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景辉 李世平 +3 位作者 崔海滨 黄燕花 赵家尧 王大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6-26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共收治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5-58岁。3例伴有跟腱损伤,予跟腱修复术。16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共收治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5-58岁。3例伴有跟腱损伤,予跟腱修复术。16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皮肤缺损面积:3cm×5cm-15cm×9cm.皮瓣切取面积:4cm×6cm~17cm×10cm.供区拉拢缝合加植皮修复。定期进行随访。结果本组16例皮瓣.2例术后皮瓣远端有少部分坏死,供区植皮局部坏死.换药后愈合:14例顺利成活,供区植皮无坏死。随访4~12个月,皮瓣成活,质地与周围正常组织接近,无臃肿,无需再次手术。跟腱愈合良好,行走、跑跳功能未受影响.供区愈合好,留少量瘢痕。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丰富,切取方便,操作简单,是临床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良好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穿支皮瓣 足踝 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不同手术时机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海军 李仲瑞 +1 位作者 严越茂 李世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895-89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109例因髋部骨折在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6岁以上)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为2组,入院48 h内接...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109例因髋部骨折在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6岁以上)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为2组,入院48 h内接受手术者32例为早期手术组,入院48 h后手术者77例为延期手术组;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转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早期手术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时机
下载PDF
关节镜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及周围软组织分级对诊疗的意义
3
作者 于海强 刘宏开 +2 位作者 郑照亮 刘苑昉 杨慧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37-0140,共4页
经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软组织分级评估及与Meyers分型的对比分析。方法 纳入42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患者均是安排4名评估者进行两轮的评估,先应用Meyers进行X线分型评估,后续根据术中关节镜检查进行分级评... 经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软组织分级评估及与Meyers分型的对比分析。方法 纳入42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患者均是安排4名评估者进行两轮的评估,先应用Meyers进行X线分型评估,后续根据术中关节镜检查进行分级评估,针对评估方式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进行两轮评估,获得672个评估结果,分析结果显示Meyers分型同关节镜分级上具有很高的一致性,Kappa指数上评估者1=0.804,评估者2=0.809,评估者3=0.808,评估者4=0.712。结论 针对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分级评估同Meyers分型评价方式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能够准确的评价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状况,继而为手术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周围软组织分级 诊疗
下载PDF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严越茂 李世平 +1 位作者 刘经宝 肖建兵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52-253,26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对采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Constant-Murley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90 min);20例患者...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对采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Constant-Murley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90 min);20例患者获随访5~18个月,平均9.5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8个月。随访期X线片示骨折复位良好,解剖复位16例,接近解剖复位4例,无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无骨不连发生,无内固定物失效。按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优(〉90分)10例,占50.0%;良(80~89分)7例,占35.0%;可(70~79分)2例,占10.0%;差(〈70分)1例,占5.0%。优良率85.0%。结论: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固定牢固,利于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切开复位克氏针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严越茂 李世平 +1 位作者 肖建斌 张海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4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对7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克氏针组38例,锁定钢板组37例,对两种内固定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087,P...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对7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克氏针组38例,锁定钢板组37例,对两种内固定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087,P<0.05)。采用Constant评分标准,克氏针组与锁定钢板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3.7%和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7,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但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整体效果好,固定牢固,畸形愈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克氏针固定 锁定钢板固定
下载PDF
椎弓根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严越茂 刘经宝 +1 位作者 李世平 肖建斌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椎弓根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内植骨25例为观察组,单纯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25例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1.5年,平均1.3年,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死亡... 目的:探讨椎弓根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椎弓根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内植骨25例为观察组,单纯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25例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1.5年,平均1.3年,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死亡、创口和深部组织感染并发症、断钉、螺钉松动、纵杆移位发生。观察两组术后2天、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物后伤椎椎体高度、Cobb's角的变化。结果:伤椎体高度及Cobb's角在术后2天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固定取出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内植入自体骨可增加前中柱的稳定性,恢复伤椎体高度及促进骨性融合,减少内固定松动及断裂、伤椎再次塌陷,比单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植骨 椎弓根内固定
下载PDF
磷酸三钙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修复SD大鼠颅骨标准骨缺损 被引量:5
7
作者 何瑞轩 肖建斌 +2 位作者 宋兵 黄志会 赵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5-350,360,共7页
目的观察新型生物功能化复合材料在SD大鼠颅骨标准骨缺损中再生修复作用,为骨生物材料的基础研究、成骨及成血管提供实验资料。方法 3月龄雄性SD大鼠颅骨标准缺损模型随机分入不同实验组,观察时间6周。实验分为CaPfromGEM21、CaPfromGEM... 目的观察新型生物功能化复合材料在SD大鼠颅骨标准骨缺损中再生修复作用,为骨生物材料的基础研究、成骨及成血管提供实验资料。方法 3月龄雄性SD大鼠颅骨标准缺损模型随机分入不同实验组,观察时间6周。实验分为CaPfromGEM21、CaPfromGEM21+10 ng复合了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CaPfromGEM21+100 ng BMP-2、CaPfromGEM21+0.3μg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CaPfromGEM21+3μg PDGF-BB和空白组。对标本行X线、Micro CT,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及相关的定量分析。结果 X线影像提示各组骨缺损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骨折线逐渐模糊,PDGF-BB组的骨缺损基本修复。Micro CT可见各组骨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新生骨长入。新生骨体积定量结果提示添加PDGF-BB组新生骨明显多于BMP-2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HE染色切片各组均未见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缺损中可见染色均一的新生骨组织,新生骨内及周围可见散在的新生血管,新生骨面积百分数提示10 ng BMP-2组新生骨面积百分数及0.3μg PDGF-BB组新生骨量百分数均明显大于单纯材料组(P<0.05),新生血管密度定量提示4个添加因子的实验组的新生血管密度均明显大于空白组及单纯材料组(P<0.05),4个添加因子的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fromGEM21复合BMP-2/PDGF-BB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缺损修复效果优于单纯材料植入,有望成为理想的新型骨再生修复替代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CaPfromGEM21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颅骨标准缺损 再生修复
下载PDF
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大伟 张扬 +1 位作者 郭清源 崔海滨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3期365-366,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脊椎麻醉,观察组给予局部麻醉。结果两组的麻醉... 目的分析比较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脊椎麻醉,观察组给予局部麻醉。结果两组的麻醉效果满意度和术中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时间为(91.56±18.71)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76.12±23.86)min(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1%(P<0.05)。结论局部麻醉应用于膝关节镜手术中具有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脊椎麻醉 膝关节镜手术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肖建斌 李世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老年患者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对症状改善、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胫骨内侧平台骨折70例老年患者,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性手术固定医治3... 目的研究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老年患者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对症状改善、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胫骨内侧平台骨折70例老年患者,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性手术固定医治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医治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症状改善、并发症及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总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均<0.05);观察组于两组医治后VAS与HSS评分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均比对照组显著(P均<0.01)。结论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老年患者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内侧平台骨折 微创手术 膝关节镜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严越茂 李世平 肖建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35期133-135,139,共4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41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69例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72例使用PFNA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41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69例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72例使用PFNA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锁定钢板组与PFNA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6.96%和9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2,P=0.023)。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352,P=0.000;t=50.7988,P=0.000),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09,P=0.5357)。结论锁定钢板和PFNA都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好方法。相比于锁定钢板,PFNA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等优点,更适合用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钢板 PNFA 疗效
下载PDF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建斌 李世平 +2 位作者 刘经宝 严越茂 肖建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6期192-194,共3页
目的分析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特点。方法该院78例不稳定型盆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应用小切口中空螺钉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组(A组),44例应用改良Stoppa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组(B组)。结果 A组和B组优良... 目的分析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特点。方法该院78例不稳定型盆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应用小切口中空螺钉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组(A组),44例应用改良Stoppa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组(B组)。结果 A组和B组优良率均为100%,手术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和C臂照射次数小于B组(P<0.05),而B组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大于A组(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不稳定盆骨骨折,应用范围较广。小切口中空螺钉内固定手术中软组织创伤更小,但适用范围较窄,且放射损伤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术 改良Stoppa手术 骨盆骨折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患者NDI评分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建斌 艾福志 +3 位作者 李世平 严越茂 肖建勇 廖焕清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6例,分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进行颈椎前路髓核摘...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6例,分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进行颈椎前路髓核摘除加植骨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术。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和椎间丢失高度,并统计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N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计算植骨融合率和术后改善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椎间丢失高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D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植骨融合率96.43%与对照组的82.14%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改善率86.94±3.52%高于对照组的83.77±4.16%(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可明显降低患者ND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 钛网植骨融合术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单侧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灌注量及椎体内分布的临床疗效分析
13
作者 严越茂 李世平 +4 位作者 张海军 肖建勇 李培浩 邹志勇 任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灌注量及椎体内分布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60例椎体压缩骨折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患者胸腰椎正位X片中椎体内骨水泥...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灌注量及椎体内分布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60例椎体压缩骨折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患者胸腰椎正位X片中椎体内骨水泥的位置分为对照组(呈偏心性分布)31例,观察组(呈中心性分布)29例。比较两组围术期参数,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疼痛评分、影像学数据变化、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射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两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均下降,且观察组各时间点VAS、ODI、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单侧PKP治疗后骨水泥分布形态可影响患者疗效,偏中心分布可延缓患者疼痛减轻进程,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保持骨水泥中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骨水泥 单侧入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PFNA与LPF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世平 肖建斌 +2 位作者 严越茂 吴嘉潘 崔海滨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8期1107-1108,共2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LPFP治疗,观察组行PFNA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LPFP治疗,观察组行PFNA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显著,可加快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海强 刘苑昉 +3 位作者 刘宏开 刘经宝 严越茂 熊慧娥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48-51,共4页
目的 在踝关节骨折的复位固定治疗中分别采用微创闭合复位、切开复位两种方式,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样本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挑选,样本数量为54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7... 目的 在踝关节骨折的复位固定治疗中分别采用微创闭合复位、切开复位两种方式,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样本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挑选,样本数量为54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7例,行微创闭合复位术)和对照组(27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术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指标、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手术效果、手术满意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疼痛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0、3.401、7.252、5.673、34.921、46.483,P <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8.88%、62.96%,观察组较高(x^(2)=4.964,P=0.026)。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率分别为92.59%、66.66%,观察组较高(x^(2)=5.594,P=0.018)。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躯体、心理、社会4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19、6.403、6.765、10.912,P <0.001)。结论 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术在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复位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较佳,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踝关节的恢复时间,且踝关节的恢复效果让人满意,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超腕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邵小武 李伦 许金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超腕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超腕小夹板固定组(n=54)和石膏固定组(n=51)... 目的探讨超腕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超腕小夹板固定组(n=54)和石膏固定组(n=51)。两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腕关节功能和骨密度。结果超腕小夹板固定组的改良Mcbridge腕关节评分标准及Sanniento影像学评分优良率为74.1%和87.0%,高于石膏固定组的51.0%和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X线平片资料,小夹板组的掌倾角、尺偏角、尺桡骨间距均大于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骨密度值变化,超腕小夹板固定组骨密度值变化小于石膏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腕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石膏外固定法,应在临床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腕小夹板 骨质疏松 保守治疗 骨密度
下载PDF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世平 严越茂 +2 位作者 崔海滨 吴嘉潘 肖建斌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8例60侧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及影响因素。结果: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中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伤后至手术时间、坠落高度、手术...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8例60侧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及影响因素。结果: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中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伤后至手术时间、坠落高度、手术时间和止血带时间是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可提高患者的疗效,但患者术后常出现并发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降低止血带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可降低切口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内固定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三种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颈椎外伤和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严越茂 艾福志 +3 位作者 李世平 肖建斌 崔海滨 张海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三种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颈椎外伤和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河源城区人民医院15例、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65例)各类邻近阶段颈椎病及颈椎外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并分组:25例颈椎前路椎体... 目的:探讨三种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颈椎外伤和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河源城区人民医院15例、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65例)各类邻近阶段颈椎病及颈椎外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并分组:25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25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30例颈椎前路髓核摘除加植骨内固定术(C组)。对比三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融合节段骨性融合时间,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术前、术后颈脊髓功能,计算其改善率;行影像学检查以对比两组颈椎生理曲度(C2-7Cobb角、D值)及减压两端椎体前上缘至下缘高度(HAB)、减压两端椎体后上缘高度至后下缘高度(HPB)。结果:截止终访时间,三组均未见固定物松动、断裂等不良现象,未见颈椎间盘突出骨化及椎体滑脱及血管、神经受压现象,融合节段区均获得骨性融合;同时三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性融合时间、术后6个月及终访时其JOA评分、术后即刻-术前D值、术后3个月时各组HAB及HPB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组均显著优于C组(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不仅可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对JOA指数、颈椎生理曲度等的改善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植骨 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 颈椎前路髓核摘除加植骨内固定术 颈椎病 颈椎外伤
下载PDF
影响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世平 马勇 严越茂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5期39-42,47,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148例,手术疗效按改良Merled’Aubign-éPostel髋臼骨折功能评级进行评分,根据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若干因素,如年龄、性别、手术时机...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148例,手术疗效按改良Merled’Aubign-éPostel髋臼骨折功能评级进行评分,根据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若干因素,如年龄、性别、手术时机、手术入路、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及异位骨化等10个指标对手术疗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3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8.5个月(6~6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类型、手术时机、骨折复位质量、是否有股骨头软骨面损伤、关节腔内是否有碎骨块和异位骨化与髋臼骨折手术疗效优良率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机和骨折复位质量是影响髋臼骨折术后功能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时机和骨折复位质量可能是影响髋臼骨折术后功能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骨折复位质量是其中最重要的可控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手术疗效 多因素回归分析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翻修及影响首次重建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海军 李世平 +1 位作者 肖建斌 郑小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2期53-54,共2页
目的从前交叉韧带翻修病例回顾总结影响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前交叉韧带翻修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综合分析。结果膝关节继发性疾病;骨隧道位置;移植物的张力;髁间窝撞击;所... 目的从前交叉韧带翻修病例回顾总结影响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前交叉韧带翻修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综合分析。结果膝关节继发性疾病;骨隧道位置;移植物的张力;髁间窝撞击;所移植肌腱的固定;术后康复训练6大因素是影响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疗效的关键因素。结论高度重视以上6个方面因素并正确处理,能有效提高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疗效 翻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