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林婷 林捷 +1 位作者 陈红芳 梁志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12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个体化组施行常规加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其生化指标FBG,HbA1C,Cr,BUN...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个体化组施行常规加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其生化指标FBG,HbA1C,Cr,BUN,TP,ALB的差异。结果:干预后3个月,个体化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个体化组干预后的生化指标控制均好于干预前(P<0.05),均较对照组干预后同期指标控制好(除TP外)(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能提高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个体化护理 依从性 疗效
下载PDF
血必净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小林 何宁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8期125-127,共3页
目的分析血必净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3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临... 目的分析血必净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3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以及病死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体温、心率、C反应蛋白、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温、心率、C反应蛋白、呼吸频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MODS发生率17.14%、病死率2.86%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2.86%、1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必净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MODS的发生率,改善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慢性炎症综合症 疗效
下载PDF
湛江籍30~50岁女性PRL水平变化乳腺肿瘤患者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小林 何宁宁 +4 位作者 陈淑珍 谢锦艳 林福兰 林晓云 梁飞燕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2期52-53,56,共3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湛江籍30~50岁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催乳素(PRL)水平变化,探讨血清PRL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88例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乳腺良性疾病患者8... 目的回顾性研究湛江籍30~50岁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催乳素(PRL)水平变化,探讨血清PRL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88例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乳腺良性疾病患者8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RL、雌二醇(E2)及血清糖类抗原(CA15-3)水平,并分析观察组不同时间PRL、E2及CA15-3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PRL、E2及CA15-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PRL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E_2水平均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周CA15-3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肿瘤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PRL、E2及CA15-3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且术后PRL水平先升高后下降,故对其水平进行监测有助于女性乳腺肿瘤的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PRL水平 乳腺癌 乳腺良性疾病
下载PDF
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波 黄春 +3 位作者 李青 刘洁 莫肇 黄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967-968,共2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MDI)对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控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胰腺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MDI)对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控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胰腺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胰岛素泵治疗(n=10),对照组(n=10)予胰岛素每日4次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胰岛素用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达到靶血糖值的时间和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的发生次数较对照组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采取CSII治疗高血糖,不仅可以较好地控制患者血糖,还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对于显著改善胰腺β细胞功能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诊2型糖尿病 脑卒中 胰岛素泵
下载PDF
抗甲状腺药物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波 池莲祥 聂本遂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12期12-14,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抗甲状腺药物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过程中可能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方法对60例初诊Graves病甲亢患者进行研究,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予以他巴唑(MMI)及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 目的了解不同抗甲状腺药物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过程中可能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方法对60例初诊Graves病甲亢患者进行研究,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予以他巴唑(MMI)及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检测研究对象初诊与药物治疗后第24个月的血清ANCA水平,以及TT4、TT3、FT4、FT3、TSH、TPOAb、TGAb、小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 2组各25例完成2年追踪观察,失访率16.7%。研究对象初诊时均无血管炎。药物治疗2年过程中,PTU组6/25例(24%)和MMI组5/25例(20%)患者发生小血管炎(24%vs.20%,χ2=0.17,P=0.70),其中PTU组4/6(66.7%)例与MMI组0/5(0%)例ANCA阳性(66.7%vs.0%,χ2=2.75,P=0.06)。P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多表现为全身多系统受累,受累器官包括关节肌肉疼痛4例(80%),血尿2例(40%),黏膜溃疡1例(20%)。结论丙基硫氧嘧啶(PTU)在治疗甲亢过程中可以诱发ANCA及ANCA相关小血管炎,多表现为全身多系统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甲状腺药物 中医治疗
下载PDF
抗甲状腺药物诱发ANCA相关血管炎的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波 池莲祥 聂本遂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4期95-96,共2页
目的研究抗甲状腺药物诱发ANCA相关血管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将我院接收的患者分为PTU和MMI2组,每组均为25例患者,前者使用丙基硫氧嘧啶(PTU)进行治疗,后者使用他巴唑(MMI)进行治疗。结果药物治疗2年过程中,PTU组6/25例(24%)和MMI组5/25例... 目的研究抗甲状腺药物诱发ANCA相关血管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将我院接收的患者分为PTU和MMI2组,每组均为25例患者,前者使用丙基硫氧嘧啶(PTU)进行治疗,后者使用他巴唑(MMI)进行治疗。结果药物治疗2年过程中,PTU组6/25例(24%)和MMI组5/25例(20%)患者发生小血管炎(24%vs.20%,χ2=0.17,P=0.70),其中PTU组4/6(66.7%)例与MMI组0/5(0%)例ANCA阳性(66.7%vs.0%,χ2=2.75,P=0.06)。TPOA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ANCA检出无明显差别(0%vs.10.26%,χ2=1.23,P=0.26)。结论丙基硫氧嘧啶(PTU)在治疗甲亢过程中可以诱发ANCA及ANCA相关血管炎,而他巴唑(MMI)可能诱发与ANCA无关血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甲状腺药物
下载PDF
抗甲状腺药物诱发ANCA相关血管炎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波 池莲祥 聂本遂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845-848,共4页
目的了解抗甲状腺药物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过程中是否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方法对60例初诊Graves病甲亢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予以他巴唑(MMI)及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检测研究对象... 目的了解抗甲状腺药物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过程中是否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方法对60例初诊Graves病甲亢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予以他巴唑(MMI)及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检测研究对象初诊与药物治疗后第24个月的血清ANCA水平,以及TT4、TT3、FT4、FT3、TSH、TPOAb、TGAb、小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各25例完成2年追踪观察,失访率16.7%。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布上无差别(性别:25%vs 40%,χ2=3.57,P=0.61;年龄(31.6±9.3)岁vs(33.8±10.8)岁,t=0.79,P=0.42。研究对象初诊时均无血管炎。药物治疗2年过程中,PTU组6/25例(24%)和MMI组5/25例(20%)患者发生小血管炎(24%vs 20%,χ2=0.17,P=0.70),其中PTU组4/6(66.7%)例与MMI组0/5(0%)例ANCA阳性(66.7%vs 0%,χ2=2.75,P=0.06)。结论在内科药物治疗过程中,丙基硫氧嘧啶(PTU)可以诱发ANCA及ANCA相关血管炎,而他巴唑(MMI)可能诱发与ANCA无关血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甲状腺药物
下载PDF
抗甲状腺药物诱发ANCA相关血管炎的发病机制研究
8
作者 周波 池莲祥 聂本遂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8期160-161,共2页
目的研究抗甲状腺药物诱发ANCA相关血管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将我院接收的患者分为PTU和MMI2组,每组均为25例患者,前者使用丙基硫氧嘧啶(PTU)进行治疗,后者使用他巴唑(MMI)进行治疗。结果药物治疗2年过程中,PTU组6/25例(24)和MMI组5/25例(... 目的研究抗甲状腺药物诱发ANCA相关血管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将我院接收的患者分为PTU和MMI2组,每组均为25例患者,前者使用丙基硫氧嘧啶(PTU)进行治疗,后者使用他巴唑(MMI)进行治疗。结果药物治疗2年过程中,PTU组6/25例(24)和MMI组5/25例(20)患者发生小血管炎(24%vs.20%,χ2=0.17,P=0.70),其中PTU组4/6(66.7)例与MMI组0/5(0)例ANCA阳性(66.7%vs.0%,χ2=2.75,P=0.06)。TPOA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ANCA检出无明显差别(0%vs.10.26%,χ2=1.23,P=0.26)。结论丙基硫氧嘧啶(PTU)在治疗甲亢过程中可以诱发ANCA及ANCA相关血管炎,而他巴唑(MMI)可能诱发与ANCA无关血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甲状腺药物
下载PDF
简易人工吸痰器的制做与应用
9
作者 梁桂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1期1290-1290,共1页
关键词 简易人工吸痰器 制做 痰阻塞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