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素抗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高鹏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4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细胞Bax、Bcl-2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它们与肝脏细胞凋亡的内在联系。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I/R组)、缺血再灌注+苦参素注射液组(M... 目的探讨苦参素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细胞Bax、Bcl-2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它们与肝脏细胞凋亡的内在联系。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I/R组)、缺血再灌注+苦参素注射液组(M组),每组10只。免疫组化检测Bax、Bcl-2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每组选24个视野分别测量光密度值(OD值)。结果 I/R组BaxOD值明显高于S组(P<0.01),SF组BaxOD值明显低于I/R组(P<0.01),且低于S组(P<0.05)。I/R组Bcl-2OD值高于S组(P<0.05),且SF组Bcl-2OD值高于S组(P<0.01),但I/R组与SF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I/R组Caspase-3OD值明显高于S组(P<0.01),且明显高于SF组(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增加肝脏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肝脏细胞凋亡,保护缺血再灌注肝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脂质过氧化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高鹏 张定国 陆小华 《肝脏》 2006年第3期186-187,共2页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蛋白BCL-2 脂质过氧化 BAX表达 大鼠 injury HIRI 发病机制 肝部分切除 肝细胞功能
下载PDF
重型病毒性肝炎28例直接死因分析
3
作者 姚祖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1999年第2X期53-54,共2页
对我院传染科1995年10月至1998年10月间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肝炎死亡28例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死亡原因及提出可能的防治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8例中男26例,女2例,年龄5~57岁,30岁以下7例,30~50岁14例,50岁以上7例。其中急性重型... 对我院传染科1995年10月至1998年10月间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肝炎死亡28例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死亡原因及提出可能的防治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8例中男26例,女2例,年龄5~57岁,30岁以下7例,30~50岁14例,50岁以上7例。其中急性重型4例,亚急性重型5例,慢性重型19例。HBV感染24例,HCV感染3例,HAV、HBV重叠感染1例。1.2 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病毒性肝炎 直接死因 重型肝炎 院内感染 脑水肿 重症病毒性肝炎 消化道大出血 呼吸衰竭 肝性脑病 肝肾综合征
原文传递
流行性出血热15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高鹏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期86-86,共1页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亦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可侵犯多系统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很多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治疗不当,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对200...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亦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可侵犯多系统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很多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治疗不当,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5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下载PDF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敏 姚祖辉 《安徽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337-337,共1页
关键词 促肝细胞生长素 重型肝炎 疗效观察 素治疗 PHGF 治疗困难 综合治疗 对照观察 致命性 坏死性
下载PDF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在诊治肝胆疾病中的应用
6
作者 方敏 姚祖辉 《安徽医药》 CAS 2006年第8期602-602,共1页
关键词 Γ-谷氨酰转移酶 诊治 肝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