 ,是中苏两国的利益冲突 ,其中更为主要的是苏联对华政策中的严重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
关键词
抗战期间
中苏关系
标准
苏联
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安石的教育改革及现代启示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道祥
机构
滨州
师范
专科学校
教务处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91-94,共4页
文摘
教育改革是王安石实施“新说” ,变革社会的重要举措。他改革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 ,设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 ,重订教学内容 ;并相应提出自己的教育理论主张 ,重学校教育 ,重培养实用及全面发展的人才 ,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王安石这些改革的措施及理论对于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 ,倡导创新教育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仍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改革
创新教育
宋朝
中国
唯物主义认识论
科举制度
学校教育
Keywords
Wang Anshi
reform of education
innovative education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淞沪战役与中国抗日国防战略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才顺
机构
滨州
师范
专科学校
教务处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48-53,共6页
文摘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的国防战略即为“抗日国防战略” ,暗中准备抗日部署 ,1935年到1937年中国政府以我国的地域条件做基础 ,估计到敌我双方实力悬殊 ,决定以持久战赢得胜利 ,所以 ,中国之国防态势明确地按照国防战略计划确立为以武汉为中心经营长江流域国防设施 ,建立自西向东的梯次防御体系。“七·七”事变后 ,淞沪战场的开辟是国民政府以西南为抗战基地实施持久抗战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结果上看 ,这一应战方略实现了国民政府的预期目标 。
关键词
淞沪战役
抗日国防战略
蒋介石
国民政府
Keywords
Song Hu campaign
Anti Japanese defence strategy
Jiang Jie shi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什么标准来评判抗战期间的中苏关系——论抗战期间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3
作者
孙才顺
机构
滨州
高等
师范
专科学校
教务处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63,66,共7页
文摘
评判抗战期间中苏关系中是与非的标准只能是国家利益和主权。抗战期间中苏关系曲折发展 ,以致恶化而发生军事冲突的根本原因 ,是中苏两国的利益冲突 ,其中更为主要的是苏联对华政策中的严重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
关键词
抗战期间
中苏关系
标准
苏联
中国
Keywords
Anti Japanese War
Sino Soviet Union relationship
reason of deterioration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王安石的教育改革及现代启示
张道祥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淞沪战役与中国抗日国防战略
孙才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以什么标准来评判抗战期间的中苏关系——论抗战期间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孙才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