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扭转的CT表现 被引量:101
1
作者 纪建松 王祖飞 +5 位作者 徐兆龙 吕桂坚 徐民 赵中伟 苏金亮 周利民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85-1187,共3页
目的提高螺旋CT诊断肠扭转的正确率。方法对9例术前CT明确诊断为肠扭转,并经手术证实病例的CT资料进行分析。主要重组方法有多平面重组法(MPR)及滑动薄层块最大强度投影法(STS-MIP)。结果9例肠扭转诊断均正确,主要征象有肠管的“漩涡征... 目的提高螺旋CT诊断肠扭转的正确率。方法对9例术前CT明确诊断为肠扭转,并经手术证实病例的CT资料进行分析。主要重组方法有多平面重组法(MPR)及滑动薄层块最大强度投影法(STS-MIP)。结果9例肠扭转诊断均正确,主要征象有肠管的“漩涡征”(6例)和血管的“漩涡征”(9例)、“靶环征”(2例)、“鸟喙征”(6例)。结论肠系膜血管的“漩涡征”是诊断肠扭转的特异性征象,“靶环征”及肠壁强化减弱、腹水是提示绞窄性梗阻的可靠征象。螺旋CT扫描及重组对肠扭转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扭转 计算机辅助图像处理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中国人群定量CT(QCT)脊柱骨密度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和骨质疏松症QCT诊断标准的验证 被引量:68
2
作者 李凯 陈捷 +18 位作者 赵林芬 陈义忠 周军 邵继满 曲海波 郝晓光 姜永宏 吴艳 张郡 汤光宇 张雪芹 张伟 李小荣 王玲 王亮 刘世炜 吴静 马远征 程晓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57-1262,1272,共7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验证国际定量CT脊柱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了3个人群:①全国多中心20~40岁正常青年人群1584例;②年龄40~83岁,总共3420例社区健康人群...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验证国际定量CT脊柱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了3个人群:①全国多中心20~40岁正常青年人群1584例;②年龄40~83岁,总共3420例社区健康人群;③因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而就诊的432例骨折人群。腰椎骨密度采用美国Mindways的定量CT系统,测量腰椎第1~2椎体骨密度(如果有骨折椎体则测量临近的一个椎体),取平均值。采用国际定量CT腰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即腰椎骨密度>120mg/cm^3为正常,80~120mg/cm^3为低骨量,<80mg/cm^3为骨质疏松症。社区健康人群采用脊柱侧位定位像,由有经验的骨放射医师根据Genant椎体骨折半定量分析法对胸4~腰4每个椎体分别判断为正常(0),轻度(1),中度(2)和重度(3)骨折。每个个体只要有一个椎体≥1,判断为骨折,每个个体椎体骨折的最高值作为该个体的骨折严重程度。脊柱骨折人群均有X线,CT和/或MR检查至少有一个椎体明确骨折。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如果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20~40岁正常青年人的腰椎骨密度男性为(163.26±28.82)mg/cm^3,比女性(174.45±29.24)mg/cm^3低,P<0.001。50岁开始,一直到80岁,女性骨密度比男性低(P<0.05)。40~83岁正常社区人群以国际骨质疏松症定量CT诊断标准,人群33.2%为骨密度正常(>120mg/cm^3),38.3%为低骨量(80~120mg/cm^3),28.5%为骨质疏松(<80mg/cm^3)。其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分别为7.14%,14.6%和30.63%,呈倍比关系。432例确诊的脊柱骨折患者,86%脊柱定量CT骨密度低于80mg/cm3,其余14%骨密度在低骨量范围。结论建立了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为定量CT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定量CT腰椎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适合中国人群,可以用于中国人群的定量CT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定量CT 骨密度 骨折 患病率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随访观察 被引量:63
3
作者 龙晚生 罗学毛 赵汝庸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524-527,共4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以下简称HIE)的发展规律及其预后情况。材料与方法:选择有围产期窒息史、头颅CT诊断为不同程度HIE的新生儿83例,分别于3...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以下简称HIE)的发展规律及其预后情况。材料与方法:选择有围产期窒息史、头颅CT诊断为不同程度HIE的新生儿83例,分别于3个月、6个月、1岁、2岁和4岁以前进行头颅CT和临床复查。结果:3个月时56%病例有头颅CT异常,大部分表现为外部性脑积水,28%病例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6个月时33%病例有CT异常,33%病例有临床表现。1岁以后约20%病例有CT异常,表现为局限性脑软化灶和脑萎缩,并有相应的临床表现。结论:(1)HIE所致脑质低密度灶在生后2~3个月内吸收消散。(2)HIE在3个月时有半数病例头颅CT表现异常,大部分表现为外部性脑积水,1岁以后,外部性脑积水愈合,约20%病例留有局限性脑软化和脑萎缩等严重后遗症。(3)HIE的预后与CT分度密切相关,轻度者预后良好,中、重度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CT 缺氧缺血性脑病 随访 预后
原文传递
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63
4
作者 荆航 李兰涛 王振光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9年第3期61-63,84,共4页
目的:比较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将院内98例通过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患者病灶数目、... 目的:比较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将院内98例通过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患者病灶数目、大小及强化特点等方面,并计算诊断准确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98例患者共113个病灶,其中<1 cm、1 cm≤病灶大小<3 cm、3 cm≤病灶大小<5cm、≥5 cm病灶分别为15、50、38、10个,位于肝左叶37个、肝右叶76个。MRI动脉期以高信号为主,门脉期和延迟期以低信号为主;CT动脉期以高密度特点为主,门脉期和延迟期以低密度或等密度特点为主。MRI扫描病灶可见包膜73个,其中边缘清晰56个,呈现完整环形强化;边缘欠清17个,呈现不完整环形强化。CT扫描病灶可见包膜68个,其中边缘光整49个,呈现明显环形强化;边缘模糊19个,呈现不完整环形强化。CT确诊99个病灶,准确率为87.61%;MRI确诊102个病灶,准确率为90.27%,二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CT检查,MRI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地显示病灶情况,能够更好地显示肝癌血供和包膜强化的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音乐结合放松疗法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63
5
作者 章娟 邵艳 +4 位作者 兰军 肖刚 田荣华 刘志刚 王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减少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及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2例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术中护理;音乐组术前选择患者喜爱的音乐,术中实施音乐结合放松想象疗法至手术结束。记录患... 目的探讨减少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及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2例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术中护理;音乐组术前选择患者喜爱的音乐,术中实施音乐结合放松想象疗法至手术结束。记录患者手术期间生命体征;术前、术后24h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疼痛模拟评分尺进行评估。结果音乐组术中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平稳,术后24h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音乐结合放松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减轻疼痛程度,增强患者术中舒适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音乐疗法 放松疗法
下载PDF
三种平衡评定量表在脑卒中早期患者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6
6
作者 陈丹凤 燕铁斌 +2 位作者 黎冠东 胡荣亮 梁启堂 《中国康复》 2018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平衡评定量表在脑卒中早期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48例脑卒中早期患者进行评定,包括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Berg平衡量表(BBS)、Brunel平衡量表(BBA),同时评定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平衡评定量表在脑卒中早期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48例脑卒中早期患者进行评定,包括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Berg平衡量表(BBS)、Brunel平衡量表(BBA),同时评定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所有患者均评定4次,评定时间分别为入选时、入选1周后、2周后及3周后。各量表在不同时间点评分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用Spearman统计法分析三种平衡量表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三者与MBI和FMA间的相关性。结果:各量表在不同时间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ASS、BBS和BBA之间呈高度相关性(r=0.742~0.962,均P<0.01);PASS、BBS和BBA与MBI和FMA之间均呈高度相关(r=0.503~0.938,均P<0.01)。结论:3个平衡量表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均能客观地反映脑卒中早期患者的平衡和功能结局。PASS更适合评定病情较重的脑卒中患者,特别是不具备站立能力的患者;BBS更适合具有站立、行走能力的患者;BBA虽然敏感性不如PASS和BBS,但因其评测省时方便,适宜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前进行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 平衡评定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6
7
作者 夏小芳 练玲玲 徐民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对症护理,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干预组在...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对症护理,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轻度疼痛率36.0%,对照组轻度疼痛率12.0%,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良好率达44.0%,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良好率24.0%,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达96.0%,与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疼痛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低剂量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2
8
作者 陈鹏军 林桂涵 +4 位作者 卢陈英 陈苏杭 惠俊国 赵中伟 纪建松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118,共7页
目的探讨管电压为70 kV时不同管电流及采集频次对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CTP)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及其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临床可疑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90... 目的探讨管电压为70 kV时不同管电流及采集频次对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CTP)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及其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临床可疑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9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A、B、C组均50例,D组40例,均在发病6 h内行双源CT平扫及70 kV管电压颅脑灌注成像。A组管电流120 mA,B组和C组管电流均为100 mA,D组管电流80 mA。A、B、D组采集频次21次,C组采集频次17次。测量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评价图像质量,记录有效剂量(ED)。各参数组间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4组CTP伪彩图灰质和白质灌注参数(CBF、CBV、MTT及TT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图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A组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管腔边缘锐利度、整体图像质量及颈内动脉图像噪声评级高于D组(P<0.05);A组颈内动脉血管管腔边缘锐利度高于B、C组(P<0.05);B、C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管管腔边缘锐利度均高于D组(P<0.05)。CT平扫及A、B、C、D组的ED分别为1.10、2.11、1.76、1.42、1.40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C及D组的ED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降低16.6%(0.35/2.11)、32.7%(0.69/2.11)及33.6%(0.71/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低剂量双源CTP阳性率为93.5%(172/184),CT平扫阳性率为52.2%(96/184);对于超急性期腔隙性脑梗死,低剂量双源CTP阳性率为72.1%(31/43),CT平扫阳性率为16.3%(7/43)。结论70 kV管电压CTP,适当减低管电流(100 mA)及采集频次(17次)可降低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需求。相较于CT平扫,低剂量双源CTP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尤其是腔隙性脑梗死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胸部的应用 被引量:51
9
作者 赵文前 孙玉芝 +1 位作者 薛剑峰 陈海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45-46,50,共3页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化胸部X线摄影 (DR)技术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0 0例胸部常规X线检查同时行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胸部DR能清楚显示病变 ,显示小病灶 ,其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X线摄片。结论 :DR胸部数字化摄...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化胸部X线摄影 (DR)技术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0 0例胸部常规X线检查同时行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胸部DR能清楚显示病变 ,显示小病灶 ,其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X线摄片。结论 :DR胸部数字化摄影弥补了常规X线片的不足 ,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泛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胸部 应用 X线摄片
下载PDF
CT与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病灶残留及复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2
10
作者 朱风叶 李红 +1 位作者 乔继红 王全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3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介入术后病灶残留及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PHC患...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介入术后病灶残留及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PHC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共84个病灶,患者均在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2-6个月来院复查,采用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比较CT和MRI检查对术后病灶残留、复发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对病灶肿瘤包膜的检出率。结果 CT病灶残留或复发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76%、72.58%和100.00%,MRI病灶残留或复发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05%、91.94%和100.00%,MRI诊断的准确度和敏感度显著高于CT(P<0.05);CT肿瘤包膜检出率为3.57%,显著低于MRI肿瘤包膜检出率10.71%(P<0.05)。结论MRI对于PHC患者TACE术后疗效诊断准确度高,明显优于CT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核磁共振 原发性肝癌 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病灶残留及复发
下载PDF
高场强MRI与多层螺旋CT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灵敏度、特异度比较 被引量:49
11
作者 谢瑛 苏平昌 岳孟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7期155-157,16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和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5例疑似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9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和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5例疑似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95例疑似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经过关节镜或手术确诊66例(69.47%),高场强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96.97%、89.66%、94.74%,均明显高于MSCT(81.82%、62.07%、75.7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强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高于MSCT,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骨折 膝关节 高场强MRI 多层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特征 被引量:47
12
作者 龙晚生 赵汝庸 方昆豪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5-367,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特征性表现。材料与方法:对4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17例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9例,脑实质出血(ICH)2例,脑室管膜下出血(SEH... 目的:研究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特征性表现。材料与方法:对4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17例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9例,脑实质出血(ICH)2例,脑室管膜下出血(SEH)1例,脑室出血(IVH)4例,混合型脑出血12例。结论:(1)SAH为新生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约占60%,仅表现为直窦高密度者,确定超过5mm为诊断标准,并根据其形态特征分为前窄后宽、前宽后窄和全长增宽3种类型;(2)SEH见于早产儿,CT诊断较困难;(3)IVH易发展为梗阻性脑积水,甚至积水性无脑;(4)硬膜下出血在后颅窝处多见,CT容易漏诊;(5)ICH的出血量一般较少,进一步发展可形成空洞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颅内出血 CT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数字断层融合摄影和数字X线摄影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44
13
作者 徐阿巧 翁小波 +3 位作者 郑静 李芝清 王小玲 张盛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7-672,共6页
目的比较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数字断层融合摄影(DBT)和数字X线摄影(DM)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就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 目的比较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数字断层融合摄影(DBT)和数字X线摄影(DM)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就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乳腺DCE-MRI、DBT和DM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评价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采用Z检验对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DCE-MRI、DBT、DM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不同影像检查方法评估早期乳腺癌病灶大小的准确率。结果DCE-MRI、DBT、DM基于BI-RADS分类诊断早期乳腺癌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0.832、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32,P=0.001)。DCE-MRI、DBT、DM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2.3%、70.8%、52.5%;特异度分别为65.0%、85.0%、79.3%;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1%、70.8%、50.8%,其中,DCE-MRI(χ^2=15.330,P=0.0001)和DBT(χ^2=5.450,P=0.020)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DM。DM、DBT、DCE-MRI测量值与病理测量结果均呈显著正相关(r=0.781,r=0.847,r=0.946,P值均<0.01)。结论DCE-MRI和DBT在早期乳腺癌的检出和诊断准确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较DM能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未普及乳腺磁共振检查的广大基层医疗单位可采用DBT提高乳腺癌早期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数字乳腺X线摄影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
下载PDF
超声、CT及MRI随访在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5
14
作者 纪建松 杨宏远 +2 位作者 王祖飞 卢陈英 惠俊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8-371,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US)、CT、MRI随访在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提高肝硬化背景下早期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96例经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的US、CT、MR... 目的 探讨超声(US)、CT、MRI随访在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提高肝硬化背景下早期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96例经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肝硬化结节恶变患者的US、CT、MRI随访资料.结果 随访过程中,96例患者均行US、CT、MRI检查,共145个病灶,超声检出62个(42.6%),仅能提示占位;CT增强扫描检出90个(62.1%),典型结节恶变呈"快进快出"强化模式、假包膜、病灶进行性增大或短期数目增多;MRI及其随访过程中发现恶变结节138个(95.2%),表现为T1WI信号降低、T2WI信号增高、T2WI出现"结节套结节"征象、DWI信号增高、脂肪变性、强化方式改变、假包膜、进行性增大或短期病灶数目增多.结论 MRI检出肝硬化结节恶变较超声、CT有明显优势.US检查为肝硬化患者常规随访手段,发现病灶患者应行增强CT和(或)MRI检查定性诊断,肝硬化结节未明确恶变者应MRI随访以期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4
15
作者 孙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期47-48,共2页
目的研究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并将其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方法 92例(182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来院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参照组46例(90髋)和实验组46例(92髋)。参照组患者采用CT检查,实验组患者采取核磁共振(MRI)检... 目的研究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并将其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方法 92例(182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来院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参照组46例(90髋)和实验组46例(92髋)。参照组患者采用CT检查,实验组患者采取核磁共振(MRI)检查。观察两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检出率为92.39%,参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7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应用MRI诊断较于CT诊断,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核磁共振 临床诊断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腹部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诊断及预测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43
16
作者 夏雨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诊断及预测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病史及CT影像学检查结果,其中,104例患者行CT平扫同时进行增强,利用Bahhazar-CTSI评分系统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分析CT平... 目的探讨腹部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诊断及预测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病史及CT影像学检查结果,其中,104例患者行CT平扫同时进行增强,利用Bahhazar-CTSI评分系统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分析CT平扫表现与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及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48.6%,病死率3.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胃裸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肾上腺受侵和肾周间隙受侵均是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肥胖、胃裸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和肾上腺受侵是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灵敏度82.0%、特异度90.7%,正确率86.5%,诊断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灵敏度37.9%、特异度98.9%,正确率96.4%;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TSI评分与预测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呈正相关(r=0.893,P<0.05)。结论腹部CT扫描可反映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周围组织和器官受累情况,且周围组织和器官受累与患者并发症及死亡发生密切相关,可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腹部CT 并发症 预测 预后
下载PDF
CT、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运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42
17
作者 任勇 母其文 +1 位作者 陈世孝 张福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8期1454-1456,共3页
目的对CT和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运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中选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共88髋,年龄均在31-57岁之间,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两侧髋关节的CT和MR... 目的对CT和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运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中选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共88髋,年龄均在31-57岁之间,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两侧髋关节的CT和MRI检查,以ARCO法分期为标准,比较两者定性诊断敏感度和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以及早期影像学。结果 CT和MRI对ANFH的识别与诊断都有准确的效果,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MRI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达到了100%,远高于CT的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NFH早期诊断中,MRI较CT更敏感且更为准确,因此ANFH早期诊断中MRI较CT具有更高的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CT MRI ARCO法
下载PDF
肺部纯磨玻璃结节浸润性肺腺癌与浸润前病变的高分辨靶扫描CT鉴别诊断 被引量:40
18
作者 潘江峰 邝平定 +3 位作者 应明亮 李鲁 施红旗 舒锦尔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826-828,832,共4页
目的探讨肺部纯磨玻璃结节(p GGN)高分辨率CT影像特征,鉴别诊断浸润性肺腺癌与浸润前病变。方法分析85例高分辨靶扫描影像表现为p GGN且最大径>5mm的99个结节,根据手术病理分为浸润前病变组(AAH+AIS;79个)和浸润性病变组(MIA+IAC;20... 目的探讨肺部纯磨玻璃结节(p GGN)高分辨率CT影像特征,鉴别诊断浸润性肺腺癌与浸润前病变。方法分析85例高分辨靶扫描影像表现为p GGN且最大径>5mm的99个结节,根据手术病理分为浸润前病变组(AAH+AIS;79个)和浸润性病变组(MIA+IAC;20个)。图像评价内容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密度、边界、病变边缘、形状、病变内部和周边征象(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结果两组患者病变部位、密度、边界、空泡征及空气支气管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浸润性病变组分叶/毛刺出现率(80.0%)高于浸润前病变组(38.0%)(P<0.01),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出现率(35.0%、50.0%)也高于浸润前病变组(2.5%、25.3%)(均P<0.05)。ROC曲线显示以病变直径10mm为分割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78,区分浸润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0%和75.9%。结论 p GGN病灶>10mm,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提示肿瘤有浸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磨玻璃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下载PDF
MSCT平扫加增强检查联合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9
作者 孟雷 李艳彬 +1 位作者 许崇永 都继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平扫加增强检查联合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2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MSCT平扫加增强检查特征,并进行联合后处理技术... 目的探讨MSCT平扫加增强检查联合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2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MSCT平扫加增强检查特征,并进行联合后处理技术分析,比较术前TNM分期进行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结果 90例结肠癌患者中,35例患者病灶部位在升结肠和盲部、22例在乙状结肠、18例在直肠、10例在横结肠、5例在降结肠;MSCT平扫加增强检查特征主要为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肠腔内肿块、肠壁的异常强化。以病理结果为标准,MSCT对结肠癌T1~T4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75.0%、81.8%、100%,符合率为85.6%,Kappa检验值为0.772;MSCT对结肠癌N0~N2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78.6%、92.3%,符合率为82.2%,Kappa检验值为0.571;MSCT对结肠癌M0~M1期诊断准确率、符合率都为100.0%,一致性为1.000。结论 MSCT平扫加增强检查联合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的术前诊断能够较清晰呈现病灶部位特征,结肠癌TNM分期较为准确,诊断和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析结果保持良好一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术前诊断 TNM分期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下载PDF
女性盆腔囊性肿块病变应用超声与CT诊断鉴别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9
20
作者 周明华 林兴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520-522,526,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采用超声与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2016年9月65例经手术、组织病理确诊为盆腔肿块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多层螺旋CT、超声检查,并对比两者诊断鉴别效果。结果经检查发现,6...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采用超声与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2016年9月65例经手术、组织病理确诊为盆腔肿块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多层螺旋CT、超声检查,并对比两者诊断鉴别效果。结果经检查发现,65例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中,其中盆腔包虫、囊实性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囊性病变及卵巢腺癌分别为8例、41例、8例、8例;经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包虫、囊实性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囊性病变及卵巢腺癌诊断鉴别准确率分别62.5%(5/8)、58.5%(24/41)、62.5%(5/8)、62.5%(5/8);定位准确率分别为37.5%(3/8)、51.2%(21/41)、50.0%(4/8)、50.0%(4/8)。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准确率分别为87.5%(7/8)、97.6%(40/41)、100.0%(8/8)、87.5%(7/8);定位准确率分别为100.0%(8/8)、87.8%(36/41)、87.5%(7/8)、87.5%(7/8)。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准确率及定位准确率均明显高于超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于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诊断鉴别中具有较高价值,且可提高诊断鉴别准确率和和定位准确率,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盆腔囊性肿块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